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唯一法械軍隊!死守要地27天,讓日軍付出10000餘傷亡

2020-12-22 迷彩前沿

導語:抗戰法械雲南軍!死守要地27天,讓日軍付出10000餘傷亡

抗日戰爭期間,湧現出了許多由地方民眾所組成的武裝部隊,他們奮勇殺敵,重傷日軍,為抗日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這些眾多的隊伍之中,有一個隊伍,他們死守要地27天,讓日偽軍付出了10000餘傷亡,他們就是中國唯一的法械雲南軍。

滇軍是於民國時期創立的,這個部隊的主要將領由蔡鍔、唐繼堯、龍雲、盧漢等人組成。它的前身是清末的雲南新軍,是一支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軍隊,也是一支非常能打的部隊。滇軍長期統治雲南,曾稱霸雲南數個省市,並且還不斷地向四川、貴州、廣西等地擴張。在辛亥革命期間、抗日戰爭中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近代歷史軍事舞臺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抗戰期間,中國的日偽軍數量龐大,並且十分的猖獗。有一次,日軍發動了夜襲,佔據了禹王山西北山麓的小高地,張衝與全師所有滇軍將士奮力迎戰日軍,在這場戰鬥中,滇軍損失慘重,而日偽軍也被滇軍打的潰不成軍,迅速從禹王山撤離。有幾位目睹此戰的老人回憶,戰後山坡上的手榴彈彈蓋堆了滿滿一層。

他們曾發現過一位滇軍士兵的遺體,他的雙手仍握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滇軍撤離後,日軍被打怕了,三天後才敢上禹王山。禹王山27天血戰,滇軍死傷近半,日偽軍也付出了上萬的傷亡!滇軍雖然是一支由地方軍組成的武裝力量,但是他們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灑下了熱血,獻出了生命,是二十萬雲南各族子弟的驕傲。

