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的簡史(一)

2021-03-02 龍週報

深水埗,又名深水埔。「埗」,按《康熙字典》的解說,是指「埠頭」,即我們常說的「碼頭」。事實上,位於今日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正好有一個深水碼頭,故有人說「深水埗」一名的來源。

另外,又有一說法,指「埔」是閩粵方言,泛指平坦的地方,「深水埔」也就是指碼頭附近的平地。無論如何,從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 年)撰寫的歷史書《新安縣志》中,我們已經可以找到「深水莆村」的記載,可以肯定的是深水埗的歷史是非常悠久。

不過,要再往上追上去,我們可以發現原來遠在東漢時代,即公元25至220年,深水埗已有人定居。而這說法在1955年出土的東漢古墓「李鄭屋古墓」的考證已可見一斑。

清代康熙復界後,大批無地可耕的客家人響應當時清廷號召,從粵北一帶移居香港。其中,深水埗也出現了大量客家移民。他們得到清廷提供的種子、農具,在深水埗展開新生活。據《深水埗風物志》考證,當時在區內生活的氏族有鄧、周、曾、李、鄭、蘇、黃、葉、謝、吳及徐等。

1842年南京條約後,英國割據了香港島。九龍半島隨即成為中國南部水域的重要前哨防線。而地處九龍西北的深水埗的防務地位也因而提高了。清廷於此設置「深水莆汛」,派了三十五名房兵駐守,由大鵬協水師右營管轄。據清兵制,綠營軍內部有標、協、營、汛四級軍事編制。「汛」的人數並不固定,主要工作是「防禦道路邊境」。

到了1887年,清廷在馬灣(屬於荃灣區)設立「九龍關,隸屬「粵海關」之下,負責監察來往船隻的海上活動(包括了走私活動)。其後在「九龍關」之下附設多個關廠,其中包括了茘枝角和深水莆兩個分廠。後來,「深水莆分關」主力負責鴉片驗證,辦理小額物品徵稅及作為海關船隻停泊之所。到了1899年英軍接管界限街以北的租借地後,「深水莆分關」關閉。

在成為殖民地之前,深水埗和長沙灣、九龍塘等幾個村落,都是客籍村落,人口不多,只有約二千多人。村民日常主要靠務農、飼養禽畜、捕魚、航運貨物及打工維生,生活並不富裕。而「深水埗是附近最大的村落,順便成章形成了當時區內的市集。

被英殖民統治後,深水埗被港英政府被劃入新九龍,並稱為第四約。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英國政府迅即派遣輔政司駱克(Stewart Lockhart)到新界進行詳細調查,寫成《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報告書提及當時的深水埗仍是郊野地區,甚至聽聞有人於此地山洞發現過兩隻老虎。而報告書附圖表記載了深水埗當時有十五間私塾,平均每間學校約有二十人,本地人的學校有七間,客家人的有八間。

觀乎今天商貿繁盛的深水埗,相信大家很難想像百多年的深水埗原來是這個面猊。今期暫時寫到這裡,下次筆者再跟大家說說深水埗簡史。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掃一掃,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資訊!!


