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抗日烽火開始在神州大地蔓延。無數仁人志士,血性男兒紛紛投入到抗日隊伍中去。
其中有這樣一對農民兄弟,他們攜手抗日,曾擊殺了日軍司令,令日軍聞風喪膽,被日軍稱之為「活閻王」。
最終,兄弟二人為抗日雙雙戰死,留下了氣壯山河的勇士之歌。
他們便是閻生堂、閻生明兄弟。
日軍
1932年春節剛剛過去,鳳城縣邊門鄉大東村的青年農民閻生堂就對妻子說:「日本人佔了鳳城,殺人放火,做盡壞事,我要抗日報仇去······」
閻生堂原以為平時小器的妻子會堅決不同意,沒想到妻子卻說:「你抗日,我支持你!」
就這樣,閻生堂參加了抗日民間武裝,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戰士。後來,閻生堂所在的團團長貪圖富貴,甘願做日軍的走狗,投敵做了偽軍。閻生堂大怒,約起幾個兄弟趁夜結果了這個叛徒後,率領40多名不願意當日軍走狗的兄弟,投到了另一股抗日自衛軍。
閻生堂因為殺敵有功,被提拔為團長,這一年他23歲。
抗日(劇照)
閻生堂率領他的隊伍到處打擊日軍,多次出奇制勝,威震日軍。其所在的隊伍被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閻團」。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弟弟閻生明不久也加入了「閻團」一起與日軍作戰,閻家兄弟攜手在鳳城殺得日軍聞風喪膽,日軍為了將二人一網打盡,準備使出卑鄙手段,以閻家家屬為要挾,逼迫閻家兄弟投降。
閻老爺子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提早將家眷全部遷往山東。臨行時,閻老囑咐兩個兒子:「你們安心抗日,狠狠地打擊敵人,為國爭光!」
兄弟二人緊緊握住老父之手,發誓不滅日軍絕不回家。
血戰日軍
1934年正月12日,閻生堂率領70多名戰士,駐紮在鳳城與安東交界的油盤溝。中午時分,日軍守備隊日森司令率領200多名日軍,追剿而來。閻生堂得到消息後,立刻安排下埋伏圈。
日軍只顧趕路,並不知道已經走進了埋伏圈。閻生堂抬手一槍,將日森打下馬來,日森當場斃命。眾人一起開火,日軍丟下幾十具屍體之後,紛紛逃竄。
1935年4月,閻生堂又在油盤溝一點設下口袋陣,殲滅日軍30餘人。
日軍大隊出動
此後,閻生堂率領他的「閻團」四處出擊,配合其他抗日隊伍屢次重創日軍,給日軍以極大殺傷。日軍無奈,到處張貼布告,通令懸賞捉拿他。
1937年1月30日,由於叛徒告密,閻生堂和他的隊伍在沙裡寨被上千日偽軍包圍,閻生堂率部拼死突圍,在突圍戰中,閻生堂身中數槍,重傷倒地。他自知自己不濟了,於是留下了阻擊日軍,讓手下人迅速撤到密林中去。
閻生堂用手槍與日軍血戰,當大部分隊伍安全撤離後,他用最後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27歲。
堅守到最後
閻生堂死後,弟弟閻生明率領餘下的隊伍輾轉多地,主動出擊打擊日軍為哥哥報仇。
1937年2月,閻生明率部在三義廟被大股日軍包圍,閻生明率部與日軍血戰,為掩護隊伍安全突圍,他一邊跑一邊開槍,將日軍吸引開去,最後壯烈地犧牲在了山林之中。
閻家兄弟用自己的犧牲兌現了諾言,他們的抗日精神,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