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和夫人胡玥的故事

2021-02-23 關公

山西運城關王故裡娘娘殿供奉的關夫人

關公夫人姓胡,名玥,有的叫胡金蟬,有的稱胡金定、胡玬,其父胡斌(或日,胡啟中、胡守約)是解州當地的一個文化名流。

傳說:胡玥祖居解州一地,即為現在的運城市鹽湖區席張鄉東胡村。胡玥的父親胡斌先生飽學未仕,開辦學堂,教書育人,僅存胡玥一女,十分珍愛。胡先生對女兒自小教育,文、武、理、醫、藝等常識樣樣皆授,使女兒從小就受到了多方面的良好教育。

有一年,關公同村裡的幾個小夥伴去城裡,路上聽到風神廟院中一派朗朗的讀書聲,又看到那些同齡的孩子們,或在搖頭晃腦地讀書,或在舞弄拳腳練武。關公情不自禁地步往風神廟,忽聽一聲慘叫,風神廟院大樹高處樹枝劈裂。關公猛抬頭,只見一女孩從樹上掉下,他立即迎上,張開雙臂,將女孩接住,得救者正是胡玥。

胡先生對關公救助女兒深表謝意,在與關公的交談間,深感這位小生品質高尚,思維敏捷,一時心動,要收他為弟子。胡玥對這個學生十分敬重,更由於父親的看重,因而對關公以兄長相待。在讀書上,由於胡玥早期較當受到父親的傳授,便與關公交流學識。在習武中,胡先生將女兒與關公互作對手,教其二人相互對打、單刀劈腿、單人奪槍、徒手奪刀等武打套路。又深信三人對練,即使有所閃失或誤傷,雙方都不會記恨,也一定會練得更好。

山西運城關公文化學者孟海生設計製作的關公和關夫人陶瓷像

桃花洞位於解州城西南處,那兒雖然漫山遍野是桃樹,風景迷人,但很少有人前去。原因是該地出現了一群山狼,早晚呼號,嚇退了文人遊客,還曾傷及當地百姓。

這消息傳到了關公耳中,於是,他決心去剷除這群為害一方的孽物。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關公就提著刀劍出了廟門。胡玥一身武裝,掛弓荷箭,尾隨關公,直到出城很遠。關公發現後阻攔,但胡玥已決定與他同行。他了解她,認定的事是很難改變的。

臨近桃花洞,就聽到了狼的叫聲,胡玥拉弓放箭,一隻狼便應聲倒地。關公欲誇胡玥,胡玥示意勿語,又射出一箭,狼慘叫一聲,倉皇逃竄了。兩人決定向山溝深處走去,以迎戰群狼反撲。搜尋了一個多時辰,未見到一條狼。

忽然,胡玥喊快看!那崖上有一個洞,說不定有狼在其穴居。兩人沿道而上,到山洞邊向洞中投石,以此達到引狼出洞的效果。結果連扔了三次石塊,仍未見動靜,兩人便進人山洞想看個究竟突然,高處一大堆竹簡映人眼帘,仔細一看,原來是《兵法十三篇》!

河南洛陽關林娘娘殿供奉的關夫人

有史料記載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六月初八胡玥與關公大婚那天,胡先生送的陪嫁品讓解州人詫異。胡先生將關公從山中取回的《兵法十三篇》重新整理與編排,以竹簡與紙張各為一套,紅綢包裹。又將女兒所得劍鞘擦拭一新,用紅、綠兩色綢布紮好,掛於抬架"食盒"前邊,讓人抬著送到關公新房。關公與胡玥結婚後,胡玥依漢民族大札,居住於鄉下,侍奉公婆,相夫教子,而更多的時間,則發揮自己的醫藥學識專長,為遠近百姓看病。

然而,平靜而安逸的生活,終因當地無惡不作的鹽商呂熊一夥,害得關公家流離失所!

