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類臉譜: 鐵血桂軍, 狼兵天下, 抗戰中雜牌軍的縮影

2021-01-09 兔大聖公社

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湘軍有晚清末年力挽狂瀾的大氣磅礴,川軍有壯士出川不生還的慷慨悲壯,而被稱為「鐵血狼兵」的桂軍,卻少為人知。

早在晚清末年的中法戰爭,廣西兵在鎮南關大捷立下汗馬功勞。北洋王朝的軍閥混戰,處於劣勢的桂軍更是大敗玉帥吳佩孚麾下的精銳直系軍隊。在中原大戰中,看似實力最弱小卻桂軍,以5萬餘兵力面對湘軍、滇軍、粵軍12萬兵力聯合進攻,仍然大獲全勝。所以當時有「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的說法。

抗戰時期的桂軍,「鐵血」風骨在更是血色徵程中演繹。

淞滬會戰,桂軍最精銳的6個師作為最後的2支援軍之一,逆流而上,奔赴前線。在7天的反擊與堅守中,僅旅長就戰死3人。曾經的虎狼之師,第一次面對現代化的戰爭,即使不服輸,也不得不面對全軍傷亡過半,戰力損失殆盡的悲愴……

徐州會戰中,宿縣和蒙城之戰,桂軍再次扮演著決定戰役轉折的鐵血阻援的角色。桂軍171師死守宿縣,全師死傷殆盡,師長楊俊昌負傷,全師僅剩殘部突圍。而固守蒙城的桂軍173師一團,副師長周元親率餘部殿後,力戰殉國,除百餘人突圍外,全團戰死百分之九十。日軍也稱桂軍為「雜牌軍中的王牌」,而桂軍也是抗戰期間唯一沒有偽軍的部隊,可以稱之為抗日鐵軍。

在抗戰後期的桂林保衛戰,被日軍認為是在中國戰場上少有的慘烈城市攻防戰。7個師團15萬人的日軍,在300多輛坦克和數十架飛機的掩護下,進攻桂林。而守城的桂軍不足2萬人,各類炮械僅20餘門,激戰13天後桂林失守,彈盡援絕的桂軍戰鬥至最後一刻,死傷殆盡。日軍傷亡6000餘人,灕江之水為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戰也被日軍記載為「令之膽寒的戰役」。

關於雜牌軍的抗戰史,桂軍是一個縮影。被時光定格的還有湘軍在進入淞滬陣地時對袍澤們那句「來生再見」的背影;還有桂軍義無反顧赤膊衝鋒,與日軍裝甲車肉搏的背影;還有川軍將士在3天的時間裡連升3級這樣無奈的悲壯……這些是一個民族不屈的歷史背影,地無南北、守土抗戰,共御外辱,是自古傳承至今的華夏風骨!

