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裡,他與花鼓戲三十年不解之緣

2020-12-16 益陽故事

花鼓戲《蘆林會》選段 張光武 謝哲

03:49來自益陽故事

湖南花鼓戲益路花鼓形成於清代道光鹹豐年間,流行於益陽、嶽陽、長沙等地。益路花鼓的聲腔,主要有打鑼腔調、川調等。

湖南花鼓戲益路花鼓的打鑼腔又可分為[八筒牌子]、[琅腔]、[老辭店調] 等幾個曲調系統。 「八筒牌子」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曲牌系統。

01

據考證,八筒牌子來源於喪葬音樂及洞庭湖一帶的師公腔。據史料記載,哭喪出自於周禮,興起於秦漢魏晉時代,到南北朝時更加流行,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八筒牌子在結構上分為發腔、二柄、數板、收腔、哀子、導板、急板、倒插花等八個板式,這亦是八筒牌子名之由來。

唱腔多用於傳統悲劇與正劇中,《蘆林會》、《琵琶上路》、《秦雪梅教子》是其經典代表曲目;而現代戲中也有其運用,如《益陽蕭山令》中蕭母的唱腔等。

八筒牌子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聲腔運用非常靈活,這些板式可以按一定順序連綴成完整的套路,亦可根據劇情表現需要拆開自由連綴。

