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軍侵佔北平,為何他們不敢動故宮?原因在這裡

2020-12-16 迷彩前沿

故宮是愛好旅遊的人們去到北京必去的一個景點,因為故宮不僅僅只是一個景點,它更是歷史的見證。故宮在古時候又叫紫荊城,是我們國家明清兩代的皇宮,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於1420年完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這座徽行的宮殿共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的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作為皇家的宮殿,自然是有數不清的珍寶珍藏於其中了。很多人就好奇了,二戰時期,當初日軍侵略的時候,在我們國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實行毫無人性的三光政策,為什麼沒有動故宮呢?

實際上日軍當時的腳步一伸進北京的時候,就已經直接看向了故宮了。當時日軍剛到北京的時候,就馬上將故宮的寶物搬走了很多,能拿動的基本都拿完了,堪稱是洗劫一空。在那個時候有一位叫做張廷濟的人士,他在日本人面前有一點手段和面子,於是勸說日軍不要毀了這裡的建築。並且他在第一時間內就及時地將故宮閉館。經過他的一番操作後,日軍還答應將當時不值錢的部分圖書及文物歸還。

實際上,日軍並不是那麼善良,他們只是不敢。他們打著「大東亞共榮」的旗號來到我們的國土,在他們的醜惡嘴臉上,他們不得不用偽善包裝自己,以此達到收買人心的作用。除此之外,紫荊城是我們的皇城,幾代皇帝都曾經居住在裡面,故宮更是我們國人的驕傲。若是此時將故宮糟蹋,這無疑會激發更多中國人的血性,與他們反抗到底,他們不想要這樣的結果。所以,考慮再三就一直沒有動故宮。

