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探路者 村民致富帶頭人

2021-02-08 金臺資訊

1月12日一大早,花溪區高坡鄉批林村駐村第一書記、2020年貴陽市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安正祥找到村民王應湘,商量肉兔養殖的前期準備工作。

安正祥1981年入伍,1999年8月退役,2018年被選派到花溪高坡鄉大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他帶領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果,將一件件實事辦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心繫群眾解民憂。在走訪調查中,安正祥發現村民劉治富家的房屋破舊、傾斜,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後,協調資金3000元為其搭建簡易住房暫時居住,作為扶貧搬遷前的過渡。得知村中貧困學生的困難後,他積極對接貴州鑫茂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向花溪杉坪民族小學、批林村貧困學生開展愛心捐贈活動,捐贈書籍、體育用品及助學金1萬餘元。其中,4名批林村的困難學生還獲得每月500元的助學金,直至其完成大學學業。

產業扶貧是最有效的脫貧方式。高坡鄉海拔高、氣溫低、溼氣大,特別適合菌菇的生長。安正祥決定帶動大洪村村民種植大球蓋菇,並第一時間協調到19.3萬元資金。之前,大洪村沒有人種過大球蓋菇,大部分人覺得土地種大米、土豆這些糧食比較可靠。考慮到村民的擔憂,安正祥帶領村支兩委幹部、黨員以及村民組長代表前往惠水縣好花紅鎮六馬村實地學習。六馬村的成功經驗,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顧慮。最終,通過黨員、退役軍人「一對一」幫扶低收入困難群眾的方式,帶動大洪村農戶參與試種了25畝大球蓋菇。2019年春,已經收穫過兩輪的大球蓋菇,給種植戶帶來了畝產3000斤、純收入達1萬餘元的可喜成果。

2018年12月,安正祥被安排到花溪區高坡鄉批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這裡交通不便,情況更為複雜。經過入戶走訪和仔細地考察研究,安正祥提出發動村民種植香蔥的想法,村支兩委、駐村幹部團結一致,通過採取「村幹部 黨員 致富帶頭人」的幫扶方式,首批帶動批林村10多戶低收入困難群眾種植了45畝香蔥。4個月後,香蔥收益達9萬元,批林村3家低保戶也因此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2020年,因冰雹、雨雪等自然災害,批林村香蔥產量銳減,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銷售渠道受阻,各類突發的情況,讓安正祥意識到,批林村依靠單一的香蔥種植實現穩定收入的想法尚存局限。

對此,安正祥徵求民眾意見,召集村支兩委幹部開會討論後,開始發展新的產業項目。如今,批林村正在開展5000平方米的水產養殖,這也是安正祥謀劃已久的一件事。早在2019年7月,安正祥在廣西南寧調研時,發現當地發展的「袋子養魚」增加了不少村民的收入,同年12月,他去到惠水高鎮調研,發現當地魚塘養魚初具規模。結合批林村當地較好的水源條件,他更加堅定了發展水產養殖的決心。

村民王應湘曾在安順普定德順土業公司工作了3年,主要負責養殖肉兔。得知他有回家鄉養殖肉兔的想法後,安正祥跑前跑後,全力幫助其完成前期籌備。王應湘說,現在的大棚最少可同時容納240隻兔子,準備先養100隻母兔和20隻公兔。兔子的繁殖速度快,40天就能產一窩。兔子養成後,會直接銷往安順普定德順土業公司,每隻純利潤至少在15元以上。

「先投入小部分資金、土地,讓老百姓看到實效,再讓王應湘這樣有技術基礎的人帶動村裡面發展起來這個肉兔養殖業。這不,就帶動起來了嘛!」安正祥說,肉兔養殖業開展得順利與否直接關係到批林村村民參加產業脫貧的積極性,他必須抓好此事。另外,他還想帶著村民養稻花魚、開設小型燒烤場,開發露營、蔬菜採摘等項目,在批林村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驗式農家樂旅遊產業鏈,讓村民有穩定的收入。

「點子好、辦法多」是當地村民對安正祥的印象。安正祥說,自己是一名退役軍人,要發揚軍人堅韌不拔的精神,讓老百姓生活過得紅紅火火,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貴陽日報融媒體實習記者 羅鳳琴

