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濃了,正是米珵飄香的日子.

2021-02-17 厓兜

在年味兒還沒有完全擴散的時候,米珵就早已飄進千家萬戶了。米珵,是客家人秋冬時節的味蕾約定,是孩童時期不可多得的解饞零嘴。它也是舊時候客家女兒出嫁的嫁妝,代表著夫妻之間,像糖一樣甜甜蜜蜜、像米花一樣百子千孫。香甜的米珵,除了吃之外,更多地寄寓著客家人對於甜蜜幸福生活的嚮往。

無論時代怎麼變遷,米珵在客家人心中都有著特殊的地位。米珵是客家的傳統小吃,也是多少在外遊子一直思念的兒時味道。

「打米珵」是客家人管爆米花的叫法。也是客家人過年必備的年貨之一。「打米珵」用糖漿拌自炒的爆米花,冷卻後切成方形小塊,製成糖米花。是大年初一敬神必具的齋祭品,也是過年招待客人或探親訪友的糖果食品。

童年的冬日特別寒冷。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會燒旺爐火,製作米花糕,我們都叫它「打米珵」。那火熱的氣氛,總會驅走冬日的寒冷,給小山村帶來了濃濃的暖意,讓我們歡呼雀躍。

「米珵」由爆米花和芝麻、花生、蔗糖等原料製成。把上好的稻穀倒進大鍋裡「燜穀子」,燜好的穀子曬乾經脫殼後稱之為「菩米」。當爐火燒旺時,鍋裡放上乾淨的井沙,把煮熟又曬乾的菩米倒入鍋中,用一把竹枝迅速來回翻動。那動聽的噼裡啪啦聲裡,一粒粒淡黃的米粒迅速膨脹,變成了白白胖胖的爆米花,它們像一個個跳動的精靈,帶來令人垂涎的香味,給童年無限的誘惑。

翻過來,覆過去,多有節奏感!就像一個挑著重擔趕夜路的人,要目不斜視,目標專一,要一鼓作氣,不能停歇。那些平常驕傲的爆米花、花生、芝麻此刻變得粘軟聽話起來,全都聽從母親的指揮,像個乖孩子,服服帖帖跳入米程格,在米程碾子的幫助下,相互交流、融洽、乃至完全以凸凹的方式相互包容,抱夥成團,眾志成城。多麼耐人尋味!

沒有多少零食的當年,孩子們只管享受那香甜的味道,至於米珵的形狀早不在乎了。「你家的鬆了沒有?」「你媽媽手藝怎麼這麼好啊,壓根就沒松過,唉。」一聲聲充滿童趣的話,現在想來,依然讓人忍俊不禁。因為打的不好的米珵,松的,才會分給小朋友吃,好的都留在過年招待客人了。

方方正正的米珵,又香又甜,香脆爽口、清甜無比、餘味悠長而稱著。

香溢心房,淚已盈眶……


點擊下方二維碼,長按關注,你會喜歡上客家.