相關焦點

  • 日本人侵佔北京8年,為何故宮文物卻安然無恙?我們得感謝一個人
    從1937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侵佔了北京8年,不過人們發現日本並沒有像八國聯軍那般對「故宮」下手,這是為何?我們要感謝一個人。二戰期間,日本對於我國的文物也是非常重視的,很多日本學者一生都在潛心研究中國文物,在不少抗日劇中,都講到了日軍從我國富商那搶奪文物的事情,「故宮」可以說我國文物的一個聚集地,日本又是怎麼對待的?
  • 二戰時期,日軍為何不敢進攻澳門?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侵略成性,相繼佔領了香港、廣州灣、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英法的殖民地,卻唯獨對於跟香港毗鄰的澳門島,絲毫不敢侵犯,原因是什麼?
  • 日本打進北平,離開前為何沒有毀掉故宮?他們心裡有一個小算盤
    到了元代,北京被稱為「大都」,明滅元後改名北平,永樂年間又重新成為了中原王朝的首都。永樂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決定在北京城修建一座雄偉的宮城,於是以南京的皇宮為藍本,從永樂四年到永樂十八年,足足修了十四年整。這次興建為北京的故宮奠定了基礎,此後的歲月裡,這座宮城還經歷了多次修繕和擴建。
  • 日軍佔領北京後,為何沒有毀壞故宮?原來是這群人在守護!
    故宮,是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也是最龐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雖然比不上未央宮和大明宮的煌煌大氣,但是作為明清時期的皇宮,還是別有一番獨特的韻味,從故宮建立到目前,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600多年裡,它見證了我國的繁榮與衰弱, 是我國珍貴無比的文化遺產。
  • 1937年日軍沒費多大力氣佔領北京,故宮裡的文物他們為什麼沒搶?
    首先,當時的北平市區淪陷基本上算是由日軍沒有經過大的折騰佔領的,幾乎沒有打過巷戰,所以文物基本沒有被炮火毀壞。  其次是北平被日軍佔領後,故宮已經成為日本的囊中之物,況且那時的故宮是傀儡政府滿洲國皇帝所有,日軍沒必要作踐自己已經獲得的東西。  北京城的日本軍
  • 八國聯軍和日軍兩次進犯北平,為什麼不燒故宮,多虧這個日本人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但奇怪的是,英法聯軍根本沒有遷往珍寶更多的故宮。其實仔細想想就能明白,這是英法兩國的一個計謀。英法聯軍為什麼要進攻清朝?就是交易。在此之前,外國商人曾要求通商,但清朝一直不允許。它關閉了對外開放的大門,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自然經濟。但是,它已經不符合當時的世界潮流了。開門只是時間問題。
  • 二戰中,日本連南京和重慶都敢打,為何卻不敢動這座城市一下?
    抗日戰爭是我國所經歷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爭當中,中國也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即使最終的結果是日本投降,但是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永遠存在,直到如今日本政府也沒有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投降,這也是國人特別生氣的一點。日本侵略了我國很多座城市,在中國境內燒殺搶掠無所不做,他們的這種行徑和強盜別無二樣,但是讓我們感到好奇的是,二戰中日本連南京和重慶都敢打,卻為何一直都不敢動這座城市一下呢?
  • 為什麼故宮能躲過八國聯軍和日軍的搶劫?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這當然不是日本人不敢動故宮,這是因為故宮是中國權力的象徵,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如果日本破壞這裡,那麼就是與中國所有的人心都相背。 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既然已經佔領了北平,況且當時已經建立了偽滿洲國,所以把這裡當做自己的東西了,就不需要破壞屬於自己的東西了。日本更重要的目標是佔領這裡,所以沒有必要。
  • 抗戰期間,中國此地無重兵設防,日軍卻不敢去佔領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野心大增,一度佔領太平洋大部分地區,中國沿海城市幾乎全部淪於其鐵蹄之下,連英殖民地香港和法屬殖民地越南也未能倖免。
  • 1937年日軍攻佔北京,不僅沒破壞故宮反而還修繕,這是為何呢?
    故宮是我國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封建時期,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故宮已經對普通人開放,經常有人進故宮遊玩。大家對故宮非常感興趣,也願意了解更多關於故宮的東西。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抗日時期的故宮。
  • 14年抗日戰爭,日軍為何選擇放棄進攻陝西?老兵:他們不敢
    相信但凡看過正規的抗日電視劇或電影的人都知道,陝西有個延安,這可是當時八路軍的總部,日本人有多想剿滅八路軍可想而知,而且在陝西的身後就是重慶,這是當時的戰時首都,由於1937年南京即將淪陷,蔣介石立馬轉移到重慶,將這裡設為了新的抗日總部,所以假如還能拿下重慶,日本人幾乎在中國就沒有對手了,所以日本人完全不可能不想拿下這裡。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但這些更多的是相對於二戰日軍武士道狂熱體系下的一種「偏見」。正常來看,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首先,日本大阪第四師團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支軍隊。其最早誕生於明治時期,當時日軍實行陸軍改革,設立六大鎮臺在全國範圍內自主募兵,並建立了六個師團。
  • 日本為何不搶故宮?可不是因為好心,真實原因揭露日軍的狼子野心
    918事變以後,日本就以偽滿鐵路公司為主,在國內大量發掘名人墓穴,盜挖其中的文物,其中大量戰國時期,漢唐時期的文物,大量被盜挖,下落不明。 但日本唯獨對故宮,沒有進行任何破壞,而且抗戰期間的故宮管理工作,還是玩玩全全交給中國人在做。為何貪得無厭的日本人單單放過了故宮,真的是良心發現嗎?
  • 日軍侵佔香港後,為何沒接著侵佔澳門?何鴻燊的經歷道出實情
    導語:香港澳門兩個緊緊相鄰的地區,在1941年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後,便大肆前往中國香港,並且佔領了它,可為何對近在咫尺的澳門放棄了佔領呢?同時令人驚奇的也是,澳門幾乎沒有參與過什麼戰爭,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這段時期的歷史吧,也了解一下何鴻燊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賭王去世,精彩一生一個稀疏平常的下午,大家的手機突然收到了一模一樣的資訊,一代賭王何鴻燊去世,他的離世造成了不小的轟動,我們暫且不談他的財產分布如何,反正也和小編沒有關係。我們來了解一下何鴻燊的生平。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無惡不作,為何卻不攻打陝西?
    不過當時的日軍並沒有佔領陝西地區,有人就認為,可能是這裡的地理位置或者是戰略價值太小,畢竟它既不是產糧大省,也不是重要的中心城市,日軍侵佔的城市大部分都是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明顯具有更高的價值,可以給日軍緩衝的條件,更符合他們"以戰養戰"的思想。
  • 北京故宮遭遇的日偽劫掠
    數年以來北平本院文物,終因該處長忍辱負重,賴以無恙,倖免散失。」此時,日偽的華北政務委員會已任命祝書元為北平故宮博物院代理院長。這個任命當然不獲國民政府的認可,所以院長馬衡等人仍在他鄉召集故宮理事會議。我們現在知曉,前面幾則《申報》關於日軍劫掠故宮文物的報導都是不準確的。
  • 二戰時期日軍對待戰俘慘無人道,且看戰鬥民族是如何制裁他們的
    滄海君認為:二戰時期最殘忍,最卑鄙,最無恥的軍隊非日軍莫屬。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日軍對待戰俘實在過於殘忍。 二戰之中對待戰俘最友好的是中國軍隊,其次是盟軍,即使是面對日軍戰俘,中國軍隊也會儘量滿足他們一切合理的要求,盟軍甚至還給日軍戰俘提供各種娛樂設施供他們消遣,這些軍隊都嚴格按照日內瓦公約行事
  • 日本人為何沒燒故宮?聽到這話,我打字的手都在抖
    「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雖然趙立新的工作室已經發文正式道歉,還希望廣大網民能夠包容他,但是這樣子的道歉真的是真誠的嗎?作為一個國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了解就發表出這樣子的言論,是對國家最起碼的敬意都沒有。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何喜歡給小孩發糖吃?日軍有三張臉譜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何喜歡給小孩發糖吃?日軍有三張臉譜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日本鬼子,殘忍到了完全喪失人性。日軍在侵略中國的時候,經常會進村掃蕩,殺死村裡的老百姓,而村子裡的小孩子,也不會倖免於難。而日軍對待小孩子的殘忍程度,實在是讓人不敢想像。
  • 淪陷時期的北平故宮
    淪陷時期的北平故宮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巳隨古物遷至南京,院中的 工作人員也有相當一部分到了南方,留守北平故宮的工作人 員只有100多人。北乎淪陷後.國民政府巳自顧不暇,對它 下屬的故宮博物院等機關更是顧及不上了。那時,故宮博物 院內無院長掌持,外無政府支持,經費來源斷絕,許多工作 不得不中輾。但是留守北平故宮的同仁,沒有忘記馬衡院長 臨行前在全體工作人員會上的矚託,不管多麼困準,也要屎 護好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