相關焦點

  • 抗戰唯一的法械雲南軍!擁有獨特裝備,死守要地27天殺敵10000人
    今天要說的是其中一支非常厲害的隊伍,他們就是抗戰時唯一的法械雲南軍,該軍隊在二戰時期,英勇殺敵不畏犧牲,曾經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中讓日偽付出10000餘傷亡。法械雲南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是一支少數民族人員組成的軍隊,人數約3.6萬,每個士兵頭頂戴著法式亞德裡安鋼盔,同時還裝備著比利時和法國這些歐洲國家所製作的先進武器。因此稱這支隊伍為法械雲南軍。
  • 我國唯一的法械雲南軍!死守陣地27天,幹掉日偽軍10000多人
    導語:我國唯一的法械雲南軍!死守陣地27天,幹掉日偽軍10000多人在抗日戰爭中,國內出現了無數的抗日戰士,比如說王二小,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之中,最後被敵人發現並殺害,當時犧牲時年齡只有13歲。還有孫銘武,就曾經在九一八事變後,動員村內的鄉親們抗日,在1932年1月,建立了遼東血盟救國軍,這個軍隊有1000多人,但最後孫銘武還是遭遇到了漢奸孫銘武的毒手,不幸犧牲。說到軍隊,就不能不說說滇軍,在民國時期滇軍是雲南部隊的一個統一稱呼,存在的時間是1907~1949年。滇軍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參加過武漢會戰、長沙會戰、臺兒莊戰役,擁有不俗的實力。
  • 中國軍隊先發制人的淞滬抗戰 三十萬硬是沒能打敗六千日軍
    因此在8月13日中國軍隊率先向在上海的日本軍隊發起進攻。當時中國軍隊已經集結了數萬人而日軍不過僅有區區六千,而且在開戰的第二日,中國空軍便精銳盡出,對日軍展開空襲並轟炸了停泊在吳淞口的日軍「出雲號」戰艦。
  • 中國軍隊究竟多能打?一場戰役傷亡日軍25萬人,數字驚人
    中國軍隊究竟多能打?一場戰役傷亡日軍25萬人,數字驚人臺臺君接著上期繼續講抗日戰爭,那今天我們主要討論什麼?討論一下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以及當時的武漢保衛戰。其實叫武漢保衛戰有些牽強了,為什麼呢?因為等日本人打到武漢的時候,武漢已經是一座空城了。那武漢會戰本身有意義嗎?
  • 殲滅日軍數量超過臺兒莊大捷,孤軍以少戰多,血戰47天創造奇蹟
    一、戰爭力量對比和戰果分析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國軍隊人數佔據絕對優勢,裝備上不及日軍,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 。衡陽保衛戰,中國保衛衡陽的為殘餘的第十軍1.7萬人,日軍進攻的精銳11軍總共有11萬人,中國軍隊以少戰多,血戰47天,中方傷亡1.6萬人,日軍死亡2萬人,傷近6萬人。從參加雙方力量對比和傷亡人數可以看出,衡陽保衛戰完全超過了臺兒莊戰役,中方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堅守47天,讓日軍的傷亡人數超過了中國軍隊。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一大奇蹟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一大奇蹟 眾所周知,每當想起我國那段艱苦的抗戰歲月時,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那時的革命先烈為了將日本侵略者趕出我國土地,個個不畏犧牲,奮勇殺敵,而他們這樣的精神品質,同樣是後世不斷學習的榜樣。
  • 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隊消滅日軍多少人?自己又傷亡了多少?
    眾所周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戰期間,我國因為在近代飽受戰爭之苦,軍事實力很薄弱,而那時候的日本經濟較為發達,軍事實力遠遠強於我國,我國在武器裝備上不佔據優勢,所以在面對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時,我軍給日軍帶來重創的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麼這個代價有多大呢?
  •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中國軍隊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主動發起的1941年以來唯一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最終由於第九戰區指揮失誤,日軍一度攻佔長沙,中國軍隊傷亡失蹤7萬人,日軍傷亡2萬人。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日軍傷亡:傷亡三千餘人戰役評價: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日軍以少打多,不但獲勝,傷亡比竟然只有1比20。>日軍傷亡:死亡二萬人,傷六萬人戰役評價:中國軍隊以數量極少的守軍守衛衡陽48天,擊退敵人多次進攻,逼迫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倒臺,雖然衡陽最終陷落,卻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
  • 騰衝元素:滇西抗戰之【著名戰役】
    松山之敵自6月1日起經我軍月來的攻擊,用飛機轟炸,重炮射擊,已將敵炮多門、戰車2輛毀壞,僅存炮2門。在我大炮火力壓制下,很少發射,並且後路被攻龍陵之我軍截斷,死守陣地作困獸鬥。 由於松山敵人防禦工事構築,不是一道道的防線,而是許許多多的堡壘組成幾個獨立作戰的據點,敵人頑強死守。因此,要一個一個攻陷,敵人要全部殲滅,才能克復一個據點。所以對松山的攻擊,要排除萬難,付出很大的犧牲。
