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歷史是一個真正英雄輩出的歷史,而在這英雄之中有各種各樣的形象,但唯獨最令人感到最敬佩的還就是蜀國的諸葛亮,可惜這一個人最後依然沒有取得成功,最後是戰死在五丈原。
在北伐的路上,沒有完成劉備對他的遺願,諸葛亮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很多三國愛好者,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內心多有愁腸,像諸葛亮這麼厲害的人,最後死在了五丈原,五丈原這個地方到底是在哪裡?
五丈原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縣城南約20公裡處,也就是今天五丈原鎮所在之地。
想當年諸葛亮第5次北伐的時候,蜀國也已經喪失了力氣,而自己已經到了最末的時刻,此時的趙雲早已經戰死,他手底下能用的人物也就只有姜維和魏延了。
這是諸葛亮人生中最後一次機會,他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蜀國雖然是天府之國,但是運糧比較難,他選擇駐紮在五丈原就是為了糧食方便,可是這樣緩緩阻止在蜀國,這樣的效果怎麼能夠和魏國這樣大國相比,最終是活活的拖累了自己。
可能是覺得自己愧對於蜀國,不好意思去見劉禪,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墳墓葬在劉備的旁邊,諸葛亮在臨死的時候就向派別人把自己葬在定軍山之中。
據《三國志》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辦這一件事的人是誰,在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但是據傳說是諸葛亮選擇了一些人,讓他們去抬到哪裡,最後是葬在了哪裡,所以也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真正葬在哪裡,諸葛亮這樣做的話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因為當時還是在戰爭時候,蜀國和魏國是要戰爭的,主要是被別人發現了,這還能夠保留全屍嗎?
更重要的是要是大肆的辦理身後的事情,這一點也不符合諸葛亮的習慣,他一直都崇尚著節儉,就像他對劉禪不放心時候所說的那些話一樣。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諸葛亮乃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同時也是世界上最令人敬佩的人,在中國的歷史上,他對劉備的忠心日月可鑑,雖然這是在封建王朝裡面,但是這種對人對事的情感怎麼能夠不讓人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