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見!三歲男童患主動脈夾層 亞心專家勇闖禁區挽救生命

2020-12-18 瀟湘晨報

「主動脈夾層多發於成年人,但三歲的孩子患主動脈夾層的,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我們也查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目前國內還沒有這樣的病例記載,估計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9月11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為一名三歲主動脈夾層患兒,成功實施急診外科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目前患兒恢復良好。對如此低齡的患兒實施大血管外科手術,在國內尚屬首例。

小宇今年3歲,剛在上幼兒園。9月9日中午,老師發現正在吃飯的小宇突然變得面色蒼白、口唇發紫,還滿身是汗,看到這種情況,老師趕緊通知了家長並第一時間把他送到了當地醫院就診。

經過初步診斷,小宇可能患上的是主動脈夾層,但是這麼小的孩子患上這種疾病,誰都拿不準,在當地醫生的建議下,小宇被緊急轉運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我們接診以後,看到當地醫院的診斷,開始我們也有點不太相信,但是我們再次對孩子進行了超聲和CT檢查後,發現的確是主動脈夾層,但是這麼小的孩子出現主動脈夾層,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心外科副主任醫師金晶在了解病情後,也感到十分的驚訝。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24小時的死亡率超過70%。而引發主動脈夾層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數都是由高血壓引起,再就是一些其他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等引起,但是小宇才3歲,血壓一直正常,家族也沒有遺傳病史,如此低齡就患上主動脈夾層實屬罕見。

檢查結果提示,小宇的主動脈夾層主要發生在升主動脈這一段,而這段血管最粗的地方已經達到了7公分,「要知道正常的這段血管只有1.5公分,相當是擴大了四倍多。而且他的心臟已經產生了心包積液,這說明夾層已經有要破例的傾向了,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否則一旦血管破裂,孩子將馬上失去的生命。」但是對這麼小的孩子進行大血管手術,國內目前尚無先例,這讓金晶主任和手術團隊面臨巨大的挑戰。

雪上加霜的是,小宇不僅患有主動脈夾層,而且他的主動脈瓣也有畸形,這無疑讓手術的難度更大。經過反覆的討論和研究,在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後,亞心醫院心外科團隊對小宇進行了急診手術。術中,金晶主任對小宇的升主動脈進行了人工血管的更換,同時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他的主動脈瓣,並進行了修復。

金晶主任介紹,小宇的手術有兩大難度,第一就是他的主動脈瓣,如果要更換人工瓣膜,目前還沒有適合的型號,即使勉強更換了,孩子還要面臨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和終身的抗凝治療,這對他生活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最合適的方案就是進行瓣膜成型的修復,這就要求術者極其精細的操作。第二就是人工血管的匹配,小宇的情況只是升主動脈粗,但是其他的地方都不粗,目前最細的人工血管也有3公分,比孩子的正常血管還是粗不少,所以在吻合的時候也給手術提高了難度。「雖然我們從來沒有為這麼小的孩子進行過大血管手術,但是在我們團隊的通力配合下,還是順利的完成了手術,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

經過7個多小時的手術,小宇平安從手術間返回ICU,不久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進行康復。

