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攻打我軍,不但沒有拿下老山,反而傷亡了很多戰士

2021-01-16 正方談車

越軍攻打我軍,不但沒有拿下老山,反而傷亡了很多戰士

1984年的時候,中國和越南兩個國家圍繞著老山來做戰。中國發起了突襲收復了被越南佔領的老山,憤怒的越軍在多次的反攻下,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他們開始精心的策劃著怎樣可以拿回老山,調動了很多的人力和戰鬥武器,他們還請來了蘇聯來幫忙,無論是戰鬥技術還是作戰的兵器,對解放軍來說壓力都很大。解放軍利用了自已的作戰優勢,炮兵,來對抗越軍。三天的炮量,一天之內就打完了。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的陸軍開始大量的準備農炮和加榴炮,用來做火力骨幹。農炮的戰鬥力超強,拿來作戰的效果非常的好。1979年在對越自衛戰裡,解放軍出動的主要炮器加農炮和加榴炮。在1985年以前,解放軍主力的作戰炮是加農炮,戰鬥力也是很強的。在6月19日的時候,越北軍用兩個步兵團在他們隊友的掩護下,向我們展開了進攻。想從老山防禦線打開口,來功打我們,三天後,沿著毛松嶺向老山發起了進攻。

在一場712戰鬥中,解放軍利用炮兵雷達監控器對越軍發射的炮進行監控。只要越軍一發射大炮,我們就可以根據他們發的炮來找到他們的炮兵陣地,來進行反攻,對摧毀他們的炮兵陣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戰爭激烈的時候,我們的炮兵就可以輕易的功打越軍,壓制了敵軍的進攻。還從中間阻擋了越軍的援兵。

在這場戰爭中,炮兵立下了大功勞。越軍大多數傷亡的兵都是被炮打傷的。越軍攻打的結果是失敗的,他們不但沒有達到之前定的目標拿下老山,反而傷亡了很多戰士,葉劍英看了當時的作戰戰鬥片,感嘆道,從淮海戰爭以後,沒有見過哪個山頭有那麼的屍體。

