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為什麼可以有四個老婆?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重光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755-穆斯林一夫多妻

作者:重光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每當提起一夫多妻,古有中國帝王后宮佳麗三千,而今則仍有穆斯林一夫四妻。

值得注意的是,伊斯蘭教是三大天啟宗教中唯一一個在正式宗教經典中允許一夫多妻的宗教,在橫向比較中顯得尤為特殊。不僅如此,這種地區習俗甚至一直遺留到了現在,這在全世界的比較中也是非常特別的。

但其最初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男性的欲望

而是為寡婦,孤兒和其他弱勢婦女提供生存保障▼

那麼,這種古老習慣的源頭在何處?這些嫁給同一個男人的女人們又該如何相處?其中又有多少我們難以想像的秘辛呢?

古已有之

與伊斯蘭教誕生在相似地理環境中的猶太教在其經典——《希伯來聖經》中多次提到了一夫多妻的例子:有40餘位重要人物擁有一個以上的妻子,其中先知亞伯拉罕在妻子撒拉無法生育的情況下,又娶了撒拉的埃及使女夏甲為妻,而在此之後以色列王國第三位國王所羅門則擁有多達700位妻子。

700名妻子和300名妾,一個輪迴就要近3年

所羅門王可是夠忙的(所羅門和他的妻子們)

(圖片:Giovanni Venanzi / Wikipedia)▼

不過《希伯來聖經·申命記》在第17章第17節中曾明確指出,國王不應該積累大量的金銀財寶,也不應該擁有太多的妻子與馬匹。

至於猶太人的閃米特親戚阿拉伯人,信奉多神教的他們在這一方面更不受規範束縛。在伊斯蘭教出現前的阿拉伯半島上,各種類型的婚姻關係「應有盡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甚至還存在群婚、買賣婚、契約婚與臨時婚等規範不一而種類繁多的婚姻類型。

彼時阿拉伯人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出於部落的需要締結的,如維護部落內成員的關係乃至不同部落間的關係。

婚姻關係大概可以分為表親,部落內部和部落外部

沙漠部落雖有自己的規矩,但相比城裡人還是靈活得多▼

至於配偶的數量,則沒有什麼限制,一個男子可以只娶一個妻子,也可以多娶幾個。

主要家庭還是一夫一妻,畢竟男女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圖片:Frederick Goodall / Wikipedia)▼

最多四個

令人眼花繚亂的婚姻制度在穆罕默德開始傳播伊斯蘭教之後逐漸發生了變化。

穆罕默德自己先是在595年娶了(實際是上門女婿)大自己15歲的富商遺孀赫蒂徹,直到25年後赫蒂徹去世,穆罕默德一直沒有娶第二任妻子。

這任妻子也就是伊斯蘭教中的「信徒之母」

(圖片:LütfiAbdullah / shutterstock)▼

此後,穆罕默德開始再娶,陸陸續續與多位女子成婚,不過這些女子與穆罕默德結婚的具體時間存在爭議。根據宗教歷史記載,穆罕默德同時最多只擁有4位妻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已故的赫蒂徹在內的這十幾位妻子中,只有阿伊莎是處女,其他都是寡婦。這一定程度上表明穆罕默德多妻並不為了沉湎女色,而是另有目的,如通過姻親壯大穆斯林社群以及減輕當時穆斯林社群的負擔。

當時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的地盤還很小

相比個人享樂,最重要的還是緊密團結自己身邊的人

(圖片:google map)▼

在625年3月的烏侯德戰役中,保衛麥地那的穆斯林軍隊因軍中弓箭手擅離職守,而遭到來自麥加的阿拉伯多神教徒騎兵突襲,死傷慘重,穆罕默德本人也受了傷,前額與嘴唇被石頭擊中,多顆牙齒被打落。

朝聖者參觀烏侯德弓箭手山

(圖片:kiraziku2u / shutterstock)▼

是役過後,由於眾多穆斯林將士陣亡,留下了許多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寡婦,這成了當時穆斯林社群急需解決的棘手問題。

穆罕穆德及其軍隊在烏侯德戰役中

(圖片:Wikipedia)▼

面對此情此景,一段《古蘭經》從穆罕默德嘴裡脫口而出:「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對待孤兒,那麼,你們可以擇娶你們所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如果你們不能公平地待遇她們,那麼,你們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們的女奴為滿足。這是更近於公平的。」(婦女章第3節)

