清朝「正一品」官有多稀少?除了太師太傅,恐怕大部分你都沒聽過

2020-12-12 起叔讀史記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所以對於清朝的了解一般來說都是要遠遠高於其他封建王朝的。眾所周知,清朝近300年歷史一共出了12位皇帝,但是清朝的官員卻是不計其數。最小的九品芝麻官可謂是每個地方都有,但是一品官就不見得多了。

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也就是從一到九分為九個品級,而每個品級又有正和從之分,所謂「從」大概就相當於副官的意思,可是無論如何官高一級也是壓死人的。

越往上走則越是艱難,到了正二品之後很多都是在皇帝身邊工作的大官員了,要麼就是個地方的封疆大吏。若非是被皇帝所信任和倚重的人,想要從二品或是從一品一躍成為最高級別的正一品官員,只怕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如果你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做到了正一品官員,那麼就是到頂了。正一品的官員每年的俸祿有180兩銀子,還有180斛祿米,初次之外還有皇帝親自頒發的獎金,即「養廉銀」,就算你不貪,這些錢也足夠你全家老小的吃喝用度了。

到了清朝中期,還能被承認領到一筆額外的收入,這筆收錄就是地方官員送上的「年敬」,這筆收入那可是俸祿的數十倍。皇帝收稅,正一品大員收年敬,在朝中眾官員再沒人有如此殊榮了。因為在清朝的正一品官員稀少到扣著手指都能數清。

首先第一類就是屬於榮耀性稱號的正一品官職,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說的太師、太保、太傅也就是位列三公,太師是輔助國君治理朝政的,太保著監護國君權力大的不行,而太傅呢則是皇帝的老師了。

因為權力太大了,有這些人在皇帝當著也不舒服,所以每個朝代削弱一些,最後所謂位列三公都只是一種榮耀稱號,其真實權力都被其他的從一品或者是二品官員代替了。皇帝使喚起來也就容易得多。

第二類也是文官的職位,也就是大學士。主要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就是殿閣大學士,清朝初期沿襲明制,設四殿二閣,即保和殿、中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並以此命名,比如說保和殿大學士、中和殿大學士等。職位雖多,能得此殊榮的卻不多。

這第二類就是大學士兼直省總督。這權力就很大了,畢竟總督也是正二品的官員,管著兩個省權力大到不行,頭上還有個大學士的榮耀冠冕,那可比一般的封疆大吏要權力大的多,尋常總督見了要行大禮。

這第三類則是武官了,在內的京官則是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在外統兵的一品大員則是伊犁將軍。領侍衛內大臣掌管宮廷侍衛是保護皇帝安全的這不用說,掌鑾儀衛事大臣主要負責皇帝、皇后、太后等人車駕禮儀,除了禮儀之外自然還有保衛工作也不簡單。最後伊犁將軍總管地方軍政,實權自然更不用說了。

