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起跑「加速度」 再生醫學是未來趨勢

2020-12-12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為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5月6日,由《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主辦,上海松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領跑者系列直播」第一期正式開播。

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傅大煦、上海松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紅兵、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莫秀梅、上海趙洪升律師事務所主任趙洪升律師等嘉賓圍繞「下一個風口:再生性醫用生物材料」這一主題展開探討交流。

傅大煦:從跟跑到領跑,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

今年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形成基本框架之年,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領域,上海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上海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為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上海正全力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傅大煦以《生物醫藥產業從創新跟跑到領跑的飛躍》為題,進行了主旨分享。他表示,從2019開始,上海生物醫藥創新領域起跑就是「加速度」。據國家藥監系統的數據,2019年,上海有4個1類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獲批品種佔全國獲批總數的1/3。

「上海在提升生物醫藥創新策源能力、吸引優秀人才、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等方面逐步得到完善,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傅大煦指出,不管是生物醫藥的研發上市、生物材料的國際專利申請以及牽頭生物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傅大煦認為,再生醫學領域將是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隨著國內首個創新藥在美國上市,這就預示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從跟跑、並跑走向領跑,我也期待國內更多的創新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產品能夠走向世界,造福全球、造福全人類患者。」

何紅兵:領跑藍海市場 期待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以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為特徵的再生性醫用生物材料產業,具有在不添加細胞生物活性因子的前提下誘導人體損傷或缺失的組織或器官再生的能力,可廣泛用於骨骼肌、韌帶、跟腱、平滑肌(如動脈、食道、尿道等)的重塑再生,而達到功能和結構完美癒合的目的。」

直播中,上海松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紅兵教授以《軟組織誘導性靜電紡醫用植入物引領國際再生性醫用生物材料產業的基本要求》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認為,該技術在全球具有千億級以上的藍海市場。

「在軟組織誘導性靜電紡植入物領域我們領先美國至少十年。」何紅兵透露,松力生物該技術在去年獲得美國專利授權之後,今年3月10日,又獲得了歐洲專利授權,其商業秘密保護體系正在建設過程中。

目前,軟組織誘導靜電紡植入物所面臨的挑戰包括:各先進國家都把其列為創新新興領域、標準的優先次序還沒確定、全球協調仍不確定。何紅兵指出,一個企業在行業中是否處於領跑地位,關鍵看是否參與標準制定。「在全世界範圍內,通過建立標準,保證產品使用者的安全,保證產品的功能,這是一個建立共識的過程,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

2018年,上海市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4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成立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的通知。隨著上海對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的逐步推進,何紅兵相信,上海的醫藥行業發展將邁上新臺階。

在互動問答環節,有媒體記者提問「松力生物醫用材料的先進性在哪,以及產業化情況如何」時,何紅兵回答道,在不加細胞和生物活性物質的松力軟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植入體內後,能夠誘導損傷或者缺失的組織和器官進行組織重塑再生,這就使得松力醫用材料和以往的帶來很多不良反應的惰性不可降解材料、再生能力差的可吸收材料以及牽涉活細胞、倫理法律等問題的組織工程材料區分開了。因此,相信我們的材料將在未來蓬蓬勃勃的發展。

「在產業化的道路上,經過15年的研究,松力生物的軟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產品重樹複合疝修補補片在2018年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是全世界第一個在市場上銷售的親水性靜電紡植入物。親水性靜電紡植入物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再生骨骼肌,還有筋膜、平滑肌,我們在上海建立了生產基地,通過在國際標準組織ASTM上做系列材料的國際標準,得到全世界的認同,推動產品在全球的產業化。」何紅兵說。

莫秀梅教授:靜電紡三維納米纖維支架的臨床應用,廣泛且無限

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莫秀梅教授以《靜電紡納米纖維支架材料臨床應用國際進展》為題,圍繞其臨床應用展開交流。

莫秀梅教授表示,高分子溶液在高壓靜電作用下射流形成納米纖維,用平板、棒狀接收裝置就可以分別得到膜狀、管狀支架。另外,還可以通過特殊裝置得到加捻紗線、以及將短纖維冷凍乾燥得到塊狀纖維支架,或是取向的、有序排列的納米纖維。

對於「靜電紡納米紗用於肌腱再生」,莫秀梅教授表示,通過動態式靜電紡的方法可得到納米紗支架,通過肌腱幹細胞的培養,將納米紗支架植入裸鼠背部可異位成肌腱和在可在兔髕腱處在位成肌腱。此外,分別採用納米纖維和納米紗線可製成具有內皮層和平滑肌層的雙層血管支架,這樣的雙層血管支架植入到大鼠腹主動脈,在兩個月時間可以再生動脈組織。

