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原子筆頭,真的比航母還要難造?全球僅3國能造

2021-01-19 迷彩前沿

導語:小小的原子筆頭,真的比航母還要難造?全球僅3國能造

「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可以製造原子筆頭,而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它比航母還難造。」這句話相信是很多中國人都聽過的,有些營銷號甚至以此作為大肆宣揚的資本,但是小小的一個原子筆頭,國家能否自己製造,真的就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和科研水平高低嗎?真的比航母還要難研發嗎?

在這之前,我們先看看原子筆頭是怎樣的一種產品,可能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沒有注意,小小的原子筆頭其實內部非常複雜,裡面擁有5條用於引導墨水的小凹槽,加之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圓珠,主要考驗的是精密加工技術,因為原子筆頭的製造工藝要求誤差不能超過3微米,相比而言,人的一根頭髮直徑大約在100微米左右,這樣看來,原子筆頭確實是一種技術工藝要求非常高的產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中國雖然可以自己製造原子筆頭,但是並不代表產品就是最好,相比於依靠鐘錶等精密儀器著稱的瑞士,和重視精工技術的日本,中國製造的原子筆頭在工藝上遠不如其他兩國的產品,這直接體現在相關的性能數據上。

而在具體的使用方面,日本、瑞士生產的原子筆頭也要遠優於中國的產品,在書寫流暢度、手感舒適度等方面與兩國的產品還差距非常大,這也導致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選擇進口瑞士或日本生產的產品,而我們國家製造的原子筆頭主要給國內和出口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至於說美國、德國等工業更加發達的國家為什麼不自主研發掌握這一技術,答案也很簡單,就是得不償失,以中國當前的原子筆頭利潤來看,創造的利潤每年不過3000萬美元。而這個數字在歐美國家發達的工業、科技產品中根本就不算什麼。

如果花費巨大的代價研發這樣一種產品,那遠不如直接進口來的實惠。更加關鍵的是,最早製造出原子筆頭的瑞士將製造的工具機等機器是對外出口的,這也就直接導致歐美等西方國家不必再去花費精力在這一方面。如此看來,原子筆的研發其實並不是非常困難的,更別說和航母相提並論了。

對於中國來說,自主掌握原子筆頭的生產技術固然是非常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也要清楚看到中國當前的技術、工業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因此我們的更多關注點應該在晶片、航空發動機等更加尖端、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質的產品上。