相關焦點

  • 中越「老山7.12大戰」:我軍1個團硬抗越軍6個團,炮兵顯神威
    1984年7月12日中午12點,我軍炮兵陣地突然沒了動靜,119團團長張又俠(今中央軍委副主席)收到了一個幾乎令他絕望的消息:炮兵的炮彈打光了,2.5個基數的炮彈全打沒了,松毛嶺的前線陣地上只剩下迫擊炮還能提供支援。據說當時張又俠差點暈過去,畢竟他的119團目前正遭到越軍6個精銳團的圍攻,沒有炮兵的火力支援,後果不堪設想!
  • 越軍因為一個錯誤情報,找錯我軍陣地,結果損失一個炮兵旅
    通過老山地區的地形可以發現,如果將整個老山防線比喻成虎頭,那麼八裡河東山,就是左邊的虎牙;老山主峰,就是右邊的虎牙;門牙的位置就是松毛嶺。從這裡可以看出松毛嶺的重要性,如果越軍拿下此地就可以直接威脅到整個老山防線的安全。
  • 深度分析:著名的老山插旗照片,究竟是不是真的?
    很多人堅信,這是一幅拍攝於1984年4月28日老山戰役陣地的戰地攝影,而且是攻佔老山主峰的插旗照。 單從攝影藝術上說,這確實是一幅優秀之作。很多網站在轉發的時候,還會加上一些文字說明,比如:戰士面向祖國,軍旗飄揚的方向也指向祖國;插旗的戰士完成插旗任務後就壯烈犧牲;戰士犧牲後還緊握旗杆,救護隊員用盡力氣也掰不開。
  • 老山戰役血腥慘烈讓葉劍英大為震驚
    雙方炮轟之後,一營位於48號陣地南側指揮所還有60人的營預備隊向1072高地運動;步兵三連建制被炮火打亂,鄭連長帶領20多個戰士在向1072高地推進;步兵二連陣地指揮員幾乎全部傷亡,剩下的戰士群龍無首,失去組織;胡連長率領步兵一連17名戰士在攻擊1072高地的殘敵。一營穿插失敗,遭炮火覆蓋,建制被打散,傷亡慘重,戰鬥力已是基本喪失。
  • 我軍17人突襲越軍陣地,敵軍失守後對外稱:遭到了團級規模進攻!
    1984年,收復老山戰役打響。敵我雙方在一處處高地上展開激烈戰役,我軍為拿下一個高地,有時候要付出幾個人血的代價。老山最前線,有一處50米長,30米寬的高地。別看這裡不大,但是它卻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倘若此地被越軍徹底佔領,這裡將會成為他們進犯我老山的門戶。
  • 對越反擊戰期間,解放軍擊斃32名越軍,衝上陣地一看,氣的渾身發抖
    自1979年2月17日開始,到1979年3月5日戰爭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雖然打贏越南,並佔領越南北部,但我軍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數年輕的戰士,永遠埋骨在那片陌生而遙遠的地方。 極少人知道的是,對越反擊大規模戰役打完後,解放軍與越南還在法卡山、者陰山、老山一帶,與越軍戰鬥了將近十年。
  • 1986年老山前線,敢死隊想喝茅臺,軍長立刻下令把當地茅臺買光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結束之後,這場戰爭並沒有很快就結束,雙方還進行了長達十年的邊境戰爭。解放軍各大軍區輪流派出部隊到邊境地區輪戰,不但鍛鍊了部隊的戰鬥力,還壓制的越南長達十年都沒有發展。在這場期間,也發生了很多著名的戰役,其中1986年的藍劍B行動就是比較典型的一次。
  • 戰鬥英雄李海欣與老山「7.12大捷」
    在上世紀80年代中越邊境老山防禦作戰中,有一個高地的名字如雷貫耳,全軍皆知,這就是「李海欣高地」。1984年7月12日,李海欣率領14名戰士堅守142高地,與越軍一個營鏖戰10小時,頂住了敵人上千發炮彈的轟炸,先後打退敵人6次輪番進攻,斃敵104名,用血肉之驅與戰友們一起牢牢守住了陣地。像先輩們創造的「上甘嶺」英雄傳奇一樣,「李海欣高地」也成為了新時期我軍軍魂的象徵。
  • 解放戰爭最難打的一座城市,打了6個月才拿下,我軍傷亡45000人
    攻打閻錫山所在的城市,是解放戰爭最難打的一座,打了6個月才攻克,我軍傷亡45000人! 當時,我軍方面也動員了近百萬的百姓民工,前去支援前線,而這些支援前線的百姓們,也有了較大的傷亡。
  • 老山戰役中,他孤身一人帶著7發子彈與越軍苦戰6天5夜
    對越自衛反擊戰後,越南不甘心失敗,在我國邊防主力部隊回國時,趁機侵佔了雙方邊界上的部分高地、山頭,大修防禦工事,打算和我軍長期對陣下去。所以,才會有後來的老山戰等戰役。期間,我國失去了一位建國以來犧牲級別最高的偵察兵,他犧牲時年僅29歲。傅平山,天津塘沽人,19歲時參軍,先後擔任排長、副連長、連長等職。他曾4次榮立三等功,被評為模範幹部。
  • 一名戰士寫血書,只有四句話,雖然過去30年,今日卻千金難買
    擔任六0炮發射任務的新戰士魯慶昌接到命令之後,迅速躍出貓耳洞奔向炮位,接連向越軍發射了四五枚炮彈,沉重打擊了來犯之敵。越軍為了報復,對魯慶昌所在的炮位進行了猛烈炮擊,魯慶昌右腿被炸斷,倒在了血泊之中。越軍見我軍的炮火被壓制,第二次向我陣地發起攻擊。