  • 抗戰時期,中國軍民到底打死了多少日軍?數據令人意外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國軍民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抗戰,中華兒女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無數的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背井離鄉。
  •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 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民黨軍為主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大小戰役共計四萬餘次,而且每一次大型會戰都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型會戰。
  • 面對11萬日軍,上級讓他死守7天,結果他以1.7萬人,孤軍血戰47天
    一九四四年春,日軍執行東京營「一號作戰計劃」,先攻長沙,五月底又攻衡陽。蔣介石下令駐守衡陽的國民黨第十軍軍長方先覺,要求他務必在衡陽死守7天,並表示:這次會戰事關民族存亡,衡陽勝負猶為關鍵!最後,方先覺率領第十軍在衡陽堅守了47天,以幾近全軍覆沒的代價,擊斃日軍兩萬人,擊傷六萬人。此次戰役是自「七七事變」以來,中日雙方首次正面交鋒,日軍傷亡人數超過中方,直接導致了東條英機的覆滅,這是歷史上第一次。1944年,衡陽保衛戰失敗,日本陷入太平洋戰爭,海上補給線被切斷。
  • 一支軍隊傷亡多少會失去戰鬥力?德軍30%,日軍50%都難打垮
    要理解傷亡率,首先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一支軍隊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拿槍打仗。軍隊裡除了大量的一線戰鬥部隊,還有很多後勤和技術兵種,例如工兵、炮兵、通信兵、醫務兵以及輜重運輸部隊、指揮部等等。在打仗的時候,負責衝山頭進攻、或者蹲戰壕防守的大多是步兵,這些人到底有多少呢?
  • 歷史的另類臉譜: 鐵血桂軍, 狼兵天下, 抗戰中雜牌軍的縮影
    北洋王朝的軍閥混戰,處於劣勢的桂軍更是大敗玉帥吳佩孚麾下的精銳直系軍隊。在中原大戰中,看似實力最弱小卻桂軍,以5萬餘兵力面對湘軍、滇軍、粵軍12萬兵力聯合進攻,仍然大獲全勝。所以當時有「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的說法。抗戰時期的桂軍,「鐵血」風骨在更是血色徵程中演繹。
  • 上級讓他守7天,他卻聽成47天,擊殺5萬日軍,打出一軍事奇蹟
    在戰場中,有很多人都表現得非常英勇,同時也有很多人陰差陽錯地造就出奇蹟,例如曾經有一位軍官,上級讓他守七天,他在電話中卻聽成了47天,結果打出了軍事上的一個奇蹟。方先覺是衡陽保衛戰中的將軍,他在這場戰爭中最終繳械投降,但依舊成為了一段佳話。
  • 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一個師可以對付多少日本軍隊?要分為兩種情況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基本淘汰了四單位師團編制,每個步兵師團的作戰主力只有三個步兵聯隊,通常額定兵員在13000到15000人之間,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沒有什麼甲種師團和乙種師團的概念,裝備較好的老牌師團被稱為「重裝備師團」。所以這個第109師團跟抗戰初期的那個特設師團還不一樣,完全就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連同其他守備部隊總兵員為13568人。
  • 騰衝戰役時我軍由於新兵多和日軍防禦體系完善造成大量傷亡
    八年抗戰期間,日軍在中國戰場僅焚毀了兩面天皇御賜的「聯隊旗」,一面在松山,另一面就在騰衝。 滇西淪陷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隨著首期中國遠徵軍的大敗,日軍趁勢追殺進入雲南,一直推進到怒江西岸才被宋希濂所部遏阻。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裡,日軍集中加固了松山、龍陵和騰衝三個戰術要點,互成倚角之勢,以防備中國軍隊反攻。
  • 銘記|抗戰史上22場艱苦卓絕的大會戰
    ,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中國軍民浴血苦戰,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損失後,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爭取了時間,從上海等地遷出大批廠礦機器及戰略物資,為堅持長期抗戰起了重大作用。張自忠將軍指揮的臨沂大戰,粉碎了日軍兩路夾擊臺兒莊的計劃。臺兒莊大戰重傷了日軍的2個王牌軍。李宗仁搞的空城計,讓日軍想在徐州殲滅國軍70萬主力的計劃落空,日軍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中國軍隊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至5個月的時間。其中臺兒莊大捷消滅日軍1萬餘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 松山戰役,中國軍隊裝備遠超日軍,戰損比高達6:1,這是為何?
    八年抗戰,直到1944年,抗戰的第七個年頭,中國才依稀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中國陸軍裝備開始反超日本,再也毋庸顧忌槍炮短缺的問題。然而,日本人的狡猾和狂熱的武士道精神,還是讓中國軍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可惜,日軍不斷增兵,兩路日軍對臘戍形成鉗形攻勢。4月29日,日軍在10餘架飛機、30餘輛坦克的配合下,向臘戍發起攻擊,臘戍陷落,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屯積在該地的大批戰略物資也落入敵手。中國遠徵軍被迫全線撤退。遠徵軍餘部撤退至怒江東岸,日軍也緊隨其後,佔據怒江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