而原子筆頭這樣的產品,可以被鉛筆、鋼筆等物品替代,重要性遠不如其他尖端科技領域。掌握更多更加尖端的技術,才是一個工業強國、科技強國更直觀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原子筆頭這麼難造,全世界僅三個國家能造,美國都不行
    原子筆頭這麼難造,全世界僅三個國家能造,美國都不行作為我們學生時代使用的十分之多的一種寫字的筆,可以說是使用人數十分之多的,並且我們的原子筆的樣式可以說是很多的,也是五花八樣的,並且雖然現在原子筆已經很少有人用了,但是中性筆卻已經出現並且取代了原子筆的位置,但是你知道嗎?別看原子筆和中性筆的技術並不複雜,但是在世界之上卻僅僅只有三個國家能夠製造,這是為什麼呢?
  • 航母鋼材全球僅3國可造,美俄拒絕對華出口,被中國企業打破封鎖
    航母鋼材全球僅3個國家能造,全部拒絕對華出售,沒想到被中國一家企業成功突破我們都知道,遼寧艦前身是「瓦良格號」,礙於烏克蘭的經濟發展受阻,所以瓦良格號並沒有建造完成,運回中國後就進入了大連造船廠進行改造
  • 造價比航母貴,速度比飛彈快,這款轟炸機僅一國能造
    導語:造價比航母貴,速度比飛彈快,這款轟炸機僅一國能造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不斷進行各種各樣的軍備競賽,為了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兩國非常瘋狂,投入巨資打造出了許多性能先進的高科技武器。
  • 航母上阻攔索有多貴?一根能抵一部法拉利,全球僅3國能造
    眾所周知,航母這種大型的水面艦艇基本都是用錢堆積出來的,上面什麼東西都貴,造價成本令人咂舌,通常要想打造完成一艘航母,需要花費上百億,如果高昂的價格沒有實力的國家壓根就無法擁有,所以這也是為何至今擁有航母的國家僅有少數的原因,而且這僅僅還是造價而已,後期的維護更是勸退了很多國家。
  • 連原子筆芯都造不了?被視為科研難題的「筆尖鋼」,後來咋樣了?
    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這都需要調整結構。 鋼鐵產能過剩卻生產不了原子筆尖,作為近14億人口的大國,網友怎麼能忍。一時間網上開始盤點,哪些東西中國造不了,哪些東西中國沒有。 甚至有網友發帖質問:「連原子筆尖都造不了,美國離世界製造強國有多遠?」
  • 小小原子筆構造不簡單,沒點工匠精神很難造出來
    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毫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原子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原子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原子筆看似簡單,3D解構下你會發現這是個小小的工程奇蹟:原子筆的伸縮工作過程,總共分八個步驟。第一步至第四步為筆芯伸出過程,第五步至第八步為筆芯縮回過程。
  • 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是沒錢,還是航母太沒品?
    當然航母在技術上也比較複雜,不是誰都能建造出來的,並且建造一艘航母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撐,造一艘航母花費的錢數可不是小數目,一般國家都承受不起。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而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數量則更為稀少,有些人覺得航空母艦之所以數量這麼少,是因為很多國家都沒有生產大型船隻的能力,那麼航母數量稀少的原因,真的是因為很多國家沒有生產大型艦船的能力嗎?
  • 全球僅4國能造,中方向俄請求幫忙後遭拒,一怒之下衝至世界第一
    曾經全球只有4個國家能夠建造的裝備,我國發出請求後遭到了拒絕,因為各國都在封鎖這一技術,所以我國最終只能憑藉自己的力量來建造這個裝備,最後竟然真的造了出來,讓別國刮目相看。這個裝備就是航母鋼,航母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它的建造材質,即使再強大的東西,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如果航母鋼板性能不佳,航母最終也只能淪為一堆廢鐵。
  • 二戰航母隨便造!僅美軍就有147艘,為何如今造一艘都難?
    二戰的時候,美軍的參戰時間連4年都沒滿,在此期間卻建造了多達147艘航母,也稱得上是「下餃子」,而美軍目前僅擁有11艘,未免讓人覺得差距有點大,加上那個時候都是前腳剛建造完成後腳就被拉到了戰場,至於現代航母,建造一艘需要耗費的時間都可以讓美國打完很多次二戰了,光測試就要花上很久,比如美國最近建造的福特級航母,05年正式開始建造工作,13年首次下水實驗,直到17
  • 五常中唯一不造航母的國家,實力強勁無人敢惹,美國都不敢小瞧
    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即使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空軍「伴飛」也始終沒有阻擋其成功挑戰新記錄。但在制海權如此重要的時代,不造航母這樣的遠程打擊利器,真的沒有影響嗎?  畢竟俄羅斯在其他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航母領域上的短板。航母作為當今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海面艦艇,其在二戰時就充分顯示了自己的戰鬥能力。可以說,在未來可能爆發的現代化海戰中,擁有了航母,就有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遠程打擊能力,有利於實現兵力的全球海域投放。但俄羅斯利用自身超遠程洲際飛彈,其射程可以覆蓋全球大部分範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種困境。
