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是農村代代相傳的智慧,就比如我們家,從我曾爺爺那一輩傳到我爺爺,到我爸爸和我這一輩,基本上就失傳了,有時候聽他們講這些,就當聽個稀奇。「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是我過年的時候到親戚家拜年,聽一位長者提起的,主要說的是,擺設風水等等對子孫後代的影響。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說說。
清風源:
什麼是明堂?陰宅,陽宅都有明堂。墳墓前面空曠地帶就是明堂(前面);住的房子前面的院子(或院子外面)。樓房的明堂就是客廳。
如簸米意思就是如果陽宅的院子是前面寬後面窄,形如簸箕。這樣的院子就是明堂如簸米了。把簸箕倒過來的形狀就是往裡簸米,就是進財。
燃燒的歲月:
明堂講究的是大氣,磅礴,能聚攏人氣的地方,才有引來四方豪傑,而播米場所稀、少、散,根本聚攏不了人氣,沒有一點生機。
不過時代在變化,城市在擴大,各種新型的建築物在不斷出現,明堂慢慢消失了,因為它的功能被淡化了。但是現代人又把明堂延伸出了新的含義,那就是家居要乾淨,四壁要清潔,光線要充足,通風要良好。
秉燭侃歷史:
「明堂如播米」有兩種解釋,但是,意思大抵相同,一種是說供奉明堂時的貢品較少,三三兩兩的很稀少,不夠豐盛,也就是說子孫後代不捨得給逝者祖先們供奉貢品,這樣的不孝子孫會「窮到底」。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針對明堂的擺設,說的是明堂的擺設,要整潔乾淨敞亮,但不能太空曠雜亂,否則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的發展。總之不管是何種解釋,歸根到底的意思都是說,如果子孫們不孝順,明堂的設置不好,那麼後代將會窮到底。
快樂無憂: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是一句脫胎於風水學的俗語,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和極度誇張的形式,目的在於強調陰陽宅選址要重視正前面的形狀,不可不慎。
明堂是風水學裡的一個專有名詞術語,一般是指正屋前面的遠近空地。明堂宜平坦開闊,朝向有形有情,不宜急逼而狹,朝向不和形惡無情。要朝拱有形有情,要藏風聚氣。這裡說的,明堂如播米,就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指屋前明堂形狀不好,後高前低,總向前傾斜而下。山管人丁水管財,水向下流不出,心理上有財不聚而窮的意思,明堂如播米有後高前傾斜財氣不儲外,還如一盤散沙狀,是不吉利的。
大美農村:
我們這裡說的是,因為名堂擺放的貢品和祭品越多,樣式越多,那麼祖先就會保佑子孫後代財源廣進,保佑他們事業有成。相反如果名堂的貢品如果只是做個樣式,像撒米粒一樣隨意,那麼祖先的神靈就不會保佑後代,後代就沒有好的財運,自然會越來越窮。
總結來看,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句話的勸誡意思甚至大於本來的風水上的意義,古人以孝為先,但是對父母長輩孝敬的關鍵是生前如何孝養,而死後再來做這些「表面工作」,實在是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