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主席一個承諾,他成為解放軍空軍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授大校的營長

2020-12-15 中國網文化

▲空軍戰鬥英雄嶽振華

1963年11月1日,一架U—2飛機由溫州侵入大陸,直奔西北方向而來,在甘肅鼎新上空咔嚓咔嚓拍了個夠,11點15分開始返航,一路上竟然平安無事。

可是,這架飛機上的黑貓中隊隊員葉常棣沒有想到,當他飛到武漢的時候,解放軍地空飛彈二營,就用高射炮部隊配備的松—9雷達跟上了他。

二營的埋伏設在江西上饒,此時,U—2距離陣地還有100公裡。等到U—2飛臨陣地只有35公裡之遙的時候,二營營長嶽振華才下令打開制導天線,咬住目標之後馬上3彈齊發。8秒鐘之後,剛剛準備降低高度逃竄的葉常棣「突然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就被甩出飛機,失去了知覺」。35公裡,用時8秒擊落敵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又創造了一個紀錄。

這架U—2的殘骸,落在了江西廣豐縣萬羅山附近。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葉常棣被生擒,送進了北空招待所。不到一年之後,1964年7月的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參謀部派人來看他,讓他認一樣東西,是什麼東西呢?

是一個金戒指。戒指的樣式很普通,但是上面刻著三個字:葉秋英。據說,當葉常棣看到這個戒指的時候,從床上一下子就跳起來了,目瞪口呆了半刻,之後才結結巴巴地問了一句:你們……是不是把李南屏打下來了?

李南屏是何許人也?

他是國民黨空軍的「頭號王牌」,黑貓中隊的少校分隊長。之前曾12次駕駛U—2進入大陸,12次安全返航。受到蔣介石的4次接見,還得到了一個「克難英雄」的稱號。

改進了半天雷達,還是擋不住共軍的飛彈啊!自從葉常棣的飛機被擊落,黑貓中隊的人心就開始散了,隊伍也有點兒不好帶了。但只有這個李南屏,口氣仍然囂張得很:「大陸有飛彈也打不著我,我不怕!」

真的打不著他嗎?怎麼可能!地空飛彈部隊的全體指戰員琢磨著怎麼打他,已經很久了。這位所謂的「克難英雄」不知道,就在他在臺灣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已經把他的生平履歷、脾氣稟性、飛行特點等一切,摸了個底兒掉。

1964年7月7日,李南屏送上門來。而且還不是一個人來的。作為國民黨空軍精英中的精英,李南屏果然狡猾:他指使另外一架U—2和一架RF—101從北邊給他作掩護,自己的U—2則沿著廣東、福建海岸,拍攝解放軍的布防情況。

面對著敵機採取的兩高一低,南北夾進,設伏在福建漳州的地空飛彈二營沉著應對。此時,他們的近快戰法已經操練得越發嫻熟,當從南面飛來的U—2距離陣地只有32公裡的時候,飛彈才迎空飛起。3秒鐘,敵機做出了反應,但是,根本來不及了。

這一次,U—2墜落在漳州東南7公裡的紅板村,飛行員死在了座艙裡,身上沒有任何證件,只是在手上,戴有一枚刻著葉秋英三個字的金戒指。

那麼,葉秋英是誰呢?她就是李南屏的夫人。

▲毛澤東接見嶽振華

地空飛彈部隊二營四戰四捷,劉亞樓特意給中央軍委寫了報告,對四次作戰情況作了精闢地概括:1959年第一仗,是按蘇聯專家教給我們的辦法打的;1962年第二仗,一半是蘇聯的打法,一半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戰法;1963年第三仗,完全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戰法;1964年這一仗表明,地空飛彈部隊不但能在簡單情況下作戰,而且學會了在比較複雜的情況下作戰。

毛澤東主席看了報告,大筆一揮:亞樓同志,此件看過,很好,向同志們致以祝賀!批完文件,毛主席又興奮地對周恩來總理說:「這個部隊在哪裡?我要見見他們。」

1964年7月23日早晨,地空飛彈二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真、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這也是建國以後,毛主席唯一一次成建制地接見一個營的全體官兵。

毛主席還記得對嶽振華做出的「打下一架U—2,就在肩章上加一個豆」的承諾。由此,嶽振華也就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授予了大校軍銜的營長。在接見過程中,毛主席還風趣地說:「美蔣就那麼幾架U—2飛機,做個計劃,不夠我們打的嘛!」

