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文娛「雲時代」:直播、綜藝的創新和電影的危機

2020-12-26 新京報

持續性的影視寒冬,

院線與流媒體之爭

疫情的衝擊,讓文娛產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電影業首當其衝。自年前春節檔電影悉數宣布撤檔,到《囧媽》改在流媒體平臺首映造成的「黑天鵝事件」,電影如何自救成為行業內討論的熱點。儘管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關的補貼措施,橫店等影視城逐步復工,中國電影的危機很難一時解除。

據記者採訪了解到,疫情的突然來襲,讓一些投資巨大的項目不得不擱置,一些本已開機的項目也不得不臨時遣散劇組成員,經濟損失可想而知。

在剛剛結束的柏林電影節上,中國電影人頗受關注,不僅因為他們帶來的電影,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持續性影響。導演賈樟柯在柏林電影節上透露,因為疫情的影響,新片的製作被迫無限期推遲:「我們仍然不能在4月開展前期製作,可能要再寫一個新劇本了吧。」據悉,由於該片故事設置在春夏兩季,所以劇組最早也要到2021年才能拍攝。

談到疫情對中國電影產業的衝擊,賈樟柯表示,「對於一些參與前期製作的電影公司和工作室來說,大量的成本正在流失,那些已經開始製作的電影就不得不以某種方式縮減或暫停......就個人而言,作為電影人,我不認為這次疫情會在某種程度上削弱我們繼續製作電影的熱情或渴望。反而,這次疫情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了,我們的社會以及很久都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所以,在創作層面上,我們可能會找到很多靈感來源,從而做出更多的作品。」

賈樟柯在柏林電影節發布會上。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不止於創作層面。對於近年崛起的中國院線來說,更是一次巨大的衝擊。遲遲無法開門營業,短時間內也無法通過其他方式變現,一些電影院不得不以拋售爆米花等手段自救,但收益甚微。

此番疫情還催生了中國流媒體的發展,將流媒體和傳統院線之爭提前擺上檯面。據行業分析,「在線院線和傳統院線的根本衝突,其實不僅是搶佔觀眾時間那麼簡單,」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它更是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等從業者資源的搶佔。這些才是影視行業真正的不可再生資源,它比單純搶觀眾更嚴重。」儘管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囧媽》的成功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案例,但只要一旦開了先例,這樣的爭奪戰必然還會發生,電影行業必然面臨深度的洗牌。

不僅如此,此番疫情結束之後,中國電影的票房爭奪戰也會異常激烈,大片扎堆的現象必將出現,電影市場的殘酷機制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雲錄製」下的綜藝創新,

疫情倒逼技術發展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當戶外的娛樂幾乎都被取消時,「雲娛樂」成了不少人的選擇。「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流量上漲,傳統電視綜藝面對著生存的挑戰而不斷創新,其中「雲錄製」已經悄然成為一種廣泛流行的節目錄製新形式。

對於綜藝節目來說,疫情主要影響了節目的錄製環節,例如不能組織觀眾、不宜在戶外錄製、外地嘉賓的交通不便等。而所謂「雲錄製」,就是參與錄製節目的嘉賓不像原來一樣聚集在演播廳,而是分散在各處通過視頻設備實現交流,嘗試「無觀眾席」錄製、遠程分會場錄製等形式。這種形式,比較有效地避免停播造成的損失。

在眾多的平臺競爭中,湖南衛視的嘗試最為人關注,最先推出了「雲錄製」的製作方式。與愛奇藝等網絡平臺不同,作為體制內的電視臺,湖南衛視一方面要完成一定的宣傳任務,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斷進行創新,鑽研新的玩法,吸引不斷被其他娛樂平臺瓜分的觀眾。

流媒體發展成為風口浪尖上的話題。作為傳統媒體,湖南衛視的「自救」顯得比較超前:2014年,將金鷹網及芒果TV兩大平臺進行改版整合,推出全新「芒果TV」網絡視頻平臺。在版權戰略上,湖南衛視所有播出電視劇及自製節目,除了分銷給視頻網站,均在芒果TV播出。

疫情的發生,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統籌全國衛視,提出了加強疫情防控報導、減少娛樂性節目的要求。正值春節,很多電視臺本來安排在春節期間播出綜藝節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政策無疑打亂了各家電視臺的節目編排計劃。

《天天雲時間》「雲吃麵」

在這樣的情況下,湖南衛視先是把元宵晚會《元宵喜樂會》更名為《元宵一家親》,並首次進行了無觀眾的晚會直播。與此同時,《快樂大本營》製作團隊推出了《嘿!你在幹嘛呢?》,《天天向上》製作團隊推出了《天天雲時間》。這兩個為疫情期間量身定做的節目,從策劃到製作的完成,僅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

