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井裡的水,為何沒人敢喝?

2021-02-19 GO野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世界五大宮殿之一(應該是之首),目前存有水井70多口,想必在明清時應該會有更多。我們都知道,水井是提供飲用水的井,但故宮這70多口水井,竟然從來沒人敢喝那裡面的水。

這是怎麼回事?

據《清稗類鈔》裡的記載,「若大內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也就說,清朝皇宮內的飲用水都是是玉泉山裡取來的,當時宮內取水車上都插上專用的黃色小旗子,一路上都是暢通無阻。

當年運水車每天都要經過玉泉山附近的這處石牌坊

玉泉山因玉泉出得名,泉水從山間石縫隙裡流出,宛如玉虹,明朝以前就有「玉泉垂虹」的說法。玉泉山位於頤和園西邊的地方,相傳金朝皇帝看中了這裡,曾在這裡修建了玉泉山行宮和芙蓉殿。

從元明開始,玉泉山成為皇帝們的避暑聖地之一。乾隆即位後,這位自詡「十全武功」的皇帝,曾多次來到玉泉山巡幸。為了檢驗玉泉山的水質,乾隆命人從全國各大名泉取來水樣作對比,對比的結果是玉泉水質勝出。

乾隆大喜,賜封天下第一泉,並親自題字「玉泉趵突」。乾隆六下江南時,就有專門的運水車盛放玉泉山,供路上飲用。問題來了,玉泉水距離皇宮有20多公裡,即使水質再好,也沒有必要如此勞師動眾,天天都命人去玉泉山取水。

恩,皇帝一家喝玉泉山的水,這事咱弄明白了,可故宮裡水井的水咋就沒人喝呢?可能有人會說了,宮裡的水井多髒啊,有很多死屍,不聽話的太監宮女,包括珍妃什麼的,都會被扔進井裡淹死。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的,之所以不喝宮內的井水,真正的原因是無法保證水質的安全。

古代皇宮裡的政治鬥爭,無所不用其極,一旦有人往井中投毒,後果不堪設想。其次,皇宮的宮殿多為木質建築,這意味著火災是宮殿最需要防備的。這井水是留著滅火用的,萬一您給喝乾淨了怎麼辦?紫禁城自明成祖永樂年間修建,此後六百多年間,這裡發生的大小火災就多達了一百多起。

比如康熙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光明殿東側的柴場失火,大火延燒光明殿。康熙皇帝親自來現場了解情況,發現巡邏人員消極怠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康熙十分惱怒,下令:

今後各位都統,必須親身巡察守衛官兵的執勤情況,若發現曠誤者,一定嚴懲不貸!尤其是糧倉,須倍加謹慎,倘有疏忽,格殺勿論!

這也是北京故宮有如此之多水井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們充當著消防設施的作用。

當然了,宮裡人過日子用水,比方澆花,擦地,打掃衛生等等,這些水大都來自於井裡。不光是皇帝,就連宮女、宦官們也從來不喝井水,因為在宮裡的人特別迷信,在他們看來,這些井水都是不潔淨的。


除了往井水裡下藥這種喪心病狂的事以外,深宮裡真可能會有不堪負重而投井自殺的太監或宮女,指不定哪個井裡就有屍身。


至於其他人到底喝哪兒的水,我估計不出來....反正不是痰盂裡的,也不可能是農夫山泉。



當時北京城內的井有不老少,但大多都是苦水井,很少有甜水井。所以街上就出現了專業送水人,從老遠的甜水井把水打上來,然後走街串巷的叫賣。一桶水,五個大子兒!



去過珍妃井的人都知道,井口看起來非常小,沒人相信竟能塞進個人去。其實原本這井口是很大的,現在的珍妃井變小了,是經過了一系列的修繕和遮掩的。現在井上有井口石,中有鐵棍鎖之,禁用。



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在《愛新覺羅·毓歡》一書中提到說,珍妃是殉節跳井而死,而且他明確說道「珍妃是太監崔玉貴投井害死」純屬子虛烏有。因為太監動手裹氈,勢必要接觸「玉體」,這與『禮』不合。

對於這一說法《清史稿》的記載也認同,認為是珍妃殉節跳井,而非慈禧下令殺害。由於該書具有準正史的地位,引起了世間的廣泛爭議。

跟您說,《清史稿》是當時在清朝遺老遺少們主持下修訂的,他們自然跟載灃是一個鼻孔出氣。因為這其中存在一個重要的疑點:當時珍妃正處於囚禁之中,怎麼可能隨便遛出來投井自殺呢?