歡迎瀏覽全頁版: https://issuu.com/KowloonPost

網站: http://kowloonpost.hk

FACEBOOK: 龍週 KowloonPost

WECHAT: 龍週報 kowloonposthk

相關焦點

  • 【當代深水埗指南】最野生,也是最鮮活的深水埗,都在這裡
    一直以來,大家對深水埗的印象有二,一是刻板的「貧窮低收入」,二是傳統工業源材料的集中地,「沒事應該不會有人想去吧?」而近年,深水埗被視為新的文化地標,伴隨舊式傳統行業式微,新型文化產業進駐,不同主題的選物店、藝術空間、咖啡店在區內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深水埗是東南亞最大的布料市場,布鋪數目高峰時期超過千家。從深水埗的街道名稱,就可以了解一二:珠仔街、基隆布街等。
  • 來香港,吃在深水埗
    來香港,吃在深水埗很多夥伴們問我來香港要去哪裡吃,吃什麼,我永遠只告訴他三個字:深!招牌慄子露果然名不虛傳,鮮香,最主要是裡面慄子夠多,夠粉,但是又沒有那麼甜膩。當然除了慄子露外,這家招牌還有蛋白杏仁茶,適合女生養顏美白;烏豆桑寄生蓮子茶,加了烏豆的桑寄生茶說不定也別有一番風味。
  • 香港的好吃的,深水埗篇
    今天,讓我們走進 深 水 埗 ~劉森記麵家 深水埗褔榮街80號地舖深水埗桂林街48號地下劉森記上過《舌尖》,來朝聖的客人自然絡繹不絕。這間店誇張到一條街連開3間鋪!而且每間鋪 都 排 隊!我們下午3點去的,還是排隊!豬潤牛肉麵,豬潤就是豬肝,端上來一碗麵全是沫子,看著有點嚇人,但是吃起來又沒有腥味。也是蠻下功夫的。湯頭也好喝!
  • 深水埗地道美食推薦
    再加上價格相對較低的食肆雲集,定期的服裝設計,文藝表演,攝影比賽等活動,令深水埗成為一個吃喝玩樂集中地。深水埗有很多地道、便宜而且是超好吃的美食!如果你願意多花幾分鐘坐地鐵到深水埗站,附近就有很多可以嘗試的美食!本只是間尋常街坊糕品店,然而那古法製作的糕品卻令它聲名遠播。
  • 深水埗,千萬別一個人去!
    一想到自己原本普通的飾品和衣服,用花邊稍稍點綴就能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沒有調料的時候,撒一勺店家附送的紅糖,格外清甜。推薦指數:🌟🌟🌟🌟(5顆滿星)價格:$50以下地址:深水埗北河街118號地下添好運點心專門店,這個不用多介紹吧!不過大家知道它的發源地就是全港最多平民價米芝蓮的深水埗嗎?
  • 11月 | 深水埗與文青
    深水埗基隆街基發樓,我剛來香港住的地方。提到深水埗,窮,是第一印象。直到現在也清楚記得讀書時,跟番茄結伴回家的場景。被三語搭訕過,入夜後我倆幾乎不敢直視南亞人的眼睛。基隆街也是布料一條街,很多學設計的學生都會來這邊買布料、紐扣。金城武Emporio Armani SS12的經典照片,也拍攝於此。
  • 深水埗布市場——消亡之際
    消亡之際——深水埗布市場**這是我第一次走進深水埗布市場,亦將成為最後一次。
  • 深水埗丨關於香港的市井天堂
    深水埗區雖屬九龍但鄰近新界,集兩地風情於一身。深水埗位於旺角的北面,相距只有兩個地鐵站。由於是香港最早期的工商業中心之一,所以在今天看來,似乎被新發展的地域所替代,也正因如此,深水埗能保持其最原始港味。
  • 深水埗—香港生活水平最低的地方
    在前兩篇的香港熱門打卡點介紹中,小編有提到深水埗這個香港最有人文氣息的地方。 深水埗也是小編生活快將近10年的一個地方,這10年來小編生活在深水埗的點點滴滴。可以說讓小編看到了香港不同的一面。 可能在其他地方的人看來,香港是一個自由之都,購物之都,經濟自由之都。
  • 在深水埗,吃遍老香港的味道!
    店家的的料放的十足,能夠讓你每一口都能吃到紅豆粒。115-117號北河商場地下10號鋪 (深水埗地鐵站B2出口)招牌:白糖糕、砵仔糕、紅豆糕、芝麻糕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08:00-23:00這裡仿佛是70年代的定格,隱身在鐵皮排擋的後面,店內的家具雖然有所更換,但是都是按照原來的風格,在這裡的喝一杯奶茶,同時也能體驗過去的香港味道。
