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我國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封建時期,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故宮已經對普通人開放,經常有人進故宮遊玩。大家對故宮非常感興趣,也願意了解更多關於故宮的東西。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抗日時期的故宮。
1937年,日軍對我國瘋狂發動進攻,很快就佔據了北京,故宮這個古建築也落到了日軍的手裡。戰爭時期的日軍兇狠而又貪婪,如同蝗蟲一般四處掃蕩。劫掠老百姓的時候,連農村裡的一隻雞都不肯放過。但是日軍佔據北京後,不僅沒破壞故宮反而還修繕,這是為何呢?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從1937年到1945年,故宮陸續修繕了53個地方,其中包括故宮本院,歷史博物館,大高殿等。修繕古建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故宮那時候因為戰爭的緣故,收入少得可憐,沒有足夠的資金去修繕。萬般無奈之下,故宮的工作人員,藉助了日偽軍的力量。
當時,故宮的工作人員通過多方周旋,從日偽軍那邊得到了大量的錢財。在故宮修繕的53個工程裡,有16項花費比較大的工程,資金源於日偽軍。另外37個花費比較小的工程,由故宮方面出資。名義上這些資金源於日偽軍,但實際上這些錢財是日軍動用。
畢竟偽軍當時已經投靠了日本人,必須聽日本人命令辦事。若是日本人不願意保護和修建故宮,偽軍估計也不敢行動。那麼,日軍為何會同意修繕故宮。用一句歇後語來形容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日本當年已經武力佔領了我國很多土地和城市,以為整個中國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故宮也是他們的財產,所以不願意大規模破壞。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當時日軍建立了偽滿洲國,打著溥儀的名號辦事。雖然溥儀在日軍手裡就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但是他們卻要做些表面工作,給自己弄點遮羞布。日本方面認為,故宮是清朝的遺產,算是溥儀的東西,公開去燒殺劫掠的話,影響比較惡劣。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並不是完全沒有打故宮的主意,他們當年其實用了一些手段,從故宮搶走了不少東西。不過從整體來看,故宮比其他地方幸運一些,沒有像圓明園那樣淪為廢墟。當然最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最終贏得了抗戰的全面勝利,若是日軍持續在我國肆虐的話,故宮早晚會被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