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家族在蜀漢的成員都有誰?他們最終的命運如何?

2021-01-12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在漢末三國時期,有影響力的世家豪族很多,而郡望為琅琊的諸葛家族便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支。這個家族在蜀漢、東吳、曹魏政權中均有人擔任要職,三大支系分別以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為核心,可謂通吃三國、出將入相,一時顯赫無比。在這個大家族中,名望最大、成就自高者非諸葛亮莫屬,那麼諸葛亮家族在蜀漢的成員都有哪些?他們最終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第一代

諸葛家族在蜀漢的分支,其領軍人物無疑便是諸葛亮。而諸葛亮在後世文人心目中的地位,無異於精神導師、聖人,甚至是神。號稱「臥龍」的諸葛亮,在27歲出山之前,一直過著流離、隱居的生活,直到被「三無」軍閥劉備多次聘請的誠心感動,才決意大展宏圖,施展一身的抱負。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好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諸葛亮在《虎嘯龍吟》中的劇照

作為劉備集團的頭號大謀士、戰略規劃師和政策執行者,諸葛亮通過《隆中對》,不僅為劉備集團提出遠景戰略藍圖,幫助劉備連孫破曹、「借」荊州、奪益州、取漢中,開創蜀漢政權,而且在劉備死後還身體力行去執行北伐大業,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自建國之日起,諸葛亮便一直擔任丞相職務,封武鄉侯,其作為蜀漢政權「頂梁柱」的作用,無人可以取代。

然而,儘管諸葛亮為北伐大業苦心孤詣地奮鬥十餘年時間,但依然無法改變魏強蜀弱的命運,自己也因勞成疾,於後主劉禪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病逝於五丈原前線。諸葛亮的死,對蜀漢來講無異於「釜底抽薪」,儘管有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人為之苦力支撐,但依舊難挽國力日衰,終至於亡的命運。

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最終病逝於五丈原

與諸葛亮同時歸順劉備集團的,還有他的弟弟諸葛均,至於他的才能、事跡,在史書中均無記載,大概與其兩位兄長相比嚴重不及。諸葛均在蜀漢官至長水校尉,並一直活到蜀漢滅亡。後主劉禪北遷洛陽時,諸葛均同行,結果在途中病故,享壽不詳。

第二代

諸葛亮在荊州時娶妻黃氏,中年以後才得到獨子諸葛瞻。諸葛瞻博聞強識、才思敏捷,精通書法繪畫,加之又是諸葛亮之子,所以在蜀漢國內的受歡迎程度極高,以至於諸葛亮身故後,朝廷每有好的政令施行,雖然諸葛瞻並未參與制定,但國民依然深信是他所倡導的。然而與父親名實俱副不同,諸葛瞻卻是一位言過其實,甚至是有名無實的「繡花枕頭」。

諸葛瞻的能力跟其父相比,差的太遠

諸葛瞻藉父之名,不僅成了駙馬爺,還官至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可謂位高權重,然而從他的實際表現來看,卻難稱「廊廟之才」。曹魏攻蜀之戰中,魏將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蜀地,諸葛瞻率軍阻攔,卻在涪縣盤桓不進。又拒絕聽從部將黃崇搶佔險要之地的建議,坐失破敵良機,致鄧艾長驅直入。綿竹決戰時,諸葛瞻為自己的嚴重失策「埋單」,與其子諸葛尚同時戰死。神一般的諸葛亮竟然有一個豬一般的兒子,令人情何以堪?!

