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乳山】宮家彩繪葫蘆,色彩鮮亮,寓意美好,深受人們喜愛~

2021-01-21 乳山文旅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同時也是古已有之的「匠藝傳心」,它們用一個個精湛的作品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動人的傳說。今天我們走進乳山,一起了解屬於乳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宮家彩繪葫蘆製作技藝是從清朝光緒年間在乳山市南黃鎮宮家疃村一直傳承至今的。宮家疃原名宮家莊,幾十戶人家全部姓宮,且多出能工巧匠,第一代宮家彩繪葫蘆傳承人宮德紹就出生在這裡。宮德紹能寫擅畫,1881年前後隨其叔父學習木工、雕花、廟宇的門楣、廊柱等木結構手工彩繪手藝。兒子宮培勤年幼時也常隨父給人家畫照壁、家具、葫蘆等。當時的宮家彩繪葫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花樣大方,設色豔麗,深受人們喜愛。有蓋新房、娶新娘、添丁、老人壽誕等活動,人們都買葫蘆以示喜慶吉祥。1956年宮培勤的孫子宮雲德出生,他六七歲時就能幫爺爺畫葫蘆,深得其真傳。1978年,宮雲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師範院校,成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為確保宮家彩繪葫蘆製作技藝不失傳,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在葫蘆上畫京劇臉譜,花卉,壽星等,從繪畫專業角度,在作品的設色,構圖.題材立意上都有了提高和創新。1990年宮雲德和獨具繪畫天賦的於芳相識相知並結婚。於芳,乳山市崖子鎮人,天資聰慧,自幼喜愛繪畫。婚後,兩人常在一起討論繪畫藝術,宮雲德將宮家彩繪葫蘆製作技藝全部傳授給了於芳。


葫蘆的種植時間每年在農曆三月三前後,一般每棵留6—8個葫蘆即可。

農曆八月十五以後採摘,採摘時要留好葫蘆蔓與須,以便日後依型創作。

剛採收的葫蘆要及時去皮,用骨片或竹片刮去外皮,再用細鋼絲球擦,不能漏掉蒂或把等處。

去好皮的葫蘆,用繩系在蔓上掛於陰涼乾燥處晾乾,大概一個月左右。

用圓頭的毛筆或齊頭的排筆,筆的左右分別蘸不同顏色,然後在調色板上試幾下筆,看到色彩過渡自然,就可開始畫了。

根據葫蘆的形狀,進行畫面創意、布局,定下基本色調,注重畫面的兩度空間或三度空間。先在去好皮的葫蘆上做底色肌理的處理,或全塗底色或點染底色,或部分潤染部分留白都可,根據預先設定的畫面給葫蘆上底色,定調子。等底色幹後,在畫上預先設定的主題圖案,畫面多運用對比色和鄰近色,構成上講究點線面等。用筆講究一筆多色和一筆成型的技法。畫完晾乾後,根據畫面的厚薄,選擇上漆或蠟。最後一步是裝飾,為了讓作品更完整,可以在葫蘆把上系一個小葫蘆,或在葫蘆身上用彩繩系五個小葫蘆,以示吉慶吉祥。

宮家彩繪葫蘆製作題材分花鳥蟲魚,仙女、娃娃,古代先賢等。

在天然的葫蘆上,純手工繪製,運用民間彩繪技法,使用墨汁,丙烯,國畫顏料等進行繪畫,晾乾後,塗上蠟或亮漆。

於芳,女,1968年7月20日出生於乳山市崖子鎮,天資聰穎,自幼喜愛畫畫,1990年於芳與宮雲德相愛並結婚,丈夫宮雲德,南黃鎮宮家疃人,祖上多出能工巧匠,太爺爺宮德紹喜畫葫蘆並傳至後代。


於芳嫁入宮家後,如魚得水,國畫、書法、水彩、速寫、油畫以及工藝美術等都進一步實踐,並從丈夫那裡將宮家彩繪葫蘆傳承下來。最初她只是傳承,隨著藝術素質的全面提升,於芳覺得,葫蘆伴隨著人類走過漫長的歷史長河,承載著厚重的文化,與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淵源,其本身就如古化石般寶貴,但市面上的葫蘆或燙或雕或畫,不盡人意者居多,應該賦予它更新更活的現代語言,給它一個離開地攤兒的理由,從此登入高雅的藝術殿堂,為此她做過很多嘗試。

