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 這場「環球詩詞大會」體現的是協同抗疫的信心

2020-12-14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暖人心

在中國駐伊朗大使館捐贈給伊朗的物資上,用中文和波斯語寫著古代波斯著名詩人薩迪的名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在阿里巴巴運往義大利的捐贈物資上,寫著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中的一段歌詞和曲譜。

在浙江對日捐贈物資上,寫有「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的詩句。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詩詞麼?它們曾在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感動。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全球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時,中國也責無旁貸地為各國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使領館、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企業、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地在援外物資的包裝箱上貼上了精心挑選的寄語。詩句、箴言、歌詞……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背後,藏著我們投桃報李的滿滿真情,更寄託著特殊時期人們的美好期盼。

精選這些詩詞「回禮」日韓

日本是中國的近鄰,也是最早對中國抗擊疫情提供援助的國家之一。作為「回禮」,中國捐贈日本的物資上自然不能少了詩句。

3月2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向日本捐贈了100萬隻口罩,捐贈物資上寫的是「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詩句化用自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七言絕句《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值得注意的是,這句寄語特意呼應了此前日本給中國援助物資時引用過的同一首詩,再次體現了中日文化的相通之處。

瀋陽向日本札幌、川崎捐獻的抗疫物資上寫的是「玫瑰鈴蘭花團錦簇,油松丁香葉茂根深」「玫瑰杜鵑花團錦簇,油松山茶葉茂根深」,寄語中巧妙嵌入了瀋陽的市花玫瑰和市樹油松,札幌的市花鈴蘭和市樹丁香,以及川崎的市花杜鵑和市樹山茶,體現著雙方共渡難關的信心和決心。

在浙江對日捐贈物資上,寫有「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的詩句。這兩句出自現當代著名僧人、佛學家、詩人巨贊贈日本僧人的詩,以一樹花開兩地芳香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遼寧向日本北海道捐贈的物資上寫著,「鯨波萬裡,一葦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後兩句出自戰國時期《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意思是,人們出入勞作時相互伴隨,抵禦盜寇時互相幫助,有疾病事故時互相照顧,這樣百姓就友愛和睦了。

韓國作為中國的近鄰,也曾在疫情期間及時送來援助。在韓國本土疫情暴發後,中國駐韓大使館在援助韓國大邱的抗疫物資包裝箱上,印上了一句「道不遠人 人無異國」,意為道義相通,不會因為國家不同而產生距離,用來表達中國人民希望與韓國人民攜手並肩抗擊疫情的決心。這句古文出自新羅旅唐學者崔致遠的《雙磎寺真鑑禪師碑銘》,實物如今就立在韓國,全部由漢語書寫,是一件和中國淵源很深的文物。

在遼寧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歲寒松柏,長毋相忘」,這句話出自朝鮮王朝時期著名學者金正喜之口,寓意中韓兩國人民如同屹立寒冬的松柏,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浙江對韓捐贈物資上,則印有「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這兩句出自韓國古代詩人許筠的《送參軍吳子魚大兄還大朝》。

《圖蘭朵》《神曲》詞句化作寄語

「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在阿里巴巴運往義大利的捐贈物資上,寫著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中一段詠嘆調的歌詞和曲譜。《圖蘭朵》講述了一個名叫「愛」的王子拯救中國公主圖蘭朵的古老故事。現在,中國也正在用「愛」溫暖著義大利。這一巧妙的引用,讓此次捐贈活動一度登上熱搜。

「就是想辦法找最好的表達方式,希望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阿里巴巴捐贈項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援助的不僅是物資,更是情感上的支持和交流。」

小米在捐贈給義大利的物資上,寫的是「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同一座花園裡的花朵」。小米國際部總裁周受資表示,這是古羅馬時代哲學家賽內加的一句話,它寓意著「在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復星集團在給義大利的捐贈物資上,用意語寫著「是愛也,動太陽而移群星」,這句話出自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的《神曲》。同時送上的還有一句中文詩「西程十萬裡,與君同舟行」,借用了中國明清詩歌關於中西文化交流的詩句。前一句源自李日華《贈大西國高士利瑪竇》的「西程九萬裡,多泛八年槎」,後一句則源自吳漁山《通玄老人龍腹竹歌》「京師公卿誰舊識,與君異國同舟行」。這兩句詩表明,即使遠隔東西半球,但面對困難必當同舟共濟。