更多的客家傳統美食,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筍乾飄香年味濃》 || 謝意偉
    《筍乾飄香年味濃》作者:謝意偉快遞小哥一聲叫喊,收到了一包噴香噴香的筍乾。思緒頓時像放縱不羈的野馬,穿越到了童年時代在無錫過年的時光。離開家鄉無錫五十多年了,筍乾飄香如江南的絲竹,把我從童年釣到了的老年。在南京,我會像父親當年那樣,從市場購來鮮筍,切片後放太陽裡曬。我喜歡曬筍乾的過程:曬著曬著,人就老了,乾癟了,和筍乾一樣。曬著曬著,就懂得了人生的無常和過日子的香。如今,手機點一下,筍乾就由快遞小哥送來了。昨天在家燒了筍乾燒肉,香得樓上樓下的宋老師、張老伯都來問:你們家燒的什麼呀,這麼香?
  • 粿飄香 年味濃
    對於潮州人來說,有了飄香的粿品才更有年味。粿品店內,紅桃粿、鼠曲粿、發粿等粿品一應俱全,市民爭相購買,生意火爆。一天四五人差不多做5000個,鼠麴草自己去拔,芋泥自己做,人家吃了覺得好吃,總是來排隊,老傳統的。
  •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米酒飄香年味濃》
    米酒飄香年味濃「遠方的客人來囉,彝家的米酒香了;請喝彝家迎客的三杯酒,為你洗去一路的塵,盼您常來彝山走一走,彝家好玩囉……」到了臘月初,家鄉的春節便在悠揚悅耳、高亢豪邁的彝族酒歌中開始了。我的家鄉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中村鄉神奇秀美的五臺山麓、一個純彝族聚居的村落裡。
  • 芙蓉· 年味濃 | 這份團聚「酵素」,濃了「文化年貨」溫馨年味兒
    芙蓉 · 年味濃 | 這份團聚「酵素」,濃了「文化年貨」溫馨年味兒 2020-01-0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嘉峪關市年味濃,24項文旅惠民活動樣樣精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今年春節期間,嘉峪關市委、市政府精心組織策劃,市文化和旅遊局及相關單位舉辦了社火展演、書畫展覽、方特燈展、圖書閱讀等24項文化惠民活動,為喜慶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讓廣大群眾度過了一個歡樂、喜慶、祥和的文化年。
  • 二十六,燉燉肉,年味濃,日子紅
    彩練君帶您細「鼠」年俗,過一個「原汁原味」的年! 今天是臘月二十六。俗話說:「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年糕飄香 年味漸濃
    年糕飄香 年味漸濃 2020-12-2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詞:許久未識年味濃,福字吉聯貼掛起,依然最美中國紅
    淡水歲末街頭年味濃,桃符市客影千重。喧囂聲裡施長技,拂袖之間字若龍。題圖文/康旭一案紅箋待畫堂,春風邀我寫文章。年味/呂俊英(內蒙古)墨寶珍榮喜迎春,眾友屏氣又神凝。能得槐園書法奇,如心如意過大年。宋佑玉年味融進春訊裡(中華新韻)寫福描喜刻楹聯,祝壽祈豐慶大元。年味已溶春訊裡,震翮雲破九重天。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野菜飄香時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野菜飄香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裡的蔞蒿就是我們常說的呂蒿,(蔞蒿的「蔞」字字典上都注音樓,但「蔞蒿」在我的家鄉方言裡叫「呂蒿」)。蔞蒿又稱水蒿,柳葉蒿,具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鮮香脆嫩,誘人食慾。蘇東坡的兩句詩「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中的青蒿,實際上指的就是蔞蒿。
  • 正是柚果飄香時——新媒體看蒼南走進馬站
    據悉,蒼南大漁寮沙灘景觀提升一期工程於2017年動工,一期工程總投資達2億元。   恰逢大地豐收季,正是柚果飄香時。壓臺好戲在後頭,這次採風活動的最後一站是聲名在外的中魁村。走進中魁村,正趕上以「多彩馬站·柚想你了」為主題的中國四季柚之鄉農產品展銷周暨蒼南縣第七屆四季柚文化節正式啟動。
  • 容縣:花為媒節會友 最是柚花飄香時
    科技日報訊 (龔春冰)三月春光無限好,最是柚花飄香時。3月18日上午,2016年廣西容縣柚花旅遊文化節在該縣沙田柚王國景區開幕。以花為媒,以花聚友,以花揚名,該活動以「柚惑天下、花期相約」為主題,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看花、賞景。每年3月至4月,容縣柚花如約綻放,吸引成千上萬的自駕車遊客、本地市民和旅行社團體等前來景區觀賞柚花。