從此,於芳經常同丈夫一起,外出進修學習,跟高端藝術家們探討葫蘆的話題,如:油畫家高泉、王徵驊、唐承華;國畫家劉明理、孟康;雕刻家周雲華等。他們給予於芳許多建設性意見,讓她很受啟發,並對彩繪葫蘆有了更高更新的詮釋和理解。

宮家彩繪葫蘆在色彩、材料、技法、構圖等方面都很有講究。在色彩上,於芳吸收現代審美元素,有了對比色和鄰近色的運用;在材料上,有國畫顏料、墨汁、丙烯、甚至油畫顏料等大膽嘗試;技法上,在宮家彩繪一筆見濃淡的基礎上,吸收國畫蘭花的用筆技法,演變出一筆成型、色彩生動的蘭花技法;在構圖上,吸取國畫的構圖畫面更加錯落有致;在立意上,延續宮家彩繪葫蘆喜慶吉祥的主題,又在她所喜歡的花卉題材上深入研究,創作有荷花系列、玫瑰系列、山花系列、蘭花系列等清新亮麗、個性鮮明之作,更具時代性,深受人們喜愛,有韓國和美國的客商電話訂貨,國內朋友也多有收藏。

為將宮家彩繪葫蘆製作技藝傳承下去,於芳又將這項技藝傳授給兒子宮本一夫,在於芳夫婦的藝術薰陶下,兒子考入了美術院校,節假日和父母一起進行彩繪葫蘆的創作,作品極富個性和新意。




彩繪在中國民間由來已久,在唐宋時期已盛行,繪畫形式是一筆見濃淡,花瓣葉子多一筆成型,以牡丹等吉祥圖案為主,色彩亮麗,寓意美好,廣為國人所喜愛。多見於古建築的木質結構上,陶瓷上,家具上,衣服上,被面上,鞋帽上等,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

在葫蘆上彩繪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葫蘆民間也叫福祿,形狀各異,有普通的瓢葫蘆切開來用作盛水的瓢。古時乳山婚慶民俗中有在葫蘆上畫鮮豔的畫,掛在新婚夫婦的門楣上,寓意多福多子多壽。也有用來盛酒的酒葫蘆,成藥的藥葫蘆。

葫蘆歷經數千年的歷史積澱,不僅與人們的物質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係密切。

為保護好這一優秀的民間傳統技藝,乳山市文化館製作和收集全套的宮家彩繪葫蘆製作使用的工具及非遺項目代表性資料,建立宮家彩繪葫蘆項目資料資料庫,指導該非遺項目的保護工作。文化主管部門也把彩繪葫蘆作為一項寶貴的民間藝術進行挖掘,積極組織宮家彩繪葫蘆參加物媒網、非遺日展演活動、文旅衍生品創意設計大賽等各級舉辦的文化活動來宣傳這一優秀的傳統技藝。組織宮家彩繪葫蘆走進乳山學校課堂為學校學生教授宮家彩繪葫蘆技藝,培養年輕一代傳承人。同時,傳承人於芳也成立了繪畫工作室,開設彩繪葫蘆技藝培訓班,2019年全年收徒110餘人。迄今為止,宮家彩繪葫蘆共計收徒600餘人。

