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若無舍,怎有得

2021-03-03 西固宣傳


1

  萬事都有因果。不付出,就不會有收穫;不懂得捨去,就不會有得到。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天,漁夫在捕魚,一隻蔦鳥飛下,叼走了一條魚。無數隻烏鴉看到魚都想得到,便追逐蔦烏。蔦鳥不論怎麼飛,漫天的烏鴉都緊追不捨。

  蔦鳥無處可逃,幾乎到了絕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啄得死無葬身之地。又驚又怕之下,魚從嘴裡掉了下來,無數的烏鴉朝著魚落下的方向繼續追逐。

  蔦鳥如釋重負,落在樹枝上休息,心想:我背負這條魚,讓我恐懼煩惱;現在沒有了這條魚,反而內心平靜,沒有憂愁。

  享了不該享的福,終歸要吃不該吃的苦。人生,註定是有舍有得,在舍與得之間,有小歡喜也有大智慧。

  學會適時地捨去,能讓山重水複的人生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2

  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兩個人,一路跋涉,披荊斬棘,終於找到了傳說中寶藏所在之地。沒想到,那裡空無一人。

  正當他們疑惑不解時,空中傳來了一個聲音:「你們有什麼心願,說出來,我就能幫助你們實現。」

  一個人激動不已,搶先說道:「忙碌了這麼多年,我希望今後什麼都不用幹,天天都有人給我錢財和食物。」

  另一個人沉吟許久才說:「我能有今天,多虧善心人相助,今後我希望我有足夠的能力,每天都幫助一個人。」

  沒過多久,空中那個聲音說:「你們的願望都會實現的。」

  故事的結局出乎很多人意料。那個不捨得吃苦、想坐享其成的人,後來成了乞丐。如他所願,天天都有人施捨食物與金錢給他;而那個一心想著給予的人,成了一個富翁,樂善好施,專門接濟別人。

  你看,太過拘泥於身外之物,不捨得給予他人,不捨得拋開雜念,最後的結局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3

  有人說,你人生中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你的生命裡。

  所謂「捨得」,有舍才有得。有時,你看似捨棄了眼前的利益,但得到的是未來更廣闊的舞臺。如果將擁有的攥得太緊,我們又怎麼能張開雙手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人生如海,正是有權衡過後的捨棄,有反思過後的放下,才會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暢快,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道出了那句著名的「選擇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再多的優柔寡斷,不如一次乾淨利落的捨棄。當我們捨去浮華外物,捨去不相干的枝枝蔓蔓,就會發現,要想得到內心的平靜,也並沒有那麼難。

  一顆平常心,任它苦辣酸甜,照樣活得瀟灑自在。

  家有良田華廈,未必使人了卻恐懼;日日珍饈美酒,難保健康無病;捨去妄念,才能讓人得到最珍貴的「心安」二字。心安,東南西北都好;心安,粗茶淡飯有味;心安,方丈陋室也是大千世界。