  • 30年前能造航母的烏克蘭,現在卻造不了驅逐艦,考慮尋求我國幫助
    烏克蘭海軍的沒落著實有些讓人費解,畢竟30年前的烏克蘭可是能造航母的國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為了能夠對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進行有效的制約,發展了一系列大型水面艦艇來進行對抗。其中,位于波羅的海的蘇聯SY-189造船廠,位於巴倫支海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和位於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是蘇聯海軍的主要造艦基地,這三處船廠承擔了蘇聯海軍70%以上的艦體製造任務,屬於蘇聯海軍的核心之一。其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也就是後來的黑海造船廠,主要負責蘇聯海軍的航母建造工作,其境內擁有多個專門為航母設立的研發單位和生產工廠。
  • 用雪造飛機的東北爺爺又造航母了 大爺這技術真的沒誰了!
    用雪造飛機的東北爺爺又造航母了 大爺這技術真的沒誰了!時間:2020-12-17 16:02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用雪造飛機的東北爺爺又造航母了 大爺這技術真的沒誰了!
  • 二戰時,美國光航母就有150艘,為何現在各國造航母這麼難?
    航母的歷史可以追溯上世紀二戰期間,英國作為一個傳統海軍強國,率先把這樣的重型武器帶到了戰場上。而當時停留在海上的航母多達數百艘,光是美國手裡就有150艘,可以說二戰中的航母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武器。航母的研發技術日益成熟,但是如今的航母數量並沒有增多,反而當代能夠拿出航母的國家沒有幾個,即便強如美國也只有11艘航母。
  • 告訴你一個奇葩的日軍:陸軍造航母,海軍造坦克,那麼誰來造飛機
    來看幾個奇葩的例子:海軍打仗靠航母,陸軍靠坦克,這是天經地義吧,可在日本,這個規則被創新了,人家陸軍要建航母,海軍要造坦克。這是為何呢?正是歷久彌不合的緣故。1934年,陸軍造出自己的第一艘運輸艦,「神州號」,後改造成可配艦載機的小航母;1942年,可用於載機作戰的準航母「秋津丸」竣工;之後按同樣標準打造「熊野丸」「山汐號」,還裝配了先進的聲納和雷達技術,用以防空、反潛和護航。
  • 中國造航母無用?美國「航母派」已失勢?實際是中美進入戰略對峙
    最近,國內中文網際網路上開始流傳一個新的說法,那就是美國海軍的「航母派」已經失勢。理由則是在12月份美國政府正式通過的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中,美國海軍核潛艇建造佔比過高,航母所佔比重降低。「核潛艇派」真的取代「航母派」了?由此,國內部分軍事自媒體開始出現了美國航母失勢論的說法,並由此引發了中國建設和發展航母戰力是否有必要的討論。今天就對這件事情,大概地聊一下。
  • 全球僅3國能造
    圖為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從冷戰時期起到目前為止,全球也僅美國,英國和前蘇聯這3國能造噴氣式垂直起降戰機,其中前蘇聯的雅克38和雅克141都早已隨著這個紅色聯盟解體成為歷史,英國的鷂式也已經停產多年歸根結底,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動力系統和飛控系統,前者必須能夠在垂直起降過程中靈活改變推力方向與大小,並且在基本的發動機之外加裝位置靠前的升力風扇,以確保飛機平衡和方便姿態控制,而後者則難在如何實現正常飛行與垂直起降之間的無縫操縱邏輯切換,畢竟相比基本固定翼飛機的三組舵面決定一切而言,垂直起降的姿態控制不僅涉及到基本氣動舵面,也關係到對於升力風扇的控制,因此飛控程序的編寫和信號傳輸設計都非常複雜。
  • 俄打算花300億造10萬噸航母?網友:莫斯科造不了,大連可以造
    近些年,俄羅斯已經窮到無航母可用,無錢建設新航母的地步了。尤其是在俄羅斯唯一的一艘可用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在2017年被送去維修之後,俄羅斯時常面臨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有俄羅斯專家認為,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航母維修(現代化)的次數越多,專家界對這艘軍艦如何才能保護俄羅斯在海洋中的利益的疑問就越多。因此,有人認為俄羅斯可能會再建造一艘更加強大的航母。
  • 印度要造第三艘航母,軍方內部意見相左,最終能建成嗎?
    圖為印度航母印度是南亞地區的大國,並且也是戰後亞洲最早裝備航母的國家之一,完全稱得上是一個航母大國,目前印度已經不滿足於從國外購買航母了,而是打算自己建造航母,並且還要造第三艘航母,但印度12年都搞不定一艘國產航母,難道還打算要造航母嗎?
  • 昔日能造航母的國家,本土造艦工業早已荒廢,向土耳其訂購新戰艦
    除了購買在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納卡」戰爭中表現出色的「軍團」TB2察打一體無人機之外,近期他們更是首次和土方籤約,要購買數量不明的新型護衛艦,如果錢能到位,這將是烏克蘭獨立後首次獲得新的中型以上主戰艦艇。
  • 印度造軍艦不行,拆船卻全球著名,自家退役航母沒逃脫被拆毀結局
    印度退役航母維特拉號為一款傳奇般歷史的戰艦,建造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開工於1944年,實際下水於1953年,拖到1959年才入役,在英國海軍服役到1986年,隨後出售給印度,再服役到2017年3月6日退役,有人稱為:「航空母艦是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世界上現役最長的現役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