  • 呂梁山裡年味濃(圖)
    山西呂梁山裡年味濃。向山神敬獻供品、恭誦祭文、祭拜山神。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會立鄉河西莊村村民開始「祭山神」的傳統習俗。傳統民俗表演 楊傑英 攝    2017年,呂梁全力攻堅深度貧困,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生態脫貧、易地移民搬遷、轉移就業,增加扶貧投入,出臺了一系列扶貧政策,實現貧困村幫扶全覆蓋。
  • 中國年·看西安 新城區十二生肖剪紙展 民俗年貨年味濃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中國年·看西安 新城區十二生肖剪紙展 民俗年貨年味濃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1-08 16:11 字號:
  • 瓜果飄香的小山溝
    在烤酒的那些日子裡,整條黃荊湯裡瀰漫著酒的醇香,讓人心曠神怡。要知道,那個年代市面上基本上買不到酒,逢年過節能喝到杮子酒,對於喝酒的人來說已經相當奢侈了。不知道什麼原因,自從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後,地裡的果樹也漸漸的消失了,人們房前屋後的果樹也少了許多。如今在黃荊溝已經很難再見到高大的柿子樹了,昔日那滿樹掛滿小紅燈籠的景象似乎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 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香飄十裡年味濃,紅紅火火寓富足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農戶家中牲畜的存欄量不足以讓人們時時吃上肉,豬的成長速度也較慢,一頭豬要長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紅燒肉則更能預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生活富足,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成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在臘月二十六這天的期盼。
  • 小工區,年味濃|春節特輯⑧·工區年味
    但是春節期間我們每個工區或是值守點都需要留下堅守崗位的人他們雖不能回家過年但在工區年味也不能少貼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接福慶,忙活的不僅僅是增添新春佳節的喜慶氛圍,更是以行動來開啟新年的美好祝願。我們新職工爬上爬下掛燈籠貼春聯,老師傅則化身大廚張羅起工區的年夜飯,一道糖醋鮮魚十分應景,那酸酸甜甜的口感配上那讓人垂涎三尺的喜慶色澤讓我們工區的年夜飯年味十足。中國人講究圓滿,生活圓滿,家人圓滿,工作圓滿。圓鼓鼓的豆腐釀和蛋餃,是我們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是對新一年的期許!兄弟們,一起動起來!
  • 「福」到農家年味濃,省文聯文藝小分隊走進晴隆縣騰龍嶺新市民社區...
    騰龍嶺新市民社區是集縣城拓展、易地扶貧搬遷、特色小鎮為一體的晴隆縣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綜合性項目,依山而建、因地制宜,以景區、公園建設理念重點打造「宜居、宜遊」居住區。安置規模2175戶10126人,主要安置安谷、碧痕、茶馬、光照、雞場、花貢、蓮城、沙子、中營、長流等10個鄉鎮的搬遷群眾。
  • 舌尖上的揭陽 潮汕粉米果,滑嫩鮮香潮味濃
    知揭陽大小事,玩轉揭陽於掌心新聞時事、風俗文化、美食娛樂、打折促銷潮汕粉米果,滑嫩鮮香潮味濃來源 | 揭陽日報網這,就是深受潮汕人民喜愛的粉粿.近日,記者來到揭西棉湖中心市場旁的老街,探訪傳統地道的潮汕粉粿.美味小吃老街飄香  漫步在這條被當地人稱之為「小食街」的老街中,仍可窺見當年的風採,兩旁的極具特色的騎樓建築足以證明這裡曾經的繁華。雖然如今這些建築都已顯破舊,穿梭在老街中形形色色的人群來來往往,卻也讓這條百年老街一直延續著旺盛的人氣。
  • 輕寒正是可人天 稻花1號五常大米「飄香」鄭州
    一入會堂,米粒飄香。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優質粳稻產區黑龍江,再次向世界亮出豐收圖景,端出香噴噴的米飯。訂購會還未開始,清甜的米香味兒已經瀰漫全場,還沒真正了解稻花1號的真容,採購商們就已經先被它的香味兒折服。
  • 餃子飄香迎冬至
    餃子飄香迎冬至 2020-12-21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