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60份「億元減持」名單:國投資本、深天馬A、視覺中國成前三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公募基金60份「億元減持」名單:國投資本、深天馬A、視覺中國成前三

摘要

【公募基金60份「億元減持」名單:國投資本、深天馬A、視覺中國成前三】基金一季報落下帷幕,相比公募大手筆增持的白馬股,那些遭遇大幅減持的龍頭股,也值得關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考慮到年報和一季報披露口徑不同,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持股機構數為0,且2019年末至2020年一季度末持股市值變動超過1億元的,共有60家A股公司。(21世紀經濟報導)

  基金一季報落下帷幕,相比公募大手筆增持的白馬股,那些遭遇大幅減持的龍頭股,也值得關注。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考慮到年報和一季報披露口徑不同,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持股機構數為0,且2019年末至2020年一季度末持股市值變動超過1億元的,共有60家A股公司。

  持股市值變動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國投資本(600061.SH)、深天馬A(000050.SZ)、視覺中國(000681.SZ),其市值變動分別高達13.3億元、12.8億元、8.67億元;將名單拉長至前十,則出現了不少明星公司的身影:恆逸石化(000703.SZ)、上海電力(600021.SH)、國盛金控(002670.SZ)、超聲電子(000823.SZ)、盛和資源(600392.SH)、榮盛石化(002493.SZ)、上海家化(600315.SH),持股市值減值均在3億元以上。

  從行業來看,材料行業、資本貨物行業、醫藥製造行業是機構減持的主要方向。

  其中,材料行業數量最多,有11家(如恆逸石化盛和資源榮盛石化華峰超纖西部建設海亮股份等),分布在有色金屬冶煉、非金屬礦物製品、化學纖維製造、橡膠和塑料製品等細分領域。

  資本貨物行業有9家,如明陽智能光電股份金卡智能海興電力海特高新等,同樣,醫藥製造及醫療保健設備業,雙鷺製藥、信邦製藥延安必康現代製藥德展健康紫鑫藥業中新藥業瑞康醫藥奧佳華9家公司,未獲得公募基金青睞。

  此外,以國投資本為代表的多元金融行業,包括國盛金控長城證券五礦資本*ST安信渤海租賃等6家在內,均遭遇機構「用腳投票」。

  視覺中國持股市值變動8.67億元

  持股市值大幅變動的視覺中國,也許永遠記得,那張黑洞照片引發的「血案」。

  2019年4月11日,因對全球首張黑洞照片申明版權,視覺中國被推上風口浪尖。隨後,視覺中國在12日凌晨道歉,並關閉網站整改;2019年12月,視覺中國再因違規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問題整改關停,在此期間,視覺中國對網站違規圖片、視頻進行了集中清理下線。2020年2月公司網站恢復試運營。

  從業績狀況來看,視覺中國此前四年的業績穩步增長:2015年-2018年營收分別為5.43億元、7.35億元、8.15億元、9.8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8億元、2.15億元、2.91億元、3.21億元。

  不過,遭遇輿論質疑後,視覺中國2019年業績下滑,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7.22億元,同比下降26.9%,實現淨利潤2.19億元,同比減少31.81%。視覺中國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受到兩次網站整改、2018年剝離億訊資產組等因素影響,其在2019年年報中也著重強調了版權保護風險和內容安全審核風險。

  今年4月10日,視覺中國還遭到雷騰律師事務所的實名舉報,舉報函稱,視覺中國公司通過偽造證據欺詐相關企業,涉案金額極其巨大,涉嫌構成詐騙罪;視覺中國公司利用偽造的證據,捏造智慧財產權侵權事實,頻繁向各類企業提起民事訴訟,已涉嫌構成虛假訴訟罪。

  2019年末,視覺中國前十大股東中,吳春紅、廖道訓、吳玉瑞、柴繼軍同為公司實控人(即五名一致行動人範圍內)合計持股45.11%。此外,常州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州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84%和1.45%,其實控人同為江蘇省常州市國資委,為公司戰略投資者。2020年一季度末,這些股東持股均未發生變化。

  不過,也有股東持股數量悄然變化,2020年一季度末,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八組合對視覺中國的持股從2019年末的1.78%下降至1.21%,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從2019年末的1.52%下降至0.92%。

  醫藥股的二八分化

  疫情影響下,博雅生物億帆醫藥等醫藥股頻頻獲得公募扎堆調研之外,也有醫藥公司成了例外。

  以瑞康醫藥為例,瑞康醫藥創立於2004 年,主營直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同時提供醫療信息化服務、醫院管理諮詢服務、院內物流服務和醫院後勤服務,2011年登陸A股。

  2019年瑞康醫藥經歷了上市九年來業績首次虧損。其實現營業總收入352.6億,同比增長4%;實現歸母淨利潤-9.3億,相比上年同期為7.7億元,下降-494.71%。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瑞康醫藥對82個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18.37億元。

