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介廝殺,美凱龍愛家能贏嗎?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深燃團隊 深燃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唐亞華

編輯 | 黎明

後進而能破局者,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房產中介行業經過幾十年浮沉,既有屹立40年的中原地產,又有從業20年的鏈家、我愛我家盤踞,而由鏈家升級而來的貝殼找房,已經是市值超800億美元的巨頭。隨著幾輪淘汰洗牌,房產中介行業基本形成以鏈家為龍頭,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追趕的一超多強格局。

而一年前,這一格局悄然開始分化。

成立30多年的老牌家居上市公司紅星美凱龍,圍繞「家」布局了家居、裝修、綜合購物體之後,開始向上遊探索,涉足房產中介。背後的邏輯不難理解,房產交易是房屋設計、裝修、家居的天然客戶來源,這也是紅星美凱龍集團打通產業鏈完成閉環的關鍵一環。

選鞍配馬,「美凱龍愛家」這個全新的品牌在2019年5月揚鞭上場,進入了已是一片紅海的房產經紀行業。短短一年半時間,這家公司在上海、北京、深圳、合肥、南京、蘇州6個城市開出了500多家門店,員工超過8000人。截至2020年10月,公司總業績突破7億元,大部分店鋪在開店6個月左右能達到盈利水平。

走近這家公司,我們發現,它就像一支鐵騎戰隊,帶隊的是曾經的阿里中供鐵軍馮全林,各城市區域負責人是精心挑選的從業十幾年的業務強將,企業內盛行相馬、賽馬、戰功文化,他們用自己的策略,突破管理半徑,攻城掠地。它像一條衝進來的「鯰魚」,正在向行業內安逸、疲勞的前輩們發起猛攻。

如今,公司以閃電戰的速度拿下了開局。他們甚至不懼怕局部市場叫板行業「老大哥」鏈家,下一步,美凱龍愛家立志短時間內衝到行業全國第二,準確地說,要用5年時間、4倍速度趕上現在的貝殼找房,因為今天的貝殼找房也是由18年的鏈家、2年的貝殼找房成長蛻變而來。

短期內成績顯著,是因為美凱龍愛家在深度復盤行業頑疾後,總結出了一套管理人才、凝聚文化、高效落地執行的打法。他們的獨特之處在於有30多年品牌做後盾,有深諳行業的精兵強將和上下同欲的企業文化。

不過,重走行業老路,不改變業務模式,在每一個環節提效,能不能克服行業低頻、非標、人員流動性大、客戶滿意度低等難題,還有待檢驗。這匹房產行業衝出的「黑馬」能否打破格局、重塑行業,值得期待。

選將布陣

阿里鐵軍出身,馮全林是一位無往而不勝的大將,2016年轉戰北京,經歷O2O領域炮火的淬鍊後,在犀利之餘愈發顯得沉穩。

2019年5月,馮全林有了新身份:美凱龍愛家總裁、創始合伙人。

告別過往,馮全林以創業的心態進入房產行業。之所以無懼行業和身份的轉變,從0到1再出發,是因為他幾次跨越行業興衰、穿越企業生死後,對企業經營有了自己的思考。在他看來,經營最關鍵的是對行業、客戶、員工、企業管理四要素的認知。

對應到房產中介行業,從業者具有「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的特徵,平均從業年限不到1年,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美凱龍愛家的做法是,改變行業先從改變從業者的管理方式開始。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馮全林對自己的要求:「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是人,要做的就是知人心、識人性,站在對方的角度,用共情的能力、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應對日常經營。」

他常對團隊說:「 你能夠與多少人換位思考,你就能夠解決多少人的問題,也就決定了你能夠承擔多大的事業。」

馮全林指出,經紀人可以分為小白、老兵、精英三種類型,小白看重高底薪,老兵看重穩定和環境,精英則更追求上升空間,要分別對應他們的需求制定薪酬和培養體系。

在他看來,創業公司大概率是會死的,但是他有三個不能死:不能死於腐敗;不能死於山頭主義、官僚主義、本位主義;不能死於慢公司。除此之外,房產經紀行業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無法用規模帶動奇點來臨,管理50家以上門店並保持良好營收是行業難題,管理半徑難以突破,企業價值觀和文化就無法真正落實。