相關焦點

  • 北京市豐臺區受援地區致富帶頭人培訓班:提升致富帶頭人領富能力
    根據學習進度,結合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收穫進行交流座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創業致富帶頭人產業規模、帶貧方式、帶貧效益、帶貧人數等「致富創業,如何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主題。第一次座談會由各區縣組織進行,帶隊領導主持。
  • ...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脫貧 實現無憾人生|丹寨縣南皋鄉太平村莫小富
    創業之初因缺乏技術遇到過困難,但我通過不斷學習和在南皋鄉畜牧站技術員的指導下,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蛋雞養殖方法和技巧,從而讓我自己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順利。   我在太平村有一個蛋雞養殖場,這個蛋雞養殖場是村裡不景氣的養殖合作社的項目,原本都要倒閉了。2017年底,我接過了村裡這個不景氣的合作社,懷揣著夢想與激情,運用自己的蛋雞養殖方法和技巧,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政府的幫扶,蛋雞養殖場逐漸走向正軌。
  • 坡頭山嘴村致富帶頭人接力助推鄉村振興
    「區、鎮、村三級扶貧產業資產已全部確權完畢。山嘴村在2019年就已經完成了全部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在做好收官在即的扶貧產業資產管理、制定相關長效脫貧機制前提下,我們更要做好健全防止返貧的動態監測幫扶機制,以及接下來銜接鄉村振興帶動全體村民走向小康生活的各種更有力保障措施。」
  • 三育村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採訪】徑口鎮三育村: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 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近年來,徑口鎮三育村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採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產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 村民致富有幫手
    11月14日,洛浦縣布雅鄉塔木艾格勒村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圖爾蓀託合提·巴克來到村民斯迪克·麥提如孜的羊圈,給他指導羊育肥有關知識。洛浦縣布雅鄉塔木艾格勒村民在院子養殖區給羊餵飼料。目前,全村共培養出了6名黨員致富帶頭人。」 由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進行指導,村民不僅發展養雞、養鵝、養鴿、養牛、養羊為主的家庭養殖,同時,擴大特色種植規模。村黨支部結合本村實際,通過扶貧車間、創業小市場和有序轉移就業,拓寬就業渠道。
  • 陳小龍:身殘志堅的致富帶頭人
    他先天性肢體殘疾,卻憑著不服輸的拼勁和闖勁,用勤勞的雙手艱苦創業,成功拼搏出一番事業;他致富不忘鄉鄰,帶領大家發展產業,成為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他就是宣漢縣曉龍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小龍
  • 邊境線上支部強 引領邊民奔小康——富寧致富帶頭人的致富經
    這句話是富寧縣邊境村寨各族群眾的共同心聲,也從側面道出了:在富寧縣的邊境線上,不僅有一批產業興、邊民富的美麗鄉村,還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致富帶頭人,他們心中都有一本符合村寨實際的產業經、致富經。
  • 石阡縣人民檢察院為幫扶村發展產業助村民致富
    連日來,在龍塘鎮的困牛山村,石阡縣人民檢察院派駐的第一書記蔡國隆正忙個不停,組織群眾召開產業發展動員會、流轉土地、發動村民種植沃柑、板慄和蜜橘等產業,幫助村民致富。
  • 貴州省勞動模範楊正武:脫貧路上帶頭人 致富不忘家鄉人
    貴州省勞動模範楊正武:脫貧路上帶頭人 致富不忘家鄉人 2020-12-21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頭雁」領飛「群雁」隨——廣西南寧致富帶頭人助力鄉村脫貧增收
    潘瑞歡說,產量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粵桂扶貧協作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讓我學到很多種養管理技術,現在沃柑產量高、銷路好。」2018年11月,潘瑞歡參與了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前往廣東進行學習。
  • 昌吉之變 | 產業興旺,為村民致富撐起一方天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近年來,昌吉市佃壩鎮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提升傳統產業,挖掘新興產業,做大做強「菜藍子」「魚池子」「桃園子」,湧現了一批致富帶頭人,引領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實現了鄉村生活富裕。在佃壩鎮土梁村二區,56歲的村民崔新軍可是「名人」,周邊村子裡,都知道他有一手種溫棚和管理留樹保鮮葡萄的「絕活」。