02

張光武,國家二級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花鼓戲聲腔八筒牌子的第四代傳人。

於1986年考入益陽縣花鼓戲劇團,同年由劇團選送至「益陽地區戲曲指導培訓站」學習,師從孫陽生老師,主攻老生,兼攻小生(如《王金龍探監》)。

從藝三十多年來,張光武老師飾演了許多傳統戲曲中的經典角色,《琵琶上路》中的「張廣才」、《清風亭》中的「張元秀」、《蘆林會》中的「姜鵬舉」等等。

因其唱腔字正腔圓,風味濃鬱,充滿激情的表演,廣受觀眾喜愛,曾榮獲湖南省十佳戲曲演員之一。

03

除了在重大節日有表演外,張光武跟隨劇團更多的是參演送戲下鄉等公益性演出活動,足跡遍布湖南省周邊等地。

鄉下條件簡陋,有時一張桌子便是演員的化妝室,不論三九嚴冬,他們始終奔走在傳播戲曲文化的這條路上,這也得到了觀眾們的熱情回饋,劇團每去一地,臺下總是座無虛席。

如今,劇團更開設了戲曲培訓班,培養新一代的曲藝新秀,光陰百代,歲月更迭,願「八筒牌子」這悠揚婉轉的曲調一直生生不息地流傳在湖湘大地上。

【本文為益陽故事原創稿件,著作權歸益陽故事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香腸裡的悠悠歲月
    進入隆冬,又到了揚州人灌香腸的季節了,看到家家戶戶一串串灌好的紅嫣嫣香腸像喜慶的燭炬在北風中輕輕的搖晃,我的腦海裡又浮現到四十年前的歲月。這個小秘密卻被哥哥發現了,遇上飯鍋裡蒸香腸的時候,我們弟兄倆就只得一人分上一半香腸飯了。
  • 時光匆匆又一冬,歲月悠悠又一年
    大雪節氣過後,屬於2020年冬天的節氣已經是過去了一半。不知不覺中,這個冬天的時光也已經是進行到一半的時間了!「時光匆匆,歲月悠悠。」似乎,人們總是喜歡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時光的飛快流逝和歲月的漫長悠久。
  • 時光匆匆,歲月悠悠(深度好句)
    歲月的漸行遠去,只能任時光淡忘擱淺。走過的花開,遇見了離別。終是一段深記的刻苦。也是一段難忘的過去,旅途的陪曲,只因一場曾經擁有。所有的片刻,所有的痕跡。所有的畫面,所有的美好。與所有的往昔,在這一刻與時間。與自己終究還是,擦肩而過,一去不復返。2、秋風蕭瑟,看到你轉身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們今生可能無緣再見,那些美好的誓言和夢想從此只能成為時光的記憶。
  • 李谷一最早花鼓戲錄音:《焚香記》打神告廟選段
    《焚香記》打神告廟(盧瑾瑜、李谷一)19:46來自知音李谷一的藝術天地《焚香記》介紹敫桂英和王魁的故事以《焚香記》在各戲種裡都常演的傳統戲花鼓戲作曲家唐盛河60年代初綜合其他劇種,編曲創作了湖南花鼓戲《焚香記》,講述了落第書生王魁窮途末路、病倒在雪地之中,青樓女子敫桂英路過海神廟救了王魁,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並與他結為夫妻。王魁再次進京趕考,夫妻分別之時,又來到海神廟焚香許願,願夫妻二人不離不棄、白頭相依。誰料王魁科場得中頭名狀元後,卻忘情負義,入贅相府。桂英得知後,悲痛不已,來到海神廟求助神靈。
  • 中國影像方志| 樂昌:古村悠悠耕讀傳家 革命精神代代傳 花鼓戲輕鬆詼諧 香芋豬手軟糯爽口
    西京古道由紅砂巖石砌築而成,東漢建武二年(26年)由桂陽太守衛颯開鑿修建,南起英德浛洸,途經樂昌,北接湖南湘粵古道直抵西京長安,是我國最早的南北交通要道,經過歷代多次重建、拓建,成為古代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通道。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這裡以山為名,將梁化縣名改為「樂昌」,樂昌的山水人文之美,融入地名並沿用至今。
  • 悠悠歲月張陶情懷
    熱,由於陶瓷生產工藝的要求,車間裡生產環境常年保持高溫,即使冬天,我們在車間裡也只須穿一件單衣勞動,夏天可想而知。1977年1月30日,張店陶瓷廠二車間生產線投產了,記得長興同事用紅綠紙寫成「慶祝二車間生產線投產」的大標語貼到車間牆壁上。從此我們開始了「三八班」作息生活,頭班、二班還好,上零點班,夜裡十一點半,上二班的派人到宿舍區叫班:「起床了,到點了。」
  • 赫山:花鼓戲小演員唱轉農村大戲臺
    赫山區花鼓文化歷史悠久,被譽為「花鼓戲窩子」。2018年赫山區舉辦了一期花鼓戲表演藝術專業特招班,是益陽市花鼓戲振興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一批新時代花鼓戲接班人,充實花鼓戲演員陣營,有效傳承地方戲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 來去匆匆的人啊幾分開懷幾分愁是什麼歌 悠悠歲月胡夏歌詞
    來去匆匆的人啊幾分開懷幾分愁是什麼歌 悠悠歲月胡夏歌詞  歌詞 「來去匆匆的人啊幾分開懷幾分愁」是什麼歌?據悉,這是由胡夏演唱的《悠悠歲月》。  悠悠歲月完整歌詞介紹  悠悠歲月 - 胡夏  (影視劇《將夜》插曲)  作詞:代嶽東  作曲:代嶽東  編曲:岑思源  落日在等候  斜陽追著我  一抹金黃投影在心頭  拈一朵桃花  飲一壺濁酒  浪跡天涯逍遙也快活
  • 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在漢首演,「蒙太奇」對話感動觀眾
    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在武漢湯湖戲院首演。武漢劇院提供長江網12月19日訊(記者張珺 通訊員肖晉)12月19日,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在武漢湯湖戲院首演。激蕩人心的故事,配上襄陽花鼓戲獨特的鑼鼓伴奏。臺上,演員的聲腔時而高亢粗獷、激情熱烈,時而委婉細膩、明快活潑,突顯濃鬱的襄陽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臺下,武漢觀眾沉浸其中,情緒跟著劇情走,演出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遠山豐碑》除了序幕和尾聲,主要有「襄陽城內」「茶園溝」「春園家」「茶園溝」「舊戰場」「深山裡」6場戲。
