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未來教育?未來教育需要做好怎麼樣的準備?這3點值得關注

2020-12-23 昌鴻老師

什麼是未來教育?怎麼走向未來教育?這涉及很多問題,具有很大的思考空間。當下,在理論與實踐上對未來教育已經有所探討,有觀點認為,未來教育是發生於當下,作用於未來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是用先進教育技術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未來人才」。

但這些討論需要在內涵及其價值上進一步釐清,對於如何走向未來教育,走向未來教育需要做好怎樣的準備等,還需要有更清楚地認識。

我從學生視角來談談對未來教育的認知

第一,描畫未來,反觀現在

未來教育、未來學校是何種狀態?未來的校長、教師尤其是學生是什麼模樣,都需要我們去描畫。我們在描畫的過程中,就能反觀現在的教育觀念、模式、手段是否適應未來的教育。我們現在有一種認知傾向,認為未來教育僅僅是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主要驅動力的教育。我認為,雖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主導著未來教育在技術層面的發展路徑,但正如前面的專家所言,教育「發展人、成全人」的核心價值和基本方向不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思考當下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是否適應人的發展和成全,是否適應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是否有助於人的價值實現。

第二,胸懷未來,珍惜現在

做教育,心中要有未來,更要珍惜現在。因為未來是今天的未來,而今天也是昨天的未來。我經常跟老師們交流這樣一個觀點,你給學生上的每一節課都是學生生命中不可重複的40分鐘,這40分鐘就應該是老師傾情投入的40分鐘,老師應該敞開生命情懷,去擁抱學生的生命。面對來勢洶洶的未來教育,教育者一定要有定力。拋開技術層面的東西,我們更要珍惜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天。現在,整個社會都處於浮躁的氣氛中,大家都太著急了,急匆匆地追趕定位不太合理的目標。作為教育者,我們無法解決社會大環境中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身,尤其是需要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重視每一堂課的價值實現,重視對學生的生命成長與發展,而不僅僅是盯著考試分數。

第三,著眼未來,立足現在

教育要面向未來。那我們現在能做什麼?從課程教學和教師層面來說,應當做到增強適應性、提高創新性、體現人文性。教師應該增強教育教學的適應性,適應未來對孩子的要求。我們所教的學生可能未來也會從事教育行業,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他們如果思維跟不上時代,很可能會和現在的教育者一樣犯同樣的錯誤。所以,為了讓將來的教師少犯錯,我們今天的教師就應該覺醒。

遺憾的是,不少課程教學論專家有一個通病,就是由概念到概念,一旦進入到實質性的操作層面就可能搞不清楚了,沒有真正地去「落實」。很多學者、專家一觸及實踐的「深水區」,就立馬打住,忽略了到底應該為教育實踐提供什麼這一關鍵性問題。立足現在,還要增強教育教學的人文性。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培養人的,教育的初心是「立德樹人」。教育是需要有初心的,無論是辦學者還是辦學的執行者,都要立足於立德樹人。不論將來如何變化,培養人的問題永遠是教育關注的焦點。教育,需要精準聚焦,把人教得越來越像「人」,去除其「獸性」,讓他們更文明、更有文化。

