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2020-12-26 關注法考

法是什麼?

對於法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解釋,總的來說,應該是對人民的民主,對敵人的專政。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現如今,我國在大力推行法治建設,包括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國家一體推進。其實,通俗來說,法就是明文規定的,要求一定區域內的公民,什麼應該為和什麼不應該為,包括了我們的權利,也包括了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對於權利,我們可以放棄,對於義務我們不得不屢行,如果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就將受到法律的處罰。一般意義上的包括行政處罰等,當然最嚴重的,有刑罰處罰。因此,我們對於法律要保持高度的重視和充分的認識,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定的法律常識,這樣,既可以避免我們犯錯誤,也可以保障我在一定程度上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

德是什麼?

道德,應當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在互相的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東西,並且這種東西,將有一定程度的繼承與發揚。當然,並非所有的道德都具有普世價值,在任何時候都受用,但是,其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將會發生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包括可能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秩序,維護一定氏族社會的利益,維護家庭的和諧等。此外,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適用於本地生活的道德。它對於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對於本土的文化和法律的發展,都有比較強的道德痕跡。並且,在一定的區域和時期,法律與道德可以相互轉化,道德可以轉化成法律,由此,便是從自髮型走向強制性。

法與德:

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可以相互的交流、借鑑、相互交融,但是不能強制其他的國家和地區,適用自己的法律,因為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主權和法律的管轄權,別的國家可以對於其他國家的進行學習,但不得被強制。雖然時代的發展,但是一些法律原則、道德,對於現如今依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此,我們更不能拋棄,應當積極的加以發揚與傳承,並用之指導我們現今的生活,將其賦予更加深厚的時代意義。隨著法立法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法律對於我們生活的保障更加完善,因此,我們更應該敬畏法律。同時,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如何浮躁,我們都應該積極的培養自己自己的道德品質。

結語:

無論是法律還是道德,對於我們生活以及學習都有巨大的影響,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是,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其次,對於道德我想無論在任何時候、無論在任何社會,我們都必須要有到道德心,保持道德品質,人應該具有羞恥心。社會越向前發展,我們就越應該重視法律與道德。

