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法阻止戰爭,那你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戰地記者。
戰地記者是隨著報業和軍事的發展而出現的,迄今為止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他們深入一線,將真正的戰爭都拍攝了下來,這個行業的危險程度不亞於奮戰在一線的士兵,而他們也會面臨不可預料的槍擊、炸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就有44名戰地記者犧牲,在中國戰場,日本侵略者同樣也有戰地記者。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全面戰爭徹底打響,日本方面立刻成立了《支那事變畫報》,這是由日本財閥控制的畫報,他們會嚴格控制登上報紙的戰爭照片,幾乎每一張照片都是鼓吹日軍戰無不勝的「戰績」。
1937年日本發動了淞滬會戰,日本企圖用人海戰術吞併上海,投入了20多萬裝備精良的日軍,中國軍隊頑強抵抗,投入了近80萬人,雙方拉鋸了三個月,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淞滬會戰結束之後,日軍又繼續向南京進犯,一路上也有隨軍記者沿途拍攝,在行軍的路上,日寇當中的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以先達「100個人」為勝,令人可笑又可恨的是,他們兩人竟然將一批葡萄酒作為獎品。
從無錫開始,兩人就已經開始「比賽」了,兩人讓隨軍記者拍攝他們的「英姿」,為了防止隨軍記者洩露這些照片,這些記者身邊往往都會有兩到三個日本兵都進行監視,日本攻入南京之後,立刻將消息全部封鎖。
當時國內完全沒有相關的消息,日寇只將這些刊登到日本相關報紙上,1947年,我國在東京審判法庭上審判日軍時才發現了這件事,這段封塵的歷史這次得以重見天日。
而《支那事變畫報》很少會刊登過於血腥、暴力的圖片,它主要是用來刊登日軍作戰的一些日常,比如這幅日本鬼子和中國孩子。
從圖片上我們也能夠看出,這些日本鬼子在救治嬰兒,還有一些日軍在跟孩子們玩,看起來其樂融融,可能有些日軍是真的喜歡小孩,但是這些照片卻成了鼓吹「大東亞共榮」最好的例子。
戰爭結束之後,日本也利用這些照片進行「洗白」扭曲歷史,讓他們的下一代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兩顆原子彈的更是讓一些人同情心泛濫,在近五十年來,美軍投放兩顆原子彈在國際上是飽受爭論。
另外一張照片是日軍「優待」中國女護士,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日軍將6個中國女護士圍在一起,他們臉上帶著笑意一起拍攝了這張照片,而女護士臉上卻看不到任何笑容。
從圖片也可以看出,她們年齡看上去都非常小,留著短短的頭髮,有的人一臉迷茫,可能也不知道這群日軍為什麼要這麼做,看到這招照片,不禁讓人擔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們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然而5年後,她們又出現在另外一張照片當中,1944年,騰衝戰役結束後,遠徵軍戰士解救了14名中國婦女,原本以為犧牲的幾個人又出現在這張照片當中,她們低著頭,看不出表情,這5年當中她們到底遭遇什麼不得而知,恐怕經歷不會太好。
《支那事變畫報》原本是日本為了鼓吹「大東亞共榮」而成立的,但是也成為一份侵略鐵證。
抗日戰爭,一段所有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由於篇幅有限,筆者無法為大家訴說更多當年發生的故事,所以在此,推薦這本《抗日戰爭全記錄》,透過它,我們便能了解抗戰時期發生的一切,和平來之不易,我們也不能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