玄奘於貞觀年間西行赴天竺,並由印度運回梵文經卷的故事,為中印兩國民眾所熟知。復星集團在為印度捐贈物資時,就附上了「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的寄語,這正是取自《全唐詩》中記載的玄奘僅存的五首詩作之一的《題尼蓮河七言》——「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

在中國大使館捐贈給伊朗的物資上,用中文和波斯語寫著古代波斯著名詩人薩迪的名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原詩是這樣的——「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造物之初本一體,一肢罹病染全身。為人不恤他人苦,不配世上枉為人。」這首詩是薩迪人道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被作為座右銘懸掛在聯合國總部,成為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的行為準則。

3月18日,中國向法國提供的醫療物資援助運抵巴黎戴高樂機場。物資外包裝上的圖案是一枚由中國篆刻藝術家駱芃芃設計的紅色印章,寓意美好的鳳凰和象徵和平的鴿子飛翔在空,護佑著中法兩國國旗,北京天壇和巴黎艾菲爾鐵塔相互輝映。印章中央刻著兩句話,一句是「千裡同好,堅於金石」,出自三國蜀漢學者、經學大家譙周的《譙子法訓·齊交》,意思是交對了朋友,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同心相印,情誼比金石更加堅實。另一句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為「團結定能勝利」。

「環球詩詞大會」讓交流更有溫度

回溯這場「環球詩詞大會」,日本友人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確實開了個好頭。HSK日本實施委員會理事林隆樹正是這句詩文的提議者,他是地道的日本人,酷愛詩歌,卻不是網傳中的漢學家。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背後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在接受《人民中國》東京支局記者採訪時,林隆樹感慨,「捐助走紅網絡固然令人高興,但更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心意轉達給了中國人民。兩國民眾也以此為契機,共同重溫了日本和中國之間美好的交流歷史。」

也正是受到「風月同天」的啟發,中國各界在援外物資的寄語上頗為用心,就是希望能夠更好地傳遞我們的一片真情。「中國在給日本贈詩時,有一點不太一樣,我們不是原封不動地引用古詩,而是在有典故的前提下,根據捐贈對象的文化特點,進行一些改動,借原詩的義說今天的事兒。」《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輯、國際傳播研究專家王眾一認為,互贈詩詞比光贈物資更有美感,更具溫度,「我們一直主張用文化要素來進行國際交流,這是一種軟實力要素,它能把雙方的心拉得更近。」

同時,他也注意到,中日韓雖然國情不同,抗擊疫情方法不同,但目前看來都是比較有效的,「這說明三國的文化有相通之處,東亞地區文化的共性表現得比較突出。」

而寫給其他國家的寄語,我們更多的是借用普契尼、但丁、雨果等世界級的名人名句。對此,王眾一坦言,「這些都是人類共通的文化財富,是最能引發共情的,能讓大家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在他看來,病毒瘟疫是人類公敵,經此一疫,世界各國應彼此摒棄猜疑、偏見與歧視,聯手合作,人類才有未來與希望。(記者 李俐)

