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放大招:金融圈讓利1.5萬億 更有引導貸款和債券利率下行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基金報

超重磅!國常會放大招,金融圈讓利1.5萬億!更有引導貸款和債券利率下行,降準也要來了!

中國基金報 泰勒

為挽救受疫情衝擊的實體經濟,國常會再傳來大消息。

國常會: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要求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

有以下幾個重點內容。

1、必須在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特別是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作用同時,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共生共榮。

2、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

3、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4、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決融資難,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和社會融資新增規模均超過上年。

5、完善資金直達企業的政策工具和相關機制。按照有保有控要求,確保新增金融資金主要流向製造業、一般服務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更好發揮救急紓困、「雪中送炭」效應,防止資金跑偏和「空轉」,防範金融風險。

6、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和動力。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督促銀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權重。加大不良貸款核銷處置力度。嚴禁發放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切實做到市場主體實際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貸款難度進一步降低。

以下是全文: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等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要求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必須在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特別是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作用同時,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共生共榮。今年1—5月,通過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等措施,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低。下一步要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一是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二是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決融資難,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和社會融資新增規模均超過上年。三是遵循市場規律,完善資金直達企業的政策工具和相關機制。按照有保有控要求,確保新增金融資金主要流向製造業、一般服務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更好發揮救急紓困、「雪中送炭」效應,防止資金跑偏和「空轉」,防範金融風險。四是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和動力。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督促銀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權重。加大不良貸款核銷處置力度。嚴禁發放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切實做到市場主體實際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貸款難度進一步降低。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出臺免收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工商業企業電價、降低電信資費、減免相關政府性基金收費等一系列降費措施,為企業紓困發揮了積極作用。下一步,要緊扣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一是已定的降費措施要說到做到,落實到位。通過將降低工商業電價5%、免徵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和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減半徵收船舶油汙損害賠償基金政策延長至年底,並降低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15%,連同上半年降費措施,全年共為企業減負3100多億元。二是堅決制止不合規收費。嚴禁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和以清繳補繳為名增加市場主體不合理負擔。對已取消、停徵、免徵及降低徵收標準的收費基金項目,要堅決落實到企業。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開展進出口環節、企業融資、公用事業、物流、行政審批相關中介服務等重點領域收費專項治理基礎上,完善制度機制,從制度上剷除亂收費的土壤。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1.5萬億對銀行業來說什麼概念?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0萬億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6%。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7%,較上季末下降0.10個百分點。

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4.5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93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86.08%,較上季末下降1.5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46%,較上季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另外,今年一季度中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600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5%,增速有所回落;不良貸款率環比增加0.05個百分點至1.91%;從撥備覆蓋率看,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3.2%,較上季末下降2.88個百分點。

監管鼓勵銀行淨利潤增速保持個位數?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有報導稱監管部門擬敦促中資銀行今年淨利潤增速保持個位數成長,鼓勵銀行壓縮利潤發放貸款,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評論稱,下一階段,中資銀行業仍需要繼續讓利實體經濟,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共克時艱』,因此更加穩妥的財務安排有助於熨平波動,平滑經營業績。

王一峰指出,當前疫情造成影響仍在發酵過程中,中資銀行業所面臨的風險衝擊尚未完全暴露,考慮到資產質量變化的滯後性,銀行業金融風險仍處於易發高發期。在當前階段實施更加審慎的財務安排,『以豐補歉』的安排十分必要。

央行研究局課題組此前發布的《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成長》指出,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的滯後效應逐漸顯現,以及一些政策因素的影響,銀行後期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明顯加大,銀行利潤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內出現零成長或負成長的可能。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金融機構與貸款企業共生共榮,鼓勵銀行合理讓利。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相關焦點