美蔣的U—2果然不夠打的了。1965年1月10日,地空飛彈部隊一營夜間作戰,在包頭附近打下了第四架U—2,生擒飛行員張立義;1967年9月8日,地空飛彈部隊十四營,又在浙江嘉興上空,用我國自製的紅旗2號飛彈,擊落了第五架U—2,飛行員黃榮北斃命。

黑貓中隊被徹底地打散了,在當月就接到了美方的指令:拍攝偵查任務,暫停執行。從此以後,在中國大陸的上空,就再也沒有出現過U—2的身影。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承諾停止一切在中國大陸的偵察飛行。1974年,曾經不可一世的黑貓中隊,被永久裁撤。(摘選自《作家文摘》合訂本)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絕密543:全軍唯一的大校營長,開國少校嶽振華
    《絕密543》是在2017年熱播過的一部軍旅大片,它講述了空軍地空飛彈部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相信無數觀眾都還記得,劇中那個雷厲風行、英武倔強的肖營長吧。在抗美援朝中他還是一個連長,但是憑藉突出的戰功,60年代他已經升任為師長,並且被授予大校軍銜。
  • 大校營長手下無孬兵,一道保密命令,老兵嚴守37年隻字未提
    1959年12月,18歲的吳洪甫參了軍,成為中國空軍地空飛彈二營一名標圖員,他的營長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大校營長嶽振華。一年前,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組建首支地空飛彈部隊,為了保密起見,部隊對外的代號為「543」。這支部隊第二營的首任營長就是嶽振華,赴飛彈營上任前,他已經是某英雄部隊的高炮團團長。團長改任營長,級別明顯差了一檔。
  • 毛主席:打下一架U2戰機,軍銜添一顆星,他從少校變成大校
    導讀:  1964年7月23日,北京大會堂,人聲鼎沸,掌聲雷動,數百名官兵光榮的站上了觀禮臺,受到了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據悉,這支部隊是來自解放軍地空飛彈二營的全體官兵,主席成建制的接見一個營的官兵,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唯一的一次。
  • 蔣介石76歲生日,嶽振華打下臺灣飛機做賀禮,晉升為大校營長
    二營戰功赫赫,曾四戰四捷,打下4架頂尖美機,因此,二營也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第一次成建制接見的部隊。當時防空部隊有個規矩「一架U-2一個豆」,二營營長嶽振華帶領300名官兵打下3架U-2,被提前晉升為大校,成為解放軍陣營4年內三次獲得提前晉銜獎勵的惟一一大校軍官。
  • 嶽振華用2年時間,擊落4架美國u-2偵察機,被破格提拔為大校營長
    此時的嶽振華奉命前往陣地擊落敵機,到了高射炮陣地,他命令高射炮部隊,只要聽見有飛機的聲音,就立刻開火。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忽然,嶽振華他們發現空中有一個「巴掌大」的東西飛過,於是立刻向空中開火。據嶽振華回憶:「u-2飛機是我們營的一塊心頭病,我們只想著一炮給他轟下來。」敵機遲遲不出現,嶽振華有些不甘心,於是向上級匯報自己的想法,他想引誘u-2「主動上門」。據空軍史記載:「嶽振華向上級匯報時說:我們可不可以製造一個假的軍事行動,來誘使敵軍派出飛機偵察,這樣我們就有機會和u-2較量一番了。」
  • 解放軍這4位軍事專家,全是大校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解放軍是人民的守護神,是國家的鋼鐵長城,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首當其衝的也是他們。成為一個中國「兵」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成為一個中國「校官」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擊落U-2偵察機的功臣:我軍空前絕後的「大校營長」嶽振華!
    先是在全國選調精英組建了飛彈一營,又由北京軍區和南京軍區組建了二營和三營,嶽振華就任二營營長。抓住戰機,敢打必勝,擊落RB-57D偵察機1959年為了保衛國慶十年大典空軍將僅有的幾個飛彈營部署在北京城郊外圍,構成了一個「環形火力圈」,既要反偵察,又要反轟炸。
  • 韓先楚將軍麾下的三位師長,有兩位授少將軍銜,他為何僅授大校?
    他曾率部在攻打義縣戰鬥中,經過兩晝夜的激戰,創造了殲敵4700人、俘敵2700人的傲人戰績,後升任40軍參謀長並參加了抗美援朝。120師的師長是鄭大林。鄭大林早年加入西北軍馮玉祥部,後又在吉鴻昌部當兵,1930年帶著22人投奔了紅軍,歷任紅4軍12師特務營1連連長、紅9軍12師34團連長、副營長,參加了長徵。
  • 他帶8個團加入八路成司令,建國後卻僅授大校,死後百位將軍前來
    對於軍銜,很多開國功臣是主動辭讓的,當然事事沒有絕對公平的,有授高了的當然也有授低了的,但今天的主人公授的卻低得令人髮指。他和彭雪楓是好友,哥哥是國軍上將,自己帶八個團一萬多人加入八路軍,成129師旅長,後來更是軍分區司令。就這樣一位將領,卻僅授了大校銜,當初的手下王近山成了中將,其他的手下不說中將,最少也是少將啊,他就是張維翰。
  • 連長救下通訊員,25年後大授銜,連長是大校,通訊員卻成開國中將
    開國中將 詹才芳除了詹才芳外,在授銜儀式上,還有兩位紅軍時期的上下級,一起參加了授銜儀式。他們一個是連長,一個是通訊員,連長被授予開國大校軍銜,而通訊員卻成開國中將。解放戰爭時期,他是鄂西北軍區的副司令員,在1955年授銜時,曾任鄂西北軍區司令員的王樹聲被授予大將軍銜,另一位副司令劉昌毅,則被授予中將軍銜。以羅厚福的資歷和職務,足以授中將軍銜,最少也應該是少將。不過在授銜前期,因為幫助過一個舊社會的保長,受到牽連,被降低了行政級別,最終只被評為了大校軍銜。
