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2天內死亡率高達50%!鼓樓醫院小長假接連收治22例主動脈夾層

2020-10-13 揚眼

9月30日夜間,在全國人民即將開始8天國慶中秋假期的時候,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的急救群裡卻突然出現了一條消息:一名來自常州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正在轉運過來,患者病情危重,急需急診手術!當看到這條消息,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立即做好準備工作,在患者被送至醫院時即刻進行手術,經過4個小時的努力,他們從死神手裡奪回一條生命。

生死時速!成功搶救主動脈夾層患者

這名來自常州的患者陸先生今年45歲,已有4年多的高血壓病史。陸先生在9月30日晚上17點左右突發一過性暈厥伴意識喪失跌倒在地,送至當地醫院急診就診,查CT提示升主動脈瘤、心包積液!情況危急,當地醫生立即通過六小時急救圈聯絡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並即刻轉診過來。10月1日凌晨零點,陸先生被送至南京鼓樓醫院急診時,已出現了心包填塞症狀,生命危在旦夕!但幸運的是,在轉運過程中,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王東進教授及值班醫生不斷與護送醫生保持聯絡,指導降壓降心率和鎮痛用藥,確保了病人安全。

但是,抵達鼓樓醫院只是急救過程的第一步,為了爭分奪秒搶救病人,在病人到來之前,心胸外科已經安排好外科醫生、麻醉醫生和體外循環師到場,患者一到醫院便立即進入手術室進行「升主動脈置換+次全弓置換」手術,手術從凌晨3點開始至早上7點順利結束,患者安返ICU,目前陸先生恢復順利。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陸先生的家屬譚女士仍然心有餘悸,「當常州的醫院告知我們無法救治時,那一刻覺得被判了「死刑」,十分絕望。」但天無絕人之路,當地醫院聯繫上了南京鼓樓醫院,「來到鼓樓醫院的時候醫療團隊已經做好所有準備,能夠立即進行手術,因此十分感謝王東進教授團隊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2天內死亡率高達50%!一定要警惕主動脈夾層

據了解,在整個國慶中秋假期,作為江蘇省大血管疾病診療中心,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共收治了22例主動脈急症患者,其中A型主動脈夾層8人,B型主動脈夾層7 人,主動脈壁間血腫5人,升主動脈瘤1人,胸腹主動脈夾層1人。期間共為12名患者行急診手術治療,包括6例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4例主動脈腔內修復術,2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手術。

王東進主任介紹,主動脈夾層發生之後,在24小時之內死亡率達25%,在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在一個月之內死亡率高達90%,十分兇險。因此手術是主動脈夾層的唯一且關鍵的治療技術。

在我國,高血壓是誘發主動脈夾層的高危因素,秋冬季節更是主動脈夾層的高發期,受寒冷環境影響,患者血管收縮後血壓會驟然升高,從而引發主動脈夾層。隨著天氣逐漸轉涼,為預防主動脈夾層,王東進主任提出幾點建議,第一,要控制血壓,因高血壓是誘發主動脈夾層的高危因素,所以大家平時需要注意防範高血壓,少吃過鹹、重口的食物,少吃高糖性、高滲性的飲料、啤酒等。第二,生活要規律,減少緊張焦慮的情緒,王東進主任強調,作息不規律、經常緊張焦慮容易引起高血壓,也很容易引發主動脈夾層。