  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學會舍與得,方是大智慧。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若無舍,怎有得
    作者 | 洪進 插圖 | 攝圖網 佛家有云: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賈平凹也說過:「會生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兩個字,那就是『捨得』。
  • 夜讀丨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目的是讓將來有更多的魚可以捕撈。這是一種「捨得」,捨棄一些眼前的小利,反而能在未來,收穫更大的魚。人生也是如此。世間萬物,皆在舍與得之間,舍是一種選擇,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賈平凹說過:「會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兩個字,那就是『捨得'。
  • 夜讀丨斷,舍,離
    漢代有個人叫孟敏。有一天他背著瓦罐去街上賣,結果一不小心把瓦罐給摔了。但是他倒好,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旁邊有人看到了,問他:「為什麼不回頭看一眼呢?」 他說:「看有什麼用,反正已經碎了。」 人生總有這樣的時刻,事情已經發生,再多的悔恨都已失去意義。人生有失必有得。與其沉浸在後悔中,不如果斷放棄,抬頭向前。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絲毫不舍,如何能得?
    舍與得之間蘊含了人生最高深奧妙,深諳其中奧妙的人便會知道,這舍中有得,得中亦有失。生活在如今的時代,我們該做的就是跳出圈子看清舍與得的關係,再跳進圈內體悟舍與得的人生哲學。該得的時候不放棄,該舍的時候要摒棄,不要讓自己迷失方向,沉迷其中。須知: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絲毫不舍,如何能得。
  • 夜讀|最好的生活:身體無病,心裡無事
    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喜好,但在我心裡,最好的生活就是,身體無病,心裡無事,如此甚好。 一個人,首先要身體健康,才有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才有能力去愛想愛的人,才有餘力去追求想要的一切東西。 如果擁有健康,你哪怕跌落谷底,哪怕陷入絕境,哪怕失去所有,都還有逆襲的可能。
  •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我們總要互相虧欠,不然憑何一生緬懷?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一書用纏綿的文字細緻入微的闡釋了14對民國才子戀人的繾綣情書集,有傷感,有迷茫,更有諸多領悟,看他們的故事,領悟愛情的哲學,追尋我們的幸福才有望,拋卻柴米油鹽,雞零狗碎的瑣事,愛情無論以何形態展示都充滿意境之美。
  • 綠地無舍青城怎麼樣?綠地無舍青城項目介紹,樓盤詳情
    幽幽青城山,悠悠無舍境。在靜好的自然風景裡,人自然就慢了下來。夏日,微風,燦爛,一切都漾在小鎮的美好裡。綠地無舍青城小鎮,是美好發生的地方。靜靜的坐落在青城山下,從成都高速自駕即可1小時到達。漫步其間,遠道而來的你一定會被這禪意的園林、雅致的院落還有那充滿川蜀神韻的景觀吸引。
  • 舍人不會人生意!怎知我不相隨來不成灰?
    瑤琴玉簫無愁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你只勸: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你只勸: 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一十年 你只勸: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 夜讀丨豐子愷:你若愛,生活哪裡都是愛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淄川臺主播範菁。在孩童的眼中,這個只生歡喜不生愁的世界,便是世界的本相。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你若愛,生活哪裡都是愛,活著這回事,本來如此單純。本期夜讀與您分享豐子愷的散文《活著本來單純》。
  • 捨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並不都是失去,終有一天,會以另外一種「得」。 賈平凹曾說過:「會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懂得兩個字,那就是'捨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凡事有舍才有得,不舍便不得。捨去一點欲望,得到的是快樂;捨去一點虛榮,得到的是健康;捨去一點執念,得到的是釋懷。
  • 舍與得的人生領悟!
    人性是貪婪的,從來沒有盡頭,或者人越是擁有的多,需求反而會變得更為複雜多樣,不過稍微清醒的人就會懂得,捨得捨得,一些時候一些事情,有舍才會有得。取捨間是一種智慧「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 佛說人生:若無相欠,怎會相見,18句箴言,讀完後如夢初醒!
    每個人的遇見都早有安排,緣起緣盡,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人們心生疑惑,既然一切天意自有安排,任何努力都是徒勞,那麼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於是佛說:你來你走你進你退根本就是你自己的選擇,這一念之差便足以決定你的所見所遇,所以說歸根結底你的所見所遇還是由自身把握。
  • 「夜讀」漫話幸福
    幸福,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有精煉的詮釋:「幸,吉而免兇也;福,祐也。」可見,所謂的「幸」,則是以吉祥、吉利為前提,遠離兇險、禍端;而「福」,即「祐」,就是(神靈)賜福,保祐之意。古今一同,一個人若能平安吉祥,遠離災禍,便是幸福的基線了。
  •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得失乃人生常事
    人的一生,總是這麼奇妙,讓人捉摸不透,越是捨不得的東西,就越是得不到,越是不在意的東西,反而能輕鬆擁有,只有學會放棄,才能更好地持有,人要學會對舍與得,看得淡然和坦然。要懂得取捨,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一個人不可能佔盡所有的好,也不可能佔盡所有的不好,魚和熊掌,二者必不可兼得,只想得到,而不想舍,結局往往會是一無所獲。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1953年禪七開示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王維:組工幹部當「三舍二得」
    想要建成讓群眾滿意、組織放心的「過硬部門」,組工幹部務必要做到「三舍二得」,不圖虛名、恪盡職守、久久為功。捨去自負。「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組工幹部要牢記自身「服務員」和「公僕」的身份,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遇事要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多做「梯子」、少做「講臺」,時刻保持謙遜之心,切不可以位置特殊、手有權力就驕傲自滿,甚至熱衷虛名。若為人自負,就會自認高明,繼而心存僥倖,再而漠視紀律、放任而為,「自負」成「自縛」。
  •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請問,我欠你的什麼?
    我不聽話,你用燒紅的鐵鉤子燙我,我躲避得快,就燙到了弟弟的脖子,燙了一個洞,留下永遠的傷疤。每次我挨打,父親就像一個看客,任憑你折磨我,這麼多年,我挨過你多少打,我都記在了本上,還有後背留下的一道道疤。
  • 夜讀|遠去的甘蔗林
    我的家鄉是被譽為「土樓故裡」的南靖,低山丘陵的地貌,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內河流縱橫,適合甘蔗的生長。那時,甘蔗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是很長一段時間支撐農民居家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農民的飯碗、生活的根本,他們總是視蔗為寶,精心栽種……除草、施肥、剝葉,若夏天乾旱,要挑水灌溉,為減少甘蔗病蟲害和倒伏,蔗農還時常冒著酷暑,鑽進甘蔗林裡剝葉子,臉上、手上被蔗葉割出一道道傷痕,是常有的事。甘蔗春季播種,秋晚季成熟。
  • 夜讀丨強大氣場的人,都有一顆簡單的心
    賈伯斯還說:佛教中有一句話——初學者的心態。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初學者」的心態來自於沒有成見的簡單的心靈。如果有了成見,心靈變得複雜起來,人也就沒有了「初學者」的心態。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