相關焦點

  • 歷史是選擇也是遺忘:抗戰不能忘了雜牌軍
    最近幾年國人終於開始重新審視正面抗戰國軍的抗戰了,中央軍精銳的英雄事跡很多人已經詳細解說過了,但某些自媒體作者為了閱讀量大肆吹噓和無恥的篡改「雜牌軍」抗戰的歷史,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塊走進抗日戰爭的雜牌軍作戰!雜牌軍的戰士們來自全國各地,他們裝備上不如中央軍,軍紀上川軍、馬家軍更是糟糕透頂。
  • 《正者無敵》:文史資料版川軍抗戰縮影
    對於劇中主角川軍將領馮天魁及川軍在抗日中發揮的作用,早報記者採訪了學者胡博。胡博說,《正者無敵》是一部「文史資料版」的川軍抗戰縮影,其中的情節看起來,更多是根據文史資料選集、參展軍官的回憶文章濃縮套用而成。比如說第一集關於「圍剿紅軍」的描述,可以看出參照了川軍師長範紹增的回憶文章。
  • 雜牌軍VS王牌軍,國民黨德械師是抗戰的主力嗎?
    電影《八佰》有這樣一個劇情:朱勝忠痛斥「逃兵」們「就是因為你們這幾十萬雜牌軍,國軍才讓日本人打成這樣」;還有謝晉元,在撤往上海英租界前夕向守衛四行倉庫的孤軍勉勵稱
  • 廣西狼兵啥來歷?讓日本人如此敬畏!
    關於狼兵,在正史中記載很少。 淞滬抗戰中的廣西狼兵 2.2、改土歸流 到清朝,開始慢慢改土歸流,但卻進展緩慢,清朝屢次血戰也是,損失慘重不見效果。
  • 廣西兵為何叫「狼兵」?擊斃日軍大將,2萬草鞋兵迎戰15萬精銳
    《廣西兵為何叫「狼兵」?擊斃日軍大將,2萬草鞋兵迎戰15萬精銳》 在抗日戰爭中,桂軍為抗擊日軍侵略者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據國民政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統計的數據顯示,自1937年以來的8年抗戰中,廣西徵募士兵及勞工共計450萬。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所改編和組建國民革命軍,故對其統稱為德械師抗戰電影《八佰》的票房與話題度不斷呈正比攀升,箇中部分情節與臺詞格外引發爭議。
  • 從明朝打到抗日戰爭,廣西狼兵告訴你:600年來,我們一直戰無不勝
    根據戰場統計,廣西士兵在抗戰時出兵100萬,而廣西的勞工達到450萬,佔全省人口的40%,位居全國之最,桂軍的戰鬥力之所以這麼強?其實和桂軍的歷史有很大原因,《明實錄》曾經多次記載廣西狼兵的戰鬥力,嘉靖41年2月,兩廣提督侍郎張臬向朝廷稟奏:逆賊張璉猖獗,臣已調集狼兵10萬於福建,江西會兵剿匪,分定信陽。
  • 窮山惡水鑄造了廣西民風的剽悍,廣西子弟兵能徵善戰天下有名!
    廣西的窮山惡水,培育了民眾戰鬥力強古代廣西很貧窮,在歷史上也是「蠻荒之地」,如柳宗元流放在柳州一樣,是中央朝廷官場鬥爭中失勢官員的流放之地,直到明清時候,都是朝廷官員犯錯誤被貶謫的地方。古代廣西邊遠貧窮,主要在於七山二水一分田。
  • 廣西狼兵:明明是帶侮辱性稱謂,偏偏那麼多人交口稱讚?
    @廣西風物誌 定位深度解讀與廣西相關的歷史、人物或風情。總是讀到一些有關廣西狼兵的作品。作品無外乎對狼兵津津樂道,一致好評。其實,這真的是一種深深的誤解。所以, 「狼兵」這一稱號大量見於在明清兩代的漢文書載,明之前、清之後極少見,壯人歷史上也從不自稱「狼兵」、「狼人」。同期同代的壯人記錄、碑文石刻,只是稱自己為「土人」、「土民」、「下民」等。即使到了侮辱性質消失、對「狼兵」一片讚譽的今天,廣西西北部的當地人對此仍保留著排斥態度。
  • 《淞滬會戰》廣西狼兵6萬敢死隊英勇殉國!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動下,國民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絕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至此淞滬會戰一觸即發。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規模最大、戰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抗戰期間,川軍蠻,桂軍悍,為何「無湘不成軍」的湘軍卻默默無聞
    抗戰期間的川軍裝備落後,軍事訓練差,1937年9月,正是這支貧弱之師穿著草鞋走過了蜀道天險,出川抗日,幾乎參與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功勳卓著。視死如歸,百戰不屈的川軍蠻子也打出了鐵血之師的名號。抗戰期間,川軍共出兵6個集團軍,還包括2個軍和1個獨立旅,佔全國抗戰軍隊總數的五分之一。
  • 抗戰最高榮譽,第一面飛虎旗憑什麼頒給雜牌軍?背後還有這層原因
    抗戰時期,為了激勵士兵們奮勇殺敵,提振士氣,國府於1935年6月設立了一項集體最高榮譽——飛虎旗。「凡部隊、艦艇、航空隊或要塞,於戰時特著忠勇之戰功者頒給之」。尤其在對日抗戰時期,飛虎旗的頒發是非常苛刻的,慘烈如淞滬會戰,輝煌如臺兒莊大捷,最大規模的武漢保衛戰都沒有一支部隊能夠獲此殊榮。
  • 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記實
    《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記實》 記述了中國抗日戰爭中血寫的歷史,民族的壯歌。中國,第一個投身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戰場;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最長時間的抵抗;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最大的犧牲……百萬將士兮死沙場,保種衛家兮國有殤……一頭通體創傷的大睡獅,在被齧噬欺凌了6年之後,終於一聲怒吼,驀然驚醒。
  • 揭秘說唱臉譜: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歷史上的竇爾敦結局如何?
    竇爾敦面喺京劇臉譜中系藍色嘅,俗稱「蘭花三蚊瓦」。「三蚊瓦」系用線條勾出兩蚊眉、眼窩、一蚊鼻竇,行三蚊瓦片分布喺面上。「花三蚊瓦」所表現嘅人物大都系綠林豪傑同勇猛剽悍嘅部將。藍喺臉譜中代表剛烈勇猛,眉毛呢個位畫有雙鉤一對,呢系代表竇爾敦使用嘅兵器。呢個人歷史上究竟有冇呢?歷史記載的確有此人。先喺呢一對護手雙鉤講起。
  • 國民黨也曾進行過「敵後抗戰」,可為何總是不成功?
    談到抗戰歷史,人們一般會聯想到「兩大戰場」:由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以及由八路軍、新四軍主導的敵後戰場。「兩大戰場」的觀點基本正確,但又略顯籠統。可以看出,國民黨此時也比較重視敵後抗戰,尤其是敵後遊擊戰。但總體來看,國民黨的「敵後抗戰」,遠不及八路軍的戰果輝煌。縱觀抗戰歷史,八路軍的敵後根據地越來越大,兵力越來越多,政權越來越穩固。抗戰後期,八路軍甚至能在局部地區集結優勢兵力,對日軍形成反包圍。而國民黨的敵後根據地越來越小,兵力越來越少,投敵叛國、落草為寇的官兵不在少數。
  • 雜牌軍對抗永生大反派 DC《明日傳奇》正式上線
    ,組成了一隻對抗大反派汪達爾-薩維奇的雜牌軍。由於薩維奇是永生的,「明日小隊」便在時間獵人的帶領下穿越時空,試圖從歷史的長河中將薩維奇徹底抹去,免於全人類都受災於他,但這趟旅程中發生的一切變故,他們卻是始料未及…  《明日傳奇》為搜狐視頻獨家劇集,每周五、周六0點更新一集,黃金會員搶先看全季。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喜歡塞糖給小孩子吃?你看日本教科書都寫了啥
    在1894年的豐島海戰中,旅順作為主戰場之一,當地的百姓遭受了日軍持續三天四夜的殘忍屠殺,無數無辜的百姓死於這場屠殺。 但和日軍殘暴無情的形象相比,在有些親歷者的印象中,日軍卻並沒有那麼殘暴。
  • 為何抗日戰爭中的「中條山戰役」被稱之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中條山戰役的慘敗也因此被稱作是「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其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就參與抗日的國軍,在當時雖然是分了戰區,但是由於當時的國民黨軍的派系比較多,在山西境內就有中央軍和晉綏軍之分。說白了,各部隊之間的軍事長官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不服雜牌軍的領導的。這也是當時的國情所導致的,不過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相對較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