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布市場——消亡之際

2021-02-17 張相機

消亡之際——深水埗布市場

**這是我第一次走進深水埗布市場,亦將成為最後一次。

位於欽州街與荔枝角道的交叉口, 俗稱「棚仔」的欽州街小販市場是一座以鐵皮搭頂的小市場。「棚仔」是布販的集中地,亦是設計系學生、成衣生產商、自家製衣女性及手工藝愛好者常到之地,有「深水埗布市場」之稱。(引自facebook社群「反對深水埗布市場將被關閉」)

今年八月,食環署下令擬收回深水埗布市場區域,改建住宅單位,這一極具特色的小販集中地,或將永久性關閉。我也因而奔赴那裡,在它消亡之際。


攤檔外觀與要求安置方案的標語


在門口向內張望的路人

鐵皮攤檔用油布裹了起來,從外面看去極不顯眼,僅能從為數不多的出入口向內一窺究竟。布匹密密麻麻的堆疊起來,被一人寬的小路隔開,顯得極是逼仄,有檔主自嘲這裡「汙糟邋遢」,和外面敞亮的布行相比自然不受青睞。


層疊的布匹


各色布捲軸

這裡的布價極為便宜,相比與它相隔不遠的元州街上的布店,幾乎便宜一半。價格的低廉和款式的多樣,讓這裡成為了不少設計師、主婦,甚至cosplay愛好者的心頭好。


整理布匹的檔主


翻找舊時照片的檔主

食環署的決定,讓檔主們憂心忡忡。政府曾提出讓他們搬去其他各區攤檔空置位置繼續經營,我亦和他們談及此事,他們卻覺得「沒有這樣的一個集中的市場,零散經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更提出政府的安置位置都較為偏遠,或已有不少布檔經營,轉移經營地點攤檔將難以為繼。
現時,深水埗區議會部分議員又提出想在原址重建布檔市場,形成類似「高登」、「黃金」一般的深水埗文化標誌。然而這一提議能否戰勝地產開發的高額利潤吸引,我們仍無從知曉。無論如何,這個顯得陳舊、逼仄而落時的鐵皮檔口,都即將走向它的終點。


