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工業經濟發力「雙循環」

2020-12-26 金臺資訊

湖北日報訊 (記者崔逾瑜、通訊員陳國力)車間裡,生產線高速運轉;廠區內,貨櫃車結隊而出。12月18日,位於仙桃彭場的新發公司又向海外發送一批防護服、隔離衣等非織造布製品。據悉,該公司訂單排到明年上半年,今年前11月銷售額突破20億元,創歷史新高。

元至11月,仙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貿出口等指標增速居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用電量等增幅居全省第二。

今年以來,仙桃不少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左手全球,右手本土,著力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前三季度,恆天嘉華、裕民兩家非織造布企業增幅均達500%以上。用企業家的話說,市場就是指揮棒,他們既要做「世界工廠」,又要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組建研發團隊,打造爆款產品,搶佔市場制高點。

疫情之下,仙桃五大主導產業實現逆勢飛揚。除非織造布產業外,食品、智能裝備製造異軍突起,賢哥食品銷量從每天400多箱增至1萬多箱,訂單排到明年春節後,完成產值2億元,同比翻兩番;顧大嫂產值增長80%,米老頭生產線由6條增加到10條,產品暢銷全國;「摩擦一號」陶瓷剎車片站穩海外市場,並衝刺國內市場。

為支持企業「雙循環」,仙桃送出「大禮包」。截至目前,全市減免稅收5.8億元、社保費2.3億元,支持企業技改擴規、轉型升級。同時,對港口航運企業、外貿企業等發放水運補貼,發放外經貿專項資金,組織120多家企業參加國內外交易博覽會,推進線上線下融合。

