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曾國藩能脫胎換骨,離不開這三個興趣愛好,連女色都戒掉了

2020-12-14 壹點讀書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忙碌、奔波,都是為了生存,為了滿足我們生活的需要。

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家庭、工作、孩子、老人,興趣愛好可以說是一種奢求。

如果一個人沒有興趣愛好,那麼他就沒有獨立的人格,興趣愛好與年齡是沒有一點關係的。

曾國藩儘管在職場很忙碌,還要照顧家庭,但是他依然活出了詩和遠方,活出了自己,正是因為他有了這些興趣愛好,才淨化了他的生活環境和精神世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三個興趣愛好吧!

第一:讀書練字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曾國藩常常會告誡子孫要多讀書,曾國藩自己不僅是勤於讀書,而且是深得讀書的要領,還總結了很多讀書的方法。

在讀書的過程中,曾國藩就會一直做讀書筆記,無論什麼書只要是到了他的手裡都可以迅速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俗話說:「字如其人」,字就是一個人的臉面。

曾國藩認為,作為讀書人必須練得一手好字,而且在練字的過程中還能鍛鍊一個人持之以恆的精神;練字的時候就需要把心靜下來,靜下來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反思,還可以修身養性。

所以,曾國藩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每天堅持早起讀書練字。

第二:下棋

曾國藩五十歲的時候愛上了下圍棋,關於圍棋可以說它是一種思想和情感的表達方式,它的規則很簡單,但是它的思維方式很特別,可以說是一種決策者思維。

在曾國藩的日記裡寫了很多關於戰爭失敗的經歷,正是因為如此才讓他對圍棋的興趣愛好越來越濃。

我認為這不僅是一種發洩,也是通過下棋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維度,讓自己變得更加從容,通過在棋盤上的不斷提升,一點點的間接達到一種戒、定、慧的境界。

第三:練志

這裡的志,一是志向,人無志非人也,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志向和目標,並且持之以恆地去堅持。

二是意志力,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進行真正的修身,雖然經常說,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少之又少。

曾國藩是怎麼練志的呢?他首先就是從生活習慣開始的,每天就會堅持吃素食,每天堅持早起,通過這些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和毛病,在細節和小事當中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自己做事情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通過曾國藩的興趣愛好,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興趣愛好客觀上就會有助於曾國藩在靈魂上的成長。

古今中外,真正有思想、有成就的大人物,都是帶有極強的個人色彩愛好的,陸羽愛茶、齊白石愛畫、陶淵明愛菊等等。

人生最大的老師就是興趣,因此,我們一定要多去嘗試,多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相關焦點

