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委」選舉,年輕人是「重頭戲」,藍綠都難逃年輕世代反撲

2020-12-14 海峽生活匯

臺灣「立委」選舉,年輕人是「重頭戲」,藍綠都難逃年輕世代反撲

此次臺灣「立委」選舉有著2014年縣市選舉的氣氛,藍綠情緒激化,也形成世代強烈對決。不只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樣,連「立委」選舉都是這樣的趨勢,國民黨派系包袱,與韓國瑜過度靠近的「立委」候選人,幾乎難抵年輕世代的反撲,民進黨在這些選區都拿下勝選。

如今年輕世代願意強烈站出來投票,對於政治高度關注,對政治有不同見解,討厭派系、舊勢力是主要。年輕人願意給新政黨以及新人機會,這次選舉結果充分顯示這個趨勢。民進黨、國民黨這次都一樣拿到13席不分區,可見年輕選民其實也認為民進黨代表舊勢力的一部分,年輕人願給小黨機會,這對民進黨來說也是一個警訊,為了保有年輕選票,勢必得革新,若持續以黨內派系主導,年輕選票一樣會反撲民進黨。如今,年輕人才是「重頭戲」,可見今後藍綠都難逃年輕世代反撲。

相關焦點

  • 臺灣「立委」選舉,藍綠都難逃年輕世代反撲
    此次臺灣「立委」選舉有著2014年縣市選舉的氣氛,藍綠情緒激化,也形成世代強烈對決。不只是「大選」這樣,連「立委」選舉都是這樣的趨勢,國民黨派系包袱,與韓國瑜過度靠近的「立委」候選人,幾乎難抵年輕世代的反撲,民進黨在這些選區都拿下勝選,例如臺中派系老大顏清標兒子顏寬恆,雲林張家女兒張嘉郡等是代表著過去國民黨舊勢力。此外,民進黨政黨票不如預期,讓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搶下席次,也代表著世代革命成功。
  • 選情分析:中臺灣「世代之戰」 中間選民投票率左右結果
    這場年輕與中老年族群「世代之戰」,投票率高低將左右選舉結果。 藍綠都在搶中間選民,地方人士認為,以去年的縣市長選舉為例,選民最在乎的前3項是空氣品質、交通及經濟,候選人要端出具體牛肉,臺中市選民才會埋單。 地方人士說,這是一場「世代之戰」,年輕族群與中老年族群的戰爭。年輕人對執政黨推出的減稅、託育加碼及兩性平權等政策相當有感。中老年族群因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兩性平權等政策不滿。
  • 郭豔:從反服貿運動看臺灣年輕世代的局限
    郭豔:從反服貿運動看臺灣年輕世代的局限 2015-04-14 15:39:41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中國臺灣網記者 李傑 攝)   第七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13日在三亞召開,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研究員郭豔在論壇上發言指出,2014年3月臺灣爆發了主要由年輕世代主導參與的「反服貿」運動,此次運動既無法改變臺灣政治體制中蘊含的統獨窠臼,又加速了臺灣競爭力的下滑趨勢,更重要的是惡化了兩岸關係,整體而言並非一場積極、進步的運動。
  • 臺灣爆發「立委」集體貪瀆醜聞,臺媒痛批:垃圾不分藍綠
    「立委」介入SOGO經營權及土地開發收賄弊案,法院4日一口氣收押了國民黨廖國棟、陳超明及民進黨蘇震清等3位「立委」,「時力」前「立委」徐永明以80萬交保,加上之前民進黨前「立」委陳唐山50萬交保、無黨籍「立委」趙正宇100萬元交保。
  • 「學姐」如何才能當「立委」
    外傳「學姐」黃瀞瑩可能投入臺北市第一選區「立委」選舉,在士林、北投經營20多年的北市議員陳建銘分析,第一選區的選民結構基本上年紀偏長,雖年輕選票這幾年逐漸上升
  • 臺灣「立委」選舉抽籤花樣百出:「超人」「關公」「聖鬥士」齊登場
    …… 「不分區立委」抽號:綠1橘2藍9 同時,臺灣「中選會 王金平抽中9號,說9號代表國民黨在「國會」能長長久久…… 2016年臺灣選舉,雖然只有三組候選人爭奪「總統」大位,但在「不分區立委」方面,卻有高達18個政黨出來搶票,除了藍、
  • 大手筆、多領域提攜年輕人 藍營"立委"選戰亮新招
    2012年,臺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對馬英九和國民黨來說,非常重要,為了能打贏選戰,藍軍正在全力以赴。在「立委」選舉提名部分,與以往大不同的是,國民黨從北到南、大手筆提攜年輕人,人選跨越政壇、體壇、媒體等,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已有10名40歲以下(含40歲)的年輕人願意為黨而戰。
  • 王建民:臺灣政治「40現象」解讀
    這與分析者對臺灣政治社會政治結構缺乏足夠了解,只看表面現象,靠感覺有關。如果從臺灣已形成較穩固的政治結構去判斷,就八九不離十,不會差很大,更不會出現嚴重的錯誤判斷。這個結構就是臺灣政治與選舉中存在的「40」這個神秘政治密碼。  臺灣政治結構過去是藍大於綠,而且逐步走向七三、六六到五五結構。
  • 臺灣學者:南臺灣2012選舉盤勢大致已經底定
    環球網12月22日消息,中評社發表分析文章,解讀南臺灣選情,文章如下:距離2012臺灣領導人選舉僅剩20多天,南臺灣兩黨選舉盤勢大致已經底定,馬英九與蔡英文在南臺灣再多衝刺,主要是拉抬「立委」選情,但對南臺灣「總統」大選得票比例的影響已經相當有限。
