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將事情做好既反映一個人的能力,更考驗一個人的耐性。沒有耐性的人幹不好事,更成不了功,耐性是成功的基石。
我有時做事也沒有耐性。上個雙休日,家裡洗面盆下的水管有點漏水,我將水管卸下後拿到商店照著樣子買了根同樣的水管,心中竊喜,以為回家安上就大功告成了。可事情沒像我想的這麼簡單,當我回來安裝水管時,連接水管的接頭破裂了,無奈,我只好又冒著嚴寒到那家商店去買一個接頭,這樣來回幾趟,急得我全身是汗,返回後安裝時,難題又來了 ,家裡沒有卸那種接頭的專用工具,這下,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急性了來了,口中不知在說些什麼,表現極不煩惱,極不情願,將水管敲打得咚咚響,可見我的急躁心態。急也好,煩也好,事還是幹的,只好又去那家商家租借工具,一番折騰,用了整整半天總算將水管安裝好。
事後,妻子對我說,你這人就是做不得拿扳手鉗子的事情,只要做就會不耐煩。我狡辯道:「不是我無能,是家裡沒有專用工具,我不信,拿筆桿子的就拿不好扳手和鉗子」。說歸說,我心裡清楚,做這樣的事情我真的是沒有耐性。
做事是需要耐性的,這使我想到了兒時在老家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在家修自行車時總是沒有耐性,修車時,他要將孩子和妻子大罵一次,遇到難修時,口中一邊罵道,手裡便拿著扳手不停敲打自行車,結果是好車修壞,壞車修丟。沒有耐性,簡單的事情也會搞砸。
有耐性的人就是不急躁的人,遇事不厭煩的人。人生需要這樣的好修養,如今快節奏生活,人們少了這種耐性,有的到銀行辦事,有的到酒店吃飯,需要排隊時就要來火,有的人成天像是十萬火急,日理萬機似的,等不得,站不得;有的就是在十字路口也等不得紅綠燈,忙什麼,急什麼,也沒有見辦個什麼大事來,無非就是去補那個「三缺一」。如此急躁,如此不耐煩,最終什麼事情也幹不好。
沒有耐性的背後是急躁,有人在公共場所犯急躁病,在工作中犯急躁病,有句口頭禪,「快點幹、快點幹,幹完了好玩!」快就是為了玩,為了玩,將事情幹得就沒有一點質量。在家庭生活中也需要耐性,夫妻倆配合得好不好,家庭和不和諧也在於耐性,不能動不動就發火,動不動就急躁,動不動就來脾氣,這既是沒有耐性的表現,更是沒有能力的象徵。
一個人的耐性好不好,是一個人修養的體現,要居家過日子,要在家中做好角色,要在單位成為好員工,要在社會成為好公民,都需要有耐性,都需要有忍耐,這是為人處事的必修課,也是工作事業的必修課。古人云:「小不忍失大謀。」要有耐性就得有忍耐,從忍字開始是修煉耐性的重要途徑。
新年伊始,要成就夢想,首先需要有耐性將每個件事幹好,積小成大,如此到了年底,才會碩果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