相關焦點

  • 堪稱「環球詩詞大會」 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暖人心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使領館、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企業、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地在援外物資的包裝箱上貼上了精心挑選的寄語。詩句、箴言、歌詞……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背後,藏著我們投桃報李的滿滿真情,更寄託著特殊時期人們的美好期盼。精選這些詩詞「回禮」日韓日本是中國的近鄰,也是最早對中國抗擊疫情提供援助的國家之一。
  • 「環球詩詞大會」——中國對外援助物資上的寄語,簡短真摯,過目難忘!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詩詞麼?它們曾在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感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全球面臨嚴峻的疫情考驗時,中國也責無旁貸地為各國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據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0日介紹,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向82個國家和世衛組織、非盟提供援助,中國的很多企業和民間機構已經開始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無論是使領館、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企業、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地在援外物資的包裝箱上貼上了精心挑選的寄語。
  • 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大有深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還記得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寄語「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所帶來的感動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境內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時,卻正在世界其他地區迅速蔓延,中國政府和民間紛紛行動,向疫情嚴重的國家捐贈抗疫物資。「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 捐贈「寄語」為何鍾愛傳統詩詞
    其中你來我往在捐贈物資上貼「寄語」,甚至成為一些國家展示文化內涵的一種有趣方式。「寄語」中摘錄的我國優秀傳統詩詞名句或者類似詩詞的偶句,傳遞了溫情,也賦予了疫情期間獨特的「寄語文化」。在日韓等國暴發疫情後,中國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企業、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地在援外物資包裝上貼上頗為精當的中國古詩詞或者受捐國詩詞名句,準確地傳遞我們的一片真情。比如中國向日本提供病毒試劑盒等抗疫物資,貼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向韓國大邱市緊急捐贈口罩,貼有「道不遠人,人無異國」;中國援助法國的醫療物資貼有「千裡同好,堅於金石」,這些都在各國民眾中引起廣泛共鳴。
  • 中國援助物資寄語成世界詩詞大會!都寫了啥?
    近日,全球yq呈現爆發趨勢,中國對外援助物資也在緊鑼密鼓地運往,當中有一處細節,引發了全球網友的關注,即援助物資上的暖心寄語,先給大家整理幾條感受下。相信這一箱箱物資寄出之時,中國釋放出的暖心善意,也能夠被國外人民感受到。中國作為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文化傳承自然也是源遠流長,文學形式多種多樣,如早期的《詩經》、到後來的漢賦、唐詩、宋詞等等,匯成一件寶貴的文學財富,僅目前搜集到的作唐詩的詩人已有上千位。
  • 廣東援外抗疫醫療專家回家了
    5月17日下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在休整駐地為17名援外抗疫醫療專家舉行了返穗歡迎儀式,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祝生及各派員單位領導出席了歡迎儀式。陳祝生表示,衷心感謝抗疫醫療專家組為援外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
  • 細數那些援助物資上讓人落淚的暖心詩句,堪稱「環球詩詞大會」
    一場疫情不止讓世人看到了祖國的偉大與堅強,那些寫在救援物資上的詩句更是讓世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那些超級溫暖的精彩詩句。一:日本各界寫在援華物資上的詩句,情深意切,讓人倍感溫暖。
  • 「相知無遠近」「冰壺映寒月」……中國援外物資上這些刷屏的名句...
    ,這些美得讓人落淚的中外名句,堪稱一場「環球詩詞大會」。一箱箱物資上貼著中俄雙語寫的一句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將會過去。」出自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網友評論說,這句詩真是說到心坎裡去了,只要大家努力,一切都將過去的。
  • 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抗疫詩詞激蕩奮進力量
    原標題: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舉辦「強軍有我、使命在肩」主題文化活動——抗疫詩詞激蕩奮進力量「桑梓陷水火,鄉關臨大疾;夫子戍邊關,妻母困孤城。信賴眾壯士,除夕援通衢;待到功成時,荊楚饗逆行……」仲秋時節,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強軍有我、使命在肩」主題文化活動展開,家在武漢的某雷達站指導員張程第一個上場,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抗疫歌》,並深情講述了背後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程年邁的母親因肺部疾病住院。彼時,他的妻子已懷有5個月身孕。身為兒子,他是家裡的頂梁柱;身為丈夫,他是妻子的定心石。