馮全林用「北鬥七星」來總結美凱龍愛家的企業文化,即:客戶第一、誠信靠譜、醉心經營、捨我其誰、擁抱變化、感恩利他、自我突破。

美凱龍愛家總裁馮全林

明確地知道公司不能死於什麼,要做的是什麼,他打過無數勝仗,就像一把無鞘的劍,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經歷過生死磨難,對於當下及未來充滿了危機感,深知創業不易和企業生死存亡之道。

馮全林在團隊裡,猶如一個有殺氣、有撕裂感、有穿透力,誓要殺出一條血路的頭狼。

主帥到位,美凱龍愛家的下一步是選將布陣,配備好各個城市總經理。

作為新品牌,招人是第一道要邁過去的坎。據美凱龍愛家政委兼HR負責人孫小培回憶,她當時做了人才地圖,幾乎聯繫了列表中的每一位人選。

美凱龍愛家想要吸引的是能夠重新出發的人,和公司共同創業的人。如果有人陷入瓶頸、想要更大突破時,這裡有讓他大展身手的舞臺。據孫小培介紹,美凱龍愛家在「人」上的策略是:招對人、管好人、用文化凝聚人,用人,更要「成就人」。

在招對人這一點上,公司有四個清晰的人才畫像,分別是:有學習力、有職業創業心態、有文化認同、有硬核戰績。

到了管理層面,美凱龍愛家有日報和周精進位,還有月度業績考核和季度價值觀考核兩大工具;同時,公司也設置了嚴格的考核機制,三個月的升降級考核和末位10%淘汰制,讓員工保持危機感。

很快,美凱龍愛家配齊了上海、南京、合肥、北京等城市總,隨著CTO宋東風、增長黑客負責人董媛璞的就位,公司中後臺搭建基本完成。2019年8月,美凱龍愛家召開了「百店-千人-千萬」發布會,正式對外亮相。

「攪局」房產中介

兵強馬壯的美凱龍愛家,掀起了一場上海房產中介地盤爭奪戰。

據業內人士介紹,2019年的上海房產經紀市場,鏈家剛經過兩年的虧損,進入了增長期。鏈家在上海最多的時候有1700家店,但到了2019年5月剩下800多家,經過盤整關掉了一半,推算下來,鏈家當時的人數不到2萬人,市場佔有率大約在15%。此外,中原地產、我愛我家等企業,因策略不清晰或執行問題,不少門店快速擴張又淘汰,市場坍塌得非常快。

馮全林給美凱龍愛家定的任務是,不僅要快速開店,更要健康可持續,秉承「既要又要還要現在就要」的四要原則。

美凱龍愛家上海城市總經理鄭永波在房產行業深耕15年,他在中原地產從經紀人做到區域經理、總監、戰區總,也曾在Q房網做了5年的上海浦東總經理,開城拓店是他這麼多年來最拿手的事。

2019年5月初,在公司名字還沒定下來的時候,鄭永波就開始招人了。在他看來,行業內各公司都會重點布局上海,這也是新品牌「秀肌肉」的地方,必須打出漂亮的一仗。

「第一步要選將,我先找了三個戰區總。一般公司擴張的節奏是先開店,再招人,慢慢培養出成績, 我們的文化叫邊打邊贏,要求只要有店就要有業績,甚至沒開店也要有業績。起步期招聘的標準是要有行業積累。」

6月份還沒有開出店面,鄭永波和十幾個員工在共享辦公空間,就做了90多萬業績。兩個月後,他們的單月業績就過千萬了。

能把開局戰打得這麼精彩,離不開鄭永波的過往積累。

在以往的從業經歷中,鄭永波是出了名的「救火隊長」,公司業績倒數的板塊,只要把他派過去,用一兩年的時間基本都能達到前三。「我曾經接手了公司只有三四家店的租房業務,在一年的時間擴展到了100家店,人員達到了2000多,業績也很好。我的理念是遇到任何事情直面並去解決,沒什麼不能克服的難題。」