  • 國常會重磅發聲:金融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運用降準等...
    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會議指出,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 國常會政策解讀:1.5萬億元讓利靴子落地 對銀行業意味著什麼?
    不必擔憂1.5萬億元規模讓利規模,背後的形式也應關注;與此同時,還應該關注央行如何為銀行減負,存款準備金率有望進一步下調,監管機構將通過各種手段降低實際存款利率。總體上看,該項舉措對銀行盈利尚存彈性,大概率影響微乎其微。
  • 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與一般貸款利率指標的反轉 說明銀行讓利實體經濟...
    多名金融業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實體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6月17日,國常會提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上述兩項指標的反轉,正說明讓利實體經濟取得了明顯成效。此前的11月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介紹,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減少收費等,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 國常會重磅!放水養魚 不搞大水漫灌……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強化宏觀政策針對性有效性,放水養魚,保住和培育市場主體。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深化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 金融合理讓利,1.5萬億元「紅包」怎麼發?中小微企業最受益
    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進一步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合理讓利1.5萬億元,這個「紅包」著實不小。要知道,最近5年(2015年—2019年),我國銀行業淨利潤分別為1.59萬億元、1.65萬億元、1.75萬億元、1.83萬億元、1.99萬億元。
  • 中信證券:料降準近期落地,大概率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
    「引導債券利率下行「的表述也可能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想像,市場前期對於貨幣政策相對悲觀的預期大概率將得以修正,情緒鐘擺的變化將打開債市交易窗口。 ▍緩解資金壓力,引導利率下行。 貨幣金融政策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①數量層面,要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並非是銀行體系流動性水平,而是廣義流動性,解決企業融資難、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壓力,進一步促進企業信用擴張;②價格層面,進一步引導利率下行,既要通過銀行讓利發放優惠利率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手段引導貸款利率下行,也要進一步引導債券利率下行。
  • 銀行讓利實體,券商應崛起!
    1、大英帝國崛起靠金融,中國也不會例外!1752年,英國政府的公債利率大約為2.5%,而法國公債利率是5%左右。1752年到1832年期間,法國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基本是英國公債利息的兩倍,這意味著什麼呢?
  • 金融系統要向各類企業合理大幅度讓利 1.5萬億元:錢誰出?怎麼讓?
    預計金融系統今年全年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在讓利的同時,也要提高效率,做到「科學合理」,既保障好銀行股東利益,更牢牢守住風險底線。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 央行明年還將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大爆發,經濟下滑嚴重,央行的貨幣政策是極度寬鬆的,但是三四月份疫情好轉後,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逐步退出,此後,央行領導在各個場合表示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而金融市場的表現則是市場利率的持續飆升,十年期國債利率從4月初的2.5%一線開始單邊上漲到3.317%,債券價格下跌,債券市場一直處於熊市狀態。
  • 6.18 A股機構動向:1.5萬億讓利實體經濟,這是什麼樣的信號?
    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都知道我國金融行業是最賺錢的行業。截至2019年底,我國商業銀行淨利潤共計2萬億人民幣。要求金融系統讓利1.5萬億,其中大部分也只能由銀行來承擔。
  • 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引發「降薪潮」? 四大行深夜發聲:目前均...
    原標題: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引發「降薪潮」? 四大行深夜發聲:目前均無降薪安排   在金融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相關行業降薪的擔憂與傳聞也隨之而來。
  • 金研•深度債券收益率將震蕩下行——二季度債券市場展望
    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3月30日,央行再度下調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0BPs至2.20%,創2003年1月7日以來新低。這釋放了進一步寬鬆的信號。
  • 債券交易員哭訴:「3、4月份賺了兩三百萬,現在還虧了一百多萬。」
    6月23日,滬上某大型券商基金公司債券交易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代表了近期諸多債券交易員的狀態。  6月23日,5年期國開活躍券200203早盤一度上行17.49BP,觸及3.1850%。不過午盤後止跌,最終相比上日微漲2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早盤觸及2.94%,創1月23日以來新高。行至當下,市場聚焦於3.0%的阻力位是否會被突破。
  • 人民銀行不斷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_深度...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金融業迎難而上,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戰場,也是本輪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金融時報》記者獲悉,截至10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4.96萬億元,同比增長33.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05萬億元,同比增長47.9%。
  • 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合理讓利市場主體 助推中國經濟增速轉正
    1.5萬億元,金融系統讓利實體經濟發展,目標完成!  2020年12月3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新年致辭中公布的一組數據,迅速被社會各界關注:銀行已累計完成對6萬多億元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發放3萬多億元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3000餘萬戶經營主體,實現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目標。
  • 銀行讓利1.5萬億從哪來?存款人讓一點利 銀行扛一部分 財政掏一點
    銀行讓利1.5萬億從哪來?存款人讓一點利 銀行扛一部分 財政也掏一點國信證券王劍摘要:讓利只是少收點利息,而如果企業經營破產,那麼銀行將損失本金,所以利弊不難權衡。最後的格局,是大家共度時艱。我們在此前文章中分析了銀行讓利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