這段經文於是成為了穆斯林最多可以娶四位妻子的宗教依據。

人總是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找重點和依據

想要坐擁四妻的伊斯蘭男性

便會認為自己很好地實踐了先知的囑咐▼

而先知也在這段話中規定了一個前提條件:即是丈夫要確保各妻室享有公平待遇,否則限娶一位。

具體來講,穆斯林的多位妻子都有合法的地位,不分先後,沒有類似中國古代的「正房」、「二奶」、「三姨」、「四妾」的等級差別(一夫一妻多妾制)。並且婚後,所有妻子及其子女在日常生活、開支分配等方面都要公平對待,如丈夫給第一位妻子送了個LV的包,則不可給其他三位妻子送Coach的包,否則就是不平等對待了,同時也不可一直只找第二位妻子過夜,而冷落其他幾位妻子。

一個固定規模的資源,多人爭搶和一人獨享

差別是顯而易見的

一個中國移民和他的三個妻子,以及十四個孩子

(1904年,凱恩斯圖片:wikiwand)▼

至於那些無法做到公正對待多位妻子的男子,《鐵爾密聖訓集》第1150段記載稱,穆罕默德對此直言:「假使一名男子有兩位妻子,而他沒有公平對待她們,那麼在復生日他會被劈成兩半。」很具有宗教威懾力。

天平尚有誤差,何況是理性與感性並存的人類

如何處理多邊關係是一門玄學

搞不好就會美夢變噩夢

(圖片:Everest Marathi/ Youtube)▼

正因如此,伊斯蘭教法僅將一夫多妻定為「允許的行為」,而不是受鼓勵的可嘉行為,更不是強制性的義務。一個穆斯林在宗教層面優秀與否,與其有多少妻子沒有關係。

不過古代無論是一夫多妻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穩定的一夫一妻已是美滿

畢竟多養一個人對於窮人可太難了

(圖片:Paolo Arsie Pelanda/ shutterstock)▼

總的來看,一夫多妻只是穆罕默德為解決烏侯德戰役過後寡婦與孤兒照料問題的臨時方案,具有很強的限定性。且他給一夫多妻設置了嚴苛的條件,不公正對待便不可再娶,和外人想像中三妻四妾濫情逍遙的生活有很大的區別。

少有多妻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在實際生活中,即便是古代與近代,一夫多妻的穆斯林佔總人口的比例少之又少。

如在奧斯曼帝國,大部分男子都只有一個妻子,只有小一撮人有多個妻子。曾在16世紀下半夜遊歷奧斯曼帝國的德國東方學家薩洛蒙·施威格甚至直言,基本看不到一夫多妻的人。

當然,歐洲人想像中的奧斯曼不是這樣

那一定是一個後宮三千極盡奢侈腐敗的異教徒宮廷

但這難道不是歐洲貴族自己想要的麼

(圖片:《土耳其浴室》-安格爾)▼

而在之後的18世紀,君士坦丁堡富裕家庭甚至會看不起娶多個妻子的精英階層男子。與此同時高級官員假使想與奧斯曼公主結婚,那麼他必須拋棄自己的妻子乃至女奴。

「沒有一個有品德的男士會娶幾個老婆,哪怕他身為穆斯林擁有這樣的權利。」曾於1717年造訪奧斯曼帝國的英國貴族瑪麗·蒙塔古·沃特利夫人如是寫道。

一對多的男女共同生活體系

本就讓女性失去了與男性平等的選擇權

和在家庭中所佔的資源分配比例

至於南亞次大陸,在中世紀的北印度,大多數普通穆斯林男子也只有一位妻子,除非首位妻子無法生育,那他們才會考慮再娶,畢竟結婚成本不低,日常開銷也不是免費的,可見一夫多妻事實上是少數人的特權。

齋普爾最後一任大君曼·辛格二世和他的第三任妻子

不過都是在印度頒布《印度婚姻法》之前娶的

(圖片:Wikipedia)▼

隨著工業革命大潮襲來,列強在用堅船利炮叩開伊斯蘭世界大門的同時,也將啟蒙運動後的新思想輸入進了穆斯林社會。自20世紀起,越來越多的穆斯林國家開始限制一夫多妻,如土耳其便在1926年成為首個在法律層面禁止一夫多妻制的穆斯林國家。不過土耳其的禁令完全是世俗層面的,因其在獨立後意欲全盤西化,以此脫亞入歐。

自1926年起,土耳其就把一夫多妻歸為犯罪行為

但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庫德人集中的東南部

一夫多妻制仍大量存在

而湧入的大量敘利亞難民也讓這一現象有所增加

(敘利亞難民在土耳其的難民營)