「適者生存」,競爭就是殘酷,《聲臨其境》的製片人徐晴接受採訪時表達得很直接。不可忽視的是,創新的背後有著技術的支持。形勢倒逼技術創新,疫情加速著5G時代的來臨。5G時代的暢爽體驗,會催生一波真正帶來全新體驗的視頻節目。傳播介質或技術的創新,會帶來顛覆性的內容創新。

《天天雲時間》的製片人沈欣認為,如果只是參與者各自拍些素材剪輯在一起,沒有同時在線這一元素,只是常規錄製方式。「雲錄製」的方式,除了話題和簡單的分享之外,一定要有延展的空間,包括5G和VR技術的電視化拓展,會從內容題材和視覺效果上給這類節目添彩。

《歌手·當打之年》

《歌手·當打之年》的錄製更為複雜,歌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如何進行錄製呢?湖南衛視節目製作中心主任黃宏彥介紹說,為了解決歌手之間、歌手與演播廳現場之間的溝通,他們將原本用於辦公的視頻會議系統,用專業的傳輸技術加以改良,變成電視製作的手法。這是電視製作史上從未有過的製作方式。將無線互聯的技術靈活運用到節目的信號交互傳輸之中,從而實現了在電視節目製作上的全新呈現。

《歌手·當打之年》製片人洪嘯表示,對於傳統電視媒體來說,這次疫情加速推進了大小屏融合發展。以往談論的臺網融合,更多體現在兩個平臺之間的節目交換播出;而在此次疫情下,由於外部因素的諸多限制,在各種傳統製作手段缺失的前提下,催促著傳統媒體人深入思考「內容和形式出圈」,如何「增加隔空交互感」,如何「突破屏上屏下傾訴的對象感」。

這些「雲節目」的推出,不僅是應對危機的辦法,也展現了當下的文化心理。《嘿!你在幹嘛呢?》《天天雲時間》等欄目,被認為是「陪伴式綜藝」,屏幕後的明星做飯化妝給母親染頭髮等,展現的都是最普通的日常。這些節目內容,不僅說明當下是一個「偶像做什麼都會有人看」的時代,其實也意味著觀眾渴望深度參與的時代來臨。《嘿!你在幹嘛呢?》製片人劉偉和執行製片人張楊菁認為,當下的綜藝節目更加注重「自我感」,由拍攝者「我」來直接對你分享,「我」想給你看什麼。這是一種更注重自我意識的敘事表達,交流的對象感讓觀眾會感到空前「被重視」。

「雲蹦迪」「雲音樂會」層出不窮,

「雲經濟」如何變現?

在這種參與感的趨勢下,藉助直播平臺,不能在家中實現的娛樂方式也變成了現實。不久前,全國最火的酒吧之一TAXX,在抖音開啟了一場「雲蹦迪」。直播間的最高在線人數達到7.1萬人,4個小時持續霸榜抖音直播小時榜榜首,打賞總收入超過70萬元。

緊接著,北京OT(One Third)酒吧,在抖音直播雲蹦迪5小時,累計在線人數超過121.3萬人,共收到網友們200多萬元的打賞,再創「雲蹦迪」打賞數值新高。他們號稱發明了「雲銳舞」,創造了七天六百萬人在線的奇蹟。善於捕捉熱點的抖音平臺,也趁勢推出了「雲蹦迪」專題,聯合了多家知名Club,並迅速籤約了多個「百大DJ」廠牌,在客戶端內拉起了「雲蹦迪」專場。

據報導,TAXX老闆娘在朋友圈說:「特殊時期,我們並不是想博眼球,更多只是想給大家製造點蹲家裡的娛樂感,也讓我們這個企業活下去。」據此前媒體報導,擁有超400名員工的TAXX,加上場地費用,平均月成本在200萬元。線上看似巨額的打賞,依然無法補足關門停業的成本損失。TAXX的業務負責人更是直言,除了線上收入完全無法和線下相比,「臨場感也不足,這幾天線上直播,很多客戶就已經在提出各種互動需求了,但線上互動感肯定沒有線下強」。

直播試水,也讓習慣現場表演的音樂廠牌、樂隊、藝人,對直播平臺展現出了複雜的感受:巨大的商業前景讓他們興奮,但「線上肯定是有局限性的,這幾乎可以說是兩碼事」,對於信奉live(現場)的人來說,沒有什麼可以替代音樂的現場感。