  瑞康醫藥的股東顯然看到了這種變化:2019年末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不乏匯添富基金-工商銀行-匯添富-優勢醫藥企業定增計劃4號資產管理計劃、匯添富基金-工商銀行-匯添富-優勢醫藥企業定增計劃5號資產管理計劃、匯添富基金-寧波銀行-程義全等專戶帳戶,分別持股2.2%、2.2%和0.88%。

  到了2020年一季度末,上述三個專戶持股比例分別下降至1.87%、1.88%和0.75%。

  另一家不受公募關注的延安必康,則在3月25日披露「擬分拆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在創業板上市」的相關議案之後,便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兩大石化龍頭經歷

  此外,兩大「石化龍頭」榮盛石化恆逸石化也在持股市值大幅變動的名單之列。

  榮盛石化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25億,同比下降9.8%;實現歸母淨利潤22.1億,同比增長37.3%,業績可謂平穩。

  2019年末至2020年一季度末,榮盛石化前十大股東中,匯安基金-浙商銀行-匯安基金-湖畔1號資產管理計劃持股從4.11%下降至3.7%,財通基金-建設銀行-財通基金-海港1號資產管理計劃持股從1.68%下降至1.66%,長安基金-廣發銀行-長安悅享定增65號投資組合持股則從0.88%,至退出前十大股東名單。

  無獨有偶,另一家「石化龍頭」恆逸石化2019年盈利32.01億元增長達71%,不過營收下滑一成,營收為800.27億元。

  恆逸石化的2019年末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有6個資管或信託計劃,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長安信託-恆逸石化第三期員工持股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股3.13%,南華基金-浙商銀行-南華基金鑫華1號資產管理計劃持股2.57%,西藏信託有限公司-西藏信託-泓景1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股1.62%,鑫沅資管—「創贏」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170720-鑫沅資產鑫梅花358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持股1.53%,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華潤信託·華穎6號單一資金信託持股1.52%,北信瑞豐基金-中信理財之慧贏系列智選天天快車理財產品-北信瑞豐基金中信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持股1.42%。

