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提問|防範「冒名頂替上大學」,山東將採取哪些措施?

2020-12-16 山東省教育廳

7月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夏季高考工作情況。針對「省教育廳採取哪些措施來防範高校招生冒名頂替行為,維護教育招生考試的公平公正呢?」這一問題,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關延平進行了解答,山東教育發布小編帶您一起看看大家關心的問題↓↓↓

Q

近來媒體曝光了我省幾起冒名頂替入學事件,請問關廳長,省教育廳採取了哪些措施來防範高校招生冒名頂替行為,維護教育招生考試的公平公正呢?

A

近期媒體報導、社會關注的冒名頂替入學事件,大多發生在2006年前,由於當時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開渠道不暢、身份鑑別技術限制等歷史原因,相關人員採取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入學資格。近年來,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加強對考試、錄取、入學等各環節的管理,採取多項措施,防範冒名頂替入學行為。媒體報導的「山東查出242名冒名頂替入學人員」是2018年9月啟動學籍清查行動查出來的冒名頂替線索,而其違法行為絕大多數是發生在2006年以前。

教育招生考試公平是社會公平、教育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們在通過入學機會均等、辦學條件公平、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等措施,努力維護義務教育公平的同時,也通過多種措施維護高校招生考試的公平。

在考試環節:一是嚴格考生報名信息核查,在報名後實現了身份證號、姓名、照片信息與公安部人口資料庫接口的實時比對認證,保障考生報名的真實性。二是實現考生入場身份認證,建設了先進智能的身份認證雲平臺,實現了全省統一考生入場身份認證系統,對入場考生實行人臉比對核驗。

在錄取環節:一是建立多種認證方式保障考生志願信息安全。志願填報系統實現雙因子認證,考生登錄和志願提交需要輸入個人登錄密碼和本人的手機驗證碼,保證志願填報的真實性。二是及時公開錄取信息。通過官方網站及時公布高考各批次院校投檔情況,包括投檔院校、投檔單位、投檔最低分等信息,讓考生及時了解院校投檔情況,保證錄取相關信息的及時公開。三是建立公開便捷的高考錄取查詢方式。各批次錄取結束後,通過手機簡訊推送、網站查詢方式公布錄取結果,考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核驗錄取信息的一致性,保證考生錄取結果的準確、真實。

在入學環節:一是入學實行六對照,錄取通知書、身份證、戶口遷移證明、準考證、本人、錄取名冊完全一致方準辦理入學手續。二是實行入學考試,對於成績差異較大的提交省考試院進行覆核,覆核無異議準予註冊。三是由輔導員組織覆審新生檔案,錄取新生電子檔案與本人不一致的,或者與中學檔案不一致的,或者新生行為異常的,由校學生管理部門組織審核,無異議的方準註冊。

下一步,我們還將推進建立信息服務平臺,為考生提供更為即時、可靠、豐富的體檢、成績、志願、錄取結果等信息的推送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研究,通過技術手段提供各類信息服務保障,保證信息的及時公開和安全可靠。

昨天,教育部提出,要以最嚴密的程序保障招生公平。我們將堅決貫徹教育部要求,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複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報到入學的取消其學籍,不予新生學籍電子註冊;同時配合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一查到底,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切實維護我省教育招生考試的公平公正。