B站也是這輪大眾蹦迪的重要陣地。對於這種突然而至的新事物,彈幕區表現出了新鮮感。B站方面對AI財經社表示,整個防疫期間,B站累計宅家聽音樂、雲蹦迪共計4億次,其中,原創音樂播放達到了2720萬次。在B站直播間,摩登天空的宅草莓音樂節,五天內累計超128萬人次觀看。此後,B站打造了音樂類現場直播的B站宅現場,共聚集上百位音樂人、78場線上音樂現場,融合了獨立音樂、民謠、爵士、朋克、電子、說唱等音樂風格。

在藝術領域,藉助雲經濟的發展,也有不少令人驚嘆的舉動。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選擇和短視頻平臺快手合作,舉辦了線上音樂會,因為邀請到著名的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這場線上音樂會備受關注。

作為UCCA在特殊時期策劃的線上項目之一,本次音樂會旨在藉助網際網路消弭地域和時空的限制,轉變傳統的藝術觀看方式,讓觀眾在特殊時期得以繼續關注和走近藝術。本次音樂會主題為「良樂」,其中的繁體字樂(樂)與藥(藥)本同源,五音對五味,音樂與藥物原本存在著天然的聯繫。當無形的傷痛需要被治癒時,語言的盡頭便是音樂出現之地。

整場音樂會的參與者眾多,包括「兩室一廳」龐寬、彭磊、馮夢波、劉與操、郭雅志、馮夢波、夏雨言、黃錦、張夢和馮昊等風格迥異的音樂家,從紐約、波士頓、北京、合肥等不同地方,給大眾奉上一場充滿未知、跨越時空的音樂接力。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音樂會中,在線觀看人數達到數百萬人。對於大眾來說,這場音樂會傳遞出非常正面的價值,坂本龍一在演出當中所使用的樂器——吊鈸,上面寫著「武漢製造」。在演奏結束後,他用中文直視著鏡頭說:「大家,加油」,伴隨著直播間裡無數聲「武漢加油」,音樂由此起到了超越性的意義。

在這場音樂會直播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快手帳號用戶增長了數倍;對於快手平臺來說,此舉將品牌的形象進行了文化意義上的重塑。儘管沒有很好的變現方式,但依然達成了商業的雙贏。

文娛產業,嚴格來說,創意產業,拼的就是創新和策劃。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線上並不單純是線下活動的代償,反而拓展了很多可能性。任何一個大的變故,都會帶來行業的整合、衝擊,會把產能翻新、模式創新。