相關焦點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渝北區共建仙桃谷軟體學院開學
    10月17日下午,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渝北區政府共建的仙桃谷軟體學院(以下簡稱「軟體學院」)開學典禮暨第一屆理事會在校舉行。渝北區委常委徐永德,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郭天平,長安汽車軟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舉剛,華為重慶雲與計算總經理曾玉峰等相關企業領導,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區經信委、區教委,仙桃數據谷公司領導及有關專家出席儀式。
  • 中國工業百強縣仙桃上榜:世界第一口罩生產基地、湖北最強縣卻無緣...
    分布在這個城市的更多更大的無紡布生產企業,則助推著仙桃工業經濟的發展。近日,中國工業百強縣榜單公布,仙桃市入圍並排名第65。同時,仙桃市的工業在湖北省縣域中排名居首。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仙桃的工業發展一直比較穩定。2019年仙桃市規上工業超過1000個億,在縣域中是表現比較突出的。
  • 經濟大家談|短期求穩長期求變,紮實推進雙循環經濟質量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適時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無疑是基於國內外形勢的準確判斷之下做出的正確戰略選擇。我們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好雙循環經濟的要求,不僅要及時解決企業短期內面臨的生存問題,也要放眼未來,以雙循環經濟應對疫情結束後的全球經濟結構、社會結構變化,制訂中長期發展戰略,未雨綢繆、搶佔市場先機。
  • 「組合拳」發力提振工業經濟 堅持工業強鎮不動搖——訪泉溪鎮黨委...
    「組合拳」發力提振工業經濟 堅持工業強鎮不動搖——訪泉溪鎮黨委書記高江洪 2020-07-06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張圖看懂中國經濟「雙循環」的六大支柱
    面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雙循環」料將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框架,在發展方向上指向「國強」與「民富」,在運行形態上指向「行穩」與「致遠」。沿循這一戰略定位,構建「雙循環」的關鍵在於用好改革開放與制度優勢的兩大重器,同步打造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的六大支柱。
  • 「雲端」拓市場 暢通「雙循環」 婺城外貿經濟綻放「微笑曲線」
    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前7個月,該公司仍實現外貿出口額近1068萬美元,其中跨境電商佔據半壁江山,同比增長兩倍多。為拓展外貿渠道,婺城區由經濟商務局等部門組成外貿出口工作專班,多點發力、精準施策,千方百計促出口。「搭建好平臺,充分發揮內需潛力,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暢通『雙循環』。」婺城區經濟商務局局長胡霞亮說。
  • 外向型經濟高地探路「雙循環」
    外向型經濟高地、開放大省江蘇,上半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逾2萬億元,難中趨穩。  江蘇提出,把新發展格局作為謀劃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大坐標,以省內循環為牽引,支撐國內循環、推動東亞循環、促進國際循環,夯實「穩」的根基、拓展「進」的態勢。如今,新動能在「雙循環」中奔湧,凸顯江蘇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前哨」擔當。
  • 「雙循環」引領中國經濟格局最深刻的變革
    今天我們邀請雞西市委宣講團成員、黑龍江工業學院教授曲成,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雙循環」戰略提出的根本原因做深入解讀。「雙循環」戰略的提出,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的思考。一是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二是改變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我國經濟模式特點的需要;三是實施主場經濟全球化戰略;四是凸出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核心位置;
  • 經濟| 什麼是「雙循環」?小編帶你了解一下
    今年5月以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被多次提及。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我們謀劃中國經濟下一程的重點內容。什麼是「雙循環」?
  • 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的意義
    中國政府最近提出, 未來的經濟發展要搞雙循環。 在雙循環政策出臺前, 世界經濟出現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呢?
  • 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孕育新機,怡亞通探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新...
    數十家上市公司齊聚大灣區,共話資本市場新形勢與雙循環下產業供應鏈創新發展,共尋新機遇。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推進高端製造的國產替代,進一步推動新興科技賦能傳統產業,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在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產業鏈供應鏈成為2021年一大關鍵詞,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在工作部署中均有提及。
  • 中國經濟國際國內雙循環建設的重要歷程
    以下觀點節選自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執筆人為劉元春、劉曉光、閆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2、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戰略關鍵在科技創新引領下實現中國經濟創新驅動。3、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戰略基礎是「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實現高水平動態均衡。4、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5、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戰略方向是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6、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戰略支撐是以一帶一路帶動的更高水平開放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社會發展。
  • 何平:創新夯實「雙循環」根基 為經濟發展添動力
    在會議現場,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平接受新華網專訪,就「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等話題展開討論。新華網:中央提出的「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為我國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在疫情後新發展格局將如何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 國內外經濟形勢巨變,我國為什麼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但隨著國際、國內市場形勢不斷變化,我國要逐漸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利用內需優勢,建立獨立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我國國內市場有兩大優勢,一是市場規模巨大,擁有一個14億人口的大規模消費市場;二是工業體系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目前,14億消費者爆發出的巨大的消費需求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
  • 來「雙循環」下的數字新經濟盛會
    當前,受全球新冠疫情和國際經貿關係影響,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提振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也面臨巨大壓力,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峰會聚焦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既對湖南、長沙的數字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無疑對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提振經濟復甦信心,助力產業升級,帶動全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 內外貿並進 暢通雙循環(經濟聚焦)
    在網上店鋪頁增加「可內銷」標籤、舉辦雙循環促進活動……本屆廣交會積極推動企業參與雙循環,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結構更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10月24日下午,為期10天的第128屆廣交會在「雲」端落幕,本屆廣交會吸引了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註冊觀展,近2.6萬家參展企業上傳展品超過247萬件,參展企業雲展廳累計訪問量789.26萬次。
  • 蔡劍:科學體系工程是經濟雙循環的核心驅動力
    【財新網】(專欄作家 蔡劍)雙循環格局的經濟結構將價值流轉由外生動力為主轉變為由內外協同動力為主。協同動力的產生要靠創新引擎產業。縱觀世界歷次經濟增長,必有率先發力的產業擔任創新引擎向前衝,能夠將創新效應傳導到其他產業,具有明顯的增長效果。
  • 廣西高質量工業暨數字經濟專題推介會在南寧舉辦
    2020年12月21日,廣西高質量工業暨數字經濟專題推介會在南寧舉辦,由全國工商聯、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全國工商聯經濟部、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發展局、通信管理局共同承辦。推介會以「提升產業鏈 融入雙循環」為主題。推介會上,自治區副主席費志榮、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出席並作了重要致辭。
  • 內需助力「雙循環」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喬瑞慶認為,內需是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最堅實的基礎,不僅在目前穩定經濟基本盤中發揮支撐作用,而且在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中也要發揮關鍵作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也將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 【首席視野】西澤研究院趙建:以高質量發展理念構建雙循環經濟體系
    本文邏輯:一、雙循環體系的理論解釋:基於高質量發展視域二、當前經濟向雙循環體系轉變的有利條件與主要問題三、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雙循環經濟體系:總體思路與關鍵環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國際國內相互促進的雙循環體系,既是當前應對國內外局勢變化的主動舉措,更是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本來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