  • 如何戒掉「淫慾」?曾國藩成功戒掉,也就4個步驟,真懂的人不多
    歷史上的曾國藩為了戒掉「淫慾」,也是採用了一種笨辦法,即忙碌自身與時刻反思相結合。這個笨辦法看似簡單,大多數人看了之後也是一頭霧水不知如何是好。其實,曾國藩的戒掉「淫慾」的辦法,也就4個步驟。然而,真正領會其中精髓的人不多。第1個步驟:知曉危害普通人成為聖人的機率也不大,最起碼應該知曉淫慾危害,不能讓淫慾阻礙人生的健康發展。
  • 曾國藩30歲才進官場,而立之年他卻剛起步,三件事複製他的成功
    晚清著名大臣曾國藩就在家書中提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用「 自律 」來約束自己,三件小事,只要每天都能做
  • 作家馮唐:曾國藩這16個字,讓我工作9年都沒出過錯,逢戰必勝
    他談到,自己最敬佩的人物是曾國藩,正是因為曾國藩的這16個字,當作激勵自己的座右銘,才能逢戰必勝。這16個字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大處難處看修養,小處細處看態度,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到的事情都能洞察秋毫,事事上心留意,再小的疏忽都能避免。
  • 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
    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孔子提醒我們,有了過錯要及時改,不然就真成過錯了。國學大師曾仕強說,之所以每個人生來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惡習,就是需要你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改掉的。
  • 曾國藩三次戒菸,前兩次都失敗了,最後一次用了個笨辦法讓人叫絕
    大家應該都知道,想要把煙戒掉真不是件容易事,這一點曾國藩深有體會,他在十四五歲時就開始抽菸,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染上了菸癮。他成天抱著水菸袋不離手,一邊讀書,一邊吞雲吐霧,吸個不停。而他的戒菸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但儘管如此,他最終還是成功把煙戒掉了。
  • 「半個聖人」曾國藩也不完美,自創心法戒色,簡單卻很有效
    他6歲進私塾,考秀才都考了7次才成功,可以說他年輕時候都是平平無奇,雖然很平淡,卻因為他後半生的成就,讓後人對這個「半個聖人」的前半生的事跡更有好奇心的去發掘。  大名鼎鼎的晚清 「第一完人」曾國藩年輕時也有諸多壞毛病。年輕時候的曾國藩風流、好色成性,但最終在他自我克制以及讓自己「忙起來」的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來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 老實人,借鑑曾國藩的3個「笨辦法」,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不僅是別人說曾國藩笨,他自己也親口承認自己笨:「餘資稟頑鈍」。曾國藩帶領湘軍打仗,喜歡「結硬寨,打呆仗」,更是他笨人品性的體現。為什麼如此資質笨拙的曾國藩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其實,曾國藩一生的成功,全靠以下這3個「笨辦法」。老實人,要想做事成功,出人頭地,也不妨借鑑曾國藩的3個「笨辦法」。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曾國藩:從30歲起,脫胎換骨
    在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之前,幾百年間,這裡連個秀才也沒出過。不但「無以學業發明者」,也沒有出現過大富大貴之族,可以說是一處被世界所遺忘的角落。傳統時代,農民們想要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困窘生活,幾乎只有供子弟讀書一途。曾國藩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後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孫們靠讀書走出這片天地。
  • 從「笨人」到「完人」,30歲後脫胎換骨,他的成功你我都可複製
    自強:脫胎換骨的聖賢之始當時,曾國藩抵達北京,開始了漫長的官宦生涯,殊不知,迎來了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個重要起點。一入翰林院,曾國藩見到的多是氣質不俗之士,來往揖讓。他發現,這些人的氣質和以前的朋友大有不同,他們都是理學信徒,自我要求嚴厲,對待他人真誠嚴肅,面對滾滾紅塵內心堅定。三十歲前的曾國藩,人生目標只是功名富貴、光宗耀祖。當他步入仕途,結識了這些良友之後,檢討自己,自慚形穢,毅然立志。正是在三十歲這一年,他立下了「學作聖人」之志。
  • 《曾國藩傳》:從笨人到聖人,曾國藩將這一個字,做到了極致
    文丨淡淡翠「你真是太笨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從小到大,不管是學習也好,初入職場也好,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質疑和打擊。那麼,一個人成功與否,真的只是取決於他智商的高低、學習的快慢嗎?這個故事雖然是民間傳說,無法辯證真偽,但是由此可見,曾國藩小時候的「笨拙」,那是在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為什麼曾國藩學習這麼慢,還一直在堅持呢?這與他爺爺曾玉屏的教育,有著極大關係。曾玉屏年輕時候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但是到了35歲那年,突然發憤圖強,日夜苦幹,終於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