相關焦點

  • 清朝有3種官職,品級為正一品,名頭很響亮,卻沒啥實權
    清朝從入關以後,沿用了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將所有文武官員的品級分為「九品十八級」。一般來說,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在正一品之上還有「超品」官員,在從九品之下還有「未入流」官員。正一品官員有哪些呢?在文職京官裡,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在文職外官裡,有以殿閣大學士身份兼任總督者;在武職京官裡,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在武職外官裡,有伊犁將軍、綏遠將軍。其中,太師、太傅、太保這3種正一品官員,名頭非常響亮,手裡卻沒啥實權,類似於擺設。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比如,一品官員又可以劃分為正一品和從一品,很顯然,正一品官員一定比從一品官員的等級要高,那他們分別擔任哪些職位呢?  這裡要提前說一下清朝所有官員的簡單分類,首先,按照官職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
  • 清朝享國268年,等級達到一品的官職有哪些?總督是幾品官職?
    清朝的制度大體上繼承明朝,稱為「清承明制」,官職制度也非常接近,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些很有趣的歷史知識,都知道清朝官職有分級別,從高到低是一品到九品,其中每品又分正和從兩個級別,那清朝前後268年,官職達到一品的有哪些?晚清經常提到的總督,又是幾品官職?
  • 明清六部尚書都只是二品,那一品都是什麼官?
    以清朝官制來講一下品級:清朝官制共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清朝中央官職分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類,例如內閣、軍機處、六部等。清朝地方官制分文官、武官等,例如總督、巡撫、將軍、提督等。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品級為一品的中央、地方大員。
  • 清朝一品官員一年的俸祿有多少?說出來你別不信,也許還真沒你多
    在清朝,一品官有正一品,從一品,其實不管是正的還是從的,在官階和待遇上都沒有太大區別。而能夠成為正一品官階的,肯定是經過了多年宦海沉浮,並且有突出表現的。像明蘭的相公就是因為輔佐王爺登基,和皇帝有過命的交情,因此才封為一品官。
  • 「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待遇?說出來你別懷疑
    人們從一出生就註定了他所處的階級,基本上是伴隨一生的,除非你能遇到天大的機遇,才有機會提高自己的社會階級。由於社會階級差距極大,所以有了高考的存在,可以說高考是一次最公平的機會,留給底層階級孩子的一次躍遷。
  • 正一品——二千石:秦漢與明清官制對比
    這一時期的北方,因為多是少數民族政權,所採取的官職大都是部族家族按血緣或者親疏授官,更加落後。直到北周建立,標榜「周禮」,按古制設立「六官制」,才稍微得以改變。魏晉南北朝時代,基本沒有官員品級「正一品」這一說(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即499年以後,北朝才有正一品稱呼,南朝還是沒有)。
  • 清朝的一品官職,權力根本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這些都是經過歷朝歷代不斷積累和完善而形成的一種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官僚制度。清朝時期最小的就是九品芝麻官兒,也就是縣一級別的單位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官職了!即便如此,官職的地位還是有所不同。清朝時代的正一品文官,首先就是所謂的太師太傅和太保。
  • 清朝官職排名,正一品到正九品,從一品到從九品,和珅就是正一品
    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清朝的官員你了解嗎?今天整理給大家看看!關於清朝的官員,大家耳熟能詳的官員就是和珅,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想升到一品,真的比登天還難
    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確實,古代的一品官員確實很厲害,但想當上一品官,真的是比登天還難。我們看一下怎麼才能當上一品官。從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後,一直到清朝滅亡,官員都是有品級的。不過最初的時候並不完善,品級分的也不是很細。
  • 太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太師是什麼職位
    在影視資料中我們常常會見到的官員都是有很高的職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樣子,那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太師,太子太傅是個什麼官職呢,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位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
  • 清朝一品官職有多大
    在古代,對於官員等級的劃分,每個朝代都不一樣,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九品十八級」制度,每一品的官員還有正和從的區別,這一套制度是根據前朝的官員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改善而得到的,最小的就是九品官員,等於現在的一個縣級的官員,最大的就是正一品了,不過正一品的官職有不少,每個官職的地位其實也都是不同的。
  • 明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真的屈指可數!
    執掌錦衣衛的錦衣衛指揮使,則只是正三品的官職。那麼,問題來了,明朝時期,「正一品」的官職到底有幾個? 由此,對於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來說,雖然官職品級為正一品,但是,其權限範圍比較小,也即和大部分人都沒有關係。因此,在歷史上,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的存在感,自然也相對較弱了。 第二類:三公(太師,太傅,太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公基本上都是正一品的官職。
  • 清朝一品官員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哪些特殊的待遇?
    清朝的一品官員主要分中央、地方和武將三類:中央:太師、太傅、太保、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地方文官:大學士兼管總督。地方武官:伊犁將軍、綏遠將軍。
  • 唐朝的正三品官,都是宰相級別的大佬,那麼一品和二品呢?
    到了中後期,不管什麼官職,沒有同中書門下的官銜都不算是宰相了。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正三品官職決策了政務,正一品和正二品的都是些啥官,他們在幹啥?二、正一品正二品都是啥官?根據職官表記載,唐朝的官階大約有30個品級,其中高於正三品的共有四個品級: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還有親王爵位也是納入一品之中的;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還有爵位中的嗣王、郡王、國公;
  • 清朝三眼花翎有多珍貴?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沒資格
    清朝的官階封為了九品十八級,每一品官員衣服以及所佩戴的頂珠都大有不同,同時還有正從之分,太師太傅還有殿閣大學士,就是正一品,而少師、少傅、協助大學士就要低一些,為從一品,至於內閣學士就是二品官,光祿寺卿、王府一等護衛就是三品官了。清朝是按品階發放俸祿的,其功能有點類似於現在世界上普遍實行的軍銜制度。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做什麼的?相當於現今的什麼職務?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俱東宮大臣,無員限,無專授。——《清史稿·職官志》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古代有不少讓現代人大跌眼鏡的官職名,比如「行走」,是清朝年間調充某項職務但還沒有給正式官銜的人;「太子洗馬」則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牛人」卻是養牛的官,那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又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到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古代有不少讓現代人大跌眼鏡的官職名,比如「行走」,是清朝年間調充某項職務但還沒有給正式官銜的人;「太子洗馬」則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牛人」卻是養牛的官,那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又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 清朝正一品大官,能夠享受什麼福利?有一點令現代人羨慕!
    清朝正一品大官,能夠享受什麼福利?有一點令現代人羨慕!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範進中舉的故事,範進科舉屢次不中,年僅中旬,終於中了進士,這不中不要緊,中了進士之後,卻瘋掉了。而範進之所以會瘋掉,其一內心的壓抑終於得到釋放,其二是進士有很多福利,不但不用交賦稅,而且也能從朝廷領到很多的福利,所以把他高興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