儘管,未來教育還有很多待獲取的未知,還有很多需破解的難題,但作為教育者,只要我們有開放的胸襟、堅定的信念去擁抱未來,美好的希望就會來臨。

相關焦點

  • 了解STEAM教育好處前,需要了解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
    如果不能早些適應這種時代的巨變,未來的生活不知道會怎麼樣,但起碼這些主流的工作崗位是無法勝任的。這裡絕不是製造焦慮,而是給家長們提個醒,「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孩子們的未來提供更多可能性是需要父母考慮的。
  • 巧口AI英語高培生:未來的教育需要OMO,少兒英語教育需要OMO
    今年,網易教育以「守正破局·創贏未來」為主題,再度搭建「金翼獎」這一廣闊合作平臺,旨在凝聚教育各界力量,共謀教育新未來。是我們當年所經歷的同樣的痛苦,我們的教育者無論是公立教育,還是課外培訓機構都要思考,我們怎麼樣減少孩子的痛苦,在英語學習的環節裡怎麼樣增加那一環,使他學的更有興趣,他對英語學習更自信,同時對他未來自己是不是繼續學英語,有一個很智慧的選擇。這個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
  • 林建華:未來教育除了知識外,還應關注常識、見識和膽識
    1月8日,2020未來教育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就「高等教育的改革的基本的共識」這一主題發表演講。以下根據他的演講內容整理:圖為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在發表演講。
  • 順為CEO許達來:在線教育賽道潛力巨大 要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雷建平 來源:雷帝觸網(ID:touchweb)一起教育科技上周五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募資超過3億美元,市值約20億美元
  • 未來十年,教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對於絕大多數人,這成為了唯一正確和通向成功的路。 內卷是因為大家只有一個目標,在這個目標的驅逐下,所有人前赴後繼。 拿高分、考名校、進大廠,人生的選擇被單一化,進入到了一個個死循環。我覺得這個才是教育的問題。什麼是所謂的成功?什麼是人生的目標?在階級逐漸固化的今天,單一價值驅動的結果是,大家前僕後繼的,當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 瞭望丨我們需要怎樣的未來教育
    編者按 新時代背景下,科技重塑未來教育,我們應該如何與時俱進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方法?近日,《瞭望》記者針對未來教育對教育界的各位專家進行了採訪報導,孫尚傳提出打造「少年科技童子功」的教育理念,文章中也將他的核心觀點作為重要提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共鳴。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教育科技紀實片《你好未來人類》5月27日上線,陳一佳探索未來教育
    主創團隊歷時16個月, 針對孩子的未來教育,聚焦時代背景下「科技與教育」的關係,分別前往英國、以色列、肯亞、美國、中國5個國家,希望給家長們開啟一份專屬的「科技教育攻略副本」。沒人教我們如何做爸媽,但這是我們最想做好的事,製片人兼總導演陳一佳如是說。
  • 薦書|這位教育大咖對未來教育提出這幾條定律
    教育應該同時關注孩子周圍的世界和內心的世界,並讓孩子參與這兩個世界中來上書房: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良好的教育獲得體面的生活,往往認為學歷晉升之路才能收穫良好的教育。《讓學校重生》中有一章是專門寫給家長的,而《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可以說是它的補充,是專門針對家長寫的。《讓天賦自由》《讓思維自由》《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讀者可以從這3本書深入感知肯·羅賓遜教育創新的思想內核,重新定義天賦,激活創造力,從原有的思維禁錮中掙脫出來,也有很多實際操作的方法。
  • 生態+教育:秦漢的啟迪未來科技城怎麼樣?丨追蹤100期
    作者: 西安樓市房子買了之後,建設進度怎麼樣?有什麼問題沒?能不能如期交付?這是買房人士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本微正持續跟蹤已賣完尚未交付的樓盤的建設情況,客觀展現項目的進展,供大家了解自己所買樓盤的情況。
  • 圓桌|未來的我們需要怎樣的藝術教育
    圓桌|未來的我們需要怎樣的藝術教育王芊霓2018-04-05 09:21 來源:澎湃新聞字號2018年3月26日, 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承辦的「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圓桌論壇範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的主題發言對當下虛擬-現實共築的世界提出了思考。
  • 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聚焦科技賦能教育 掌門教育分享新思路
    與此同時,馬陸亭提出,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辦學模式將迎來一系列挑戰,未來的教育需要注重兩點,一是面向國內,紮根中國大地;二是要擴大開放,加強交流。因此,治理模式更需要早日籌謀應對,比如網絡化的公開、公平、效率訴求,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及教育業態,購買服務的多重變化,大數據管理,區塊鏈技術推動教育評價等等。
  • 傳統教育VS未來教育,孩子方向將何去何從
    我們先看一道數學題:一個梨子花費3元錢,小明買2個梨,給了老闆10元錢,應該找他多少錢呢?這道題是不是非常熟悉呢?這幾乎是咱們每一個必考的題型。這種題的特點就是:它的初始條件和最後答案都是可以確定的,只要你按老師教的解題方法去做,絕不會錯。
  • 第三屆中國西部未來教育高峰論壇正式啟幕
    教育,是永遠的熱點。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在不斷追尋著「最好的教育」。什麼是優勢教育?怎樣培養國際化人才?家校共育應該怎樣做?12月19日14:00,第三屆中國西部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將正式啟幕 共話教育發展。
  • 朱永新:化「危」為「機」,把網絡學習的實驗場變成未來教育的現實
    朱永新:習近平總書記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強調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這既是當前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的需要,也提出了教育系統的根本任務、長遠任務。
  • 科橋教育牛劍班:中西融合 著眼未來
    據科橋教育官方數據統計,截止3月1日,該校學生已收穫39份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布裡斯託大學、愛丁堡大學、華威大學、杜倫大學等英國G5院校和英國前十大學的預錄取通知,另外還包括2份澳洲大學預錄取通知。
  • 藝術教育 愛的啟蒙——記楊瀾和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的公益探索
    2016年,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在藝術教育創新、藝術教育理念倡導、藝術教育普惠三個領域系統性地探索藝術教育的公益實踐,通過陽光未來藝術教師種子發展計劃培訓了790人次、162名一線藝術教師和志願者,研發《愛的啟蒙》系列兒童藝術課程;初步建成北京、成都、南京三個具有代表性和輻射能力的「愛的啟蒙」藝術教育實驗基地,支持37所打工子弟學校展開藝術課程、藝術團、藝術之旅等活動,完成3條藝術教育理念公益短片的拍攝和傳播
  • 少兒編程教育,是未來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是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而出現的。17世紀中葉以後,隨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以及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革,勞動者需要接受更多系統的、實用的學校教育,以滿足大生產的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義務教育制度和現代學校制度也應運而生。
  • 這位教育大咖對未來教育提出這幾...
    」 教育應該同時關注孩子周圍的世界和內心的世界,並讓孩子參與這兩個世界中來 上書房: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良好的教育獲得體面的生活,往往認為學歷晉升之路才能收穫良好的教育。
  • 掌門教育亮相北師大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 分享技術賦能教育...
    後疫情時期,在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引領下,我們迫切需要反思傳統教育體系中存在的不足,總結大規模在線教育的有益經驗,進一步發揮智能時代的前沿技術優勢,加快探索構建面向未來的教育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