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文宏教授因為自己建議孩子的早餐,應該高蛋白飲食而被推上風口浪尖。
也專門展開說了一下,飲食對於免疫力的問題,可以看張文宏: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不許喝粥,這樣提高免疫力?
而通過提高免疫力,以抵抗病毒,除了要保證高營養的飲食,還可以進行規律的運動來鍛鍊肌力,因為肌力就是免疫力
適當的科學合理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中性粒細胞,幹擾素會升高,同時循環系統加速,會讓淋巴血液各類免疫細胞加強交換。
運動後的身體代償機制,會讓機體吸收更多的蛋白質、礦物質合物等營養物質,繼而加強免疫系統的防護機制。
但是要說明的是,過於劇烈的運動,且不規律的運動,反而會刺激應激機制,從而抑制免疫力。
此外,還有要說明的是,高強度的運動訓練之後,身體的免疫機制會有一個「開窗期」,此時的免疫力會下降。
這也就是為什麼,專業的運動員在參加比賽後,會有暈倒、感冒等問題出現。
所以想要通過運動提高免疫力,需要注意幾個點:
01從事規律的中強度運動的人,免疫力穩定且較高
規律運動不是說,只要「動」了就可以,而是每周起碼3次或以上的運動次數,且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運動。
因為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收縮會分泌一些荷爾蒙,而這些荷爾蒙會調控免疫系統。
一般的上班族一周的運動總時間不超過90分鐘的,會有亞健康問題,比如經常會小感冒等。
鑑於當前情況,建議居家可以做一些徒手訓練,比如健身自行車、跳繩、徒手力量訓練。每天每次訓練30~45分鐘左右即可。
02運動強度不是越高越好
研究發現,高強度又長時間的運動後,身體的免疫力會受到抑制。
這是因為高強度運動後,免疫細胞的功能受到抑制,中粒細胞功能受損,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基數下降。
從免疫細胞凋亡的角度來講,外周血淋巴細胞凋亡率在運動後會顯著升高,而免疫細胞凋亡的異常增多或減少都可能給機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這便是上面提到的,高強度訓練後會出現短暫的易感疾病侵襲的「開窗期」。
當然,這是短暫的。如果長期有規律的堅持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
但是現階段還是建議,稍微降低自己的訓練強度,以穩定自己的免疫力。
建議採取比原來訓練強度較低的運動強度,可以使得免疫細胞持續自己的功能。
鑑於現在基本的都上班了,又變成久坐不動式的生活方式了。
所以推薦一個#百裡挑一#的訓練計劃,3個動作的3分鐘訓練計劃,緩解因為久坐不動導致的肌肉鬆弛。
也能通過訓練肌力,提高免疫力。
相撲深蹲1分鐘
特別適合改善久坐不動導致的大腿贅肉,和松垮的臀部肌群。
主要肌肉群 : 股四頭肌
其他肌肉 : 膕繩肌 、 小腿肌群 、 臀部肌群
雙手抱拳放在胸前,兩腳開立保持略大於肩寬的距離,腳尖略指向外側。保持背部挺直,腹肌收緊。這是動作的起始位置。向後推髖,慢慢彎曲雙膝,降低雙腿,直到大腿低於與地面平行的位置。下蹲過程中吸氣,並保持背部挺直。在底部稍適停留後,腳後跟發力下壓,向前推髖,回到起始姿勢。站起過程中呼氣。以上是一次完整動作,重複動作訓練1分鐘。辦公桌上斜式伏地挺身1分鐘
主要肌肉群 : 胸肌
其他肌肉 : 肱三頭肌 、 肩部
面朝辦公桌,或者平板凳或者穩固的臺面,雙手撐在邊上,間距與肩同寬。腳尖著地,身體挺直,腹部收緊,手臂伸直。這是動作的起始位置。保持身體挺直,慢慢彎曲手臂使身體向下,同時吸氣。直至胸部靠近桌子邊緣。快速伸直手臂,將身體撐起,回到起始位置,同時呼氣。在頂端稍適停留,再進行下一次動作。以上是一次完整動作,重複動作至推薦次數。椅子側弓箭下蹲】1分鐘
其他肌肉 : 膕繩肌 、 臀部肌群
身體直立,椅子移到一側,抬頭挺胸,將單腳放置在椅子上,勾腳尖,雙手扶桌子;然後將身體向一側做側弓步,另一條腿伸直。注意保持抬頭挺胸,背部挺直。在底部稍適停留,然後用負重側的腳跟發力,使身體站回起始位置。換另一邊重複以上動作,每一邊做30秒。注意,平衡力較好的人,可以不用扶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