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臨沂市統計局主辦的臨沂統計信息網發布的統計消息,「2019年末,臨沂市常住人口為1066.71萬人,出生率為9.47‰,死亡率為4.5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2‰。」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數據,2018年年末臨沂市常住人口1062.40萬人。
整個2019年,臨沂市常住人口增加了4萬人左右,而根據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僅本地人口自然增長就已經達到5萬多人。這還沒有考慮因為臨沂擴大基建帶來的人口流入。
事實上,相信臨沂人民也已經發現,很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在畢業後選擇回到臨沂就業,而是選擇留在母校的城市或者往大城市發展。很多剛開始選擇回到臨沂工作的年輕人才後來也選擇了離開。身邊經常會有道別出去闖的人。
那麼為什麼這些年輕人才寧肯背井離鄉也不願意留在臨沂呢?要知道山東人的鄉土情懷應該是很重的。
首當其衝的原因我想就是高企的房價了。自2015年以來,臨沂市房價經歷了3輪非常明顯的上升過程。在2019年,臨沂的冰山指數更是連續數月蟬聯排行榜第一。冰山指數是一個評價城市房價整體上漲速度的算法。這最終導致很多在2015年賣5000一平房子,到2020年時已經高達一萬以上。在柳青街道樸園小學學區,漲幅更加誇張。在2014年時,同一地段的房子百平米僅需要首付20萬,而現在,這套房子總價已經高達300餘萬元。這個房價已經逼近了二線城市的水平,甚至高於與長沙市的均價。
而另一邊,卻是低迷的工資。在臨沂,大多數畢業三年以內的本科學生的平均工資不高於5000元,只有少數行業的工資可以超過1萬元。換言之,要差不多不吃不喝2個月才能買下一平米,還不是市中心的一平米。這嚴重打破了年輕人對社會對未來的幻想。想要在臨沂安居樂業就顯得尤為困難。而且即使靠父母資助解決了住房問題,這不高的工資也難以保證較高的生活水平。這就更逼著年輕人向高薪行業和新興行業匯集。
而偏偏臨沂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又相對落後。我們熟知的高薪行業包括有金融業、信息化行業等。在金融行業,臨沂找不出一家像樣的民營貸款公司。在臨沂,基本可以看到目前中國所有主流銀行,這不僅表明臨沂的資本市場巨大,這也同樣可以反映出臨沂本地的金融業的落寞。在計算機行業,臨沂仍然沒有誕生一家中型規模以上的計算機公司,已經能保證自給自足的計算機公司也大多依靠本地項目支撐,在外地很難存活,是不折不扣的地頭蛇公司。而在新興領域如晶片、光科學、高分子材料學、生物醫藥學等技術密集型行業的發展上,臨沂更是被遠遠甩在後邊。
沒有高薪還沒有好就業環境。在臨沂,因為商貿物流等行業還沒有經歷整合期,所以絕大多數公司都還是小公司經營的狀態。這讓年輕人很沒有安全感,感覺隨時都會失業,就業穩定性很差。而能稱得上大公司的如魯南製藥、天元建築等公司,又因為勞動力充足而不肯提高待遇,很多崗位的工資甚至低於同行業平均值。這種隨時丟工作的危機感讓年輕人更加不敢放手去幹,更談不上職業發展。
這些種種跡象都是年輕人沒有選擇留下的原因。那麼臨沂就沒有辦法做的更好嗎?
筆者認為在近一段時間內,想要扭轉這個局面還是比較難的。但是也還是有可以努力的方向。
一是國有資產引導行業發展。很多人會說,臨沂根本就沒有大國企。其實國有資產不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只需要通過兼併重組把很多行業內的公司進行整合或者實現控股,在行業內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就可以了。目標不是控制行業,而是影響行業。做到這個程度,臨沂的國有資產的力量是足夠的。有榜樣才有效仿。
二是加強產學研結合。最近臨沂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大力開展學校引入落地。其實在學校引入之外,可以建立對應的研究所和企業孵化器。讓大學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有地可去,讓他們有用武之地。
三是學習人才引進。臨沂能用在人才引進上的資源比較少,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其他城市比較成熟的做法。包括共有產權房政策、低息購房貸款政策等都是可以學習的好政策。這樣可以吸引部分人前來定居。或者說至少能給想留下的臨沂人一個理由。
希望臨沂能真正發展年輕人才願意留下發展的大美新城市。到那時候,臨沂必然可以迸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