(圖片:ehasdemir / shutterstock)▼

而在1956年,突尼西亞則以宗教理由禁止一夫多妻制,該國政府對此解釋稱,《古蘭經》一方面限制了一夫多妻制的實施,因而其實質上不支持此般婚姻制度,且明顯打算隨著時間推移將其徹底廢止;另一方面,《古蘭經》要求丈夫平等對待所有妻子,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故一夫多妻眼下應當被禁止。

時至今日,雖然仍有數十個穆斯林國家裁定一夫多妻制合法,但實際上均以對其實施了嚴格的限制。

各國對於一夫多妻制的法律允許程度

(截至2016年 橫屏觀看)▼

包括伊拉克、阿爾及利亞、黎巴嫩、摩洛哥、約旦、科威特與孟加拉國在內的多國,允許穆斯林女性在結婚前,便在婚約中添加禁止在本婚姻關係期間再娶妻的條款。而伊朗與巴基斯坦則要求穆斯林男性在再次娶妻之前要徵得首任妻子的同意,並向法庭出示證據。

至於馬來西亞,該國的規定則更為嚴格,假使一名穆斯林男子想娶第二任妻子,那麼他不僅要獲得首任妻子的同意,還需要宗教機構的背書。

一旦被允許娶了多個妻子且家庭和諧的話

還會得到政府高達300美元的獎勵..▼

除了法律層面的限制,難以平衡的情感更是阻礙了穆斯林男性一夫多妻。

阿聯沙迦美國大學英語系副教授拉娜·拉達維博士(Dr. Rana Raddawi)在2016年調查了一百餘位處於一夫多妻關係中的阿拉伯女性,結果顯示,她們深陷嫉妒與憤怒的感情泥潭之中。

拉達維直言,一夫多妻制甚至稱不上是上個世紀的習俗,它應該早就被廢止了。

2011年,馬來西亞甚至出現了一個「聽話妻子俱樂部」

聲稱通過教妻子如何服從丈夫來促進和諧家庭

而且要求妻子要做一流的妓女,

為丈夫提供愛意,照顧和一流的床笫之術▼

不單單拉達維如此認為,時年40歲的索菲亞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一位家庭主婦,已結婚20年,「當我聽到丈夫娶了第二任妻子的時候,我當場扇了他一個大頭耳光。他對此無可奈何,因為他心裡也很慚愧。」

時年25歲的撒拉來自阿聯,是一名會計師,「在我曉得丈夫娶了第二任妻子的隔天我就去遞交了離婚申請。我可無法忍受與她人共享丈夫。我快氣死了。」

在一夫多妻家庭中

女性難免會嫉妒,不適以及沒有安全感

(圖片:http://www.fearthehellfire.com/)▼

正因如此,在當今的伊斯蘭世界中,其實也鮮有一夫多妻的家庭。

如在埃及,擁有多個妻子的家庭僅佔全國家庭總數的千分之幾。埃及人口統計中心早先的一項統計表明:娶兩個妻子的埃及男性只佔總男性人口的1%,娶滿四個的更是只佔0.03%,且學歷越高,娶妻越少。在人口超1億的埃及,擁有博士頭銜而娶了多個女子為妻的男子總共只有幾十人。

而在經濟發展水平更差的葉門,已婚婦女中也僅有7%處在一夫多妻婚姻之中。

至於富得流油而觀念相對保守的海灣國家,這一比例也沒有高到哪裡去,如卡達的每10個家庭中也只有1個多妻家庭,比例也相當之低。

「對我而言,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情感承諾,而且也是基於愛情、信任與忠誠的。實際上,一夫多妻與通姦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罷了。」拉達維說道。

相信這也是很多現代人對一夫多妻制的普遍想法。

參考文獻:

1.https://emirateswoman.com/lifting-the-lid-on-polygamy-in-the-uae/

2. https://www.islam-love.com/zh/topic/69

3.馬蘭, 伊斯蘭常識問答叢書:伊斯蘭婦女常識問答, Ganshu Nunzu Chubanshe, 2011, ISBN 7542119362, 9787542119360

4.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1+Kings+11%3A1%E2%80%933&version=RSV

5. http://koran.link/zh/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gamy_in_Yemen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gyny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gyny_in_Islam

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Uhud

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hammad%27s_wives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Mila Supinskaya Glashchenko