轉自:乳山市文化館

相關焦點

  • 宮家彩繪葫蘆,色彩鮮亮,寓意美好,深受人們喜愛~
    兒子宮培勤年幼時也常隨父給人家畫照壁、家具、葫蘆等。當時的宮家彩繪葫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花樣大方,設色豔麗,深受人們喜愛。有蓋新房、娶新娘、添丁、老人壽誕等活動,人們都買葫蘆以示喜慶吉祥。1956年宮培勤的孫子宮雲德出生,他六七歲時就能幫爺爺畫葫蘆,深得其真傳。1978年,宮雲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師範院校,成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
  • 河北廣平木旋彩繪 融萬般智慧
    廣平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平水陸畫的第八代傳承人,高沙沙,十多歲時就跟著父輩們學習木旋彩繪,讓廢棄的樹枝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彩繪圖案設計多取材於神話、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等,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傳承廣平「木旋」傳統產品有木哨、陀螺、擀麵棍等,製作分為備料、風乾、下料、車型、披灰、砂光、彩繪(上色)等工序。
  • 常見黃金吊墜和黃金手鐲的美好寓意~
    現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過節,紀念日,生日送黃金首飾作為禮物,既體面,也有健康,吉祥,關懷等美好的寓意,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各種黃金吊墜還有黃金手鐲上圖案的寓意,將來不論是送長輩,送朋友,送家人,或是自己佩戴都能作為一個參考哦。
  • 葫蘆有什麼寓意?玉葫蘆的隱藏寓意你知道嗎?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對於葫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國人心中都有著極為吉祥的寓意。這樣的感受,實際上就是玉葫蘆造型本身寓意的一種延伸、一種暗示。那葫蘆有什麼寓意呢?葫蘆的寓意最為直觀的便是「福祿」了,這種寓意來自諧音法,傳達的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除此以外,葫蘆有什麼寓意呢?當然還是和人們嚮往的美好生活有關。
  • 這幾種翡翠的寓意代表了人間最美好的願望!看看你知道多少!
    翡翠在中國已經流行了數百年的時間,有著非常多的經典題材,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也賦予了這些翡翠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翡翠雕刻更是講究「工必有意」,每一種翡翠都有著不一樣的美好寓意,下面小編就整理了幾種翡翠的相關寓意,它們代表了人間最美好的願望!
  • 地大物博,精工巧物一一關東葫蘆古鎮葫蘆文化博物館
    葫蘆古鎮葫蘆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800餘平方米,主體建築由青磚砌築,白灰勾縫,仿古式垂花門廊,大紅門板上扣著銅製門環,整體風格及建築細節古樸大方,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楊為博物館題寫館名,國內研究葫蘆文化的知名學者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孟昭連教授為博物館撰寫了前言。
  • 這些黃金吊墜的寓意你真的知道?
    現如今很多裝飾品也都以黃金為材料,比如項鍊,耳環,手鐲,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各種黃金吊墜的寓意,將來不論是送人,自己佩戴都能作為一個參考。 01黃金吊墜花生的寓意花生俗稱長生果,人們便用花生來象徵長命百歲。各種黃金吊墜的寓意大多為美好祝願,而花生卻有著喜慶吉利的獨特美意,又是傳統婚禮中必備佳果,寓意在多子多孫多福氣!
  • 不同形狀的黃金吊墜有什麼寓意呢?
    1、黃金狐狸吊墜的寓意狐狸飾品造型嫵媚個性,佩戴在身上既能裝飾也能帶來愉悅的心情,好心情帶動好人緣,助你邂逅一段美好姻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狐狸」與「糊了」讀音相似,對喜歡打麻將的人來說,佩戴狐狸飾品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分分鐘讓您成為麻將桌上的大贏家。送朋友,自己戴都不錯哦!2、黃金魚型吊墜的寓意玲瓏可愛的魚型掛件,深受女性同胞的喜愛。
  • 為什麼國人喜歡葫蘆造型的吉祥物?葫蘆有什麼寓意呢?
    於是人們就把這神仙老翁成為「壺公」, 後來的人們就將行醫和賣藥的稱作了「懸壺」了。由於,以前的中醫也常使用葫蘆裝藥,因此它具有納福增祥、去除災厄寓意。在古代人民相信把葫蘆放在家中可以聚財、聚風水。葫蘆有什麼寓意呢?
  • 石雕大象擺件背後常常會馱著這些東西,美好的寓意讓人慾罷不能