談到管理經驗,鄭永波認為他的法寶是:敢用人,敢淘汰人。

「我先選好主將,把戰略布局好,比如這個板塊在哪裡開店;開出店必須要有人,有業績,這就需要招的人學習力夠強,很勤快但腦子笨的,不堪大用,可以小用,我也會淘汰偷奸耍滑的、心口不一的、執行力差的人。」

就這樣,一年半時間,美凱龍愛家在上海開出了350多家門店,接近鏈家上海門店數的一半。

打勝仗的「三板斧」

創業維艱,企業既要有攻城拔寨的必勝勇氣,又要具備繡花描紅的細膩功夫。

隨著組織壯大,中臺的作用會越來越凸顯。美凱龍愛家增長黑客負責人董媛璞曾在行業內工作7年,從產品經理到研發中心總監,推動了經紀人APP、樓盤字典等項目。

「我負責中臺,首先要做好內部作業競爭的公平性,這樣員工才會高效地工作,才能沒有內卷,所以我會通過數據來洞察問題。」

據她介紹,中臺通過不斷迭代做出了公司的崗位畫像。比如通過工作量、組織能力、談單的能力等6個維度來衡量區域經理,公司的幾百個區域經理,不用見面她就能知道他們哪裡做得好,可以弘揚,哪裡做得不好,要提升。

「畫像越磨越準,經常有大男人在我們的復盤會上哭起來。有一位區域經理,他整個團隊工作量都很大,但業績不好。我看了他的畫像之後發現他談單的成功率遠低於公司平均水平。我和上海城市總把他約出來,問他是不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因為鄭永波對業務非常精通,一下就說到了他的痛點。他就繃不住哭了,說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這樣子是不對的。最後我們幫他推薦了談判高手,告訴他團隊裡要藉助什麼樣的力量,回去之後第二個月他的門店業績就上升了。」

網際網路技術為傳統業態插上了翅膀,房產中介也不例外。

美凱龍愛家CTO宋東風曾是德祐的合伙人,作為CTO,崗位本身對他來說駕輕就熟,他們用50人的技術團隊,一年時間就做了原本一兩百人的團隊三四年搭建起來的體系,「因為現在行業內公司做的絕大部分工作,我都幹過一遍,現在相當於在復刻10年前的事,沒什麼難度。畢竟我10年前自己從一家小公司開始幹的時候,還要一個個下載簡歷、面試,曾經在一個月裡被38個人標記成房產中介。」

在他看來,技術是為業務服務的,務實最重要。比如他會幫公司搭建管理工具,保證所有流程固化,會做很多物理信息和數據的在線化來幫助經紀人提高效率,會通過系統撬動內部信息透明。他也曾做了報備機器人,在經紀人帶看之後,系統自動錄入信息,他的目標是把簡單重複的事情交給機器人幹。

他也會拒絕業務部門提出來的並不務實的需求,他不認為有必要服務好所有的部門和需求方。此外,他會捨棄掉行業偏「繡花炫技」的技術,如VR看房。「我不是說開發VR技術不對,但如果開發了之後,需要收很高的中介費公司才能實現盈虧平衡,我們就認為他的成本偏高。技術進步本身應該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很多人會好奇,在巨頭林立、行業高度競爭的局面下,這匹「黑馬」為什麼能殺出來?