據資料記載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關公殺了惡霸呂熊及黨族後,為避滅門之禍,胡先生便將胡玥和關平藏匿在中條山下一個小村莊安居了,胡玥母子初到此地,官府曾多次進村搜査。但是,每當官兵來到山腳下,原本晴朗的天空,即刻烏雲密布,狂風四起,飛沙走石,雷雨交加。又見山頂五龍飛騰、張牙舞爪,嚇得官兵魂不附體,狼狽逃竄,屢試依舊之後,官兵就再也不敢進村搜査了。

自從胡玥母子住進這個村莊後,村民們平安康泰,連虎狼野獸也未曾再進村胡玥母子隨後便平靜安然地在這裡住了下來。

胡玥手腳勤快,心地善良。從小跟父親習學醫道,搜集了不少民間驗方。胡玥治療病症根廣泛,而且是不管春夏秋冬,或遇上風雨雪雹天氣,或半夜三更,只要有人到家請叫,她都不識時分,立即隨人出門醫診。且因大部分藥物是她自己上山或到水灘自採自挖,回來後在家中切、炒、熬、焙、煅,再製成膏、丹、丸、散,往往不收取任何人分文。

她還不斷地傳給鄉親們藥方與藥物的識別知識,並將採回的種子散種在宅院、田間、地頭與坡邊,由病傷者自採自用,不必求醫而自治自愈,十分方便。為了母子生計,她不辭勞苦,每天上山採集藥材,為百姓們治病療傷。天長日久,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大家都親切地稱她'胡玥娘娘"。

其後,當地百姓為了紀念"胡玥娘娘",便在其原來藏匿居住過的地方蓋了一座廟,名曰「胡玥娘娘廟」。後來人們就只叫「娘娘廟」,這個村子也叫「娘娘廟村」了。

解州娘娘廟大門口

可惜!原有的娘娘廟已毀於日寇敗退前,不復存在,但近年來在百姓們的不斷念叨下,當地便在中條山在解州一地又重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娘娘廟。娘娘廟別致,工藝考究,富麗堂皇。正殿中的胡玥娘娘塑像做工精細,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娘娘廟信眾遊客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解州娘娘廟大殿

為紀念胡玥娘娘,解州關帝廟內至今還保存有奉祀胡家族人的「胡公祠"。胡公祠正殿塑有胡玥娘父親胡斌先生像,胡公祠大門口立有胡斌先生嫡系後裔、唐代胡家族人唐振武將軍、節度使、工部侍郎胡證先生的紀念碑。胡公祠為唐代胡家族人所建,清聖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建,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失火被焚,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再度重建,廟宇識復舊貌。

解州關帝廟胡公祠大門口

據當地老人講過去人們為紀念胡玥娘娘,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這個廟會主要是藥材交易集會,商販主要來自河南、陝西,甚至有青海、內蒙古等地。商賈雲集,很是熱鬧。同時,在這一天,人們除了進廟上香求藥之外,還要請戲班搭臺唱戲,連演七天。

現在,常平關帝家廟中,關夫人胡玥娘娘像應是明末或清初年間的原塑像。胡玥娘娘一身皇后衣若,鳳冠霞帔。皆因塑工手藝高超,其像顯得雍容華貴。特別是那塑像的雙眼,靈靈似動,好像在與人交流感悟,又好像在悉心安慰若心靈受創的親友們