相關焦點

  • 故宮70口水井,沒人敢喝井裡的水,聽了這3個原因後你就明白了
    而與這樣的人口基數所匹配的,自然就是故宮裡的水井了。如今的我們遊覽故宮也能看到故宮裡星羅棋布的水井,很多人會覺得,當時故宮的人們想要喝水,就從井裡打水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根據統計,故宮裡大概有著70多口井,但是在當年,沒有人敢喝故宮井裡的水,井裡的水上到皇帝、下到侍從是都不敢喝的。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相傳故宮的井下鎮有龍嗎?
  • 一位清宮老太監曾說: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為何會這樣?
    清朝一位老太監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故宮中大小水井共有70多口,但是井裡的水卻沒有人敢喝」。為什麼會出現「井水無人敢喝」的現象呢?這井水難道是有毒,還是有什麼令人恐懼的地方?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故宮裡這70多口水井裡的水都是硬水,硫酸鈣等元素眾多,喝多了之後會對人的身體有害。當然,那時候的人並不懂什麼化學,自然也不懂什麼是硬水。
  • 故宮裡有72口井,為啥卻沒人敢喝裡面的水?
    然而作為身份高貴的代表,紫禁城當中的水井其實也很系統化,但是為什麼故宮有72口水井,生活在紫禁城裡面的人們卻不願意喝故宮裡水井的水呢?北京故宮是從1406年開始規劃建設工程,到1420年基本完成擴建工程。是一個長方形的城池,在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當中,紫禁城的身份標杆著中國王公貴族的高貴身份,來往的人們身份都是極其珍貴的,普通百姓只能遙遠的仰望著紫禁城。
  • 故宮有70多口井為何沒人敢喝裡面的水?一個小太監說出其中原因!
    看上去這些井的設置就是為了生活所需,可小君想告訴大家的是,這些井幾乎都不用來喝,除了喝,它們啥都幹!故宮有70多口井為什麼沒人敢喝裡面的水?首先,皇宮裡面不安全。大家都知道,皇宮之中為了權勢、財富、地位和寵愛,皇子公主、後宮嬪妃、王公大臣間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止過。尤其是後宮中的三千佳麗,勾心鬥角,心狠手辣,做著在井水中下藥,讓人不能懷孕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 女兒國子母河的水,為何被稱為毒水?女兒國的人為何沒被毒死?
    凡是熟悉小說《西遊記》的網友應該知道,子母河的奇特之處就在於,按照小說當中的說法,女兒國的女人在年滿二十歲之後,要想生孩子,只要喝了子母河的水,就可以了。但是,喝了子母河的水,一定會生孩子嗎?說實話,之前蟲子天下對於女兒國的人,喝了子母河的水能生孩子這件事,也沒產生過懷疑,但是當蟲子天下再次仔細閱讀小說之後,就有了這個疑問。
  • 印度專家:還敢稱環保大國,恆河水我們能喝,你們黃河水卻沒人喝
    印度專家:還敢稱環保大國,恆河水我們能喝,你們黃河水卻沒人喝。印度的恆河在印度人的心裏面是一條聖河,而黃河對於我們中華兒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的母親河,對於黃河流沙問題是我們國家一直想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可恆河在印度卻不同。恆河對於印度人來說,就是一個去除病痛,洗脫罪孽的地方。
  • 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連退位的溥儀、復闢的袁世凱都不敢坐
    龍椅是中國古代最高權力的象徵,只要是坐上龍椅,那就是皇帝沒跑了,但是這個龍椅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坐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時候,還假裝喝醉
  • 1937年日軍攻佔北京,不僅沒破壞故宮反而還修繕,這是為何呢?
    故宮是我國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封建時期,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故宮已經對普通人開放,經常有人進故宮遊玩。大家對故宮非常感興趣,也願意了解更多關於故宮的東西。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抗日時期的故宮。
  • 三個和尚為什麼沒水喝?——怎樣才能有水喝?
    01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很久以前,一個小和尚獨自一個人住在山上的一座小廟裡。他一來廟裡,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瘦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只能抬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間,兩個人才心安理得。這樣也勉強有水喝。後來,又來了一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是缸裡沒有水。小和尚和瘦和尚讓他自己去挑水,胖和尚挑來一擔水,就獨自喝光了。
  • 明明沒喝酒,為何會被檢測出酒駕?交警嘆氣:出門前喝了這水了?
    明明沒喝酒,為何會被檢測出酒駕?交警嘆氣:出門前喝了這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酒駕的危害,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多,酒駕的人群也增多了,很多事故都是因此而引起的,為此我國現在對酒駕的檢查力度很大,一旦發現有酒駕者,受到的處罰也是很嚴重的,所以現在的人只要是去喝酒的,一般都不會開車。但有位車主明明沒喝酒,卻被交警判為了酒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德國人愛喝的氣泡水