莫秀梅還介紹了靜電紡納米纖維填充管用於神經再生,及靜電紡三維納米纖維支架用於骨和軟骨再生的研究成果。「通過將靜電紡絲、3D列印、冷凍乾燥、交聯等技術相結合,製成的三維填充式管狀支架可用於神經再生。我們曾將神經導管用於大鼠坐骨神經修復,在4周到12周的時候,神經就再生成功了。」

莫秀梅教授表示,靜電紡納米纖維可以用作各種各樣的組織再生支架,不管是膜狀、管狀或是塊狀,它們的應用都是相當廣泛且無限的。

在回答記者關於如何看待松力生物研發的醫用材料的問題時,莫秀梅教授說:「通過近二十年的蓬勃發展,靜電紡從純科研進入到產業化。在與松力公司長期合作,了解到了松力公司產品的獨特之處,松力公司產品通過加入特有的從動物組織中來的天然生物材料纖維蛋白原,使得產品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超親水性的特點,可以開發成不同的組織再生支架。所以覺得這個材料很有發展前景,很看好松力生物的未來。」

趙洪升:加強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

以《創新中的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的保護》為題,上海趙洪升律師事務所主任趙洪升律師從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的內容、生物醫藥行業成商業秘密侵權重災區、國際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的一體化演進過程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國家加強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是出於國內的迫切需求。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的高端技術亟待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趙洪升表示,在《中美經濟貿易協議》中關於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的內容,對我國智慧財產權相關立法執法,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生物醫藥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當中,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重專利輕商業秘密保護。導致生物醫藥行業成為了商業秘密侵權重災區。」趙洪升指出,對於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通常有三種維權方式:民事手段、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往往,刑事手段像一把利刃,「一劍封喉」。

趙洪升表示,維護企業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一旦失去了商業秘密,將對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提高商業秘密保護意識,是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器」。