常平關帝家廟中關夫人胡玥娘娘像

相關焦點

  • 關帝夫人胡玥的歷史存在及社會價值
    關新剛  臺灣礁溪協天廟明年年初要組織舉辦「關祖殿與夫人殿晉座大典」暨「關帝、關夫人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筆者作為關帝及關夫人胡玥娘娘家鄉人及後裔宗親代表應邀出席,沒有一絲髮自內心的喜悅和欣慰,只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因為對關夫人胡玥娘娘深層次的認知不多,關夫人的史料記載,正史、野史難見蹤跡。
  • 【乙未堂慶】全閩首尊關帝夫人即將開光啟靈
    關帝信仰在福建信仰已久,通淮關嶽廟、東山關帝廟等聞名海內外,然卻無一恭奉關夫人。在歷史上,關於關夫人的史料記載非常稀少,而在山西運城解州關帝故裡,關於關夫人胡氏的傳說卻代代相傳,經過史料的收集及傳說考證,第一部系統介紹關夫人生平專著《關公夫人索解》已呈現於世。
  • 青少年關公的俠義心腸
    受《春秋》思想的薰陶,關公自小就養成了正直果敢、堅強剛毅、忠誠信義的良好道德品行。可以說,關公的家庭薰陶和家風家教,以及河東人傑地靈,聖人輩出的浸潤,對關公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捧紅關公:最出名的運城人在今天
    確定關公形象時,解州關帝廟文管所請蔡志忠去垣曲縣關家村採風。「不能把關公畫得像小鮮肉。」他接觸了許多關姓村民,輪廓逐漸清晰,「關公應該額頭比較小,下巴腮幫子比較大,脖子很粗,肩膀很厚」。 作為一個歷史形象和文化符號,關公正在成為與之相關聯的中國城市自我推廣和營銷的名片。
  • 關公忠義誠信的典故
    關公名羽,字雲長,山西運城解州人。一生忠義仁勇,誠信名冠天下,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楷模。在三國中以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夜讀春秋,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威鎮華夏。 要說最能體現關公「誠信忠義」精神的典故,要數「土山三約」、「夜讀春秋」和「千裡走單騎」了。土山三約徐州兵敗,關羽被困土山。
  • 【郢都故事•特稿】「荊州與關公」血肉相連
    【郢都故事•特稿】「荊州與關公」血肉相連‍
  • 民間故事:紋身不紋睜眼關,睜眼關公殺人間,閉眼關公就沒事?
    紋身不紋睜眼關,睜眼關公殺人間!這是句老話了,關公自古就是忠義形象,且也是擅殺之人。身最大的忌諱就是不能紋睜眼關公,但是閉眼的關公就一定能扛得住嗎?早年間,關莊村出了一件大事,一門三兄弟最後只落得個一脈單傳。
  • 關新剛老師新作:關羽、關公與關公文化
    編者按:山西省運城市關公文化學會會長關新剛老師的新作《關羽、關公與關公文化》一文系統、詳實地闡述了關羽、關公、關帝的概念區別、形成過程及來由典故,引用史料了由歷史人物關羽到文學藝術關公,再到精神信仰中的關帝的過程,釐清了一些大眾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與史料記載之間差異,並闡明了關公精神的實質內核及在當代社會弘揚關公文化、傳承關公精神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 文關公和武關公有什麼區別
    民間,關公的形象無疑不是,臥蠶眉,丹鳳眼,髯長二尺,面如重棗的紅臉關公,但有紅臉和金臉兩種關公的塑像。 ;金色臉的關公是文關公。 4 功能不同:武關公用來避邪驅鬼威懾壞人,文關公用來宣言忠君愛國和封建禮義。
  • 【郢都故事•特稿】關公雕像可不可以不拆?
    ‍【郢都故事·特稿】關公雕像
  • 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故事由來
    這裡是國內最大的關公文化傳播平臺,連接300萬關公信眾,講關公,學關公,拜關公,敬關公。人們在閒聊中經常會說「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這麼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周倉剛開始並不是保關公的,而是在趙雲的帳下聽令。有一次,軍中操演武藝,周倉耍了一趟大刀,兵將齊聲叫好,連趙雲也誇獎了他幾句。
  • 關公廟舉行首屆「關公聖誕廟會」
    祈福雁棲(暨燕城開街一周年)關公誕辰法會在懷柔燕城關公廟舉辦 關公名羽,字字雲長,生於公元160年,卒於公元219年,為今山西省運城。關公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成為民間祭祀的對象。此後,關公故事至明代中葉流傳已十分廣泛,其忠義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如今,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故事流傳。懷柔關公廟坐落燕城古街,廟中正殿供奉著關公帝君,東西大殿分別供奉慈航真人,以及太歲殿,這裡是關公及關公文化的崇拜者和關注者嚮往的聖地,也是眾生求婚求子的靈寶勝地!同時,眾生可以在太歲殿禮拜自己的本命神!