相關焦點

  • 《法律的概念》與哈特的觀點,以及哈特眼中法律與道德的關聯
    哈特的代表作之一《法律的概念》是20世紀法律哲學領域重要的一本書,自1961年問世以來,以其優美的文筆和清晰的論證,激發了無數學生思考與法律相關的種種問題,諸如「什麼是法律」以及法律、道德與正義的區別等。
  • 當道德被法律挑戰時
    認為法律沒問題,只是適用有問題,也要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的法律,需要資深專家才能正確解讀出對道德行為的保護?要想一想,基層執行法律的執法人員,能不能每個人都有專家的水平,在遇到類似道德與法律衝突的時候,會想到法律其實有保護基本道德、保護好人好事的深層含義?
  • 市場、道德與法律:何者主導?
    而在去年轟動全國的「胚胎爭奪案」中,道德倫理、代孕市場、法律規定三種因素交織紛雜、相互影響,更加凸顯了轉型期社會關係調整的複雜性。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市場、道德、法律的衝突將長期存在、時有發生,這就需要我們從中分清何為主導,並在三者的協調配合中充分展現社會治理的原則與智慧。
  • 「書摘」龐德|《法律與道德》-歷史的視角
    布萊克斯通(Blackstone)對「道德規範或自然法」一視同仁,並將自然法視為法律約束力的最終標尺,認為法律規範必須接受自然法的檢驗,並從後者那裡汲取自身全部的力量和權威。[2]而威爾遜(Wilson)的一系列法律講義(由聯邦憲法的一位設計者和美國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經手,發表於1790~1791年間),又一次以法律約束力的道德依據、實在法所宣稱的自然法或普遍道德原則這兩講為開端。
  • 「書摘」龐德|《法律與道德》-分析、哲學的視角
    《法律與道德》《Law and Morals》[美]羅斯科·龐德(RoscoePound)陳林林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10。第二章分析的視角(摘自本章最後4段)Pp114-115此外,法律所具有的一般特徵,導致了法律與道德間的某些對立。
  • 2019年4月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真題及答案匯總
    共30分)26.構成中國特色和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法律部門【答案】法律部門,又稱部門法,是指一個國家根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劃分的本國同類法律規範的總稱。包括:①憲法及憲法相關法;②民法商法;③行政法;④經濟法;⑤社會法;⑥刑法;⑦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 著名法理學家德沃金逝世 主張法律與道德不可分割
    主張用道德原則解釋法律  在他的成名作《認真對待權利》一書中,德沃金批判了英美法學界兩種流行的觀點:實證主義與功利主義。實證主義的法學理論認為個人的權利僅限於那些經由政治決策程序與長期社會實踐賦予他們的權利;功利主義思想則認為法律應該為最廣大的人群爭取最大化的利益(最大善)。
  • 網絡教育法律事務和法學有什麼區別嗎?
    網絡教育法律事務和法學有什麼區別嗎?近來就有很多朋友在諮詢法律事務和法學之間的差別,好像兩者都是關於法律方面的,那這兩個專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網絡教育法律事務和法學概念 法律事務:本專業主要為公檢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街道社區、律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政府機關等部門的一線工作崗位,培養能從事法律服務、司法文秘以及司法行政輔助管理等實際工作,具有「愛眾親仁」道德精神和「博學篤行」專業品質的高素質技能型法律服務專門人才。
  • 聽律法律解讀:如何解決孕婦道德綁架?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被辦公室一位孕婦多次找茬,領導考慮到她是孕婦,都站在她那一邊,能否通過法律保護我?既然是道德綁架,那就是存在道德層面的,不涉及法律層面。道德綁架違法嗎?道德綁架並不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只是對他人進行在道德上施加一定的壓力,希望他人做出與施壓人希望的行為的一種行為。
  • 什麼是法律▏什麼是社會主義法律和資本主義法律?二者區別何在?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奴隸社會法律就是包含有不和諧社會的,有利於奴隸主階級統治利益的法律。三,社會主義法律和資本主義法律的區別說到社會主義法律和資本主義法律的區別,小編首先想普及一下「文化」的概念。小編認為, 文化就是一個存在與另一個相關存在經比較而產生差異或區別。比如,5-4=1,就說明5相對於4的文化就是1;4相對於5的文化就是-1。社會主義法律和資本主義法律顯然是兩個相關的客觀存在。因為,社會主義法律就是有利於社會和諧的法律。
  •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法律與道德 底線缺一不可
    由此可見,每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堅守正確的底線,堅守法律的硬條款和道德的軟約束。法律是底線的硬條款。在成都男司機「路怒」暴打女司機的事件中,打人已經嚴重侵犯了他人人身健康不受侵犯的合法權益,已經觸犯了民法,然而仍然有一部分網友為打人者較好,這樣的行為無疑說明這部分網民的底線已經觸及了法律約束。現實中,這不但難以化解矛盾,反而會令問題激化,與實現社會和諧的目標相違背。
  • 「書摘」哈特|《法律的概念》-自然法和法律實證主義
    因此,不容認真爭辯的是,法律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的發展,事實上既受特定社會集團的傳統道德、理想的深刻影響,也受到一些個別人所提出的開明的道德批評的影響,這些個別人的道德水平超過流行的道德。這種簡明的思想實際上既與法律又與道德密切相關,它可以區別於一般目的論世界觀中更有爭議的部分;按照該世界觀,人的目標或利益顯現為某種生活方式一關於這種生活方式,人們事實上可能是意見嚴重分歧的。況且,在涉及生存時,我們可能放棄這樣一種觀念;生存是人們必然希望的、註定的東西,因為它是人們當然的目的或目標。對現代思想來說,這種觀念過於形上學。
  • 法律工作者與律師有什麼區別?
    法律工作者顧名思義,是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廣義上包括法官、檢察官、公安人員、律師,但是工作範圍與準入條件不同,工作職責不同。法律工作者指的是雖未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但具有法律知識,可以從事訴訟代理業務的人員。
  • 法制日報:異性拼房軟體有道德法律風險
    原標題:異性拼房軟體有道德法律風險   在法治社會,任何創新都不能突破法律底線,拿公序良俗開玩笑。   我國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公共秩序、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宣揚淫穢色情信息。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也強調,App提供者和應用商店不得利用App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不得製作、複製、發布、傳播法律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
  • 《局外人》:道德審判與法律審判的交鋒,一場以善之名的惡行
    但是大部分網友說這件事,都基本上是站在了道德的立場,無論是你喜歡還是討厭孫楊,甚至裡面還涉及到了孫楊的母親,基本的討論層面都在道德的層次,畢竟大家更關心的是對與錯,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列問題。孫楊的話題太多人從不同角度說過了,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來看一看一個外國人寫的故事,裡面同樣是講述了一個關於法律與道德交鋒的故事,最終的結局或許能給我們很多啟示,這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的小說《局外人》。
  • 律師跟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區別有哪些?
    律師跟基層法律工作者的區別,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法學生都不知道,將律師與基層法律工作者混淆。實際上,律師與基層法律工作者有著很大的區別!不過隨著法律行業的發展,2018年之後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的學歷要求才基本相同,但從整體上看,執業年限較長的基層法律工作者與律師相比,在學歷和法律專業知識上面都是有一定差別的。二、考試證書要求就目前情況來看,想成為一名正式的執業律師,需要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簡稱法考)並通過考試;而基層法律工作者則需要參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
  • 2020年超星學習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章節測試答案)
    窗體頂端· A、法律· B、宗教· C、風俗· D、文化我的答案:A2【單選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融思想性窗體頂端· A、學習法律知識· B、理解法律本質· C、運用法治思維· D、樹立遠大理想 我的答案:ABC4【判斷題】思想道德和法律在調節領域
  • 是不是道德,要看合「禮」與否
    愛和敬,是傳統道德最重要的兩種精神。禮之功用,是「和」。和為貴。人的生活是社會性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關係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是古代社會基本的人倫關係。禮就是在這種區別、分別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反映這種區別、分別,釐清和維持這種區別、分別,以達到和的目標。
  • 《城市之光》:律師幫訛人老太打贏官司被炸,道德與法律誰先?
    江亞把人殺死後直接放到羊皮做成的行囊裡,裡面充滿了羊水,因為這個不孝的兒子曾經挑釁母親說「有本事你再把我塞回去啊」;第二個是麵包車司機,因為他亂停亂放,消防車沒辦法及時進入小區救火,導致了起火人家死亡,於是江亞綁住司機,放火後又把那輛麵包車開過來堵住消防通道,司機在絕望和悔恨中身亡……「城市之光」以除暴為己任,奉行著自己獨特的殺人哲學,試圖實現自己的「道德理想
  • 法律職業資格A類、B類、C類證有啥區別?影響我就業嗎?
    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三類證書有何區別?別急讓我們一一解答根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實踐,自2021年1月1日起《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將實行法律職業資格分別管理。將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分為A類、B類、C類三類,並明確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適用範圍和銜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