  • 喜劇性是湖南花鼓戲要打好的一張牌
    原標題:喜劇性是湖南花鼓戲要打好的一張牌 湖南花鼓戲《桃花煙雨》劇照作為由地方小戲躋身到有代表性的地方大劇種,湖南花鼓戲的發展速度之快、生命力之頑強,在現存的348個戲曲劇種中顯得十分特殊。一方面,這一劇種風格源於湖南花鼓戲是從民間的「二小戲」「三小戲」發展而來的,其表現形式活潑輕快、風趣俏皮,這種民間性決定其帶有濃厚的喜劇色彩。另一方面,這種特點又是由地域決定的,底蘊深厚的湖湘文化乃至傳統文化浸潤其中。湖南花鼓戲的喜劇風格不是單純地逗人一笑,而是融匯了鄉土民間與文人精神、民間文化與精英文化的多元成分,既能走入民間廟會,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 耿萬榮老師作品|悠悠歲月「數花」情
    三十多年前,我跟著農場文藝宣傳隊的老張學會了「寧夏數花」唱腔,哼哼唧唧的自編歌詞,在學校和生產隊演唱。後來,常常情不自盡的自哼自語,由此產生了對「寧夏數花」的愛好。1987年7月,在廣西南寧上大學畢業的聯歡會上,我被系主任推薦登臺演唱了一段「寧夏數花」,使來自「兩廣兩湖」雲南和新疆等地的師生讚嘆不息。
  • 十首匆匆的古詩詞,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
    蘇軾少年得志,人到中年也感慨,「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嬋娟。」辛棄疾豪氣沖天,離別時刻也怕酒尊空,「別離亦復何恨,此別恨匆匆。」西風帶走一世的繁華,太匆匆;流水載不動飄零的殘花,太多愁。仿佛轉瞬之間,鄉音無改鬢毛衰;似乎談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成雙燕兒情脈脈,柳枝桃葉恨匆匆,莫怨聚少離多,長嘆人生如夢。匆匆,表示急忙的樣子,也比喻時間飛快。
  • 悠悠球的三十級玩法(上)
    如想悠悠球轉得更久,可以作45°角向下拋出!手掌向上輕拉,悠悠球便自動迴轉。這是所有招式的基礎,要多多練習啊!第二級 溜狗 先大力使出睡眠,慢慢將悠悠貼近地面。 悠悠便會向前走。在悠悠將近停止轉動時,手一拉將悠悠收回。
  • 四季輪迴,歲月悠悠,它依然是武漢市建築藝術最精美的古村
    四季輪迴,歲月悠悠,它依然是武漢市建築藝術最精美的古村羅家崗灣位於武漢市 黃陂區東北、北鄰木蘭湖、西玉屏山。灣子 100多個家庭居住,姓羅的家族羅家崗灣。這裡是田園田埂,水雷色,現在武漢市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築藝術最美麗的古老村莊。
  • 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雙送糧》片段亮相央視
    今晚7時30分,《角兒來了》「五一」特別節目「五一勞動節·雲端演唱匯」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播出,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選送的經典劇目《劉海砍樵》《雙送糧》片段精彩亮相。本次演唱匯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由《勞動歡歌》《時代高歌》《抗疫讚歌》3個篇章組成,匯集了國家京劇院、河南豫劇院、贛南採茶歌舞劇院等全國優秀院團的20多個節目,包括京劇、花鼓戲、豫劇、滬劇、河北梆子、粵劇戲歌、黃梅戲歌等多種類型。「本次演唱匯名家薈萃,佳作雲集。
  • 歲月悠悠,有一種美好的等待,叫做未來可期
    歲月靜好,時光將人精心雕刻,最後人溫柔了歲月,也驚豔了時光。02.歲月悠悠,有一種美好的等待,叫做未來可期。只管努力,只管前行,剩下的靜心等待,上天自有安排。別抱怨,更別憤世嫉俗,平靜地對待歲月賜予的一切。曾經的自己成為過去,未來的自己值得期待。歲月的長河中,每個人都從無知到成熟。成長的路上,跌跌撞撞。無論曾經的自己,犯過什麼錯,做過什麼事。要悔過自新,接納以前的糟糕的自己。佛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巍巍玉皇頂,悠悠歲月情
    巍巍玉皇頂,悠悠歲月情  作者:卓越
  • 全新編創 荊州花鼓戲《戒石碑》首次線下和觀眾見面
    12月12日、13日,荊門市藝術劇院、荊門市湖北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打造的大型新編歷史劇荊州花鼓戲《戒石碑》在武漢珞珈山劇院上演。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的展演劇目之一,荊州花鼓戲《戒石碑》首次線下和江城觀眾見面。12日晚,該劇首演結束時,演員謝幕三次,觀眾都不願離開。該劇相關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真沒想到武漢觀眾對地方花鼓戲的熱情如此之高。
  • 當流行歌曲碰撞中國花鼓戲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原來,她在湖南學起了花鼓戲。 經過一天的學習,譚定安終於站在了花鼓戲的舞臺上,花鼓戲版《Rolling in the deep》正式出爐。像湘菜加入了南洋香辛料和椰漿,極具爆發力的同時又飽含著層次豐富的回味,古老的戲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李谷一主演花鼓戲《補鍋》的劇照為長沙民間戲曲留下精彩一筆
    清光緒間長沙戲曲家楊恩壽在《坦園日記》中記述《精忠傳》的演出情況:「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二日,晴。聞城隍廟演《精忠傳》大戲,粉黛如雲,遊人若蟻,署中幕丁趨之,幾空署焉。」 楊恩壽從清同治元年至同治九年所記日記中,提及戲曲演出活動者300餘處,其中關於湘省戲曲活動280多處。戲曲班社有17個,演出劇目共計140多個。連臺大戲有《精忠傳》《封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