除諸葛瞻外,諸葛亮尚有一位養子名諸葛喬。諸葛喬本是諸葛瑾之子、諸葛亮的侄兒,在江東時與其兄諸葛恪齊名,因叔父長期無子,才被過繼到蜀漢。諸葛亮視諸葛喬如親子,深恐其成為庸人,對其管教甚嚴。諸葛喬官至駙馬都尉,經常追隨諸葛亮出徵,與霍弋一起參贊軍務,成長很快。可惜諸葛喬英年早逝,年僅25歲便病故,時當公元228年。

諸葛尚在遊戲中的資料

諸葛均子女情況不見於正史記載,按照《諸葛忠武侯文集》和《歷代神仙通鑑》的說法,諸葛均育有三子,分別是諸葛望、諸葛企、諸葛謙,但具體事跡不可考。

第三代

諸葛喬身後有一子名諸葛攀,在蜀漢官至行護軍、翊武將軍。因伯父諸葛恪在東吳被滅族,留在蜀地的諸葛攀便認祖歸宗,復為諸葛瑾之後。諸葛攀英年早逝,享壽不詳。

諸葛瞻育有兩子,長子諸葛尚博覽兵書、精通武藝,年僅19歲便隨父出徵鄧艾,可惜兵敗於綿竹,與其父一同戰死。諸葛尚死時尚不滿二十,沒有留下後代。

諸葛尚與其父諸葛瞻一起,戰死於綿竹

諸葛瞻的次子名諸葛京,蜀漢亡國時年齡尚幼,隨堂侄諸葛顯(諸葛攀之子)等北遷,定居於河東。諸葛京在西晉曾擔任郿令、江州刺史等職,子嗣情況不明。

諸葛家族在蜀漢的第四代情況,除諸葛顯在國亡後遷居河東外,均無記載。

相關焦點

  • 蜀漢四相中除了諸葛亮,另外三個都是誰,他們有什麼貢獻?
    曹魏有五子良將,東吳有四大都督,蜀漢除了我們熟知的五虎上將之外,其實還有蜀漢四相的說法。所謂蜀漢四相是指蜀國四位有名的治國能臣,都懷相國之才,分別是: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二十九年的命運。
  • 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蜀漢最終滅亡,他的後裔結局如何?
    234年10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軍中,享年五十四歲。在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也就是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派鄧艾、鍾會等人率軍徵討,結果後主劉禪開城投降,至此諸葛亮用一生心血創建、經營的蜀漢政權走向覆滅。那麼在蜀漢滅亡前後,諸葛亮的後裔們究竟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 魏延和姜維:諸葛亮的風格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前者又豈止可惜?
    諸葛亮這個人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為人低調謙虛,雖然才能卓越,但是懂得內斂 諸葛亮並不是那種特別容易驕傲自大的人,他對人待物都很謙卑有禮。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魏延和姜維相比,魏延是個自負的人,有點像關羽。而姜維是個謙虛踏實的人,和諸葛亮甚是相似。
  • 三國法律之蜀漢篇:諸葛亮是如何維持蜀漢內部穩定的?
    諸葛亮則反駁了法正所謂寬仁治國的謬論,諸葛亮考慮問題確實比法正要全面,他逐條批駁法正。諸葛亮堅守住自己的原則,有句話他說得非常好:「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諸葛亮懂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實行仁政只有在嚴刑峻法的背景下才有價值。這就像獎勵,如果對所有人都獎勵,那獎勵也就變得一文不值了。 治國在於治吏,治吏在於治人,治人之術,在於賞罰分明。
  •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2位名將,不管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諸葛亮受感於劉備的三顧茅廬,所以才決定隨,為其打天下,由此建立了蜀漢。他一生為劉備可謂是兢兢業業、鞠躬盡瘁。不過直到諸葛亮自己死後,也沒有實現劉備的復興漢室大業的願望。而歷史也並沒有因為他們的離去而改變。事實上,在三國時期,如果當時諸葛亮沒有把這兩名大將殺了,其實蜀漢還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實現一統在。
