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貝殼研究院舉辦了「中介20年-歷史與進化,開啟新經濟時代」的分享活動,通過數據回顧了房產中介的20年發展史。二十年來,從宏觀層,房地產中介經歷了從雜亂無序到規範有序發展;從微觀層面,經紀人的作業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雖然桂強芳(被稱為中國現代房地產中介之父)他在1988年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為這個行業起到一個示範作用,但房地產經濟真正成為一個行業並迎來爆發,追溯要從1998年到2018年說起
業內人喜歡把房產中介稱之為江湖。這房產中介的20年,英雄與梟雄並處。
在中國大陸房產中介普遍將1998年的房改視為這個行業的發端,那一年國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房地產全面市場化,從這年開始,新房建設和二手房交易越發活躍起來。也有媒體將1988年12月深圳房地產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視為開始,但是業內更認可1998年的房地產全面市場化房改,所以本文從這年為開始。
1988年開始,中國的房地產經紀開始起步,尤其是從房改起步城市上海率先一步,臺灣信義等品牌開始由臺灣開始進入上海,和上海本地品牌上房置換等中介品牌並駕齊驅
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房地產中介也開始活躍起來。
房地產中介最初是做投資賺錢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炒房,主要靠賺取中間點差價為生。這個模式至今還有很大的生存空間,也是外界不斷詬病這個行業的主要原因。
從2005年到2010年,是中國一線城市中介變化最大的五年。
這幾年時間裡江湖中名震一時的中介品牌,比如:中大恒基、順馳等,它們都在這一階段崛起,也在這一時間段逐步走向消亡。
2010年至今,出現了強者恆強,品牌越來越集中的現象
2020年至今中介品牌的格局基本已經成型。我們本土品牌領域佔領了市場空間,像早 期進入我們大陸的臺灣和日本經濟品牌基本已經陸續「退場」
隨之,「鏈家」、「我愛我家」「麥田房產」等企業迅速崛起,成為中國領軍的房產中介品牌。
今年開始,市場在第二階段之後發生了微妙的關係變化,中介間的競爭關係開始變成了合作性的競爭關係;中介之間也不是完全互相對林的角色。
現在的這個流程一般都是賣家通過多家委託的方式將房源交給中介,而中介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完成合作,最終找匹配買房人進行成交。
作業變化歷程也根據鏈家帶動了行業的改革,隨後我愛我家、中原地產、全民優家等企業也步其後塵,啟動信息化革命。就此,中介徹底告別傳單和貼條時代。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中介公司經紀人作業的方式都是通過線下貼小廣告來進行,那時候大街小巷都是貼條,上面都是中介把房源寫在貼條上,下面有聯繫方式,需要的人就把貼條撕下通過電話聯繫,有需要掛牌的業主也是通過這種方式聯繫中介進行掛牌。
可以說在那個時代,小區留言等公共設施都成了房產中介信息交換的主要渠道。
此外,發傳單也是當時主流的作業方式。
隨著網絡科技的信息發展,全民進入了資訊時代,經紀人作業方式也逐漸走向了網際網路化。
經紀人開始將房產信息發布到網際網路上,房產中介的埠模式出現,經紀人通過購買埠的方式,能將自己的所發信息排到前面,曝光度就會增加,更方便獲取客戶。
逐漸的,網際網路成為房地產信息的交換主要渠道。當然,這種方式有利弊,也造成了現在網絡上虛假房源的泛濫。
在日後,真房源會作為房產中介行業的標配。
虛假房源可能會獲得一時的客源,但是長期以來會損失信譽和品牌。所以中介發展趨勢以「全民優家」為例,會越來越趨向於「業主自主免費發布房源,短視頻和圖片形式上傳,展現最真實的房源狀態」
繼鏈家和安居客、貝殼等一系列房產中介平臺軟體後,「全民優家」也會以全新的方式粉墨登場。自全民優家上線平臺後,獲得好評如潮,目前已有幾千位業主實名註冊試用掛牌體驗。
全民優家創始人是做了房地產銷售七八年後,開始創業,他的初衷就是能做到真正的業主自主上傳房源,讓業主避免了其他房產中介的電話轟炸和信息不真實,市場混雜,讓平臺真正成為「你身邊的掛牌管家」。因為業主自主上傳房源,可以確保房源的真實可靠性,於租客來說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模式嗎?
對於這個平臺,不管是經紀人還是業主亦或者客戶都能獲得良好的體驗,也許,這個在這個網際網路化的中介平臺裡,選擇大於努力,在選擇平臺的時候要看清趨勢。
終於,房產中介在歷經20年時代的洗禮中有了現在的服務廣大群眾的便利和市場的穩定,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讓市場更加穩定的同時,讓平臺做到虛假信息為0,最終讓三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