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早在2000年之前,孟子的學生告子,就提出這個觀點,意思是說,食慾和性慾,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號稱「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也不能免俗。
01兩個歌妓
曾國藩有兩副藏頭詩輓聯十分有趣,分別對應兩個歌妓的名字,史學家考證,這或是他年少流連風月的印證。
大抵浮生若夢,姑從此地銷魂。
此聯嵌入名字,取首字為「大姑」。1838年,曾國藩考中進士入職翰林院,年輕氣盛,貪玩好色,與一個叫做「大姑」的妓女來往頻繁。傳言,此人原名「柳大姑」,曾國藩聽聞她離世的消息後,專門請假一天,到郊外焚香憑弔,寫了這幅輓聯。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誰又懂鐵血柔情孤單。
未免有情,對酒綠燈紅,一別竟傷春去了,似曾相識,悵梁空泥落,何時重見燕歸來。
這幅輓聯更是直白,燈紅酒綠,似曾相似,曾大人也算是有情有義的男人。其中嵌入「春燕」名字,是懷念秦淮河畔的名妓春燕。
同治三年,曾國藩攻克天京,太平天國潰敗退出歷史舞臺。他在奏摺中寫道:「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餘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曾剃頭的罵名由此而來,百姓無不痛恨入骨。曾國藩為了振興經濟,挽回民心,他派人疏通秦淮河,把炮艇改造為畫舫遊船,發布《弛娼令》,招攬天下歌女,在清溪一帶開設六家妓院,公開營業。
春燕就是此時曾國藩交往的歌女。也有觀點說,這是他樹立打造的代言人形象,她們為南京經濟繁榮做出了貢獻,曾國藩祭奠緬懷。
此外,在他的日記裡, 關於年少喜歡美女、盯別人小妾的記載,多達四五條。其中有「午初人慾橫熾,不復能控制,真禽獸矣。」;他聽說朋友陳源袞的小妾十分漂亮,貌比西施,遂打著請教問題的名義去拜訪,日記裡寫:「聞色而心豔羨」;還有目不轉睛,直咽口水的記錄。
《曾國藩》作者、著名史學家唐浩明說 :曾國藩並不是一個六根清淨的人,也不是完全不想女人的苦行僧。年輕時,他也曾對歌樓舞女有過濃厚的興趣。
02戒色三招
40歲的曾國藩為了戒色,他發明了三個妙招,任何人拿來都可以直接使用,受益匪淺。
每天寫日記。曾國藩堅持寫日記、寫書信。目的是為了每天反省有何得失,讀書有何心得。同治十一年,他給兒子寫信教導,提到了慎獨和寡慾,要求他們嚴加約束自己,不得越軌行事。這是個人內在的自我約束。健走三千步。每次晚飯後,都從家裡走到唐家鋪,來回大約3000步,等回到家中時,已是滿頭大汗身心疲憊,也就沒有那方面想法了。這是轉移注意力的竅門。節慾乃惜福。曾國藩認為節慾就是保存精氣,更是惜福的一種表現。如果肆意揮霍,驕奢淫逸,勢必帶來個人或者家庭災禍。
如果這三類方法還不湊效,曾國藩還有「蒔養花竹、飽看山水」的辦法,意思是說栽培移植花草竹子,培養個人興趣愛好,更或者走出家門,遊覽大好河山。
這些戒色方法看似簡單,網友認為,能堅持下來挺難。大道至簡,知易行難,曾國藩正是每天一小步地堅持,每年一大步的積累,才修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南懷瑾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一生有13套學問,流傳下來只有《曾國藩家書》。因為,這是他教給子孫後代的財富,是說給自己人的心裡話。
曾國藩家書包括修身篇、齊家篇、處事篇、用人篇、養生篇等,對當今社會的子女教育、家庭相處、為人處世,仍有許多借鑑意義。
這套書籍包含4大本,帶注釋、帶點評,價格也就是一頓外賣的錢,卻是曾文正公一生的智慧總結。
難怪偉人領袖稱讚:「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梁啓超說:「曾文正公全集,我每天最少讀三次」,白巖松說:我24歲時花了一個月讀曾國藩,50歲時又讀了一遍。
經典的書籍,就是深受無數人傳閱,又經得住大家好評,《曾國藩全集》值得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