相關焦點

  • 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重啟:新冠疫情激發生物醫藥創新
    由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廣州海博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量子高科(中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主辦,廣州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創芯國際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微論壇在廣州黃花崗科技園舉辦。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科技園黨工委雷金源書記出席論壇開幕儀式並講話,黃埔生物醫藥創新微論壇創始人、量子生物董事張建浩主持了開幕儀式。
  • 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啟動會在廣州舉行
    廣州生物島,宛如珠江上一顆璀璨明珠,是廣州生物科技的CBD,參賽企業代表也將走訪生物島展廳,考察廣州在生物醫藥方面的科技創新成果和創新創業環境。還有美年大健康、香雪製藥、達安基因、萬孚生物、廣藥集團、陽普醫療,將在國賽現場充分釋放創新需求,和參賽企業進行深入洽談。
  • 蘇州勇攀「一號產業」創新高峰 全力構建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
    這裡是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的蘇州工業園區。——這組數字代表什麼?代表著過去十幾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標杆的驕人成績。當前,蘇州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號產業」,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轉型創新的主戰場,更是生物醫藥產業地標的核心區。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天府健談、強生、再生元、信達生物、凱萊英
    除此之外,億歐大健康關注到由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CAIERA)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在上海如期召開。專題方面,「醫藥創新」、「智慧醫療」、「非公醫療」、「健康管理」均有更新。企業動態方面,億歐大健康跟進了包括生、再生元、信達生物、凱萊英(002821,股吧)、諾誠健華、GE醫療、兆科眼科、強聯智創在內的多家企業的動態。
  • 西安佰奧萊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優越成長環境 跑出創業創新...
    同時,公司大力引進高精尖人才,重金聘請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資深生物醫療行業專家,確保公司高水平、高標準發展,助力公司不斷突破各項技術難關。立足高新政策環境 跑出創業創新「加速度」西安高新區作為區域發展的引頭羊,創新動能強大,發展成效顯著,已形成以創新研發、醫藥製造、醫療服務業、醫藥流通為主的區域產業鏈格局。
  • 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京召開
    2020年11月21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的舉辦適逢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 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在北京舉行
    央廣網北京1月8日消息(記者蔣勇)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近日在北京舉行,大賽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旨在發掘具有原創性、引領性的優秀醫藥創新科技項目,通過大賽搭建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從科學研究到產業化的重要橋梁。
  • 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北京創新創業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
    8月17日,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北京銀行杯中國·北京創新創業大賽季(2019)暨第五屆北京創新創業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主題賽決賽圓滿落下帷幕。當天,共有25支高質量參賽隊伍進行精彩絕倫的現場角逐。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強大的磁場吸引力下,青島中央商務區加速特色樓宇建設,推動優勢產業集聚,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正在蛻變,未來的產業格局雛形漸顯。全國第一家新冠檢測試劑「雙證」企業邁克生物山東總部,亞洲最大的質譜檢測公司北京和合醫學、飼料檢測追溯行業龍頭企業正大集團檢測中心……這些生物科技行業的頂尖企業紛紛搶灘登陸的,正是青島中央商務區的特色樓宇之一——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
  • 8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集中落戶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 「產業化...
    核心提示:460餘家入駐企業,1萬餘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60餘位國家千人……昨日,創業十年的國內頂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蘇州生物納米園正式宣布更名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同時,8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產業化基地集體落戶生物醫藥產業園2期。據悉,相較於以孵化創新為主的一期入駐企業,園區二期入駐企業將以「產業化」為主要目標,推動生物醫藥從研發走向產業化,走向臨床。
  • 廣州搭建生物醫藥溝通平臺 專家學者把脈產業發展
    據介紹,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早,擁有廣東省內所有「雙一流」醫學高校,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中科院廣州生物院、廣州呼研院等一大批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基礎好。經過多年發展,呈現出產業鏈條完整、市場主體集聚、發展後勁增強的態勢。
  • 一大波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正在衝刺科創板!
    根據張通社Link資料庫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7日,按照一級行業劃分,累計有43家生物醫藥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遠高於同期港交所(27家)、境內主板(6家)和創業板(8家)的IPO數量,成為生物醫藥企業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納斯達克的第二大上市地。上海也有一大波生物醫藥企業正款款走向科創板。
  • 上海外高橋生物醫藥產業園揭牌 9大生物醫藥項目籤約落地
    摘要 【上海外高橋生物醫藥產業園揭牌 9大生物醫藥項目籤約落地】11月20日,上海外高橋生物醫藥產業園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正式揭牌。
  • 共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勢
    日前,《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以下簡稱《若干規定》)正式印發,旨在將廣州打造為全國新藥創新策源地、全球新藥臨床試驗集聚地、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若干規定》的落地實施,將全面提升廣州生物醫藥技術研發、臨床研究、轉化中試、生產製造、醫療物資全產業鏈水平。
  • 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蘇州開幕 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榜單發布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2020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2020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2019中國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發展報告》三項重磅報告。《2020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從研究論文、臨床試驗、研究機構、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較為系統、全面地反映了國內外臨床醫學研究領域2019年度發展概況,遴選了新出臺政策法規、代表性進展與成果等年度熱點內容,並分析了當前醫學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 T-Bio 8月「亞洲生物醫藥創新月」火熱來襲,助力產業創新合作
    目前國內生物醫藥正處于欣欣向榮的時代,生物醫藥產業也是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有利途徑。為推進產業創新,談思實驗室(Taas Labs)聯合多家知名藥企及協會機構等,於整個8月為業內同仁們帶來「亞洲生物醫藥創新月」活動,面向國內外各生物醫藥企業及CRO、CDMO等產業鏈公司,助力其展現創新理念、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加強行業交流學習,共同把握產業機遇。
  • 共話未來!華為上海生物醫藥高峰論壇聚焦醫療企業數位化轉型,成功...
    眾所周知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生物醫藥企業要進行怎樣的數位化轉型?12月15日,「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重磅壓軸活動——「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成功舉辦。峰會中由華為5G創新中心主辦的生物醫藥高峰論壇上,華為與醫藥領域的合作夥伴共同探討了醫療企業該如何數位化轉型。
  • 北京生理科學會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再生醫學與未來—纖連蛋白與...
    2020年10月17日下午,北京生理科學會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首次採用網絡在線形式,召開「再生醫學與未來—纖連蛋白與再生醫學」的專題研討會。本次會議得到了國內再生醫學領域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院校、研究機構及臨床醫院的專家,是BAPS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的一次盛會。
  • 布局未來十年 蘇州做強生物醫藥「一號產業」
    中新網蘇州4月25日電(周建琳) 25日,蘇州生物醫藥發展大會召開。大會提出:力爭十年內在蘇州市打造國際知名和具有國內頂級競爭力、影響力的產業地標——中國藥谷。這場大會被視為蘇州布局未來十年的重要起點。
  • 開足馬力 丹娜生物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
    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丹娜生物總經理粟豔稍稍鬆了一口氣,「大伙兒的努力沒有白費」。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丹娜生物第一時間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大潮中,並在近期收穫了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公司上下齊心合力,一邊積極推動抗疫項目的研發,一邊為擴大產能做著堅實準備,跑出了科技創新加速度。」粟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