通訊員 柳輝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校對 蘇雲

相關焦點

  • 48小時內死亡率可達50%!年輕人也要當心中招!
    主動脈夾層是臨床危急重症 死亡率極高 我國主動脈夾層發病平均年齡約為45歲 比國外提前了近20年 而高血壓和缺乏鍛鍊是主要誘因 國慶前夕,47歲的路先生在工作期間突然昏厥
  • 江蘇省人民醫院一周收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專家提醒:高...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顧嘉璽 何珂帥 何雨田)據了解,最近一個月氣溫驟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一周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3例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術均獲成功。
  • 讀秒手術勇闖禁區 市立醫院搶救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
    半島網4月3日訊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心臟中心通過深低溫停循環下大動脈血管置換手術,成功救治82歲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老人,經過持續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老人順利闖過一道道險關,身體穩步恢復。發病48小時內,每1小時死亡率增加1%,未治療情況下,2周內死亡率高達75%。年齡,是AAD的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老年患者手術風險和死亡率遠遠高於年輕人,被稱為老年人的手術禁區。
  • 孕婦懷胎9月心臟主動脈撕裂 專家:馬凡氏症候群
    懷孕9個月的二胎孕婦即將臨盆,卻突發兇險無比的主動脈夾層,心臟大血管一旦破裂,母嬰二人均性命不保。年輕的丈夫,7歲的兒子,一個本應完美的家庭,面對此情此境,該作何選擇?主動脈夾層患者超過48小時不手術,生存率不到50%,在這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時速中,南京鼓樓醫院的醫護人員說:我們大人、孩子都要保!24小時內兩次手術,讓美滿的四口之家,一個都不少。
  • 主動脈夾層差點引爆血管
    ,隨後,她的胸口出現劇烈疼痛,在廈門市第五醫院急診科確診為車禍導致主動脈形成動脈瘤,且夾層已有破裂,生命危在旦夕。  已經下班的五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李根智立即趕回醫院,仔細閱片發現,曉曉的胸部縱隔增寬明顯,肺部挫傷與胸腔積液量不匹配,主動脈弓結構不清晰,很可能是外傷致主動脈破裂,他建議立即行主動脈CTA(血管造影檢查),明確診斷。CTA檢查結果證實了李根智的判斷:患者體內確實形成了降主動脈起始段夾層,病變長度約5釐米,病變呈囊樣擴張改變。
  • 高州市人民醫院心外科摘得「外科皇冠上的明珠」去年成功救治50多...
    作為心臟外科最為危急、複雜的疾病,主動脈夾層的高死亡率讓其擁有「旋風殺手」的稱號。而且,由於主動脈是人體全身的大血管,負責為各個重要器官提供血液和氧氣,因此手術難度大,對醫生的要求極高,被稱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高州市人民醫院能夠很熟練的進行此類手術,僅2019年就完成50多例,體現了醫院心外科以及醫院整體技術水平已經處於很成熟的階段。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
    符合以下任意一項者為C型:1)夾層累及左鎖骨下動脈開口或遠端主動脈弓;2)合併心臟疾病,如瓣膜病、冠心病等;3)合併近端主動脈病變,如主動脈根部瘤、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部瘤等;4)病因為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如Marfan症候群。S型為不合併上述任何一種情況者。臨床診斷時根據實際情況紐合分型,如BIC型。
  • 48小時內死亡率超50%!貴醫附院心外科一個月「拆除」10顆「身體...
    貴醫附院心臟外科主任胡選義感嘆:在上個月,心臟外科已成功救治10例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手術成功率90.0%,此項數據為貴州省歷年同期之最。主動脈夾層為什麼這麼兇險?被稱為「炸彈」?胡選義介紹,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疾病中最為危險的一類疾病,尤其是A型主動脈夾層。這類病人往往有高血壓病史。
  • 讓馬拉度納致死的這種病,長沙最近高發!有醫院4天收治8例!
    有一組數據值得警醒: 心血管疾病已佔我國疾病死亡率第1位, 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達2.9億。 在每5個成年人中, 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 30歲男子突發劇烈胸痛,原來是得了這種比心梗更兇險的病!嚴重者幾...