    而相比於周邊的諸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其他國家,德國人尤為的喜歡氣泡水。 就比如你隨便找個德國超市進去買礦泉水,拿到的礦泉水80%都是帶氣的。如果你在飯店點礦泉水,第一句被問到的一定是請問您是要帶氣還是不帶氣的,或者乾脆直接就上一杯氣泡礦泉水。反之,如果你在法國,若需要帶氣的水,才需要特別關照。為什麼德國人那麼喜愛氣泡礦泉水呢?
  • 日本人為何沒燒故宮?聽到這話,我打字的手都在抖
    很多人選擇在微博朋友圈等一些社交平臺上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有很多極端的言論也會相繼出現。最近演員趙立新的一段話,,就引發了網民的一大波熱議。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小編打字的手抖是顫抖的。「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雖然趙立新的工作室已經發文正式道歉,還希望廣大網民能夠包容他,但是這樣子的道歉真的是真誠的嗎?
  • 俄羅斯人很疑惑:這東西明明很貴,為何中國人能把它當「水」喝?
    俄羅斯人很疑惑:這東西明明很貴,為何中國人能把它當「水」喝?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歷史的發展中又衍生出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其中的酒文化就是絢麗多彩的一支。說起中國的酒文化,就要從酒的起源黃酒說起。在商周時代古人們發明了黃酒,酒文化正式誕生,這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 他毫不猶豫地跳進井裡
    他毫不猶豫地跳進井裡 2020-12-24 2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人的獨特民俗,為何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習慣喝熱水?
    」和中醫應該是沒有關係的,這甚至都不需要特意證明,因為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古代絕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條件喝熱水。 那麼,喝熱水是不是真比喝涼水對身體好的?這當然是沒問題的,這和養生有沒有關係先不說,關鍵是熱水衛生啊。古代大部分人的飲用水都是從河流或者井裡獲取的,裡面的細菌、寄生蟲等等多的是。喝水生病死人的事情也不少見。 而只要稍微將水煮沸,便能夠過濾很大一部分風險,實際上煮沸殺菌是最基礎的衛生知識。
  • 印度最髒的恆河水,5元一瓶當地人搶著買,你敢喝嗎?
    印度最髒的恆河水,5元一瓶當地人搶著買,你敢喝嗎?一提到印度,很多人都會想到貧窮和落後,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是一個人口基數非常大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卻很一般,所以很多人依然在為一日三餐奔波勞累,都印度人來說,恆河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像黃河這條母親河,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一樣,和在印度人眼中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存在,可是大家通過各種媒體報導和其他途徑應該也都了解過了。
  • 日本人侵佔北京8年,為何故宮文物卻安然無恙?我們得感謝一個人
    從1937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侵佔了北京8年,不過人們發現日本並沒有像八國聯軍那般對「故宮」下手,這是為何?我們要感謝一個人。其實日本攻入北京後,故宮裡的寶貝已經轉移得差不多了,早在1931年日本攻佔東北時,我國就考慮到了故宮的文物,為了防止日後落入日本人的手中,就開始進行轉移了。
  • 近代坐過龍椅的2人結果怎樣?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上去?
    現在故宮裡的那把龍椅已經赤裸裸地成為歷史文明的載體,人們只能遠遠地站在攔隔紅線外集體默默地觀望,靜靜地瞻仰皇權的威嚴。雖然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坐上龍椅,但是在歷史記錄中不只有皇帝才感受過龍椅。在近現代序幕中,曾有兩個膽大包天的人坐上過龍椅,但都有著結局悽慘、坎坷不幸的命運。
  • 慈禧西逃時,曾扔無數的珍寶在故宮井中,為何至今無人敢下去撈?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畫家宮殿,舊稱為紫荊城,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還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數十米寬的護城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簡直要用「遼闊」兩個字來形容。故宮內的奇珍異寶簡直是數不勝數,但是在一百二十年前,這座宮殿曾遭受過一次劫難。
  • 二戰時期,日軍侵佔北平,為何他們不敢動故宮?原因在這裡
    故宮是愛好旅遊的人們去到北京必去的一個景點,因為故宮不僅僅只是一個景點,它更是歷史的見證。故宮在古時候又叫紫荊城,是我們國家明清兩代的皇宮,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