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讀奧古斯丁和他的《懺悔錄》

2021-02-08 子君to君子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十多年前,因為文學的緣故,我從《懺悔錄》初識奧古斯丁。前不久在奧古斯丁誕辰664周年之際,重新閱讀了奧古斯丁的有關著作,重溫了奧古斯丁從浪子到聖徒的人生經歷。

奧古斯丁是古羅馬帝國晚期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在西方思想史上是與亞里斯多德、柏拉圖、阿奎那並駕齊驅的思想巨匠。奧古斯丁和4年後的阿奎那還被稱為中世紀思想的雙塔。作為主教和神學家,奧古斯丁是中世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廣泛論述了當時最重要的神學問題,堪稱神學的百科全書。他被羅馬天主教封為聖徒和聖師。

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對基督教的影響非常巨大。他的神學思想幅度廣泛,一方面是出世的神秘主義思想的奠基者,另一方面也是主張在今世經歷永恆的入世思想的推動者;一方面重視教會傳統,另一方面重視聖經權威,主張上帝的話語為教會的依據,為「唯獨聖經」的宗教改革鋪路。他總結了初代教會幾百年的歷史,集初代教會神學之大成。他的思想影響了許多人,包括經院神學家安瑟倫、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得、加爾文。馬丁·路得是奧古斯丁修會修士出生,他的「因信稱義」主張也是從奧古斯丁神學得到滋養,而加爾文的名著《基督教要義》所引述的教父也是以奧古斯丁為冠。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是新教特別是加爾文主義恩典和救贖思想的源頭。奧古斯丁的以「恩典」為核心的基督教神學思想極為深刻地影響了天主教和新教。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近年在我國,有基督教研究者把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概括為「上帝論」、「創造論」、「墮落論」、「原罪論」、「預定論」、「恩典論」、「自由意志論」、「基督論」等十論。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不僅對中世紀、現當代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在將來還會繼續產生影響。他的最大特點是把個人的宗教經驗與理性的思辨結合在一起,他的著作就是他的人生經歷,他的理論也是他的心靈寫照。他一生著書113本,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懺悔錄》、《上帝之城》、《教義手冊》、《論三位一體》、《基督教教導》等著作。他的《懺悔錄》是西方歷史上最早也是第一部得到廣泛傳閱的《懺悔錄》,是一篇詩意濃鬱的長篇禱文,充滿對上帝的感恩和頌讚,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乃至普通讀者,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學經典名著。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聖徒和思想巨匠,在他年少的時候,卻曾經做過浪子和異教徒,也曾經陷在世俗和情慾裡面不能自拔。他於354年11月出生於北非塔迦斯特(即今天的阿爾及利亞)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親是一個異教徒,,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他15歲上大學前無事可作,加入一幫年輕人,過著放縱和罪惡的生活,之後與年少同居的情人生一兒子,再後又信摩尼教達9年之久。直到而立之年才在羅馬首都米蘭受到基督教影響,並於33歲時在復活節受洗歸入基督教。之後被任希坡神父、西坡主教,牧會時間長達40年之久,直至安息主懷之日。去世之後,其所有著作、成捆信件與證道稿件都奇蹟般地完好地保留下來。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上帝在奧古斯丁身上的作為很奇妙。他的母親從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為他禱告,30年如一日,日日不停地為他禱告。而上帝卻允許他經歷那麼多的曲折和磨難,其目的乃是為了成就在他身上的美好旨意。奧古斯丁30歲時開始信仰基督耶穌,33歲在復活節受洗歸主,而耶穌正是30歲開始傳道,33歲時復活升天。他相信這不是偶然的巧合,上帝的時間就是最好的時間,上帝的安排也必有祂的道理和美意。

