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人口的持續流入,城市土地供應日漸稀缺,城市發展開始從增量時代邁入存量時代,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急需尋找更加高質量的發展新路。
這時,城市更新成為品牌房企紛紛涉足的領域,除擁有豐富舊改經驗的房企之外,也不乏新進但發展迅速的參與者。數據顯示,截至目前,Top100房企有半數以上參與城市更新業務領域中,並且通過獨立運作、收併購及合作三種方式參與城市更新。
順應趨勢發展,遠洋集團積極布局城市更新領域,在諸多城市更新項目的落地實踐中,遠洋成就了一套「獨門絕技」:根據城市更新項目的不同,進行拆除重建、有機更新、綜合整治三種模式的靈活選擇,遵循城市有機體內在的發展邏輯和規律,循序漸進地推動著城市更新與發展。從拿地之初到項目的成功建設,遠洋一直秉承「建築·健康」核心理念,促進人與建築、城市的有機成長,實現整體環境的健康發展,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從成都到武漢 創新區域煥新模式
遠洋集團涉足城市更新,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底成都大慈寺地塊的獲取,現已成功打造為全國知名的商業標杆成都遠洋太古裡。在項目獲取之初,區域內還是熙熙攘攘破舊的棚戶區,歷史悠久的大慈寺與六座歷史建築嵌在其間,濃厚的舊市井氣息與悠久歷史建築枝連理結,開發與保護均要兼顧。遠洋聯合太古地產引入現代設計靈感,將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共融,成功將川西「快耍慢活」的全新生活方式融入到商業氛圍中。如今,成都遠洋太古裡已成為中國商業人文的新地標,驅動了成都市中心春熙路板塊的煥新。
成都遠洋太古裡
這一創新區域煥新模式的案例在武漢將得到再次驗證。在武漢漢陽區歸元寺板塊,遠洋集團聯合二零四九集團一舉拿下240萬方大盤,從居住、辦公、商業、酒店等多業態整盤規劃激活區域形象,傳承歷史文化的商業綜合體「遠洋裡」是這次城市更新的獨特看點。
遠洋裡處於武漢西大街的文脈發源之地,為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特色,項目在建築形式上傳承荊楚元素,並邀請藝術家修復區域內已經消失的漢水故道、橋上橋、陡碼頭等遺蹟;針對地塊上的歷史文物進行保護性開發,修繕由西大街串聯的聖母堂、聖心堂、繡花堂,從精神層面煥活區域活力。建成後的遠洋裡預計在2022年底開業。
「南移西拓」下的遠洋 華南區域舊改項目超半數
2020年初,遠洋集團開啟五期戰略,提出「南移西拓」、「城市深耕」戰略,華南區域成為「南移」的主營陣地之一。自遠洋全面布局大灣區以來,獲取項目達40個左右,截至目前,遠洋在整個華南的項目儲備中,舊改佔比已經超過一半,並將會繼續擴大布局,未來舊改的比重會繼續升高。據權威機構發布,城市更新的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成為全新且廣闊的賽道。但城市更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如何推動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必須作答的關鍵命題。
隨著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加快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成為發展目標,因此城市片區功能急需進行相應的改造升級。城市更新能夠進一步釋放存量土地資源,促進產業集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持續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城市,遠洋在城市更新領域積累了諸多成功經驗,打造出幾個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深圳遠洋新幹線改造前是南聯小學段舊村,佔據龍崗大道首排位置,但舊村形象無法匹配片區規劃定位,嚴重影響城市面貌;居住密度高,生活設施嚴重缺乏,周邊社區氛圍薄弱;亟需區域形象、人居生活改善、商業及產業配套的引入和升級。
改造前後對比圖
在新的地塊升級改造中,項目通過地塊定向開發解決原住民安置問題,分組團開發解決項目體量大、周期長的壓力,規劃建設約3000㎡的幼兒園、引進社區商業、打造約80000㎡Block街區,驅動城市界面與設施配套更新。整體改造後建成總建面約570000㎡,集萃高端住宅、菁英公寓、商務寫字樓及風情街區商業的城市綜合體。
深圳遠洋新天地改造前是龍崗南聯片區盛平工業園。舊園處於交通十字路口,城中村的破舊感嚴重,產業密度高,生活設施簡陋,周邊農民樓居住密集度高,配套不足;大量原住民需就業安置;培育適合城市規劃的二三級產業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改造前後對比圖
深圳遠洋新天地的改造除原住民拆遷安置問題外,核心需解決就業配套問題。項目在周邊注入綜合城市配套,如公交車首末班、社區型購物中心、水岸花園商業街區以及180米地標寫字樓;同時,規劃建設1所幼兒園,招商引進教育、餐飲、美容配套等主力店;引入酒店管理,提升項目品質;幫助村集體配建社區盒子商業,支持村集體產業發展。
而且,在遠洋新天地的項目建設中還結合遠洋集團產品打造優勢,首次引入WELL健康標準,提高住宅精裝品質。改造後項目建成總建面超過30萬方,集住宅、公寓、街區、盒子商業、超甲級辦公室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從上述城市更新案例中,可以窺見遠洋在城市更新領域的出色成績。以過往的成功經驗,或將成為遠洋撬動城市更新的重要槓桿,而其秉持的「建築·健康」產品核心理念,也將助力遠洋在後續發展中更有優勢。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