  • 他本應授大校,林總:他頂10萬雄兵,55年破例授予中將
    他本應授大校,林總:他頂10萬雄兵,55年破例授予中將 他,早年從軍,是紅軍長徵的開路先鋒,長徵時走路最多的人,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勳,連一向不輕易誇人的林總,也禁不住稱他「等於10萬雄兵」,但他卻是我軍歷史上唯一一位沒有直接領兵打過仗的開國中將。
  • 他是正軍級,與皮定均搭檔多年,55年卻授大校,如今已107歲高齡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張將軍被定為正軍級,55年授銜時,按他的資歷和戰功應授少將,但是最終被授予大校銜,但他不是個例,還有兩位與他同樣資歷的軍級幹部也被授予大校銜,一位是第
  • 楊氏40位開國大將軍軍裝照,一個比一個威武!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8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終年77歲。楊介人(1909-1999),山東省蓬萊縣人。193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民主建國軍第2軍5師參謀長,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軍政處處長,豫北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平原軍區幹部部副部長、政治部副主任,北京軍區炮兵部幹部部部長,河北省軍區幹部部部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在長生口、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香城固、黃崖底等八路軍軍史上著名的戰鬥中,第386旅給予了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第386旅考察時,稱讚說「386旅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
  • 他曾是粟裕將軍的警衛員,55年授大校軍銜,第二次授銜時成上將!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能力終於顯山露水的一天,曾經就有這樣一位上將,他就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被粟裕大將欣賞,最終從一位警衛員成為了戰功赫赫的開國上將。那麼他是誰呢? 他叫萬海峰,最開始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警衛員,連戰場都沒有上過。他於1920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縣,加入紅軍時只有13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與粟裕有過一次交談。
  • 一個英美永遠無法甩掉的歷史包袱:弗拉索夫與俄羅斯解放軍
    202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上來看,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既是同盟國戰勝納粹德國的第75周年,也是納粹德國在西歐大肆擴張的80周年。說到納粹德國在西歐的擴張,那就不得不說到蘇聯,哪怕大多人對蘇聯有許多嚴厲批判,但我在這裡還是要肯定蘇聯在打擊納粹德國方面的貢獻。
  • 358旅首任旅長,比許光達更有可能授大將,因一場意外犧牲
    1937年,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紅軍主力部隊被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成立總指揮部,下設三師六旅,即115師、120師和129師,分別由原紅軍部隊一、二、四方面軍編成,總指揮、副總指揮、師長、副師長、政治委員都很快確定了人選,但在旅長人選上出現了很大變動。
  • 唯一健在的河北籍開國少將,55年授大校,64年成炮兵少將
    2020年10月10,開國少將陳紹昆不幸離世,開國將軍僅剩下9位,而河北籍的開國將軍僅剩下他一位,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炮兵少將。順便說一下,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798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後至1958年相繼授予8位將領少將軍銜。
  •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提起日本侵略者,浮現在我們腦海的都是他們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醜陋面孔和邪惡行徑。然而,也不乏一直尚存人性的日軍,用一生替侵華日軍贖罪。
  • 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大練兵!空軍大校:保持高度戒備
    (原標題: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稱,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