END

原標題:《穆斯林為什麼可以有四個老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為什麼可以有四個老婆?|地球知識局
    每當提起一夫多妻,古有中國帝王后宮佳麗三千,而今則仍有穆斯林一夫四妻。值得注意的是,伊斯蘭教是三大天啟宗教中唯一一個在正式宗教經典中允許一夫多妻的宗教,在橫向比較中顯得尤為特殊。不僅如此,這種地區習俗甚至一直遺留到了現在,這在全世界的比較中也是非常特別的。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在現在的地球上生活著將近16億穆斯林,這個數字達到了地球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伊斯蘭文明的興起和發展則是一個神奇的事情,在穆罕穆德歸真之後開始的阿拉伯帝國大徵服,在僅僅一百年的時間裡穆斯林便幾乎掌控了世界。
  • 《一夫多妻》:印尼男子娶四個老婆,將生活過成一地雞毛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三個小故事,劇情來自一部印尼電影《一夫多妻》。第一個故事的女主——薩爾瑪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她的丈夫是一名政客,兩個人有一個兒子。這一家子是生活在印尼的穆斯林,印尼是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而穆斯林佔主流地位。
  • 印度人為什麼不吃牛肉?因為穆斯林愛吃|大象公會
    原標題:印度人為什麼不吃牛肉?因為穆斯林愛吃|大象公會牛在印度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並非自古以來的傳統,而是近代印度民族主義者在與穆斯林的漫長敵對中,塑造出的近現代發明。文|劉喜如果牛有的選,它最想投胎到哪?以尊重牛權著稱的印度,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 清朝政府在新疆的懷柔政策,為什麼不能阻止極端穆斯林的叛亂?
    清朝政府在庫車設有辦事大臣,由滿人擔當,是當地的最高領導,但是由於語言不通,具體的民政事務,都是由27個當地的民族幹部,也就是維吾爾族的上層貴族伯克,來實際管理。那麼庫車有多少人呢?根據《大清一統志》的記載,大約有6500多人,不過我推測,這個數字肯定是非常的不準確,因為和後面發生叛亂的人數不匹配。
  • 「沒有死刑」的國家,可以娶四個老婆,700萬國人在這定居!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滿足的不再是物質生活,而是精神生活,現在時代在變,人們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假期出去遊玩。不僅可以欣賞風景,還能感受異國的風土人情,很多人因此決定定居國外。而今天的小編要說的就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國家,在這個國家,法律沒有死刑,男人也可以娶多個老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而中國人也喜歡這個國家,有700萬中國人在這裡定居,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
  • 這個「一夫多妻」制國家,700萬華人定居,能娶4個老婆
    說到風土人情,我們有56個民族。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在國內也能體驗到各個種族的習俗。而外國的風俗習慣可能會與中國差異比較大,世界上有一個七百萬華人居住的國家。那裡法律允許娶四名妻子,和中國風土民情差別好大。其實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東南亞著名的海島。
  • 穆斯林為什麼要戴頭巾?
    其到底是伊斯蘭教特有的產物,還是其他文化與宗教早已有之呢?在伊斯蘭教一千餘年的歷史上,頭巾又發生了怎樣的演化過程呢?不光女性,男性也可以戴一方面是顯示身份,一方面是實用性(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圖片:wikipedia)▼作為中東地區的核心地帶,兩河流域前前後後出現了諸如阿卡德、巴比倫與亞述等諸多不同民族創建的文明,在這其中便有多個民族的婦女裹頭巾
  • 回族就是穆斯林,穆斯林就是回族:這種謬論還要傳多久?
    第四條的天課是穆斯林每年財產收入達到一定數量時,按照一定比例繳納給宗教組織。第五條朝覲或朝聖,凡達到條件的男女穆斯林一生中必須最少去朝覲麥加聖地一次。按上面五條生活的人,才可以被看作穆斯林。上面對穆斯林的標準有了簡要的介紹,那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從古至今的回族人是不是象上述那樣去生活的?和穆斯林又有多少關係?唐宋和之前的回族先民中基本上沒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所以也就談不上有穆斯林(所謂的唐代朝廷為回族先民建立了伊斯蘭教大寺,唐代蕃坊都有伊斯蘭教教堂說法都被證實是錯誤的,事實上是景教和拜火教寺廟)。宋代是當時回回人拜火教、景教、波斯摩尼教等轉為明教的時代。
  • 一個男人能娶四個老婆,這國家得多有錢?
    「不到40年就發展成為世界人均GDP前三,中東第一個舉辦冬季世界盃的國家,一個男人可以娶一個四個的老婆,一個女人在街上帶黑紗可能會被報警。左手是沙漠,右手是海洋,整個城市的建築就像一個設計展……」從卡達回來一個月後,她仍然有很多想法,經常回憶她的魔法這個國家的建築設計感經常溢出屏幕。