  • 中國政府援蒙抗疫物資交接儀式在烏蘭巴託舉行
    3月28日,中國政府援助蒙古國第一批抗疫物資交接儀式28日在烏蘭巴託國家宮舉行。(右一為蒙古國副總理、緊急情況委員會主席恩赫圖布辛)【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霍文】中國政府援助蒙古國政府第一批抗疫物資交接儀式28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國家宮舉行。此次援蒙抗疫物資包括5016份核酸檢測試劑、5000隻N95醫用防護口罩、5000隻醫用外科口罩、1000件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唯美開場白及嘉賓寄語,堪稱經典作文素材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給所有喜歡詩詞、熱愛詩詞的人們送以最深情的祝福,留下了溫暖和感動。第五季詩詞大會全部十場比賽已經結束,開場詞和嘉賓寄語可以收藏哦!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舞臺上,一起穿越時空,探尋知己,去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
  • 中國政府首批援巴抗疫物資交接儀式在巴西利亞舉行
    人民網巴西利亞7月2日消息(記者 範劍青)7月2日,中國政府援助巴西首批抗疫物資在線交接儀式在巴西利亞舉行。中國駐巴西大使楊萬明在致辭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巴兩國守望相助,密切合作。巴西出現疫情後,中國率先馳援。中國政府向巴政府提供的首批2噸多援助物資中,包括大量防護服、醫用口罩、眼罩、手套、鞋套和體溫計等醫療用品。中國政府第二批援巴物資也已啟運,希專用於支持巴西亞馬孫地區印第安原住民抗疫。
  • 塞內加爾舉行中國援塞抗疫物資交接儀式
    原標題:塞內加爾舉行中國援塞抗疫物資交接儀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2日,西非國家塞內加爾舉行了中國援塞抗擊新冠疫情物資交接儀式。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張迅和塞內加爾衛生與社會行動部長阿卜杜拉耶·迪烏夫·薩爾等人參加了當天的儀式。
  • 徵服世界,中國文武雙全——盤點那些驚豔的援贈詩詞
    中國秉著「投我以桃木,報之以瓊瑤」的感恩,陸續給予疫情國捐助大量物資。無論是使領館、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企業、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地在援外物資的包裝箱上貼上了精心挑選的寄語。詩句、箴言、歌詞……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背後,藏著我們投桃報李的滿滿真情,更寄託著特殊時期人們的美好期盼。
  • 和捐贈物資一起漂洋過海的溫暖寄語,真太有心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一個多月前,日本援華物資上的這些古詩詞曾讓不少人感動。如今,中國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也向世界伸出援手。隨著物資一起送去的,還有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這些文字的背後,寄託著我們投桃報李的真情,更寄託著美好期盼。
  • 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抗「疫」倡議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近日聯合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百度、騰訊等130家機構和企業共同發出關於《凝聚你我 科技戰「疫」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倡議書。倡議書提出,在這場與疫情的搏擊中,科技機構和企業將共挑重擔、攜手並進,努力研發抗擊疫情所需的相關技術,奮力生產能夠支持和服務抗擊疫情的科技產品,積極復工復產,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打破技術壁壘,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融合技術與產品,將科技成果及時運用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方,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智聚力。
  • 中國政府捐贈安巴抗疫醫療物資完成交接
    2020年4月17日,中國政府捐贈安巴的首批抗疫醫療物資運抵安巴。4月22日,中國駐安巴大使孫昂與安巴總理賈斯頓·布朗先後籤署中國政府捐贈安巴抗疫醫療物資交接證書。        孫昂大使表示,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安巴同舟共濟、相互聲援,充分體現了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 漫畫家小林寄語:高考只是人生起點
    南都訊 6月6日,由廣州市執信中學校友會主辦,太古匯(廣州)發展有限公司和德國輝柏嘉中國分公司聯合主辦的「執信力量●愛心點亮希望」執信校友會抗疫故事及執信中學藝術創作畫展在廣州太古匯三樓開幕,展覽特邀著名漫畫家林帝浣(小林老師)提供抗疫漫畫開展。
  • 從古典詩詞中汲取戰疫力量——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綜述 - 中華...
    全國報名人數40萬人,是第一季的13倍;首重播吸引不重複觀眾3.95億人,電視節目和融媒體產品全網累計視頻播放、互動和閱讀量超7.48億次……一項項數據,曬出了2020年春節期間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驕人的成績單。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原創語言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得到社會大眾普遍肯定,實現了「五季聯播」「五季熱播」。
  • 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抗」疫」倡議—新聞—科學網
    2月10日,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聯合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百度、騰訊、等130家機構和企業共同發起了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