  • 【華廣觀察】臺灣新竹市長選舉上演「復仇記」
    新竹市的政治版圖是傳統的藍大於綠,從1982年開始的9任市長中,民進黨籍只有兩任,且未有連任成功的例子,其餘皆是國民黨或無黨籍。由於竹科帶動青壯年人口移入,為降低其經濟負擔與生活壓力,林的政策精準鎖定「兒童」與「長輩」兩大族群,各項措施多為滿足「三明治世代(指需要照顧小孩及老人的年輕世代)」的需求;再通過市容的整頓、活動的舉辦及建設的翻新,打出「兒童城市」口號,逐漸獲年輕父母肯定。
  • 臺灣民眾黨再提10席「立委」名單 柯文哲:三黨都別過半!
    臺北市長、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國民黨、民進黨、臺灣民眾黨「三黨不過半」是他的目標,藉由關鍵力量,走出藍綠惡鬥,力拼34席「不分區及區域立委」,盡全力突破藍綠夾殺。據報導,臺灣民眾黨20日在高雄公布10位2020大選「區域立委」人選,涵蓋島內北中南東,平均年齡不到45歲,宣揚「藍綠推兩邊,民眾擺中間」理念。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李雯心臺灣地區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入衝刺階段,除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外,各黨也在努力爭取「立委」席次最大化。目前,各政黨區域「立委」的參選人選及不分區「立委」的名單逐步底定,選情已快速升溫。
  • 誰是臺灣最美候選人?論顏值和實力,都比不過韓國瑜身邊這一位
    明天就是2020臺灣選舉投票日,「立委」席次爭奪也是重頭戲。各黨派紛紛派出實力戰將,面對參選人數大爆炸的情況,對政治了解不夠深入的選民如何決定心目中的人選呢,答案之一就是——「看臉」。雖然聽上去有些膚淺,但候選人若能擁有高顏值,對知名度和親和力自然有一定幫助,尤其更容易拉攏年輕選民的心,在人山人海中殺出重圍。
  • 高雄綠議員高閔琳:綠年輕世代不會「逢中必反」
    臺海網4月10日訊 民進黨新世代,現年33歲,最年輕的高雄市議員高閔琳9日接受中評社專訪認為,民進黨新世代對於中國大陸的態度與兩岸的未來是開放且富想像的。既然政治上有許多現實必須考量,就需以務實的態度面對。臺灣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政府」、「主權」,甚至是「中華民國」「國號」,這些一樣需要正視。民進黨的新世代並非「逢中必反」,反而對兩岸有著務實的想像。
  • 評論丨臺灣選舉,執政「差等生」蔡英文為什麼還能勝出?
    吳敦義周六晚間表示將請辭國民黨主席在區域「立委」方面,很多本該有優勢的國民黨選手紛紛落馬。尤其在臺北、新北這些被認為是藍大於綠的選區,如柯志恩、李永萍等優質選手都意外落選。藍軍地方勢力較強的選手,如雲林張嘉郡、臺中顏寬恆都意外被翻盤落敗。臺中被視為藍綠五五波的地區,尤其去年大勝,今年也只有兩席藍營「立委」勝出。至於韓國瑜大本營的高雄,藍軍「立委」全軍覆沒。這一局中,唯有在艱困選區臺南挑戰王定宇的洪秀柱,雖然沒有如願,但雖敗猶榮。郭臺銘曾言,韓國瑜出來選會三輸,「大選」輸,「立委」輸,高雄輸。
  • 臺北市第3選區"立委"選舉 梁文杰:蔣萬安比羅淑蕾更難對付
    華夏經緯網5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第3選區「立委」選舉,國民黨由蔣家第四代蔣萬安出線,民進黨中執會今天下午也將通過徵召市議員梁文杰。梁文杰說,蔣萬安比羅淑蕾更難對付,這會是一場很有趣的選舉。
  • 「立委」選舉,國民黨慘敗
    據微信公號「直通臺灣」1月11日消息,今天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同時舉行的,還有臺立法機構「立委」選舉,共需選出113名「立委」,其中包括73名區域「立委」、34名不分區「立委」以及6名原住民「立委」。最終民進黨獲46席,國民黨獲22席,其他5席。
  • 以淡化藍綠色彩為策略——臺灣2018年「九合一」選舉新特色
    有評論指出,年底選舉將屆,長期陷於藍綠惡鬥讓關心臺灣前途的民眾憂心,尤其臺南市被稱「民進黨找個西瓜參選都能當選」,凸顯臺灣民主政治出現了困局。所幸「天無絕人路」,柯文哲、侯友宜、韓國瑜均打破藍綠界限,獲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讓臺灣民眾再次展現一次熱情。柯、侯、韓三人,儘管都有一定的色彩背景,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並沒有讓選民感覺到他們是在為「顏色」服務。
  • 臺灣未加入聯合國都怪大陸「帳號」重複?看「草包立委」奇葩言論!
    據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報導,來自「臺獨」政黨「臺灣基進黨」的「立委」陳柏惟28日在「立法院」宣稱,臺灣現在沒辦法加入聯合國,就是因為跟大陸用了相同的「帳號」,對於到底要怎麼改,他說「中華民國」可以改成「臺華民國
  • 臺灣民眾黨公布首批區域「立委」名單
    臺北市長柯文哲成立的臺灣民眾黨22日公布首波區域「立委」名單,打出明年選舉「藍綠推兩邊、民眾擺中間」的主要訴求。 臺灣民眾黨22日宣布首波區域「立委」人選,8位參選人同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