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讓利與銀行利潤非零和關係,「薄利多銷」可抵消降利率影響

2020-12-14 新京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在8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談及金融讓利實體經濟時表示,金融部門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為市場主體減負,與商業銀行的利潤變化,不是一一對應關係,更不是零和關係。商業銀行貸款收入是貸款利率和貸款數量共同決定的,降低貸款利率後會增加貸款的需求,這會對降低利率造成的收入減少起到抵消作用,就是「薄利多銷」。

他進一步稱,商業銀行的利潤還取決於資金成本以及不良貸款處置等諸多因素。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利潤2.4萬億元,同比下降12%,主要原因除了銀行為實體經濟減負,還包括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前瞻性應對未來貸款上升的壓力。

但目前監管仍沒有必要放鬆對銀行資本的要求。劉國強表示,總體來看,銀行業整體運行是穩健的,撥備和資本水平是充足的。截至今年二季度,資本充足率14.21%,較年初下降了0.43個百分點,但仍遠高於10.5%的監管要求,所以目前沒有必要下調監管要求。未來即使資本充足率下降,也不能通過下調監管要求來滿足,那樣做是自欺欺人,要有實實在在的、豐富的補充資本的手段。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披露,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已經為市場主體減負8700億元,實現1.5萬億元讓利目標的58%。劉國強介紹,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8月-12月,金融部門還將繼續為市場主體減負大約6000多億元,這是根據當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過疏通利率傳導,推動貸款利率略有下降,並落實好各項已出臺的政策情形估算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與一般貸款利率指標的反轉 說明銀行讓利實體經濟...
    此前的11月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介紹,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減少收費等,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 銀行負債降成本的必要性與路徑選擇
    本刊特約作者 徐峰 孫彬彬/文LPR改革下央行希望銀行通過壓縮自身利潤向實體企業讓利。既然LPR可以引導實體企業貸款利率下行,那是否意味著降成本訴求只要簡單通過商業銀行犧牲自身利潤就可以實現呢?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降成本不能簡單要求銀行讓利,因為維護金融穩定和財政平衡有賴於商業銀行保持相對穩定的利潤水平。由於貸款是銀行資產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貸款利率降低直接對銀行利潤和盈利能力帶來壓力(圖8)。
  • 存款基準利率會降嗎?國盛宏觀:預計分3個步驟執行
    2)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配合,降低存款利率重要性開始凸顯。降成本有兩條可用途徑:一是引導銀行讓利給實體企業,這在Q4央行貨幣政策報告中已有提及,但非長久之計。二是通過降準、降MLF/OMO利率等方式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引導貸款利率下降。其中:縱向橫向看,後續降準空間較為有限,預計再降空間在50BP-150BP。
  • 央行火線「降息」,兩大LPR雙雙調降,此前剛提「銀行應向實體...
    儘管今年年初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後當月LPR未變動,大超市場預期,但受突發疫情影響,2月以來,央行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逆回購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先後「降息」10bp,2月LPR降息已時機充分。
  • 央行、銀保監會重磅發聲!
    劉國強說,8月-12月,金融部門還將繼續為市場主體減負大約6000多億元,這是根據當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過疏通利率傳導,推動貸款利率略有下降,並落實好各項已出臺的政策情形估算的。銀行減免收費作為今年1.5萬億元讓利的一個重要途徑。肖遠企介紹,減費讓利的重點包括:一是不允許銀行機構對企業和個人亂收費。二是整治高收費。三是堅決清理和嚴格處罰隱性收費。
  • 央行:為市場主體減負與商業銀行利潤變化不是一一對應關係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會上表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同時,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8700億元分以下幾方面:一是降低利率減負4700億元。
  • 相當於4000億零利率的再貸款?央行又有了兩大新工具……
    廣東南粵銀行副行長趙俊宏對記者表示。央行副行長潘功勝6月2日在央行發布會上表示,兩個政策工具無論從性質上和規模上都談不上是量化寬鬆。和國際上其他一些發達經濟體比較,中國貨幣政策工具還有空間,仍然處於常態化的貨幣信貸政策範疇。
  • 定向降準實施、MLF利率再降20個基點,如何影響股市...