馮全林強調的第一點是品牌。紅星美凱龍作為一家34年的老牌家居巨頭,有著較高的認知度和品牌背書。比如美凱龍愛家提出的房屋交易與設計、裝修、家居購物、住家服務五維一體,就是通過與紅星美凱龍聯動賦能。

據董媛璞介紹,有一個客戶很滿意的房源,唯一的缺點是餐廳是全暗的,為此客戶猶豫了很久,後來通過紅星美凱龍的免費家裝設計服務,將暗室改成了儲藏間,從別的地方改出了一個餐廳;還有一個客戶看中一套460萬的精裝房,下手晚了,同戶型毛坯房雖售價420萬但客戶不滿意,美凱龍愛家找兄弟企業設計師對照精裝房做了一樣的設計,報價20萬,最終,兩個房子都順利成交了。

第二點,離不開企業文化。這是一家注重企業文化的公司,從花名文化、共創文化、相馬文化到賽馬文化、戰功文化、成長文化,他們很願意在人身上花時間、精力和成本。

馮全林總結出來公司有「三個不能死」、「四個人才畫像」,還有代表美凱龍愛家企業文化的「北鬥七星」,都是把功夫做到內部,從一點一滴中反覆滲透落實,用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凝聚人。

對人的管理和激勵,則是其三。

據董媛璞介紹,疫情期間,公司要求經紀人跟業主和客戶保持密切的溝通。公司推出了新的激勵機制,給每個開單的經紀人頒發真金白銀做的黑金勳章。到疫情結束,公司共發出50多個金的、40多個銀的勳章,整個3月份業績很好,公司的戰鬥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公司還有各種短途賽、鐵血悍將營、吉尼斯紀錄、封號爭霸賽,這些激勵機制就是在不斷地告訴大家:一定要打仗,一定要打勝仗。

雖然美凱龍愛家起步非常快,但馮全林清楚地知道,這場仗不是一個快速結束的戰役,他提到:「我們如同行業的一個青苗,要一步一個腳印,真正務實地走下去,不急功近利。一個品牌要想服務好行業,不取決於早晚,而是取決於對行業、客戶、員工的理解認知,取決於企業文化的踐行,把這些都落實好,後進同樣能贏。」

美凱龍愛家能掀起多大風浪?

儘管隊伍完備、基礎紮實、實戰成果初步得到驗證,美凱龍愛家還是會遭受外界一遍一遍的質疑。「從家居建材到房屋交易,下遊怎麼往上遊賦能?」、「當初來勢洶洶的愛屋吉屋最後也倒閉了,你們有什麼信心?」、「貼上美凱龍的標籤,如何樹立獨立的企業形象?」、「鏈家做了20年,貝殼都上市了,這時候入局還有機會嗎?」……

馮全林對此信心十足:「我們向行業『老大哥』致敬,我們也會努力去做行業第二。」在他看來,沒有一個行業可以一家獨大,也沒有一個行業沒有縫隙。

事實上,從行業來看,正是因為鏈家近二十年的積累,才能讓貝殼用兩年的時間變成了超級獨角獸,不管最終目標是什麼,做好房產交易中的每一環,是這個行業的必經之路。

美凱龍愛家設定的目標是:2020年底達到700家門店,總業績超10億;2021年開拓到8個城市,做到全國第四名,僅次於鏈家、中原地產、我愛我家;到2022年,上升到全國第二。

「接下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做行業第二,這是我給自己的壓力,也是一種鞭策。我們會在三年之內把自己的能力鍛造出來。鏈家用了18年做直營,兩年做加盟。我們的要求是,用5年的時間、4倍速度,趕上現在的貝殼。前三年鍛鍊隊伍,把企業文化、業務基礎、系統賦能都夯實,第四年或許開始大面積發展加盟。」

在馮全林看來,他現在的敵人是自己,未來的敵人是時間。

「我們現在以虎狼之師的態勢,每天在創造紀錄, 我們的敵人就是自己。未來,我們要和時間賽跑,我的認知、經營理念、運營方法和策略,都需要時間來驗證,股東的支持、團隊的磨合,也都需要時間。」馮全林表示。

對於未來,他認為,沒有人真的能夠計算清楚,但是當下美凱龍愛家純粹的企業文化、六大城市總方陣、極簡高效的前中後臺響應機制是公司不斷進擊的必殺技,他堅信把握住每個當下就是最好的未來。