    要知道,這種病兇險程度堪比心梗,急性期死亡率高達40-5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男子搬重物時突發劇烈胸痛蔡先生是一名普通的搬運工人,自3月新冠疫情初步穩定後,他便從安徽老家趕到浙江寧波復工。
  • 危險 腹腔大量出血 胸腹主動脈創傷性夾層
    術中發現腹腔內積血高達2500ML,腸繫膜血管多處破損出血。出血很快就被止住,血壓慢慢回升,胡院長囑託:血壓控制在100至120mmhg,不要太高。1.5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王大爺又做了次CT,好在CT沒有提示血管夾層加重,王大爺轉至EICU繼續復甦,等待二期處置。考慮到主動脈創傷性夾層範圍較大,患者隨時有破裂、大出血,甚至死亡的風險。
  • 「HENDO」技術體系治療主動脈弓部疾病
    羅明堯1, 3,舒暢1, 2,方坤1,於存濤1,錢向陽1,孫曉剛11.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心血管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37)2.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血管外科(長沙  410008)3.
  • 北醫三院產婦死亡原因系主動脈夾層破裂 是什麼、發病原因
    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病?  動脈由緊貼在一起的三層組織構成,即內膜、中層、外膜,本來血液只在動脈內流動,但因種種原因,動脈內膜出現病變導致破裂,在血液壓力的作用下,動脈內的血液就會經過內膜的破口,進入動脈中層,在內膜和外膜中間形成一個空間,這就是動脈夾層。  在動脈夾層中,最常見、最兇險的是主動脈夾層。
  • 利用3D列印技術,醫院「拆除」患者體內「炸彈」
    【手術風險大,「3D」來幫忙】據了解,今年50歲的張先生前段時間突發胸背疼痛,疼痛持續不緩解,並且伴隨大汗等症狀,在漯河市中心醫院檢查後,經診斷為胸主動脈夾層,並且撕裂至左側頸總動脈。而主動脈夾層,因其隱蔽性強,致死、致殘率極高,也被稱為「人體炸彈」。
  • 冬季主動脈夾層高發,劇烈胸痛、腹痛可別忍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鄭俊猛教授指出,作為一種危急且致命的急性胸痛疾病,主動脈夾層在冬季高發,廣大讀者應格外重視。主動脈夾層不就是血管病嗎,怎麼會這麼嚴重?主動脈是直接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最粗大的動脈,是整個人體動脈系統的源頭。
  • 急性主動脈夾層和心包炎,有什麼關聯?|臨床必備
    我們遇到了3例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心電圖改變類似於急性心包炎。本文將介紹AAD心包受累。心包填塞當升主動脈外膜撕裂,血壓滲入心包,引起心包填塞,這是A型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心包受累形式。大約20%-36%的A型主動脈夾層病例中可觀察到上述情況。
  • 三歲男童患主動脈夾層 亞心專家勇闖禁區挽救生命
    「主動脈夾層多發於成年人,但三歲的孩子患主動脈夾層的,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我們也查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目前國內還沒有這樣的病例記載,估計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罕見的。」9月11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為一名三歲主動脈夾層患兒,成功實施急診外科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目前患兒恢復良好。
  • 主動脈夾層——狡猾的假面高手:對當前指南的回顧性總結
    如果你問急診室的醫護人員,患有哪些疾病的患者死亡最迅速,那麼急性主動脈夾層(AAD)一定排在這份疾病清單的前列。概述急性主動脈夾層與主動脈壁內血腫(IMH)、穿透性主動脈潰瘍(PAU)一起,被稱為急性主動脈症候群,是一組主動脈內膜、中膜完整性遭到破壞的疾病。
  • 胸背痛如刀劈,警惕這個要命的病
    聽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殷恆諱怎麼說。(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主動脈夾層死亡率極高 殷恆諱介紹,正常情況下主動脈血管壁三層膜貼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衝擊的壓力。
  • 28歲女排前國手患天才病去世 身高手長小心體內埋「不定時炸彈」
    特別是合併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最主要的危害便是主動脈破裂大出血,其一旦承受不住主動脈內壓力而破裂,可在幾分鐘之內因大出血休克而導致病人猝死。王東進教授說,約80%馬凡患者伴有心血管系統疾病,常見為主動脈進行性擴張、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由於主動脈中層囊樣壞死而導致主動脈竇瘤、主動脈夾層及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