    4月3日,央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按照此前規律,央行月度中旬開展MLF操作已常態化,為的是給引導LPR報價預留操作窗口。
  • 金融合理讓利,1.5萬億元「紅包」怎麼發?中小微企業最受益
    以對企業貸款影響最顯著的LPR為例,今年4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創下改革以來單月最大降幅,分別較上一期下調20個和10個基點,LPR下行可帶動企業融資實際利率下行,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前5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6.03%,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降0.67個百分點,一季度,製造業貸款平均利率4.32%,較年初降0.46個百分點。——直達貨幣政策工具,中小微企業最受益。
  • 國常會放大招:金融圈讓利1.5萬億 更有引導貸款和債券利率下行
    國常會放大招,金融圈讓利1.5萬億!更有引導貸款和債券利率下行,降準也要來了!中國基金報 泰勒為挽救受疫情衝擊的實體經濟,國常會再傳來大消息。3、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結構上,央行數字貨幣應該包含編號、金額、所有者和發行者的籤名,同時附加擴展欄位和可編程腳本欄位將應用擴展功能和可編程功能納入其中。所以央行數字貨幣不是電子形式表現的帳戶餘額,而是攜帶全部信息的密碼貨幣。
  • 銀行讓利1.5萬億從哪來?存款人讓一點利 銀行扛一部分 財政掏一點
    也就是說,貸款利率降aBP,淨息差就會降約0.5aBP。假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全國幾乎所有貸款均實施LPR定價,那麼它們的定價未來就會跟著LPR同步變動。這時,如果LPR降20BP,那麼貸款利率同步降20BP,淨息差、ROA均降10BP。這時,而全國原有81家銀行ROA小於0.1%,此刻它們已經虧損了。
  • 中信明明:調降存款基準利率的時機逐漸來臨
    來源:金融界網站存款基準利率會調降嗎?由於近日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引發了企業票據以及高等級信用債發行利率下行,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卻並未顯著下降,二者利差的擴大可能使得部分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融資後存入銀行或購買理財產品。 中信明明團隊認為,銀行資產負債收益的不匹配的加劇,銀行利潤不斷承壓,央行或在貨幣寬鬆的同時調降存款基準利率,以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
  • 國常會重磅發聲:金融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運用降準等...
    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會議指出,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 央行徹底「解綁」信用卡透支利率!你的利率將有何變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自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 一文看透零利率
    零利率會如何影響未來?長江商學院劉勁教授、陳宏亞研究員對零利率背後的經濟學原理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梳理和解讀,我們一起來走近「零利率時代」。作者 | 劉勁 陳宏亞來源 | FT中文網2020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新冠疫情正在導致世界迅速進入零利率時代。
  • 王劍:中國應該降利率嗎?看看低利率國家的銀行活成什麼樣先~
    (1)低利率環境下的銀行盈利能力一般會下降,但需要區分兩種情況:一是以美國為例,在較低利率時,如果銀行存款成本仍有下降空間,通過存款成本的下降來對衝資產端收益率的下滑,可以緩和盈利能力下降幅度;二是以歐洲和日本為例,在極低利率時,銀行的存款成本降無可降,貸款利率的下降就無法被對衝,銀行的盈利能力會受到很大打擊。
  • 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合理讓利市場主體 助推中國經濟增速轉正
    「金融機構與貸款企業共生共榮,鼓勵銀行合理讓利。」2020年金融合理讓利實體經濟發展,節奏明確,穩步前行。  從實踐上看,在金融讓利方式上,降低利率讓利、創新直達貨幣政策工具讓利、銀行減少收費讓利是三個主要途徑。其中,最直接的路徑是銀行貸款利率的下行。
  • 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引發「降薪潮」? 四大行深夜發聲:目前均...
    5月24日,央行研究局課題組在《中國金融》雜誌上發表的《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一文中提醒,中國銀行業利潤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銀保監會也於近日強調,要「更大力度讓利實體經濟」。   其實關於金融系統1.5萬億元的讓利如何具體落實,央行早已有了明確指示。
  • 央行「鬆綁」信用卡透支利率,對我們有啥影響?
    「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原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近日,一份《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在業內流傳開。上下限正式鬆綁,對銀行和持卡人而言,意味著什麼?又會對網際網路上類信用卡的信貸產品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