經歷了二十餘年發展的房產中介行業,投入大、人效低、服務非標準是長期頑疾。隨著以鏈家為代表的企業率先發起真房源、透明籤約、在線化,房產行業才有了新的面貌,鏈家也坐上了房產經紀的第一把交椅。

但由於房產經紀的本地化特色明顯,規模效應大於網際網路效應,不可能一家通吃。業內人士表示,鏈家目前各公司地域分布很不平衡,鏈家在北京佔的份額最高,但在杭州等地可能就較低,我愛我家在杭州、南京有一些優勢,中原地產主攻深圳、上海,行業格局更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

房產中介行業,有規模才有優勢。如今的美凱龍愛家,面臨的第一大挑戰是如何快速擴大規模。尤其是在一些已經相對飽和的市場,如鏈家深耕的北京,新品牌的成長必然遍地荊棘、困難重重。

同時,快速擴張與健康發展並行又是另一大挑戰,如何在全國市場鋪開的同時保持良好的財務模型,既考驗領導者的戰略,又需要團隊超強的執行力。

伴隨擴張而來的又一難題是,隨著組織壯大,公司引以為傲的文化和價值觀會逐漸被稀釋,從幾百家店到幾千家甚至幾萬家,怎麼樣避免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同樣值得思考。

馮全林給出的答案是:「對於未來沒有人真的能夠計算清楚,但是當下我們純粹的企業文化、六大城市總方陣、極簡高效的前中後臺響應機制是我們不斷進擊的必殺技,堅信把握住每個當下就是最好的未來。」

不過,目前的美凱龍愛家,背後有紅星美凱龍資源加持,集結了業內一批有經驗的人才,在組織文化和執行力上狠下功夫,快速打響了第一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從組織和文化上看,公司已經走在了正確的軌道上,最終的成果,還要等待時間驗證。

可以確定的是,隨著規模擴大,美凱龍愛家在產業鏈上會有長尾優勢。因為同行大多數是純房產中介,中介費是唯一收入來源,越低頻的生意越容易變成一次性博弈,以成交為導向,這樣導致員工傾向於用技巧促成交,做成「一錘子買賣」。而美凱龍愛家如果能把房屋交易、設計、裝修、家居購物做成打包服務,盈利的驅動點變了,或許能改變行業現狀。

*題圖來源於受訪者。

你看好美凱龍愛家嗎?