布檔裡懸掛著的黃曆


修剪布料的工作檯

清拆已然不遠,然而在這之前,營生仍一如往常的繼續著。顧客們穿行於布匹之間挑選著中意的料子,檔主們則向他們介紹著自己的貨品,一切仿佛與往日無異。


準備打烊的攤檔

「多咗你哋啊「,看到我拿著相機走來,檔主大媽笑著如是說。

歡迎關注張相機

相關焦點

  • 【當代深水埗指南】最野生,也是最鮮活的深水埗,都在這裡
    而近年,深水埗被視為新的文化地標,伴隨舊式傳統行業式微,新型文化產業進駐,不同主題的選物店、藝術空間、咖啡店在區內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深水埗是東南亞最大的布料市場,布鋪數目高峰時期超過千家。從深水埗的街道名稱,就可以了解一二:珠仔街、基隆布街等。
  • 深水埗—香港生活水平最低的地方
    香港電影《一念無明》,背景就是設在深水埗的一個家庭裡,而這部電影也很好地刻畫了一個生活在深水埗香港家庭的困境。而深水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代表香港中下階層人民的一個符號。第一點是因為深水埗是香港老齡人口最多的一個區,65歲以上的長者約佔全區人口的17%(2018年)。不少老人家因年紀老邁,沒有工作和退休金保障,並且沒有子女照顧。
  • 深水埗的簡史(一)
    事實上,位於今日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正好有一個深水碼頭,故有人說「深水埗」一名的來源。另外,又有一說法,指「埔」是閩粵方言,泛指平坦的地方,「深水埔」也就是指碼頭附近的平地。無論如何,從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 年)撰寫的歷史書《新安縣志》中,我們已經可以找到「深水莆村」的記載,可以肯定的是深水埗的歷史是非常悠久。
  • 深水埗,千萬別一個人去!
    近日,在外國雜誌《Time Out》評選出的全球40個最有型的社區中,深水埗勇奪第三名,可謂是為港爭光!!!想不到吧?!不知道大家對深水埗有怎樣的印象,小編我第一次出地鐵口時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壓迫感。
  • 深水埗除了鴨寮街還有什麼?
    以深水埗為例,很多人都只知道這裡專售二手貨物的鴨寮街、賣與電子相關的電腦商場,以及去年公佈的米芝蓮小吃店舖。其實,這裡囊括的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我每日眼見的香港縮影。◆曾聽過一個關於香港貧窮問題的講座,幾年來深水埗的入息中位數為全港最低,而月收入低於貧窮線下的居民人數亦有增無減。當中主講嘉賓提及,自己在香港曾吃過最便宜的飯盒要27塊港幣,然而這個價格,在深水埗的普通餐廳根本吃不到。
  • 深水埗地道美食推薦
    再加上價格相對較低的食肆雲集,定期的服裝設計,文藝表演,攝影比賽等活動,令深水埗成為一個吃喝玩樂集中地。深水埗有很多地道、便宜而且是超好吃的美食!如果你願意多花幾分鐘坐地鐵到深水埗站,附近就有很多可以嘗試的美食!本只是間尋常街坊糕品店,然而那古法製作的糕品卻令它聲名遠播。
  • 來香港,吃在深水埗
    來香港,吃在深水埗很多夥伴們問我來香港要去哪裡吃,吃什麼,我永遠只告訴他三個字:深!招牌慄子露果然名不虛傳,鮮香,最主要是裡面慄子夠多,夠粉,但是又沒有那麼甜膩。當然除了慄子露外,這家招牌還有蛋白杏仁茶,適合女生養顏美白;烏豆桑寄生蓮子茶,加了烏豆的桑寄生茶說不定也別有一番風味。
  • 香港十八區之深水埗大區:脫胎換骨
    時至今日,深水埗遍布特色唐樓、電子產品、潮牌服飾、舊貨市場、咖啡館,吸引了全港的年輕人來此淘貨,今年還被《Time Out》評為 「the 40 coolest neighbourhoods in the world」 裡面的第三名。
  • 香港的好吃的,深水埗篇
    今天,讓我們走進 深 水 埗 ~劉森記麵家 深水埗褔榮街80號地舖深水埗桂林街48號地下劉森記上過《舌尖》,來朝聖的客人自然絡繹不絕。來深水埗就要吃大排檔咯~ 這家小菜王在當地人中人氣挺旺的,生意好到擴張到2間還是3間鋪了。香港的大排檔,價格肯定比國內貴得多,但分量大,最好多幾個人來吃,可以多點幾個菜式嘗嘗。另外這種大排檔的好處就是可以根據客人要求來出菜,愛怎麼燒法的,下單的時候關照一下就好~
  • 11月 | 深水埗與文青
    深水埗基隆街基發樓,我剛來香港住的地方。提到深水埗,窮,是第一印象。直到現在也清楚記得讀書時,跟番茄結伴回家的場景。被三語搭訕過,入夜後我倆幾乎不敢直視南亞人的眼睛。基隆街也是布料一條街,很多學設計的學生都會來這邊買布料、紐扣。金城武Emporio Armani SS12的經典照片,也拍攝於此。
  • 深水埗丨關於香港的市井天堂