  • 我國最悲壯的老山插旗照,被質疑造假,保安:照片裡的人就是我
    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朋友相信都知道這一張照片:《無名烈士老山插旗》,這一照片場面極為悲壯:在我軍老山陣地上,一個戰士在即將倒下的一刻,用盡全身最後的力氣,把我方的旗幟插在陣地上。不過,這一照片曾被很多人質疑造假,直到當事人出來證明,謠言才得以止息。
  • 戰爭規模不如朝鮮戰場,為何老山戰役卻打了近10年
    從老山西側進攻的2營,以5連為攻打老山主峰的突擊連;以6連攻打50號高地,斷敵退路,阻敵增援;4連為預備隊。在炮火掩護下,主攻5連首先向21號高地發起進攻。連長秦德勇命令3排9班開闢通路。班長韓躍奎帶領9班兩次發射導爆索引爆地雷,導爆索都被密林擋住,懸空爆炸。 離部隊發起衝擊只有1分鐘,在緊急時刻,韓躍奎毅然下令全班踏雷。
  • 老山戰場也有「風語者」:上海籍戰士用方言傳令,越軍難懂
    「風語戰士」並非美軍的專利,其實我軍也有,而且歷史更早。抗戰時期,新四軍就曾有意識地用一些溫州籍的戰士充當通信兵。五裡不同音的溫州話十分複雜,公認是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戰場緊急情況下用溫州話明語呼叫,往往令監聽中的日軍茫然無解。數十年後,這種利用方言傳遞戰鬥信息的手段,在老山前線再次出現,使用這一戰術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硬骨頭六連」。
  • 老山松毛嶺戰鬥,越軍兩萬人圍攻我軍一個團,被擊斃3800多人
    從1984年7月1日起,越軍在老山前線開始變得安靜起來,前沿部隊開始停止向我軍進行任何形式的挑釁,越軍炮兵也停止向我軍防禦陣地縱深發射炮彈。但是此時越軍已經開始不斷地從後方調集兵力,共調集了三個師九個團共兩萬多人的兵力,還調集了大量的炮兵部隊,越南一半的大口徑炮彈全部被調往前線。
  • 最怕越軍特工扔手雷
    眾所周知,老山屬於亞熱帶喀斯特地貌,地勢險峻、崎嶇難行,在這種環境中,很難構建大型系統化防禦工事,但是天無絕人之路,由於山體上遍布著形狀深淺不一的洞穴,我軍本著不用白不用的想法,直接將之當成天然掩體,在其中駐紮了下來,這種溶洞的形狀很像貓耳朵,因此後來這些洞穴也被稱作貓耳洞,而我軍更是因此得到了「貓耳洞人」的戲稱。
  • 解放戰爭中,我軍傷亡最重的6場惡戰,沒有一場損兵低於3萬人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除60餘萬殘部最終退守孤島外,大部分精銳部隊被我軍殲滅。但是戰爭過程不是過家家,國民黨部隊的真實實力,也遠遠不是一些影視作品中描寫的那樣一觸即潰。實際上解放戰爭中有多場局部戰役,我軍付出了非常巨大的傷亡代價,十分殘酷。今天我們來了解下,解放軍傷亡最大的6場惡戰。
  • 【再見吧媽媽】老山主攻營長臧雷在(7月22日)CCTV3《回聲嘹亮》欄目傳承老山精神,深情朗誦《致戰友》(完整視頻)
    歌曲抒出了戰士的情,唱出了戰士的愛,以其真摯的感情,優美的旋律博得了廣大軍民的喜愛。他親身經歷了炮火硝煙,認識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戰士,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為國捐軀、可歌可泣的偉大精神,更深深懂得他們內心對家的思念和對母親的牽掛,《再見吧媽媽》他為他們唱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和戰士們一起淚流面面。
  • 高平戰役突擊一座大山,英雄戰士負傷被越軍按住,毅然拉響手榴彈
    越軍一個加強連把守山上各個要點,以火力封鎖道路,企圖阻止我軍向前挺進。2月17日,我先頭部隊衝上靠松山,遇到越軍火力襲擊,雙方發生激戰。由於地形太不利,我坦克和步兵遭敵火力四面夾擊,一時陷入被動,傷亡百餘人。 376團2營是尖刀營,搭乘坦克前進,因為長途穿插,多次上下坦克作戰,部分步兵掉隊,現在建制已經散亂。
  • 又消滅了多少越軍?
    又消滅了多少越軍?文/文史紀事上世紀七十年代,越南在得到中方的大量援助下趕走了侵略者,取得了抗美抗法作戰勝利獲得了統一和自由。我邊防部隊的戰士們如潮水一般攻入越北陣地,打的越軍措手不及,僅兩周左右的時間就接連攻克了包括諒山在內的幾個越北重鎮,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作戰勝利。不過就在我邊防部隊回撤以後,越軍心有不甘繼續在邊境地區襲擾,此後雙方就陷入了長達十年左右的攻防拔點作戰。這十年的對峙不僅對中越雙方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