  到了2020年一季度末,5個資管或信託計劃未發生變化,不過,北信瑞豐基金的資管計劃退出了前十大股東名單。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60份「億元減持」名單:國投資本排第一
    (原標題:公募基金60份「億元減持」名單: 國投資本、深天馬A、 視覺中國成前三)
  • 公募基金最新持倉大曝光 平安格力招行被減持最狠!猛加倉一大板塊
    公募基金最新持倉大曝光,平安格力招行被減持最狠!猛加倉一大板塊,更有百億權益公司頭號重倉獨家揭秘! 摘要 【公募基金最新持倉大曝光 平安格力招行被減持最狠!
  • .| 浦東持牌金融機構外資佔比超過三成,外資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有...
    來源/視覺中國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2018年,浦東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937億元,佔新區GDP的28.1%,佔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的50.8%,浦東金融開放正在持續加速進行。浦東還擁有融資租賃企業1802家,註冊資本總額7410億元,機構數量和資產規模佔上海市八成以上、佔全國1/4左右;外資資產管理公司43家,其中包括全球管理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的9家。金融機構的集聚水平持續提升,多個細分領域的集聚度全國第一。
  • 基金早班車|公募持股集中度再提升 這家生物醫藥企業成科創板業績...
    大基金又出手 擬減持這家晶片封測龍頭 「大基金」再度出手減持,今年以來已經陸續減持十餘家公司,累計套現超過60億元。但與此同時,「大基金」二期已經開始投資項目,接續推進半導體產業國產化進程。9月1日晚間,長電科技發布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3206萬股,佔總股本2%。以9月1日收盤價每股41.39元計算,減持金額約為1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大基金是長電科技第一大股東,此次則是首次出手減持該公司。
  • 國投集團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導向作用 撬動2800億元社會資本投入...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14.6億元,資助貧困學生9860名;管理扶貧基金347.25億元,引領撬動社會資本2800億元投入脫貧攻堅――這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公布的一組數據。
  • 1716億元 公募基金派發4年最高額紅包
    原標題:1716億元 公募基金派發4年最高額紅包  今年以來分紅規模居前的部分基金  基金簡稱 今年分紅總額(億元) 累計分紅總額 (億元) 今年以來回報 (%) 基金類型  興全輕資產
  • 永遠的19歲:公募基金這一年
    為防控風險,在公募基金領域,流動性新規、再融資新規、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減持新政相繼發布,今年12月,基金業協會叫停貨幣基金規模排名,再次為基金行業監管扔下一顆重磅「炸彈」。至此,繼機構定製的定期開放式基金、保本基金、分級基金、定增基金之後,公募基金衝規模「利器」貨幣基金也被列入監管。
  • 金能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國投協力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減持約...
    每經AI快訊,金能科技(SH 603113,收盤價:14.35元)8月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8月3日接到公司股東國投協力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國投創新基金髮送的通知,其於2020年3月2日至2020年8月3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約67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
  • 國投瑞銀和淳厚基金總經理換人,今年已有17家基金公司易帥
    2019年以來,基金行業高管變更情況明顯加速。5月17日,國投瑞銀髮布總經理變更公告,原總經理王彬任期屆滿離職,新任總經理為劉凱,此前任國投瑞銀督察長一職。在2009年-2016年期間,王彬曾離開國投瑞銀基金7年十年。2009年2月20日,國投瑞銀髮布公告稱,由於任期已滿,王彬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時隔7年後,2016年2月3日王彬重返國投瑞銀,並任總經理一職。淳厚基金調整董事長和總經理5月16日,剛剛成立的新公司——淳厚基金也進行了高級管理人員的調整,李雄厚為董事長,原董事長邢媛轉任總經理。
  • 金能科技:股東國投協力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減持不超過約...
    每經AI快訊,金能科技(SH 603113,收盤價:11.69元)6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國投協力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國投協力基金」)及其其一致行動人國投創新(北京)投資基金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創新基金」)擬在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 15 個交易日後的
  • 國投瑞銀遠見成長混合基金成立 首募規模22.89億元
    中證網訊(記者 餘世鵬)12月18日,國投瑞銀遠見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國投瑞銀遠見成長混合基金」)發布公告稱,該基金於12月17日成立,首募規模22.89億元。
  • 炒股不如買基金!1716億元 公募送分紅大禮包 這些基金分紅過億
    出色投資收益和超高人氣之下,年內公募基金曬出了1716億元的分紅大蛋糕,這一規模創下近年新高。從1998年算起,包括今年在內,公募基金行業整體分紅達到1.36萬億元。「炒股不如買基金」再應驗了。基金有現金分紅和份額分紅兩種方式,你該如何選呢?
  • 一季度公募基金347隻「新基建」重倉股曝光!600多隻基金竟...
    一季度公募基金347隻「新基建」重倉股曝光!】不同於「鐵公基」傳統思路,新基建其本質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用於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 業績與規模齊飛 公募基金迎歷史「大年」
    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計3.87萬億,佔兩市流通總市值的6.75%,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佔比時隔7年重回6%之上。  根據監管要求,新的一年,基金公司還將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比重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助力資本市場繼續高質量健康發展。
  • 大基金今年套現90億!這些牛股均被減持,大基金二期投資有...
    另一方面,大基金二期投資項目逐步落地,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風格也發生了變化。結合業內人士採訪,記者發現大基金對二級市場投資熱情趨向「隱退」,從此前頻繁協議受讓、定增等方式,更多轉向到上市前投資入股,並與半導體上市公司合資、成立基金等方式,精準參與產業一線的項目投資。
  • 剛剛 50萬億全球最大資管來中國:100%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今年4月1日,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放開外資股比限制,貝萊德也於4月1日當天遞交公募基金設立申請,如今不到5個月時間即獲批,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腳步不斷加快。除了貝萊德,路博邁、富達兩家外資機構也已遞交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請,公募基金業正式迎來內外資機構同臺競技的新時代。
  • 50萬億全球最大資管來中國:100%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今年4月1日,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放開外資股比限制,貝萊德也於4月1日當天遞交公募基金設立申請,如今不到5個月時間即獲批,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腳步不斷加快。除了貝萊德,路博邁、富達兩家外資機構也已遞交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申請,公募基金業正式迎來內外資機構同臺競技的新時代。
  • 數據眼|又到基金「分紅季」!今年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已超去年全年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據同花順iFind資料庫梳理發現,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來共有2058隻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進行分紅,合計分紅金額超過1555億元,而去年全年分紅的基金共有1846隻,但合計分紅金額僅為1400多億元,今年還剩一個多月,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已超過去年全年。
  • 深成指升至14000點,這些板塊漲瘋了
    周一,深成指升至14000點上方,日內漲2.43%。北向資金淨流入超80億元。周一,A股經歷了上周五的回調後繼續上漲。中銀證券、浙商證券跌逾7%,廣發證券、國投資本、興業證券等紛紛走弱。而華鑫股份則拉升封板,山西證券、哈投股份、紅塔證券等跟漲。解禁潮本周來襲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的解禁潮將到來。數據寶統計顯示,不含科創板股票,本周共有41股面臨解禁,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超885億元。
  • 年內基金髮行突破三萬億 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
    截至12月24日,年內新成立的基金髮行總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而這一數值也逼近2017至2019年三年基金髮行總規模之和。從基金類型來看,主動權益基金、「固收+」等產品增勢突出,其中主動權益基金髮行總規模超過1.5萬億元,佔據年內基金髮行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