奧古斯丁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神學家,可是他也曾經因為自己的罪而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在上帝面前的懺悔使他內心分裂的自我得到了整合和統一。彼得·布朗在奧古斯丁英文版《懺悔錄》的導言中指出,懺悔對奧古斯丁而言,是一種對靈魂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奧古斯丁·懺悔錄
    年輕的時候,奧古斯丁對基督教沒有什麼好感,他更熱愛羅馬人看重的文學和修辭學,而且在金錢和政治方面有著雄心壯志。那個時候奧古斯丁也讀過《聖經》,但是從文學和修辭學的角度講,他認為《聖經》的文採太差,完全提不起興趣。直到擁有了信仰之後,奧古斯丁才意識到《聖經》看似樸素的文字下面,隱藏著關於世界和人生的最高真理。
  • 希波的奧古斯丁:一位預備作僕人的天才
    因為有名的《懺悔錄》(Confessions),我們對年輕時代的奧古斯丁相當地略知一二。他成長於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母親的陪伴下,顯然是有恩賜的。後來他借著教學崗位繼續進修,在羅馬和米蘭花了很多時間。但是,奧古斯丁對尋找生命意義的需求覺得不安,為了尋求它,他開始追尋各種宗教和哲學。
  • 艱難的歸正——讀《希波的奧古斯丁》
    這位上帝的僕人親眼目睹其「畢生的心血被暴力所毀滅」(509頁),也見證著主的話語「當你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21:18)。然後,穿著一襲潔白無瑕的袍子,奧古斯丁將走進那燭光閃耀的大主教座堂。」(134頁)戲劇性是皈依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人們的生活一分為二,人們反覆被灌輸這樣的觀念,即相信他和以前十分不同。奧古斯丁在皈依中同樣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這使他放棄了摩尼教。然而,他的受洗髮生在一個連貫時期之間,使得奧古斯丁的皈依更像這一時期的小插曲。
  • 法律人羅翔教授為什麼會推薦宗哲作品《懺悔錄》
    這是《懺悔錄》第10卷中的一句話。一些人說《懺悔錄》是奧古斯丁的自傳,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恰當的,這本書的真正意涵在於作者內心的自我審視。奧古斯丁生活於公元四世紀中期到五世紀上半葉的羅馬帝國,他的父親是一名略有積蓄的小市民,母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受父母的影響,奧古斯丁從小就聰穎異常,對學問的追求態度執著。
  • 奧古斯丁:中世紀前最後一個偉大的神學家
    但父親對他的影響力更大,在18歲那年,已經是一個私生子的父親了,他輕蔑結婚的儀式,便與一個婦人及他的兒子同居。因著拒絕基督,奧古斯丁遠離了屬靈和屬道德的事,加入摩尼教──一個混合了祆教與基督教的波斯異端,那團體高舉「理智至上」:「完全知識」和「純真理」等,這雖能引起奧古斯丁睿智的興趣,卻不能改變他的生命。他母親得了這個消息後,便帶著憂傷的心去請教一主教。
  • 奧古斯丁:與自己痛苦不堪地爭鬥
    當我想到將自己完全奉獻給您,我的上帝……希望這樣做的是我,不希望這樣做的也是我。是我。我既不完全希望,也不完全拒絕,因此,我在與自己爭鬥,我痛苦不堪。    ——希波的奧古斯丁 「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可能是一個正在玩耍的孩子喊出的這些話,穿過米蘭一座花園的圍欄,進入一位沮喪的修辭學教授耳中。
  • 奧古斯丁:世間本無惡,人的欲望多了便成了惡
    奧古斯丁並非一出生就接受洗禮成為天主教徒。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華洋溢,放蕩不羈。到了32歲的某一天,奧古斯丁在米蘭寓所的花園中散步,聖靈催逼他回頭,他的心靈呼喊著:「要等到何時呢?何不就在此刻,結束我汙穢的過去?」這時他恰巧聽到鄰家兒童的讀書聲:「拿起來讀,拿起來讀。」於是他拿起身邊的新約,讀到羅馬書中的話:「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忌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
  • 奧古斯丁十二句名言,古羅馬帝國著名思想家
    奧古斯丁( Augustinus,354-430),羅馬帝國思想家,教父哲學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等。 愛擁有一雙幫助別人的手;它有腳,迅速跑到貧乏和困苦的人那裡;它有眼睛,看見不幸和缺乏;它有耳朵,聽得見人的嘆息及悲傷,這就是愛。 國家一旦沒有了正義,就淪落為一個巨大的匪幫。
  • 聖奧斯定《懺悔錄》摘錄(五)
    遵照規定的課程,我讀到一個名西塞羅的著作,一般人更欣賞他的詞藻過於領會他的思想。書中有一篇勸人讀哲學的文章,篇名是《荷爾頓西烏斯》。這一本書使我的思想轉變,使我的祈禱轉向你,使我的希望和志願徹底改變。我突然看到過去虛空的希望真是卑不足道,便懷著一種不可思議的熱情,嚮往著不朽的智慧,我開始起身歸向你。