責編:鄧蕊

融媒體記者:樊胄峰

通訊員:餘宇

編輯:王佩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讀秒手術勇闖禁區 市立醫院搶救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
    半島網4月3日訊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心臟中心通過深低溫停循環下大動脈血管置換手術,成功救治82歲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經過持續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老人順利闖過一道道險關,身體穩步恢復。老人家屬送上錦旗高死亡率危重症,老年人的手術禁區A型主動脈夾層(AAD)是心血管外科最為兇險的危重症之一。
  • 女子突發主動脈夾層 直升機飛近200公裡接回病人成功手術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彭禕)主動脈夾層破裂,猶如體內安裝了「炸彈」。近日,唐女士就體會到了這種「生死一線間」的兇險,幸好唐女士的家人聯繫上了武漢亞心總醫院,經過直升機緊急轉運為她爭取到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 孕婦懷胎9月心臟主動脈撕裂 專家:馬凡氏症候群
    懷孕9個月的二胎孕婦即將臨盆,卻突發兇險無比的主動脈夾層,心臟大血管一旦破裂,母嬰二人均性命不保。年輕的丈夫,7歲的兒子,一個本應完美的家庭,面對此情此境,該作何選擇?主動脈夾層患者超過48小時不手術,生存率不到50%,在這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時速中,南京鼓樓醫院的醫護人員說:我們大人、孩子都要保!24小時內兩次手術,讓美滿的四口之家,一個都不少。
  • 急性主動脈夾層和心包炎,有什麼關聯?|臨床必備
    急性主動脈夾層(AAD)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心臟急症,其嚴重併發症包括心包填塞、冠狀動脈灌注不足、主動脈瓣反流和/或休克。及時準確進行診斷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但是AAD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給診斷帶來困難。AAD可能被誤診為急性冠脈症候群、肺栓塞、胃腸道疾病或腦血管意外等。急性主動脈夾層和急性心包炎之間,有何關聯呢?
  • 罕見10CM巨大主動脈瘤,青島專家成功拆彈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真正的危險在於,當發生急性胸痛就診時,已經並發了致命的主動脈瘤。你了解主動脈瘤的風險嗎?人體的主動脈是一根粗大管子,平均直徑在3個釐米左右。許多主動脈瘤病人,動脈膨脹得像氣球一樣,但多數也不過六七個釐米。10釐米的動脈瘤十分罕見。再擴張,隨時就能破了!你知道二次開胸手術有多難嗎?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
    急性AD國際註冊研究(IRAD)結果顯示,AD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其中,Stanford A型AD佔60%~70%,男性約佔65%。中國AD註冊研究(Sino—RAD)結果顯示,我國AD患者平均年齡約為51歲,其中Stanford A型AD約佔40%,男性約佔76%。我國AD患者年齡較歐美國家年輕10歲以上。
  • 母子同患罕見天才病 馬凡氏症候群無法根治
    世界上有很多的罕見病,馬凡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你了解馬凡氏症候群嗎?  母子同患天才病  今年35歲的高唐人張恆芝與10歲的兒子牛牛(化名)同時被診斷出「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這種相對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已經導致張恆芝體內的主動脈瘤有六七釐米大,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 肺血栓栓塞症與主動脈夾層鑑別
    男,56 歲。5 小時前突發右側胸痛伴咳嗽、憋氣。否認其他病史。查體: R 24 次/ 分,BP 130/80 mmHg,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性囉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 102 次/分,P2 > A2,心臟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胸部 X 線片未見異常。動脈血氣分析示:pH 7.45,PaCO2 32 mmHg,PaO2 55 mmHg。
  • 江蘇省人民醫院一周收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專家提醒:高...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顧嘉璽 何珂帥 何雨田)據了解,最近一個月氣溫驟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一周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3例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術均獲成功。
  • 主動脈夾層差點引爆血管