  • 曾國藩:人成功離不開這「三不鬥」及這五個「字」,值得收藏
    曾國藩作為晚清一代名臣,從小資質平庸,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勤奮,一步步實現光宗耀祖。在京做官,十年之內七升遷,官至二品大員,他靠的是什麼?他的人生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被稱為「半個聖人」,不管做人、做事、當官,還是治學、治軍方面,曾國藩都成為後世的楷模。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曾國藩的為人處世哲學,或許對大家有所幫助。
  • 靜夜思丨曾國藩:從30歲起,脫胎換骨
    曾國藩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後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孫們靠讀書走出這片天地。他不惜血本,供長子曾麟書讀書,「窮年磨礪,期於有成」。然而,曾麟書資質實在太差,雖然在父親的嚴厲督責下,兀日窮年,攻讀不懈,卻連考了十七次秀才都失敗了。作為長孫,曾國藩身上背負著上兩代的希望。
  • 曾國藩40歲後不近女色,方法特別簡單,網友:我堅持不住啊!
    《曾國藩》作者、著名史學家唐浩明說 :曾國藩並不是一個六根清淨的人,也不是完全不想女人的苦行僧。年輕時,他也曾對歌樓舞女有過濃厚的興趣。02戒色三招40歲的曾國藩為了戒色,他發明了三個妙招,任何人拿來都可以直接使用,受益匪淺。
  • 曾國藩硬抗5次奇恥大辱而不垮,還能脫胎換骨,「半聖」果然牛
    到底是五次怎樣的奇恥大辱,竟被曾國藩說成是歷練他自己的磨刀石?如果沒有這些失敗與屈辱,就沒有他四十歲後的脫胎換骨,那毀譽參半的「半聖」稱號更無從談起。五次?一次就有可能擊垮一個人!沒錯,是五次,曾國藩以打脫牙齒和血吞的精神硬抗了五次,並在那之後脫胎換骨,所向披靡。第一次。
  • 曾國藩:一生三不朽是哪三不朽呢?建議收藏
    曾國藩一生「三不朽」,其實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一個人做到三不朽是很難的,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曾國藩能做到,他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曾國藩是孔孟儒家教徒,深受儒家「仁愛」思想的洗禮,多人對事大公無私。這也是他率領的數十萬湘軍願意為他赴湯蹈火、肝腦塗地的重要原因。
  • 曾國藩:老實人難成大器?只因3個「致命」缺點,早戒掉早有財緣
    人活在世,誰都想多賺點錢,但賺錢也是有高低次第之分的。靠著智慧和格局賺到的錢,往往比那些投機倒把的人,更能長久。但也可以說,賺錢是屬於精明人的遊戲,老實人往往會因為性格軟弱失去很多機會,所以才有了那句「心軟之人窮一生」,而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認為,老實人很難成大器,就是因為他們身上的這3個「致命」毛病,早戒掉早發達。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是從戒掉「偏激」開始的
    每個人都有人生低谷的時候,而且越是處於人生低谷,人的頭腦越清醒,能夠悔悟出很多道理,繼而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正所謂是「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鹹豐7年到鹹豐8年,就是曾國藩的人生低谷時期。再看看湘軍前方戰況,形勢一片大好,接連打勝仗,曾國藩的手下將領都因功升官加爵。但是曾國藩只能呆在家裡,還被皇帝解除了兵權,自己一手創辦的湘軍成了他人嫁衣。曾國藩情緒失落、心情煩躁,陷入了人生低谷。曾國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就像一個閉關的和尚,整日苦苦思索自己失敗的原因。
  • 曾國藩:人到中年,領悟了這四句話,萬事亨通,無往不利
    為什麼曾國藩能夠聚集天下英才?曾國藩坦言:「國藩奉命以來,日夜悚惕,自度才能淺薄,不足謀事。惟有『不要錢、不怕死』六字時時自矢,以質鬼神,以對君父,即藉以號召吾鄉之豪傑。」這是說他書生領兵的出發點,要以自我之修身,視輕錢財來感召天下之豪傑。 實際上曾國藩的生活確實過的清苦。他家中的家務全由五個女兒做,並沒有多餘下人。
  • 讓曾國藩來帶你看看笨鳥是如何成功的
    答案都不是,而是連考六次,次次失敗,第六次還被主考官在全湖南省通報批評「文理不通」的曾國藩。 在同時代的這些人中,曾國藩連考六次鄉試失敗,他是真的很苦惱,也很委屈,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卻總是考不過呢?他努力到什麼程度,當地有個傳說可以聽聽。 有一次一個小偷,潛入他家,爬在房梁上,準備等這家人睡著了,下午偷東西。結果呢,曾國藩的《嶽陽樓記》怎麼也背不下來,那小偷在房梁上都睡了兩覺了,曾國藩還在那背呢: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結果小偷都會背了。
  • 讀懂曾國藩,牢記這三點,混出個名堂並非難事
    活在如今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想混出個名頭,除了運氣,有怎樣的性格,怎樣的習慣,就會決定怎樣的命運。曾國藩是我國歷史上的名人,無論是帶兵打仗,治國治家,還是個人修養,他都取得非常偉大的成就。很多領導和老闆,都以曾國藩為精神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