  • 開辦養殖場的致富帶頭人捐款資助村民:甘為貧困戶當「羊倌」
    蘇衛鵬決定通過山羊育肥帶領村民致富。黎城縣新聞中心供圖中新網太原5月9日電 題:開辦養殖場的致富帶頭人捐款資助村民:甘為貧困戶當「羊倌」作者 劉小紅 王建敏「從今年開始,我計劃每年拿出至少一萬塊錢,捐給我村的貧困戶,以防我村貧困戶返貧。」
  • 貴州6名青年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榮譽稱號(共10人),詹興超、李承亮、姚林、張凌、周禎吉五名貴州青年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2015年,創辦了「黎平縣彥婷手工刺繡坊」,帶動村民就業實現收益增長,在共青團組織的帶領培育下,帶頭成立縣級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通過「合作社+產業+扶貧車間+公司」模式,帶動1500多戶貧困戶,解決就業1600餘人。並開辦刺繡技能培訓班,免費培訓2000多名群眾就業、帶動300名青年創業,積極投身脫貧攻堅、農村產業革命和鄉村振興。創建「指尖溫度基金」,幫助困難孩子和殘疾人弱勢群體。
  • 涼亭:首屆鄉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班在安師大開班
    融媒體訊 12月17日,涼亭鎮首屆鄉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班在安師大開班
  • 王國輝:返鄉創業的致富帶頭人
    圖為王國輝和村民查看玉露香梨收穫情況。 臧媛慧 攝 王國輝是石樓縣羅村鎮上田莊村人,他年輕有為,敢想敢做,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看著鄉親父老們還是老樣子,過不上富裕的生活,他覺得自己年輕,應該做些事,「對,返鄉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2015年5月,他自費參加農合論壇培訓會,了解農業前景規劃,與農業從業者交流,並從中得出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農業的結論。2018年10月在團中央的幫助支持下,他在浙江麗水市參加了中國青年電商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訓練員培訓,收穫很大。
  • ...抓住「雞」遇 勇闖致富路︱三穗縣雪洞鎮界牌村致富帶頭人楊志滔
    要想把產業養「活」起來,光靠著以前的老技術是「闖」不通的。於是我就自己買相關書籍、在網上查閱資料、參加大大小小的技術交流會,逐步掌握了林下大規模養雞技術。  2019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與村上四名貧困戶共同成立了三穗縣雲霧山土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  十年來,我從1000多隻雞養到現在千畝林下養雞示範基地,不斷積累了豐富的禽雞養殖和雞苗孵化經驗。
  • 廣東產業扶貧:從培育「帶頭人」到線上線下拓銷路
    廣東產業扶貧:從培育「帶頭人」到線上線下拓銷路 2020-08-08 20:40:08 (資料圖) 廣東省扶貧開發協會 供圖   中新網廣州8月8日電 題: 廣東產業扶貧:從培育「帶頭人」到線上線下拓銷路  作者 程景偉 盧鳳娟  「廣東扶貧商城」近日正式上架銷售粵桂兩省(區)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學員產品,其中一種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農產品「七彩泡椒」,在銷售中拔得頭籌。
  • 「我的脫貧故事」南皋鄉太平村致富帶頭人莫小富:大學返鄉創業...
    創業之初因缺乏技術遇到過困難,但我通過不斷學習和在南皋鄉畜牧站技術員的指導下,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蛋雞養殖方法和技巧,從而走上了致富路。我在丹寨縣南皋鄉太平村有一個蛋雞養殖場,這個蛋雞養殖場是村裡不景氣的養殖合作社的項目,原本都要倒閉了,2017年底,我接過了村裡不景氣的合作社,懷揣著夢想與激情,運用自己的蛋雞養殖方法和技巧,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政府的幫扶,蛋雞養殖場逐漸走向正軌。
  • 春光正好興產業 村民致富路更寬
    黃龍:村民變「藥農」 新產業帶來新希望黃龍縣圪臺鄉村民抓住春耕春種最佳時節,種植中藥材,拓寬致富路,打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在圪臺鄉長村的核桃園裡,機器轟鳴,村民們正在翻地、施肥、插苗。種植戶卜金泉告訴記者,就是村集體發展的這片林下中藥材產業,讓他有了分紅,還在家門口就了業。黃龍縣圪臺鄉長村村民 卜金泉:我一共有12畝地,流轉費是5000塊錢,以後幹一天是120塊錢,半年下來,光管理費能掙兩萬多塊錢,還有半年時間,自己就能自由安排出去打工,還能多收入一部分。
  • 石屏之美——致富帶頭人投票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她還是一個敢想敢幹致富路上敢為人先的巾幗致富帶頭人。工作之餘,她發現村裡留守在家的婦女較多,便將她們組織起來,創辦了淑芳背巾加工坊,帶領村裡十多名婦女從事嬰幼兒背巾加工。她還不斷拓寬銷售路子,產品銷售到了縣外,甚至省外。銷售量越來越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廣,做工的姐妹,從本村發展了其他鄉鎮,帶動周邊的婦女姐妹一起勤勞致富,讓留守在家的婦女姐妹在家也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