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愛好旅遊的人們去到北京必去的一個景點,因為故宮不僅僅只是一個景點,它更是歷史的見證。故宮在古時候又叫紫荊城,是我們國家明清兩代的皇宮,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於1420年完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這座徽行的宮殿共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的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作為皇家的宮殿,自然是有數不清的珍寶珍藏於其中了。很多人就好奇了,二戰時期,當初日軍侵略的時候,在我們國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實行毫無人性的三光政策,為什麼沒有動故宮呢?
實際上日軍當時的腳步一伸進北京的時候,就已經直接看向了故宮了。當時日軍剛到北京的時候,就馬上將故宮的寶物搬走了很多,能拿動的基本都拿完了,堪稱是洗劫一空。在那個時候有一位叫做張廷濟的人士,他在日本人面前有一點手段和面子,於是勸說日軍不要毀了這裡的建築。並且他在第一時間內就及時地將故宮閉館。經過他的一番操作後,日軍還答應將當時不值錢的部分圖書及文物歸還。
實際上,日軍並不是那麼善良,他們只是不敢。他們打著「大東亞共榮」的旗號來到我們的國土,在他們的醜惡嘴臉上,他們不得不用偽善包裝自己,以此達到收買人心的作用。除此之外,紫荊城是我們的皇城,幾代皇帝都曾經居住在裡面,故宮更是我們國人的驕傲。若是此時將故宮糟蹋,這無疑會激發更多中國人的血性,與他們反抗到底,他們不想要這樣的結果。所以,考慮再三就一直沒有動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