  • TA:被拋棄的奧古斯丁背後,是不想要他的利茲聯和萊比錫
    在轉會截止日過去的時候,萊比錫紅牛的官網和利茲聯的官網上都沒有讓-凱文-奧古斯丁的名字,他就像一個被所有人拋棄的孩子一樣,就這樣被丟掉了。南特在這周二早上宣布以自由轉會的方式籤下奧古斯丁的時候,所有人都有些驚訝。南特官網的官宣提到了他的前東家,但仍然沒有給出任何的解釋,解釋為什麼一個身處1800萬英鎊轉會條款糾紛的前鋒可以以自由轉會的方式加盟球隊。
  • 託爾斯泰《懺悔錄》,那些關於人生、信仰及生命意義的「金句」
    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尋找生命意義,並記錄下這段精神活動的過程,取名《懺悔錄》。託爾斯泰《懺悔錄》生命向我們隱瞞了什麼?如何坦然面對死亡?如何讓短暫的人生具有永恆價值?這些有關人生命運的深刻問題,都將在閱讀本書中得到啟發。
  • 雄鹿籤下波蒂斯和奧古斯丁
    雄鹿在自由市場連續籤下大前鋒鮑比-波蒂斯和控衛DJ-奧古斯丁。奧古斯丁則是3年2100萬。波蒂斯是一名防守糟糕的數據型前鋒,去年2年3100萬加盟尼克斯,最終球隊放棄了他下賽季價值1575萬美元的選項。波蒂斯上賽季場均得到10.1分、5.1個籃板。33歲的奧古斯丁上賽季效力魔術,場均得到10.5分、4.6次助攻。
  • 書單|我們如何凝視衰老和死亡
    2000年時,讓·波德裡亞年過七旬,已經被診斷出癌症的他,知曉自己將要死去,在最後幾年《冷記憶》中,你可以讀到大量他與死亡的對話,時而鄭重,時而不屑,這位老者精力無限,瘋狂地傾瀉自己腦中最後的思緒,仿佛肉體已不再能束縛他,靈魂在現實與精神世界間自由地穿梭。
  • 優秀作業 | 維吉爾和奧古斯丁對羅馬帝國的不同態度
    奧古斯丁對上帝之城的追尋勢必導致對塵世之城的厭棄,儘管他對羅馬帝國中存在的「好」給予肯定,卻依舊從根本上否定他的存在,雖然否定的目的與意義在於尋找心靈的救贖。儘管奧古斯丁肯定了羅馬英雄的德性,但是這些英雄的德性卻是不值得的,應當有更好的目的——也就是上帝。面對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破的現實,奧古斯丁嘗試對羅馬的德性做出轉向,從時間和空間上永恆帝國的願望轉向內心中的羅馬、上帝之城的千年王國。可以看到,維吉爾和奧古斯丁對羅馬帝國從歷史敘事與精神詮釋均有著不同的態度,這與他們所處的歷史背景與思想淵源有關,本文試探究他們不同態度的表現與原因。
  • 奧古斯丁:哲學與神學的結合
    奧古斯丁的脫穎而出,是作為溝通古代時期和緊隨其後的基督教時代的最早一批神學家之一:他把基督教和新柏拉圖主義綜合起來。因此,在奧古斯丁那裡,我們遇到一些前面提到過的基督教新概念:處於中心的人類、作為線性發展的歷史、一個從虛無中創造出宇宙的位格化上帝。在奧古斯丁那裡,這些概念與古代時期的哲學結合在一起。
  • 奧古斯丁:惡在人間大有用處
    利科則藉助現代哲學的現象學和解釋學方法論證:古代社會中存在著各種潔淨與玷汙的禁忌,呈現為關於惡的各種象徵和神話,惡是人類原初生存處境的一部分。  隨著基督教神哲學的興起,惡的起源問題變得愈發棘手。如果相信至善的上帝從無中創造出了善的世界,那麼現實存在的惡起源於何處?從青年時代起,希波的奧古斯丁就開始思考這一難題,但最終卻陷入了惡的弔詭。
  • 奧古斯丁:富爾茨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他還會繼續進步
    賽後,魔術球員DJ-奧古斯丁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談到了隊友馬克爾-富爾茨。「富爾茨就是有著超越年紀的成熟。就他的年齡而言,他非常成熟,了解比賽。對於球員們來說,打籃球後心態會發生變化,在富爾茨身上就體現了這一點。
  • 奧古斯丁的理性與意志
    奧古斯丁認為,意志是人們精神生活中的決定因素,意志優先於理性,這種與理智主義信仰觀相反的觀點,意味著信仰不僅接受某種事物為真,而且還是熱情急切地把某物斷定為真。古希臘人認為理性優先於意志,而意志主義人類觀與基督教思想相吻合,奧古斯丁就主張感情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感情在倫理上是有價值的,好人都應該有愛和同情、羞恥和悔恨之心。他把絕對的自由意志歸諸人類,人們可以聽從上帝,也可以有意地不追隨上帝,罪惡往往產生於人的自由意志,或是人對意志有意的誤用。
  • 雄鹿總經理:奧古斯丁證明過自己,他為我們帶來了經驗
    虎撲11月29日訊 雄鹿官方今日宣布,他們已經與自由球員DJ-奧古斯丁籤約。「奧古斯丁為我們的後場帶來了十足的經驗,並且他會提升我們後衛位置上的陣容深度,他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裡已經證明過自己是一名高產的投手,也是一名出色的控球手,能讓他來到密爾沃基,我們很激動。」喬恩-霍斯特說道。 根據之前的報導,奧古斯丁與雄鹿達成一份3年2100萬美元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