  • 香港十八區之深水埗大區:脫胎換骨
    深水埗大區大致包括了南昌站及周邊(深水埗分區西,以海壇街為界)、深水埗分區、荔枝角、長沙灣、石郟尾。行政上來說,深水埗大區還包括部分筆架山與又一村這兩個高尚住宅區,但兩區地處半山和高臺地,與深水埗的其它區域有天然地理隔離,反而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連成一片。因此筆架山、又一村在九龍城區的文章中描述,本文不再重複。
  • 【逛吃】慢走深水埗第二季
    說香港是美食天堂的人,你們必須知道,只有老區才能體現香港人吃的精髓,深水埗是赴港覓食不可或缺的一站。
  • 【港食】深水埗的甜蜜小店
    來到香港,如果想體驗各式傳統的香港滋味,同時也是中式甜品愛好者的話,那深水埗絕對是你不想錯過的地方。 深水埗福華街115-117號北河商場地下10號舖 白糖糕小小一塊還挺有米香味的,比較彈牙,但買這塊糕就要搏一搏啦。皆因網絡上很多的評價就大贊坤記的白糖糕沒有一絲酸味,但小編買的白糖糕甜中帶少少酸啦。
  • 你絕對沒在小紅書看過的深水埗!
    許多看似高冷的文青都把內心最柔軟的情懷安置在了深水埗不少日系小店、樓上café都選址深水埗黃竹街大南街一帶成為文café聚集處就連旅發局都推薦了一條深水埗文青打卡路線!地址:港鐵深水埗B2出口,沿北河街步行約10分鐘費用:免費開放時間:星期一 (公眾假期除外) 休息星期二至日 09:30 - 17:00"集合旅行、設計與生活的多媒體平臺"這家店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一進店,超像去了日本的設計小店!
  • 【真實的香港】知道深水埗嗎?說說這裡的故事.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深水埗納入香港地界,所以當時英軍在此設立軍營,所以就有了一條街,叫營盤街。但這裡仍然是很多人的美好回憶,例如大導演吳宇森,他小時候就是住在這一區,所以後來將他住過的地方建了一個青年旅舍,叫美荷樓。
  • 味道 在深水埗,吃遍老香港的味道!
    對於資深吃貨來說,不到深水埗,怎麼能說你嘗過香港美食!公和豆品廠的歷史已經有百餘年了,全港有很多分店,但大多數都是加盟店,在深水埗的這一間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由於豆製品都是現做現賣才會更加新鮮好吃,店裡都是每天凌晨1點半就開始製作了,以保證早上6點半的供應。
  • 味道 | 是時候了,帶你到深水埗街頭暴飲暴食!
    都說深水埗擁有香港最真實的樣子,這裡一直是不少港迷的必去之處!這裡沒有高樓大廈,都是看起來歷史悠久的舊樓房;這裡也沒有高檔的海景餐廳,卻有著價格接地氣又能吃超飽的五星級小食。深水埗足料燒賣,魚香味美!這間「金華美食」在深水埗無人不知,生招牌阿伯不僅很幽默,而且他做的燒賣魚蛋真的正!(圖片源自@yam1ga)
  • 社區及公屋探索 – 深水埗石硤尾
    深水埗是九龍的老區,也是最能體現中低下階層生活的活潑市井社區,充滿著唐樓、劏房、私樓、公屋,小食。
  • 深水埗除了鴨寮街還有什麼?
    文化程度低、沒有一技傍身令他們難以追上通貨膨脹的高物價,"有工開、有飯食、有屋住"也就成了最簡單和最迫切的願望。在去年一期《號外》雜誌上刊登過"劏房圍城"的專題報導,其中一位單親印尼籍媽媽與兩個讀小學的女兒住在區內一個被分割成六個劏房的單位中,無奈日常的活動空間很小,但一家三口的快樂卻是無限大。深水埗很窮,但也可以很富有。◆
  • 香港旅行自由行:到深水埗細品老香港
    香港旅行自由行:被活化的歷史建築彷彿一扇窗,讓人窺見香港多樣化的建築古蹟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