    ,隨後,她的胸口出現劇烈疼痛,在廈門市第五醫院急診科確診為車禍導致主動脈形成動脈瘤,且夾層已有破裂,生命危在旦夕。檢查結果發現她的左胸有大量胸腔積液,左側多條肋骨骨折,病情複雜,需要胸外科專家協同會診。  已經下班的五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李根智立即趕回醫院,仔細閱片發現,曉曉的胸部縱隔增寬明顯,肺部挫傷與胸腔積液量不匹配,主動脈弓結構不清晰,很可能是外傷致主動脈破裂,他建議立即行主動脈CTA(血管造影檢查),明確診斷。
  • 冬季主動脈夾層高發,劇烈胸痛、腹痛可別忍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鄭俊猛教授指出,作為一種危急且致命的急性胸痛疾病,主動脈夾層在冬季高發,廣大讀者應格外重視。主動脈夾層不就是血管病嗎,怎麼會這麼嚴重?主動脈是直接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最粗大的動脈,是整個人體動脈系統的源頭。
  • 中山一院心臟外科成功搶救的主動脈夾層A型患者以信訴情
    7月10日,一名患者在體檢時發現主動脈夾層,被緊急送往中山一院急診科,抵院時已是晚上10點。心臟外科姚尖平教授、王治平教授、周立副教授在詳細研究檢查報告後與患者夫人約談病情,醫護團隊爭分奪秒,耗費大量心力,為患者成功進行手術。患者在術後一天便從ICU轉入普通病房,恢復進度快。在中山一院治療期間,患者及夫人深深感受到醫護團隊的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
  • 主動脈夾層——狡猾的假面高手:對當前指南的回顧性總結
    如果你問急診室的醫護人員,患有哪些疾病的患者死亡最迅速,那麼急性主動脈夾層(AAD)一定排在這份疾病清單的前列。概述急性主動脈夾層與主動脈壁內血腫(IMH)、穿透性主動脈潰瘍(PAU)一起,被稱為急性主動脈症候群,是一組主動脈內膜、中膜完整性遭到破壞的疾病。
  • 血壓飆高不在乎 50歲老闆"胃痛"竟是心臟血管破了個洞
    羅先生今年50歲,家住黃岡市羅田縣。6年前在當地醫院檢查出血壓高達180/110毫米汞柱,已經屬於高血壓3級,醫生囑咐他必須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但羅先生回家後,覺得平時身體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同時也擔心藥物會有副作用,便將醫生的話拋在了腦後。降壓藥想起來就吃一顆,也再沒有測量過血壓。
  • 28歲女排前國手患天才病去世 身高手長小心體內埋「不定時炸彈」
    這是一個悲痛的消息: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原河南女排隊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很多人悼念這名年輕的運動員,同時,她所患的「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引起眾人關注。馬凡氏症候群屬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其特徵為患者體格細高,四肢及指(趾)細長,稱為蜘蛛指(趾)。
  • 「家庭醫生在線」64歲老漢患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生命垂危 微創介入...
    主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的心臟疾病,早期患者往往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但一旦發病症狀則會來得十分兇險,甚至迅速奪去患者的生命。來自廣西的潘伯就是典型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他發病近兩年,因嚴重的心力衰竭甚至無法平臥。由於病情危重,潘伯無法耐受開放式手術,生命危在旦夕,所幸經過中山一院心內科團隊聯合多學科會診,最終為潘伯順利進行了微創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
  • 鼓樓醫院小長假接連收治22例主動脈夾層
    成功搶救主動脈夾層患者這名來自常州的患者陸先生今年45歲,已有4年多的高血壓病史。陸先生在9月30日晚上17點左右突發一過性暈厥伴意識喪失跌倒在地,送至當地醫院急診就診,查CT提示升主動脈瘤、心包積液!情況危急,當地醫生立即通過六小時急救圈聯絡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並即刻轉診過來。10月1日凌晨零點,陸先生被送至南京鼓樓醫院急診時,已出現了心包填塞症狀,生命危在旦夕!
  • 滑醫知名專家勇闖禁區創造奇蹟!
    命懸一線 92歲老嫗 輸尿管結石並腎積水 持續性高燒40度 脈搏98次\分 血氧飽和度90
  • 25歲即墨小夥身高1.94米 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齊魯醫院醫生用了4種手術並行的方式,耗時14個小時救了他一命。
  • 北醫三院產婦死亡原因系主動脈夾層破裂 是什麼、發病原因
    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病?主動脈是人體血液循環的主幹線,夾層形成後會影響到全身重要器官的供血,如心臟、大腦、內臟器官等。  而主動脈夾層非常容易破裂,一旦破裂,患者幾分鐘就可能死於失血性休克或急性心包填塞。  國內外統計資料表明,如果未經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約有33%會在24小時死亡;50%在48小時內死亡;80%在一周內死亡,其中約75%是死於主動脈破裂;1年後,僅有10%得以存活。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女排著名的主攻手海曼,就是因為主動脈夾層破裂,猝死在比賽場上。主動脈夾層是如何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