  • 蜀漢滅亡時,大批官員家人被殺,為何諸葛亮的後代安然無恙?
    首先,蜀漢滅亡時,確實是有蜀漢官員及家人被殺,但那都是小部分,大部分人還是平安的活下來了,只有不甘投降之人才會遭到清算。而衛瓘之所以這麼幹,恐怕除了是想要進一步剷除蜀漢的抵抗力量,更進一步目的則是要把鍾會的力量給剷除乾淨,畢竟當初衛瓘和鍾會密謀誣陷鄧艾,衛瓘需要通過這次動亂把各種證據全部抹掉。事實證明,衛瓘最終成功了,他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接受了加官進爵。而關於他勾結鍾會誣陷鄧艾之事,提都沒人提,估計都被滅口了。 綜合來看,魏軍的這次動亂,就是衛瓘故意放縱的。
  •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位虎將,只要活著一個,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不論是在劉備時期,還是在諸葛亮時期,又或者到了後來的劉禪時期,北伐永遠是蜀漢的政治正確,誰阻止北伐就會被大家一致批評。 但是可惜的是,蜀漢的北伐最終都以戰略上的失敗而告終。而這其中尤其以諸葛亮北伐失敗最為悲情,雖然有著空城計、死諸葛嚇走活司馬的故事,但最後卻還是失敗。蜀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人才不足。
  • 蜀漢名將姜維,如何展露鋒芒得諸葛亮看重,守衛蜀漢邊疆
    在最開始姜維侍奉在馬尊手下,但卻因為諸葛亮率兵來襲時姜維的舉動令他疑惑,無奈之下受到猜測的姜維就投降於蜀漢政權之下,得到了宰相諸葛亮的重用。諸葛亮知道姜維頗有才華,將來一定能夠成為皇帝身邊的左膀右臂。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後,他才逐漸開始嶄露頭角,官拜大將軍獨自掌控著兵權,繼續完成諸葛亮未完成的北伐事業。曾經與曹魏名將鄧艾等人交戰,雖有失敗,但也屢次勝利。
  • 甘迺迪遇刺事件回顧兇手是誰 甘迺迪家族成員現狀如何都有誰
    甘迺迪家族是美國的一個大家族,出過許多名人。美國的甘迺迪家族原先是愛爾蘭人,後來為了逃荒跑到了美國,如今的甘迺迪家族都是他們的後裔。甘迺迪家族的先祖是一名叫做帕特裡尼·甘迺迪的逃荒者,他的孫子約瑟夫·甘迺迪通過各種投機買賣成為了當時美國的社交名流之一。那麼時隔多年,甘迺迪家族現狀如何呢?
  • 蜀國這手牌到底有多爛?為何說有沒有諸葛亮蜀漢都必亡?
    提到諸葛亮,很多人多會想到神機妙算、智慧的化身等詞來形容他。不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真是如此神乎其神嗎?實則不然,但就算是《三國演義》中那般神機妙算,恐怕對蜀漢亡國的大勢也起不了什麼幫助。那麼,為何說蜀漢必亡?或者說,劉備諸葛亮手上是怎樣的一手爛牌?
  • 無當飛軍是諸葛亮手下蜀漢的王牌部隊,它有多強?
    每個將軍都有自己的王牌部隊,身為軍事家的諸葛亮也不例外,他就曾經組建過一支王牌軍,歷經大大小小勝仗無數,它就是無當飛軍。
  • 諸葛亮當初要是沒有選擇北伐,而是休養生息,蜀漢還會滅亡嗎?
    即便諸葛亮活不過司馬懿,但司馬懿沒有抵抗蜀漢北伐的軍功,也就不一定能在曹魏擁有大的聲望了,不一定會有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會如何發展?在劉備去世後,曹魏的大多數人都是認為蜀漢國力不行了,短時間內再也沒有了威脅,所以曹魏是把主要的精力都用於應對東吳了,當時東吳的壓力是比較大的。
  • 蜀漢因為內鬥,折損了多少人才?難怪諸葛亮北伐無人可用
    蜀漢雖然是三國後期才發力崛起的諸侯,但是因為劉備手裡有衣帶詔的關係,總體來說還是人才濟濟的,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臥龍鳳雛兩大軍師,但是蜀漢最終也只佔據了一州之地,沒能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猛將魏延之死魏延作為蜀漢後期的第一猛將,可以說肩負了蜀國一半的未來,前期跟隨著劉備開疆拓土,後期諸葛亮北伐撤退都是由魏延來斷後的,但是他最終也是死在了內鬥中。
