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騙人的!
保險公司,是騙子公司!」
這就是大多數國人,關於保險,根深蒂固的印象。
他們中,
有些是親身經歷過的「受害者」,
有些則是耳濡目染:
「隔壁那誰得肺癌,保險沒賠!」
「新聞上有個人出車禍,80萬保險公司一毛錢都沒賠!」
「有個人得心梗猝死,保險公司說達不到標準...」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所以,人們認為:
保險公司有兩個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實際上,保險公司不是兩個不賠,而是七個...
我來數一數。
一、七不賠
1、沒有如實告知
啥是如實告知,周一我寫了3528個字,專門講這玩意。
簡而言之,保險公司問的問題,沒有老實回答。
不回答,也許並非我們的本意,
可能是忘了這件事,
也可能壓根不懂什麼叫「如實告知」,
還可能說了,但業務員不以為然,直接幫你投保了...
原因不同,但結果都一樣:拒賠。
案例:
2019年7月,x女士投保了一份重疾險。
2020年4月,x女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申請理賠遭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是x女士投保前之前的體檢報告顯示有「尿酸高」、「心電圖異常」,但沒有如實告知。
2、不符合保險責任
一些人天真的以為,買了保險,出了啥事都能賠。
保險有很多種,不同的保險功能也不同。
比如,
壽險,只保障身故、全殘,
重疾險,只賠付符合條件的疾病,
意外險,只賠付意外事故,
醫療險,只能報銷醫療費。
得了重疾,拿壽險去理賠,
就跟你想做飯,卻買了個電視機一樣,牛頭不對馬嘴...
案例:
劉太太給老公買了分紅型壽險。
老公因胰腺炎住院,出院後劉太太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
拒賠通知書上寫明:「劉先生投保的險種為終身壽險,保險責任中不含醫療保障。」
3、達不到理賠標準
即便發生了保險事故,能不能賠,還要看一下合同的理賠標準。
主要是重疾險,常包含100多種重疾,20種中症,30種輕症...每一項疾病,都有各自的賠付標準。
《重大疾病定義與使用規範(2007版)》關於「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規定
案例:
x先生投保了一份重疾險,後因冠心病住院,在醫生的建議下,採用了創傷小的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
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未開胸不符合賠付條件」而拒賠。
4、涉及免責範圍
免責條款,即哪些不賠的情形。
這些內容格外重要,因此保險公司要麼加粗,要麼標紅,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某疾病身故保險免責條款)
案例:
2014年1月,劉先生購買了一份人身意外險。
同年10月15日,劉先生因病在衛生院接受治療,過程中發生醫療事故意外死亡。
家人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絕。
理由是,保險合同的免責條款第五項規定:「被保險人接受包括美容、整容、整形手術在內的任何醫療行為而造成的意外導致身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
另根據《保險法解釋(二)》第九條:
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免賠額、免賠率、比例賠付或者給付等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可以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
比如百萬醫療險規定了1萬元免賠額,屬於另一類的免責條款。
如果看病只花了5000,想找保險公司報銷,錢太少了,不行哦~
5、等待期內出險
大多數保險都設定了30--180天等待期,又稱觀察期。
對於保險公司,設置等待期,可以減少帶病投保的逆選擇風險,減少騙保成本。
(某保險關於「等待期」的規定)
意外事故通常沒有等待期要求。
比如買了重疾險,隔天就出車禍成了植物人,可以正常獲賠。
當然,這種剛買保險就理賠的,保險公司大大調查一番。
6、未在指定機構就醫
這種規定一般體現在重疾險和醫療險中。
它們常要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如果住進不符合條件的醫院,保險公司有正當理由拒賠。
也並非絕對,比如「緊急情況、必須馬上就醫的」可以不受指定醫院的限制。
案例:
2018年9月,x先生投保了一份醫療險。
2019年3月,x先生因心律失常在亞洲心臟病醫院就醫。
出院申請理賠時遭拒,理由是:該醫院是私立醫院,不符合條款約定的「二級及以上的公立醫院」。
7、保單失效
什麼叫失效?這個我想不用解釋了吧。
保單失效主要有兩種原因,如下
1) 過了保障期限
比如,買了個重疾險,保到70歲,71歲得了癌症。
保險公司:你的保單都過期了,不好意思啊,不賠。
2)忘記繳費
保險合同是雙務合同:投保人交錢,保險公司才提供保障。
關於未及時繳費導致的合同效果,好哥畫了一張圖:
1)如果今天是繳費期,不交錢,保單會進入60天的寬限期。
寬限期內,保單繼續有效,發生保險事故仍然可以理賠(會扣除欠交的保費),寬限期內可以補繳保費,補繳後合同恢復正常;
小技巧:如果決心退保,可以在寬限期之後,白piao60天的保障...
2)過了60天寬限期,還不交錢,保單就會進入2年的中止期。
中止期內,保單暫時時效,發生事故不賠。可以申請復效,保險公司一般要重新審核。
3)過了2年仍未復效的,合同終止:徹底失效,可以退保領取現金價值。
看了被拒賠的例子,想必也令我們警醒。
二、怎麼獲賠
看了這麼多被拒賠的,大家都害怕了。
莫慌,我們再來看另外兩組數據:
數據一:
(銀保監會:2019年全年人身險公司經營情況)
2019年全年,人身險公司保費總收入29628億元,賠付了5615億元。
數據二:
(數據來源:保險公司官微)
2019年上半年,大部分保險公司的理賠率都在97%以上,無論大小。
這證明:絕大多數申請理賠的,都成功了。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拒賠案例,還是源於那句話: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當然了,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的,請做好這六點:
1)做好如實告知,認真核對,反覆核對;
2)保險要買全,別指望一份保險保全部;
3)看清保險責任,明確哪些可以賠,哪些不能賠,具體怎麼賠;
4)注意等待期,等待期內如非必要,切勿體檢;
5)住院前看清醫院資質;
6)做好保單管理,及時繳費。
寫在最後
說到底,就五個字:你得懂保險。
保險太複雜,想懂太難!
怎麼辦呢?
每天看一點,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堅持,就是勝利!
保險這麼枯燥,看不懂!不想看!
行吧,我也找了三個看保險的理由:
可能得大病!
一定會死!
「沒」錢!
(扎心了,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