原標題:《房產中介廝殺,美凱龍愛家能贏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成立一周年 中介新軍美凱龍愛家發布「可心服務體系」
    這就決定了房屋交易對線下體驗式的信息及服務獲取有著強依賴性,但房地產中介行業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服務能力缺保障,售後環節空白等現狀,導致行業不少 「痛點」的產生。 基於此,剛剛成立一年的房地產中介行業新軍美凱龍愛家於近日推出「可心服務體系」,向消費者承諾,「您身邊的放心購房顧問,我可!您身邊的省心居住管家,我可!您身邊的暖心社區幫手,我可!」
  • 圍繞家的理念給二手中介行業賦能 訪美凱龍愛家深圳總經理呂尚倫
    2020年,呂尚倫離開了發展16年的公司,投入了美凱龍的家庭。他認為美凱龍愛家現在進入深圳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機會,希望利用自己的經驗,招納到一批優秀的團隊,把這個美凱龍愛家日益壯大。美凱龍愛家在全國6個城市有五百至六百家分行。上海作為大本營,有三百二十多家門店。呂尚倫7月來深圳組建團隊,8月份開始強勢進入深圳。
  • 紅星美凱龍跨界做房產業務,「美凱龍愛家」認為經紀人團隊管理是...
    「美凱龍愛家」是紅星美凱龍集團旗下的房產經紀品牌,雖然在2019年5月才成立,但現在已在全國開出了400多家直營門店,今年10月公司的單月佣金收入過億。「美凱龍愛家」總裁馮全林向36氪介紹,紅星美凱龍之所以會成立「美凱龍愛家」,是因為看好房產經紀市場的前景。
  • 共克時艱,同心戰疫,美凱龍愛家在行動!
    美凱龍愛家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將疫情防控的支撐保障當作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集中力量,多措並舉,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時間出臺防控措施為社會分憂解難美凱龍愛家是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旗下專注房地產經紀的品牌,2019年5月,美凱龍愛家於上海成立,其以「一站式全新服務模式」,打造「房產交易-設計-裝修-家居購物-住家維保」五維一體,成為綜合型房產服務者。
  • WIM2020丨美凱龍愛家馮全林:房產經紀行業的網際網路化升級
    [億歐導讀] 美凱龍愛家總裁馮全林先生在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房地產的科技魅力】中進行了演講,演講主題為【房產經紀行業的網際網路化升級】美凱龍愛家總裁馮全林先生在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房地產的科技魅力】中進行了演講,演講主題為【房產經紀行業的網際網路化升級】。演講的核心觀點有:未來的企業只有把企業的價值觀貫徹到日常,而不是掛在牆上、說在嘴上,最終這個企業才可能會走向未來。所有的前線都在想著成事,後臺都在想著熵減的時候,我們的流程是有優化空間的。
  • 2020年房產中介企業如何發展?你不知道的房產中介近代20年發展史
    我們本土品牌領域佔領了市場空間,像早 期進入我們大陸的臺灣和日本經濟品牌基本已經陸續「退場」隨之,「鏈家」、「我愛我家」「麥田房產」等企業迅速崛起,成為中國領軍的房產中介品牌。作業變化歷程也根據鏈家帶動了行業的改革,隨後我愛我家、中原地產、全民優家等企業也步其後塵,啟動信息化革命。就此,中介徹底告別傳單和貼條時代。
  • 愛家航班溫暖起航 紅星美凱龍行動傳遞幸福
    在得知幸運的成為「愛家航班」的乘客時,小陳表現的很興奮。這一天,他在微博上寫到:父母年紀大了,如果我半年回家一次,我也不過能再見父母幾十次,忽然覺得時間好少好少,我真的想家了。小陳僅僅是無數個拿到「愛家航班」機票的幸運兒之一。12月9日,紅星美凱龍「愛家航班」將全面啟動航程。
  • 房產打工人真相中介篇|房產中介:985畢業12年,我當中介攢了三套房
    如果一個女孩的擇偶標準是:脾氣好、211或者985學歷、年入大幾十萬……那麼相親網站很有可能會匹配出一個房產中介。以前,房產中介這份職業,被打上「低學歷」、「簡單粗暴」的標籤,處在職場鄙視鏈底端,但行情好時也有讓人羨慕的高收入。
  • 房產中介我愛我家聚焦新員工成長,第一期集團控股職能新人培訓圓滿...
    從這一刻起,每位家人都完成了角色的轉變,成為一名我愛我家的家人,他們將為我愛我家的明天共同發力,奮勇向前。開營典禮上,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李梅為新人致辭,祝願每位我愛我家的新人都能有更光明、廣闊的未來發展,也希望每位新人都能更好的融入我愛我家,共同建設美好愛家。
  • 《安家》幕後:「安家天下」房產中介的原型,看完你就明白了
    由孫儷、羅晉領銜主演電視劇《安家》登陸螢屏,為我們講述房地產中介賣房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將房地產中介這個行業,搬上熒幕,房產中介的從業者被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劇中,他們所在的房產中介公司叫做:安家天下那麼在現實中,這個房產公司的原型到底是誰呢?