  • 費禕多活10年,蜀漢亡不了?執政期間蜀漢物阜民豐,諸葛亮有眼光
    諸葛亮死後蔣琬成為了軍政大權一把抓的人物,可是蔣琬歲數不小了,他跟諸葛亮屬於一個輩分的人。因此蔣琬之後便是費禕上臺執政,可以說蜀漢這段時間的權力更迭,那是相當穩定。 看看東吳的諸葛恪被滅了滿門,曹魏的曹爽也是被誅滅三族,再看蜀漢,這政治體制是真的好,畢竟權力是平穩過渡的,誰都沒有將私心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 揭秘: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什麼會被萬世敬仰?
    諸葛亮父母早亡,跟隨叔父來到荊州,但是諸葛亮高貴的品質是無人能及的,帶著自己的弟弟諸葛均躬耕南陽,不攀關係,我們知道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是荊州的旺族,諸葛亮的姐夫蒯祺是房凌郡太守,可以說與荊州的世家大族都有著關係,何況自己的哥哥諸葛瑾還在東吳孫權帳下為官,隨便動用一點關係都可以隨時改變諸葛亮的命運。試問有幾人能做到?
  •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蜀漢政權的未來會怎樣?
    諸葛亮明白蜀漢各方面都比不過曹魏,他們只有主動出擊,乘著曹魏還沒有恢復,他們才有獲勝的機會,蜀漢的經濟恢復快於曹魏,這個時候諸葛亮就要趁著曹魏經濟進攻。 曹魏的困局,要蜀漢可以趁亂獲得最大利益 在不少眼裡,曹魏無論經濟、政治、農業都應該是三國當中最強大,可以說對付吳蜀兩國還是很有機會的,這個只能相對後期的曹魏,那個時候曹魏敵人還是很多的,並牽制他們不少兵力,要他們沒辦法大規模調動兵馬。
  • 關羽丟失荊州後,蜀漢有100萬大軍,諸葛亮為何不再次奪回荊州?
    在關羽失掉荊州之後,諸葛亮沒有再收復荊州,這讓很多人感到很奇怪。人人都以為當時蜀漢仍有百萬大軍,為什麼不敢攻東吳,攻荊州?事實上,從歷史上看,當時蜀漢的兵力並不多,否則也不會不出兵支援關羽作戰。根據記載,當時整個蜀漢的人口是兩百八萬戶,人口九萬四千人,全國都是兵,蜀漢也不過只是幾百萬而已。事實上,蜀漢的軍隊只有十萬人。
  • 他才是三國蜀漢第一人,文韜不弱諸葛亮,武略比肩五虎將!
    正所謂」亂世出梟雄「,三國時期便是如此,曹操,劉備,孫權哪一個不是名傳後世,但他們取得如此成就歸根到底還是要感謝麾下的謀臣良將。這三國曹魏,蜀漢,東吳之間要說起謀士和武將的數量毫無疑問肯定是曹魏最多,但是要說質量,那明顯是蜀漢更勝一籌,蜀漢文有諸葛亮,武有五虎將,每一個都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但蜀漢第一人的位置究竟誰能坐?
  • 如果當年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養生息,那麼最後的蜀漢會如何?
    在三國那段時期,誕生了非常多的英雄,而他們也也有各自支持的主子,為了名和利,他們甚至不把當時沒有實權的小皇帝放在眼裡,而最後更是形成了分裂的局面,而到了三國後期更是形成了大家相互攻打多年的那種局面,比如諸葛亮就曾經多次討伐曹魏,雖然最終都失敗了,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在歷史上的功績
  • 姜維北伐,大部分時間都是勝利,為何沒能改變蜀漢滅亡的結局?
    諸葛亮五次北伐,使得曹魏提心弔膽,之後姜維更是十一次北伐,給曹魏增添諸多麻煩,看起來似乎蜀漢地戰力是非常強悍的。然而最終蜀漢還是被魏國給滅掉了,為啥姜維北伐大部分總是勝利,卻未能扭轉蜀國滅亡的命運呢?姜維北伐我們先來看看姜維十一次北伐的戰況到底如何,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說,大部分都是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