    主要是因為在古代,人們太過注重尊老所致,人們認為越是古老的人,比如孔子,孟子,大禹,皇帝等人都是聖人,是不會犯錯的。那麼老祖宗留下來的任何東西就一定有獨特的意思在其中。最可怕的是,在中國,讀書人都受著同樣的儒家教育,沒人願意去辯駁這樣的言論,遵從,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明清時期出現大量的文字獄,很多人都是文章中的文字同音或諧音被誤解,由此可見,同音字和諧音字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 傳統文化中葫蘆都有什麼作用,如何利用葫蘆功效?
    在中國傳承了千年的文化中,其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會被人們賦予神秘點色彩,其中包括了動物、植物、以及一些現象等等。 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別的,就是我們常見的——葫蘆!
  • 長知識,很多人喜歡用葫蘆做裝飾品,寓意原來如此
    愛號之謎2020年12月14日關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將葫蘆作為裝飾品,例如車掛、吊墜、腰墜、手玩……,這裡不僅僅為了好看,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寓意,老閆說雲聯的網友都知道嗎?銅製葫蘆擺件和掛件小小葫蘆寓意多葫蘆形狀的裝飾品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吉祥物之一,葫蘆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 「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展」走進山東濟寧
    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葫蘆:這是一次以葫蘆為題材,集繪畫作品、葫蘆藏品、葫蘆文化研究成果於一體的「立體式」展覽,在國內的畫展中尚屬首次。觀覽者在悠揚的葫蘆絲樂曲中,品讀葫蘆書畫,交流藝術創作,弘揚葫蘆文化。活動隆重熱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齊魯晚報、山東商報、濟寧日報、濟寧晚報、濟寧廣播電視報、濟寧電視臺、濟寧新聞網等各大媒體對畫展進行了報導。
  • 越王古法黃金|想買吉祥寓意的古法黃金?葫蘆款式是很不錯的選擇
    古法黃金的「古」大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古工藝,連帶著就會出現「古樣式」和「古造型」,二是古內容,即首飾的內容都是源自古代祥瑞圖案或是文化符號。越王古法黃金花絲葫蘆方言的叫法讓葫蘆大受歡迎葫蘆一開始甚至不叫葫蘆,直到唐朝人給它一個好聽又方便叫的名字——葫蘆,
  • 美麗鄉村宮家,依山傍海等你來
    山東乳山白沙灘鎮宮家村地處銀灘旅遊度假區中心地帶,嶞崮山西南麓,東毗大陶家,西依封山,南連宮家莊,北靠橫山,佔地近600
  • 架起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
    廣袤而充滿活力的非洲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葫蘆文化,拇指鋼琴姆比拉、非洲豎琴、非洲木琴……葫蘆在非洲人民的巧思之下轉生成為一件件精美的樂器,奏響了非洲大地的動人樂章,彰顯了非洲人民對葫蘆文化的熱愛和推崇。而在相隔萬裡的中國,一位學者對非洲葫蘆文化充滿了熱情。
  • 精選5幅石開花鳥畫,寓意非常美好,進來欣賞吧
    傳統的花鳥畫,通常寓意豐富,內涵深刻。且常以所畫物象名稱的諧音,來寄託畫家的情懷,表達美好的願望。而當代實力派花鳥畫家石開,作畫時就偏重於中國傳統的花鳥元素,落款時也多取其諧音、意象等寓意美好的祈願,作品吉祥如意、喜慶吉利,加上滿滿的藝術感,家居裝飾、饋贈他人、收藏品賞,都是極為不錯的。咱們今天就來欣賞幾幅石開老師筆下有著美好寓意的花鳥畫,希望大家生活吉祥如意、喜事多多!
  • 古人為何如此喜歡葫蘆?除了「福祿」美好寓意外,還有什麼含義
    葫蘆有很多別稱,如「壺盧、蒲盧、瓠[hù]、壺、盧、匏[páo]等,後來統稱為葫蘆,其中「壺」最初指的是盛酒的器皿,而「盧」則是盛飯的器皿。關於葫蘆的種類,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七種——「懸瓠、蒲盧、茶酒瓠、藥壺盧、約腹壺、長瓠、苦壺盧。」
  • 李憶珍裝飾畫,於山水人文中寄託美好寓意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和熱愛,裝飾畫也被廣泛地應用於家居、辦公等多種環境之中。在眾多的裝飾畫種類中,傳統的山水字畫一直深受人們寵愛,高品質的山水字畫不僅起到裝飾的作用,更能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一種文化氛圍,彰顯屋主的品味和格調。
  • 翡翠飾品的寓意源於什麼文化?佛教佔據半壁江山,儒教不甘落後!
    翡翠市場的飾品各式各樣,寓意也十分美好,但是大家知道嗎?不同題材的翡翠飾品來自不同的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分類,讓大家對自己手中的翡翠飾品有更多的了解。很多道士會背著一個葫蘆,葫蘆是道教的象徵,翡翠葫蘆也源於道教文化。儒 教和儒教有關的翡翠飾品就多了,山水、人物、花鳥、梅、蘭、竹、菊、葡萄、蔬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