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1月2日,中國駐東協使團和中國—東協關係協調國菲律賓常駐東協使團共同主辦中國—東協關係雅加達論壇2020年第三場活動——加強疫情之下經濟復甦合作的研討會。該活動由印尼外交政策協會承辦。本次活動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與印尼前貿易部長瓦加萬、菲律賓常駐東協代表諾埃爾大使、印尼外交政策協會創始人迪諾大使出席活動並致辭。來自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
鄧錫軍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與東協在初期以疫情防控為重心加強合作的基礎上,越來越多圍繞促進地區經濟復甦開展密切合作,再次在本地區乃至全世界樹立了深入抗疫合作的典範,也彰顯了中國和東協作為全球抗疫示範區、經濟復甦助推器的重要作用。雙方不斷加強高層溝通,為攜手抗疫、共謀發展提供戰略引領、指明合作方向。雙方共推復產復工,開通「快速通道」和「綠色通道」,穩定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增添地區動能。雙方保持經貿合作韌性,貿易和投資額逆勢上揚,東協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東協國家直接投資同比增長76.6%。雙方共同推進高質量「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基建項目不斷取得新進展,助力當地經濟復甦。
鄧大使指出,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推動經濟穩定恢復增長,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充分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中國政府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剛審議通過了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進一步增進了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東協是中國近鄰和重要合作夥伴,最有條件和希望在中國新發展格局中搶佔先機,擴大互利共贏,實現經濟復甦。
鄧大使表示,中方願與東協加強協調,密切合作,著眼疫情長期化、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共同推動地區抗疫和經濟復甦進程,打造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一是奪取疫情防控最終勝利。中國將切實履行在疫苗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後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承諾,優先考慮包括東協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需求,幫助東協徹底戰勝疫情。二是加強發展戰略深入對接。中方願同東協國家深化「一帶一路」合作,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與陸海新通道加強聯通,加快推進互聯互通項目建設。三是培育經濟合作新增長點。中方將同東協方共同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5G、大數據、智慧城市等新興領域合作,推動中國—東協藍色經濟夥伴關係建設。四是鞏固地區多邊合作共識。中方願同東協國家共同落實好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繼續堅持團結協作的亞洲價值觀,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和合作共贏理念,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推動年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印尼前貿易部長瓦加萬表示,東協—中國友好合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危害,東協和中國應共同堅持多邊主義,在普惠金融體系、旅遊業、互聯互通、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促進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持續加強合作。
菲律賓常駐東協代表諾埃爾表示,前一階段東協和中國共同抗疫效果顯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地區和世界經濟造成衝擊,東協和中國不僅加強疫苗合作,同時共推復產復工,力促地區經濟全面復甦。東協和中國是緊密合作夥伴,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將在全球樹立經濟復甦典範。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雙方如何加強合作共促經濟復甦、地區經濟復甦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後疫情時代如何實現地區經濟可持續、創新和有韌性的增長目標進行深入討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雙方可在共促地區及世界經濟復甦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並提出具體建議對策。
印尼外交政策協會創始人迪諾大使在總結談話中表示,東協和中國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期待雙方將在共同抗疫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合作,促進地區經濟在後疫情時代實現強勁、可持續復甦,為地區和世界民眾帶來福祉。
鄧大使在活動中還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國—東協疫苗合作、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等回答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提問。
END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東協關係雅加達論壇2020年第三場活動聚焦加強疫情之下經濟復甦合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