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出現了大規模斷供的現象,那麼銀行自己可能在真的就沒有辦法應對了。我們都知道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貸款,如果不是準備金率的存在,銀行可以將1塊錢滾成無限的貸款釋放出來了。但從計算的角度的來說銀行能夠放出的貸款應該是銀行所有存款的數倍之多。並且房貸佔據了銀行貸款業務的很大一部分的佔比,如果大量房貸斷供,那麼銀行將會面臨破產倒閉的危機。而這種情況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就發生過,購房者斷供之後銀行倒閉、股市暴跌、貨幣貶值、企業破產等等接踵而至。
當然,如果斷供潮剛剛出現銀行就及時應對,那麼應該也能挽回一定的損失。而挽回損失的方法就是不傷害貸款者的利益,只能降低銀行自己的收益或者上海銀行的利益。可能有人會說,大規模斷供出現之後銀行只要收回房子拍賣不就好了嗎?所有房子7折賣銀行穩賺不賠的。不過現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收房不是說收就收,並且大規模的斷供最終導致的就是購房者不要房子了,而不是購房者還要房子。7折賣房那個時候都不一定有人要了。而且大量房子等著被拍賣又有多少人能夠接盤呢?
所以說銀行能做的就是降低利率,延期還款,減免貸款等等。通過優惠的政策讓購房者不失去房子,又能讓銀行收回不少的貸款。讓兩者的利益都能夠得到保障,讓雙方都能夠享受到實惠。如果銀行做了大量的自救工作,減免了貸款之後還是有大量的房貸斷供,那麼就只能國家出手穩住銀行不破產,然後將房子收回另作他用。或者等待今後房子升值再逐漸消化房源以填補窟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