  • 鐵肺女高音改行房產中介?2020知名歌手也《煎熬》
    今天鐵肺女高音歌手李佳薇被傳出「淪落」房產中介的消息,我尋思房產中介做得好也挺賺錢的嘛,說淪落就有點侮辱房產中介行業,有點過分了,不過這麼一個實力唱將如果是迫於生計而轉行做房產中介,那確實是一樁憾事,詳情如何一起去看看吧~
  • 從孫儷和羅晉演的電視劇《安家》中,通過房產中介告訴我們什麼?
    《安家》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一個房屋中介門店裡發生的買房、賣房和租房的事情,房產中介這一行,中國自古有之,傳統文化裡這一行稱為牙行。這部電視劇的劇名叫《安家》,劇情卻說的是房產中介這幫人的事情,這和安家的願望初衷恐怕是南轅北轍了。在發達國家,政府會設立專門的房產交易機構,沒有像我國這樣眾多的中介公司。
  • 銀川多家房產中介攜租金跑路!
    銀川多家房產中介攜租金跑路! 「按照合同約定,中介應當提前30天告知並積極協調換房,但中介通知我2天之內必須搬離,否則就換門鎖。」楊女士告訴記者,中介公司並沒有給她協調新的房子,正當她準備拿著合同與中介公司理論的時候,回家時發現門鎖已經更換了,她的私人物品也被鎖在屋內。
  • 哪些事情是你做了房產中介之後知道的|跟《安家》劇情有什麼不同
    房產說理第102篇原創最近熱播劇《安家》給很多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一、房地產中介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很多人都很好奇,房地產中介到底能賺多少錢。真的是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嗎?《安家》中房似錦一個月連開三單,收入幾十萬。但現實中的房產中介真的有這麼賺錢嗎?
  • 霸州:房產中介騷擾電話不斷,是誰洩露了個人信息?
    ——前言——身在霸州的你,接過騷擾電話嗎?那些外地打過來的推銷、騙局電話還好說,畢竟口音一聽就不是咱這的,而且各新聞媒體也經常性的予以曝光,上當的人還不算多。不過,那些來自霸州本地的騷擾推銷電話,您接到過嗎?2020年9月9日9時許,筆者剛剛開始投入工作狀態,一個騷擾推銷電話就打了過來……(中介聲音已做處理)您都聽明白了吧,該騷擾電話來自一自稱霸州房產中介的男子。
  • 現實版《安家》!入行門檻很低的房產中介,有那麼簡單嗎?
    前一陣子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安家》,就是以房產經紀人群體為觀察點出發拍攝的一部電視劇。藝術來源於生活,但也遠高於生活。《安家》是現實的倒影,更是理想的願景,但真實的房產中介其實更加複雜。1.房產中介的高山低谷:薪資分布如金字塔房產經紀人是一個下限很低上限很高的職業,這也是造成了這個行業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的最主要原因。
  • 房產中介我愛我家規模持續擴張 線下門店3500餘家_發現頻道_中國...
    目前,我國房產中介行業正處於快速變革、發展迅猛的時代。貝殼找房的線下+線上模式獲得成功,說明模式已經跑通。作為房產中介行業的領軍企業,我愛我家也是不可忽視的市場重要參與者。  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已順利完成三年業績對賭,如今已走上規模擴張之路。截止到目前,我愛我家業務覆蓋國內21座城市,門店總數近3500家。
  • 房產中介第一股我愛我家未來可期
    「房產中介第一股」我愛我家近日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我愛我家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2.2億元-3.2億元。預計今年7-9月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958.59萬元-27958.59萬元,有望持平或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 那幾個想要幹掉鏈家的中介,我臥底了下
    和以往的中介模式有什麼區別?於是,我以一個看房者的身份實地走訪了幾家新入場的中介公司:美凱龍愛家、大房鴨和居理新房,來看看,它們都在做些什麼。今日配樂周華健《刀劍如夢》配一句好聽的歌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愛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隨風
  • 年入460億,最大房產「中介」要上市了
    強融資能力的貝殼帳上不缺錢,坐擁300多億現金,創始人左暉要做的是從自營到平臺,商業模式從重到輕,從房產中介轉向居住服務平臺,搭建行業生態,重塑產業鏈,講更大的故事。 有了鏈家18年的線下房產交易基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貝殼找房平臺備受資本青睞,短短兩年時間,融資兩輪,跑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