    深水埗的名字,是由於當時位於現今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的一個深水碼頭而得來。深水埗區雖屬九龍但鄰近新界,集兩地風情於一身。深水埗位於旺角的北面,相距只有兩個地鐵站。由於是香港最早期的工商業中心之一,所以在今天看來,似乎被新發展的地域所替代,也正因如此,深水埗能保持其最原始港味。
  • 深水埗很出名,但這條尋寶路線卻依舊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來到深水埗,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答案。這裡保留了香港太多的美好,動輒五十上百年的傳承,為許多人保留了一份親切的回憶、體貼的溫暖。寶華扎作老闆歐陽秉志是一位留在深水埗的紙紮手藝人,他說:「雖然這裡看起來很舊,但保留了濃濃的人情味,而且有很多美食,又有很多東西看。」
  • 在深水埗,吃遍老香港的味道!
    ,大家首先想到是舊區和淘寶好去處,但其實人口密集的深水埗還隱藏著各種地道美食,其中福華街、福榮街、北河街及桂林街一帶最為集中,這裡的美食基本都沿用最傳統製法,保證正宗香港味!對於資深吃貨來說,不到深水埗,怎麼能說你嘗過香港美食!公和豆品廠的歷史已有百餘年了,全港很多分店,但大多數都是加盟店,在深水埗的這一間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由於豆製品都是現做現賣才會更加新鮮好吃,店裡都是每天凌晨1點半就開始製作了,以保證早上6點半的供應。
  • 【逛吃】慢走深水埗第二季
    再逛深水埗,3小時慢走5家店,人均不超100元人民幣,好吃實惠。來看。經常有後臺互動的吃貨可能知道,我叨叨去深水埗已經很久很久了,可是直到上周才湊齊人成行,哎,原來要組一個吃飯的局一點也不容易,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人生多麼珍稀的財富。感恩。
  • 你絕對沒在小紅書看過的深水埗!
    許多看似高冷的文青都把內心最柔軟的情懷安置在了深水埗不少日系小店、樓上café都選址深水埗黃竹街大南街一帶成為文café聚集處就連旅發局都推薦了一條深水埗文青打卡路線!看來大家要改變一下對深水埗只有髒亂貧窮的印象啦!位於深水埗後山下的美荷樓,是第一座公共房屋,已改建為背包旅舍。設計則是將香港舊建築和西式風格融合,很多網友評論這兒是背包客住宿好去處。此外,懷舊的冰室也很好拍,不用調濾鏡也能拍出老香港的味道。
  • 【港食】深水埗的甜蜜小店
    來到香港,如果想體驗各式傳統的香港滋味,同時也是中式甜品愛好者的話,那深水埗絕對是你不想錯過的地方。 深水埗福華街115-117號北河商場地下10號舖 但要記得留意的是坤記的糕點都是按重量來計價錢的 生隆餅家   深水埗北河街68號地下
  • 【真實的香港】知道深水埗嗎?說說這裡的故事.
    豬扒很薄,而且醃製很入味,可以從深水埗地鐵站B2出口走5分鐘,耀東街15-16號大排檔,體驗接地氣的香港自由行,試試!埗這個字在古代漢字是埔或埠,簡單的說就是碼頭的意思,深水埗意思就是深水碼頭。走在深水埗的街頭,時光仿佛穿越到民國,這邊天后廟丶三太子及北帝廟,那邊還有個武帝廟,經過深水埗警署跟美荷樓,還可以看到南昌押及二戰前的房子。
  • 討論 | 香港深水埗有哪些文青打卡點?
    在我看來,深水埗是香港的文創聚集地,它聚集了一群喜歡香港文化和手創愛好者,更是本地文青的打卡點。除了兄弟皮藝、合益泰小食,你知道深水埗還有哪些文青打卡點?喜歡喝咖啡的小夥伴們,可以去Café Sausalito,可以說是深水埗咖啡朝聖地。
  • 味道 在深水埗,吃遍老香港的味道!
    ,大家首先想到是舊區和淘寶好去處,但其實人口密集的深水埗還隱藏著各種地道美食,其中福華街、福榮街、北河街及桂林街一帶最為集中,這裡的美食基本都沿用最傳統製法,保證正宗香港味!對於資深吃貨來說,不到深水埗,怎麼能說你嘗過香港美食!公和豆品廠的歷史已經有百餘年了,全港有很多分店,但大多數都是加盟店,在深水埗的這一間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由於豆製品都是現做現賣才會更加新鮮好吃,店裡都是每天凌晨1點半就開始製作了,以保證早上6點半的供應。
  • 深水埗吃住攻略:來港不吃深水埗,縱是吃貨也枉然
    ——剛花錢租了房的十八歲的XX小姐幾個月裡,我和我的小夥伴pyq同學眼看著香港租房價格蹭蹭蹭往上漲,我們的心情是唰唰唰往下掉。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們飛抵香港看房。一隻腳踏出深水埗地鐵站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熱浪差點沒把我們掀回大陸去。單純天兒熱也就罷了,還又悶又潮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