  • 《穆斯林的葬禮》為什麼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在《穆斯林的葬禮》裡,有兩個人物最為單薄,一是梁冰玉,二是楚雁潮,但這兩個人物太關鍵了,是故事的主線人物,而他們還是悽美愛情的主角。也正是因為此,讓整部作品顯得有些單薄。有人說,《穆斯林的葬禮》是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大抵也是因為此。
  • 解析世人對穆斯林的十大誤解
    假如哈裡發採納其中的一個,他們本來可以把基督教一掃而空,像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把伊斯蘭趕出西班牙一樣容易,或者像路易十四對待新教一樣。      這是伊斯蘭教法保護少數民族特許地位的功勞,這也是為什麼整個伊斯蘭世界有繁多的非穆斯林拜神地點的原因。
  • 晚清滄海事 下卷 13 新疆淪陷(七) 清朝政府在新疆的懷柔政策,為什麼不能阻止極端穆斯林的叛亂?
    清朝政府在庫車設有辦事大臣,由滿人擔當,是當地的最高領導,但是由於語言不通,具體的民政事務,都是由27個當地的民族幹部,也就是維吾爾族的上層貴族伯克,來實際管理。那麼庫車有多少人呢?根據《大清一統志》的記載,大約有6500多人,不過我推測,這個數字肯定是非常的不準確,因為和後面發生叛亂的人數不匹配。
  • 男人須娶3個以上老婆,一酋長娶400妻,實行一夫多妻國家有哪些?
    目前,全世界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主要有南非、阿聯、埃及、利比亞、卡達、約旦、沙特、蘇丹、索馬利亞、塞內加爾等一些非洲國家。巴拉圭雖然還在實行一夫多妻制,但當地男性十分不樂意這種制度,紛紛提出廢除,但是女性卻極力支持一夫多妻。那麼,非洲一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多妻制,這是為什麼呢?
  • 男人須娶3個以上老婆,國王每年可娶一個王妃,實行一夫多妻國家有...
    由於貧困所限,物質缺乏,窮人娶不起老婆,相反有錢人可以多娶。非洲女人比男人勤勞,家庭多一個女人就多一份財富,由此一來,有錢的人更有錢,能娶更多的女人,窮人越來越窮,就連一個女人也討不起。惡性循環,非洲國家得不到發展,人民處於貧困之中,所以這種制度一直延續了下來。 其二是戰亂造成了女多男少。
  • 祁連公安「四舉措」確保穆斯林「開齋節」期間社會治安穩定
    祁連公安「四舉措」確保穆斯林「開齋節」期間社會治安穩定 2020-05-28 0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韋小寶為什麼能娶七個老婆
    金庸小說《鹿鼎記》裡的韋小寶,韋小寶生在妓院,長在妓院,身無所長,是個無賴小混混,靠小聰明獲得了皇帝的信任,幫康熙坐穩江山,最後娶了七個老婆退隱江湖。每次看不同版本的《鹿鼎記》在對韋小寶的古靈精怪,忍俊不禁的時候,都在想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江湖小混混,為什麼可以娶到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
  • 新疆穆斯林古爾邦節:祈禱少一些災難多一份安定
    不少穆斯林洗漱好、穿戴整齊,和艾山江一樣,陸陸續續來到艾提尕爾清真寺廣場參加聚禮。這裡是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佔地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很多穆斯林都希望古爾邦節這天,能在這裡擁有一個做禮拜的位置。「寺裡面、廣場上、路邊都是人。」因為來得比較早,艾山江在靠近清真寺門口的廣場處佔到了一個好位置。不一會兒,原本還略有空曠的廣場,就已經擠滿了人。
  • 印尼:穆斯林人口2.3億,印尼是如何成為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的?
    可以說,沙漠和駱駝是穆斯林誕生之初的標籤,而今天較為人們熟知的中東和北非的穆斯林國家,多也離不開這兩個標籤。遠在東南亞,離佛教中心和印度教中心更近的的印度尼西亞,為什麼會是一個穆斯林國家呢?與之前用於等待西南風的居留區不同,在諸港口的貿易點中,是有在此工作長期定居的穆斯林居住,逐漸以港口為中心形成了穆斯林定居點。有了定居點之後,不僅有穆斯林商人與當地人通婚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伊斯蘭教,同時也吸引了一些穆斯林傳教士前來印尼(主要在西邊的蘇門答臘島)傳播伊斯蘭教信仰。
  • 十論川普之2:穆斯林禁令
    二川普為什麼要頒布「穆斯林禁令」什麼是川普的「穆斯林禁令」?2017年1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關於難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命令」,在90天內禁止7個穆斯林信仰國家的穆斯林進入美國境內,這七個國家是蘇丹,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索馬利亞,葉門。這個行政命令還將美國的難民制度暫停了120天。川普稱他的「極端審查」制度將有助於「將激進伊斯蘭恐怖分子趕出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