  • 「活關公」張自忠:陣亡後日軍厚葬他,其夫人絕食七日隨他而去
    其中被日寇冠上了''活關公''名頭的國民政府高級將領張自忠,在為國家殉節後竟然受到日軍的厚葬,其夫人得知噩耗痛心入骨,絕食七日隨他而去。 英勇抗戰 張自忠是山東臨清人,父親曾是清政府的知縣,對後代寄予厚望,希望兒子做一個忠誠之人。張自忠六歲就入了私塾,1910年進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
  • 【CC夢想家】網絡主播故事:瘋關公,用唱歌的方式聊天
    網絡主播是網際網路發展下的新興職業,這個行業和無數行業一樣,交雜著年輕人的熱情與奮鬥,這群人也和無數個你一樣,有著最迷人的夢想和最明亮的個性。網易CC希望為更多主播記錄他們獨特的故事,向大眾展示CC上那些可愛可敬的大夢想家。
  • 【關公文化】戰神關公崇拜與軍人軍魂
    關於關公的忠義武勇,在羅貫中《三國演義》的筆下也發揮得淋漓盡致,「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等,表現出關羽忠貞之節和義勇之概,不僅深入民心,婦孺皆知。而且還成為描寫英雄氣質的成語,奠定關公在中國人心中義勇無匹且義薄雲天的武聖人形象。
  • 世界最大的木雕關公坐像在關公故裡落成
    這座高2.6米,2噸多重的椴木關公坐像,是仿照關帝廟內關公泥塑坐像製作而成,是特別為每年「關公巡城」民間祭拜活動而制。 「這個夫子廟修的很好,周圍的村民都很感激張書記,最重要的是夫子廟是免費開放的,以後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太天天來這裡朝拜關公!」村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張四有每每講起關公精神都滔滔不絕。
  • 正史中關羽夫人是誰?子女是哪幾位?
    拜關公 結善緣 學關公 行鴻運 三國時期的關羽,是華夏民族千百年來,忠義無雙的人物代表。 過五關斬六將,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 但看多了小說和影視作品的您,真的了解關羽其人嗎? 他的夫人是誰?子女又是哪幾位呢? 下面小編我,就帶您走近正史中的關羽。
  • 關公忠義精神,賜予人無限的潛能和正能量
    關公的忠義精神既是自身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強大意志力養成的重要基礎。關公勇武、忠義的傳奇故事,一身正氣,堅強果敢的英雄氣概,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讓人們聳然動容,肅然起敬。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在《三國志》史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寫出了皇皇巨著《三國志通俗演義》,使關公忠義神勇的藝術形象更加飽滿、生動,栩栩如生。
  • 關公「出走」 湖北荊州一57米巨型關公雕像被指違規將搬移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2016年6月17日,湖北荊州的關公義園開園,淨高48米的關公雕像下是一棟兩層建築,名為關公文化展示中心,該園對外宣稱關公雕像是「荊州旅遊的新地標」,本想借義園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唱響文化旅遊,但4年多過去了,遊客和市民卻不買帳。
  • 赤兔馬為何會跟關公一起成神?
    之後,關公得知劉備消息,掛印封金,騎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護衛劉備二位夫人,離曹操而去。關公騎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與劉備張飛在古城相會。 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在修改和評定《三國志演義》這一章節時,曾對赤兔馬隨關公一起成神做了這樣一番評價:「雲長英靈不泯固矣,而赤兔馬亦在雲中。豈馬為英雄之馬,其英靈亦勝於人耶?況青巾綠袍,並青龍偃月刀,皆依然如故,得毋衣物器械亦有魂否?曰:無疑也。其神靈則不獨相隨之人附之而靈,其所用之物亦與之而俱靈。平也、倉也、馬也、刀也、巾袍也,皆宜與雲長並垂不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