關於你提到媒體報導稱苟晶被頂替上學事,有關部門正在調查,一有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可以告訴各位記者朋友的是,冒名頂替入學是違法行為,陳春秀、王麗麗被冒名頂替案中,主要涉案人員已被追究法律責任。苟晶案也是如此,一旦查實一定會追究冒名頂替入學者的法律責任和其他人員的相關責任。請大家關注我們的信息發布。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觸犯哪些法律?聽聽律師怎麼說!
    閔瀚霖律師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入手救濟:第一方面,教育部門可以專門設置恢復學籍以及補錄機制,針對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學生如果願意回到學校繼續學業,可以通過補錄機制完成;第二方面,針對冒名頂替上學的學生,因上大學後工作所產生的工資以及其他收入,應當按照一定比例賠償給被侵害一方。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是怎麼回事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梳理
    系統信息顯示,「陳春秀」當年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了,在這所大學讀了三年專科。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簡稱「學信網」)上,陳春秀見到,系統裡的那位「陳春秀」跟自己身份信息一致,只有照片不是自己的。今年5月21日,陳春秀經老師提醒,第一次在學信網上查看學籍信息。
  •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原因是什麼?期待全國開展「普查」工作!
    2004年,以理科546分考上山東理工大學的陳秀春,被一個高考成績僅僅303分的文科生給頂替上了大學,直到今年5月,被頂替者陳秀春通過學信網才發現這個真相。從山東教育廳在全省範圍內系統開展高等教育學歷清查工作以來,累計已經查出242名冒名頂替者,涉及的高校達到14所之多,且其中包括中國海洋大學這樣的985大學。頂替上大學在山東一地出現之多,讓人驚訝。為什麼山東會出現這麼多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條原因。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的思考
    十年寒窗,高考對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通過個人努力改寫命運的重要時機,但有些人卻通過違法操作甚至犯罪行為,冒名頂替將他人多年求學考取的升學機會暗中竊取。近期,關於苟晶「反映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山東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與當地有關單位一起對調查核實的結果進行了通報,根據調查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對有關人員作出了處理,涉嫌犯罪問題的已由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近年來,媒體報導披露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屢見不鮮。
  • 「兩年」242人涉冒名頂替上大學?山東這是「膽肥了」?
    據南方都市報6月19日披露,近兩年內,山東省內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入學。在2018-2019年,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 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學渣也能順利畢業,現在大學教育的水分究竟有多大?
    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以546分的高考成績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高出當時的專科錄取分數線27分。那個半路攔截錄取通知書冒名頂替陳春秀去山東理工大學報到上學的陳豔平,高考成績是276分,比專科錄取分數線低了243分。這麼差的高考成績,就算她進了大學,她能跟得上大學的課業學習嗎?可是她居然也順利畢業了。
  • 日本將立法防止職權騷擾 督促企業採取措施加以防範
    人民網東京19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擬立法要求企業採取措施防止職場中的職權騷擾。 過去,企業經營方認為職權騷擾和「業務指導」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對立法防止職權騷擾持反對態度。但隨著職權騷擾的增多,日本厚生勞動省認為是時候有必要立法加以防範。
  • 為什麼那麼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最近山東爆出242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除了爆出這些之外,山東教育局還在嚴查此事。最終會有多少人被查出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至於說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這個毫無疑問當然是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了。因為想要找一個體面的工作,都是需要有學歷的。可是,自己很笨根本就考不上,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要一個學歷,好像除了冒名頂替,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吧。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1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回顧 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 山東「冒名頂替農家女上大學」涉事者系街道辦工作人員,已被停職
    針對媒體報導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6月11日,山東冠縣人民政府通報稱,頂替者陳某某,系該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目前已被停職,事件涉及詳細信息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縣委、縣政府將依據調查結果依法依紀依規嚴肅處理,最終結果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 山東聊城大學回應「冒名頂替上中專」:註銷學籍並撤銷其畢業證書
    「山東聊城又出現冒名頂替上中專」一事持續引發關注。1996年,山東聊城的王麗麗報考了聊城農業學校,因未收到錄取通知書以為未被錄取,後發現聊城市東昌府區柳園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王某冒用其身份信息就讀。6月16日,南都記者從聊城大學獲悉,該校已責成聊城農業學校、聊城大學農學院註銷冒名者學籍,並撤銷其畢業證書。南都此前報導,被冒名頂替的當事人王麗麗告訴南都記者,2016年,聊城市東昌府區柳園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王某及其弟弟,到她的家裡問她是否在1996年考過當時的一所中專——聊城農業學校。她回復稱考過,但沒有考上。
  • 山東回應高考冒名頂替事件:大多發生在2006年前
    就媒體曝光的山東省幾起冒名頂替入學事件,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關延平在發布會上回應稱,這些冒名頂替入學事件,大多發生在2006年前,由於當時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開渠道不暢、身份鑑別技術限制等歷史原因,相關人員採取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入學資格。關延平稱,近年來,山東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加強對考試、錄取、入學等各環節的管理,採取多項措施,防範高考冒名頂替行為。
  • 中信證券山東公司被採取監管措施:涉未能有效防範員工違法違規風險...
    魯網·泰山財經9月16日訊(記者 張潤邦)因未能有效防範員工違法違規風險等三項違規行為,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信證券(山東)公司)被青島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並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監管措施。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冒名頂替侵害的不僅是被頂替者的個人利益,更是教育公平這塊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你偷了我的人生!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而在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寒窗苦讀數十年沒有圓一個大學夢。於是在她36歲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決定:參加成人高考。這不考不知道,報名的時候卻嚇一跳,她被招生老師告知有學籍學歷,而且還有畢業證,陳春秀猛地一驚,很是不相信,但是經過自己再三確認,她自己也發現了問題:原來自己的大學錄取名額被人冒名頂替了!
  • 熊丙奇:「冒名頂替上大學」,更需查清背後利益鏈如何運作
    據報導,近日,山東冠縣的陳女士在報考成人高考時查證發現,自己16年前被冒名頂替入讀山東理工大學,該事件隨即引發社會熱議。6月10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通報稱,已責成冠縣有關方面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全面調查,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山東女子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讓「千古奇丐」武訓地下何安?
    兩個陳春秀(左為頂替陳春秀入學的陳雙最近,山東聊城市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陳雙雙拿著陳春秀的錄取通知書,前往山東理工大學報到,成為一名大學生。由此,兩個人的命運開始改寫。「沒考上大學」的陳春秀做過電子廠工人、餐廳服務員,如今在老家的幼兒園做幼師。「冒名頂替」的陳雙雙則畢業後回到冠縣,入職煙莊街道辦審計所。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 被頂替的人生該如何維權?
    事件回顧「如果可以,我想重新上大學。」今年5月,山東冠縣幼兒園老師陳某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意外發現自己16年前已經上過一次大學。學信網信息顯示:陳某曾於2004年9月1日,在山東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專科)入學就讀,離校日期為2007年7月1日。陳某16年前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經媒體報導,立即引發軒然大波。目前,冒名頂替者陳某某的學歷已被註銷,並且已被其所在的街道辦解聘。
  • 網傳上百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山東省教育廳:清查工作始於2018年 匯總...
    近日,山東聊城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起社會的關注,而近期有媒體披露,山東省已經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排查出上百人涉嫌冒名頂替他人身份上大學。(男)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向央視記者證實,相關的統計核查工作正在進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  ●冒名頂替侵害的不僅是被頂替者的個人利益,更是教育公平這塊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