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女足被評為「強勢得過於殘暴」的同時,中國女足也挺進16強。
中國女足晉級淘汰賽 向觀眾致謝
外媒把2019年稱為「女足之年」,因為這次女足世界盃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關注。
你可能沒想到,這也引起了一個新的話題——女性運動內衣。
1999年,當美國足球運動員Brandi Chastain在女子世界盃上贏得點球時,她像男性球星那樣,脫下球衣慶祝,頓時所有評論把注意力從比賽轉移到了身體上。一個運動內衣暴露在眼前被認為是不雅的、不體面的。
Brandi Chastain慶祝進球
20年後的今天,全球女性運動內衣市場每年價值約67億美元。然而,即使是在2019年,購買運動內衣時,大家也會驚訝的發現,女子體育是多麼的不受待見。除了在胸廓周圍有一釐米的橡皮筋外就沒有任何其它支撐的軟材質短上衣,與加壓內衣放在一起出售,就好像它們能發揮同樣的功能一樣。許多所謂的運動內衣並不是為了促進體育活動,而是靠著寬肩帶和高領口,看起來很運動。
球星Mia Hamm
Nike 、Adidas等體育用品巨頭,都曾因為設計、尺碼、款式等問題,被投訴性別歧視。
但是,事情正在改變。
當銳步在其Puremove運動內衣中使用美國宇航局的技術,以及與拉夫堡大學合作的耐克公司(Nike)對運動中的女性身體進行生物力學測試時,它們發出了一條關於我們如何看待女性身體的信息。
Puremove運動內衣
曾供職阿森納和切爾西的女足運動員Eartha Pond說,「運動內衣是關於減少(胸部的)移動。對於一名運動員,它應該與護腿板是一個類別。我認為這不應該被性化。」她提到,提高運動內衣的形象,與承認月經周期對女運動員的影響非常類似。她認為正確談論體育運動中女性特有的問題,可能會對體育界以及體育以外的世界產生積極影響。
退役女足運動員Eartha Pond
今年的世界盃各國女隊首次將運動內衣作為官方裝備的一部分。耐克是本屆世界盃14個國家隊的贊助商,它利用Flyknit運動鞋的無縫尼龍氨綸技術打造了一款Flyknit運動內衣。
Flyknit無縫尼龍氨綸
對運動內衣的關注是女子足球發展的一個因素,這是Nike第一次創造了一套專為女性運動而設計的優秀裝備,而不是用男性運動員的服裝,按比例縮小的設計。
定製的女式套裝不僅反映了不同的身體狀況,還反映了心理上的差異。「顯然男運動員喜歡非常貼身,幾乎是緊身的(設計),因為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像超級英雄,但我們的女運動員感覺不一樣,」耐克的發言人Heather Amuney說,所有女式運動裝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她們感到不受身體的影響。
紐西蘭歌手Lorde穿著運動內衣打造「足球女孩」造型
運動內衣的製作技術也取得了進步。Nike的高級服裝產品經理Cassie Looker說:「我們讓運動員飛到波特蘭的體育研究實驗室,並對她們的身體進行了精確的檢測,使內衣適合她們的身體,精確到一針一線。」
球星Blake Lively
運動內衣的好壞直接導致是否能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或者根本不想動。Nike服裝創新副總裁Janett Nichol說:「這是因為運動內衣有一個相當大的工作:提供支撐,以減少運動時的反彈、不適,甚至組織損傷(伸展的乳房韌帶不會像肌肉組織那樣往後收緊)」。
簡而言之——沒有運動內衣,就沒有運動。
結合運動員的反饋、數據以及對不同胸部形狀和組織密度的深入了解,耐克採用女性特有的創新設計,為各個級別的運動員設計了高性能運動內衣。
Nike Flyknit運動鞋的無縫尼龍氨綸技術,是一種數字工程針織工藝,以其在輕質、貼合腳型和幾乎無縫的鞋幫而聞名。這是一項為期四年的任務,以微工程的模式,將靜態物質轉化為柔韌材料。它是需要由程式設計師、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的團隊來完成的專有技術。
Nike Flyknit運動鞋的無縫尼龍氨綸
今年,為了首次將Flyknit從球鞋中改進到內衣上,工程師和設計師進行了600多小時的嚴格生物測定,包括運動捕捉和創建地圖冊(身體數據)。
「運動內衣的目標是提供最大的支撐力和舒適度,」內衣和創新設計總監Nicole Rendone說解釋說,「我們優先考慮在關鍵區域提供支撐、透氣和降溫。」
這款內衣採用超柔軟的尼龍彈力紗製成,形狀適合女性身體,採用兩個單層拼接,組裝後帶來無縫的感覺。這種Flyknit工藝還使設計師能夠將雞心位(內衣正中間位置)與側比(內衣的側部)結合起來,在不添加拉線、襯墊、穩定器和彈性材料等部件的情況下提供最佳的形狀、支撐和舒適性。
成果是:無用的材料和接縫顯著減少。
以前,高支撐力的Nike運動內衣最多可達41個組件和22條接縫,而NikeFE/NOM Flyknit運動內衣只有兩個拼接和一個包邊,比耐克系列的其他運動內衣輕30%。
Nike還與俱樂部合作女足球衣
「只要能遇到一款合適的運動內衣,一定會讓你感覺更自信,」Nike內衣和創新設計總監Nicole Rendone說。
內容來源:Irishtimes、Vogue、Vox、Nike.com
編譯:Carol@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