作者丨餘雅琴

編輯丨吳鑫 呂婉婷

校對丨危卓

相關焦點

  • 《我想開個店》從綜藝2.0時代到3.0時代的拓維之路
    新消費共享賦能平臺暨《我想開個店》第二季啟動)這個由人民網、華萊塢、和樂悠悠、江蘇衛視、優酷、中國電影美術學會、保利影業、萬達影視、真樂道文化、北京文化、拾谷影業等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電影+」燃夢計劃以《我想開個店》綜藝節目為核心圓點,並以和樂電影夢工場為落地實體,以大數據智能系統為後臺載體,搭建了「電影+」新文娛、新消費共享賦能平臺,並得到了全國各地上千個消費品牌
  • 疫情催生了「 雲 Live」——音樂現場直播!
    「今年以來,網易雲音樂先後推出雲村臥室音樂節和硬地LIVE兩大音樂直播品牌,為音樂人開闢更多線上演出機會。上線至今,超過1600萬人湧進「雲村臥室音樂節」音樂直播間。我們不再一一舉例,那麼疫情是如何催生「 雲 Live」的呢?01藝人演出持續空檔如果不是疫情來臨,半年時間,他們早已經開了好幾場演唱會。
  • 阿里文娛推出「新三好學生」抗疫 直播健身催生體育新業態
    項目負責人安國表示,抗疫特別時期正在催生體育新業態。阿里文娛旗下阿里體育聯合優酷少兒發起「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項目,2月初上線以來,聯合國內體育科研機構、運動明星、體育培訓機構等100多家合作夥伴,總課時達到1500個,直播場次接近400場,全平臺共有幾百萬人的參與量。目前還升級了「世界冠軍直播課」,持續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運動健康服務。
  • 文娛業走向AB面
    不同於電視劇或者電影,綜藝節目的編排和錄製更傾向捕捉實時的娛樂圈熱度,例如老牌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一直是邀請實時熱播的電影或電視劇演員來錄製,由此綜藝節目基本一季一播,庫存並不富餘。也有些節目已經錄製完成,但是後期製作因疫情影響,工作人員無法復工而處於無法備播狀態。
  • 疫情下的「雲觀影」,催生影業新經濟?
    線下影院停擺,催生「雲」上影迷盛會2月29日,優酷、淘票票聯合毒舌電影,發起了一次特殊的線上觀影活動:25萬網友優酷直播間觀看好萊塢經典電影《勇往直前》,邊看邊彈幕交流,除了有專業影評人解說,還有黃曉明以「倡議者」的身份「空降」直播間。一個特定環境造就了一種特定的觀影方式。
  • 文娛產業創新作品形式革新創作方式 線上線下精良精彩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文娛產業創新作品形式,革新創作方式,千方百計滿足受眾需求——線上線下 精良精彩(一線調查·關注復工復產)北京京劇院近期排練的現代京劇《許雲峰》,將於六月七日以「雲首演」形式在網際網路觀劇平臺「東方大劇院」線上直播。
  • 【經濟面面觀】線上聽書、賞景、觀影、健身 雲端文娛消費越來越精彩
    「雲上」文娛受熱捧  「孩子之前報名的線下輔導培訓機構停課後,我們就轉向線上輔導,除了一些免費基礎課程外,我們還購買了一些在線課程和輔導資料。」8月31日,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居民居高瑋說。
  • 直播帶貨——疫情催生的徐州經濟「新浪潮」
    徐州翔勝吉利4S店直播現場。 疫情催生出一個全民直播的時代。徐州的企業又是如何抓住這一契機,在危機中尋求生存之道的呢?該店3月份的銷量近200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左右,直播帶貨功不可沒。 這場疫情中,江蘇金彭車業有限公司一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一直到3月初,一季度銷售額只完成了同比16%。各個產品平臺負責人和營銷總經理紛紛走進直播間,為經銷商講解形勢、分析渠道,培訓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在線上開展培訓,向經銷商傳授導購和促銷的技巧。
  • 歌手落幕新聲登場,綜藝皆想出圈
    《樂隊的夏天2》讓觀眾記住了紅色塑膠袋和人字拖,至於成立了十多年的「五條人」有哪些作品,仍是不那麼大眾的冷知識;應對疫情而生的「雲錄製」綜藝火爆一時,但幾個月後回看,已成轉瞬即逝的「小浪花」。火與不火,終究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疫情助推了直播帶貨熱潮,看似綜藝形式創新,內在只不過是「誰紅請誰」的規則之下,直播帶貨與主流綜藝共謀的一場流量大餐。
  • 「宅經濟」掀起健身新風尚,酷狗直播推出「雲健身」課程
    疫情之下,社會經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但是也催生了相應的積極變化。其中,「宅經濟」即是近期廣受關注的熱點。為了滿足宅在家中的社會大眾的多元需求,各細分領域的網際網路企業推出相應的產品及內容,並呈現出線上文娛市場逆勢增長的態勢。在萬事皆可「雲」的當下,除了學校課堂和音樂節被「搬運」到線上外,健身房也在網際網路平臺找到了新的場景和發展。
  • 文娛業用工冰火兩重天:影院「寒徹骨」,直播機構人手告急
    作者|徐 思隨著疫情情況有所轉好,文娛行業的復工也開始逐步推進。疫情對文娛公司的蝴蝶效應同樣延續到了招聘上。「在文娛行業,側重於線上內容運營的MCN、直播、遊戲等領域在疫情期間受到的影響較小;而依靠線下業務實現營收的影院等領域則影響重大。」一位文娛公司HR告訴數娛夢工廠。
  • 一波「雲綜藝」陸續上線《歌手》設線上聽審團
    次日直播的「湖南衛視元宵一家親」也取消了現場觀眾,用彈幕填滿觀眾席,「雲傳遞」溫暖家國情。記者了解到,湖南衛視《歌手·當打之年》已於日前啟動「雲錄製」,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也可能採用這種模式。湖南衛視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線上大眾聽審團的設置,保證了觀眾、工作人員、歌手的安全,「還以新穎形式拓展了電視節目邊界,這是《歌手》品牌八年來的首次創新嘗試,更是國內音樂綜藝史無前例的臺網互動創新舉動。」其他綜藝或跟進「雲錄製」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很多衛視平臺目前播出的節目是疫情發生前就錄製好的,比如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江蘇衛視的《新相親大會》等。
  • 線上娛樂迭代升級,中國文娛產業風雲激蕩30年
    這一年在中央電視臺開播的《綜藝大觀》,被視為中國原創綜藝的起點,隨後幾年娛樂產業的發展在電影《夏洛特煩惱》的穿越戲中平鋪開來:1997年偶像追星活動開始在校園生根發芽;流行音樂和各種文藝活動已經得到主流社會認可;袁華擁有了PC臺式機和寬帶網絡,並且熟練掌握某些不可描述的功能。也是自1997起,網易、搜狐、新浪相繼成立,迅速開啟了門戶時代。
  • 阿里文娛樊路遠:優酷會員規模提升 將探索短視頻、直播賽道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阿里文娛樊路遠:優酷會員規模提升,將探索短視頻、直播賽道9月29日,在阿里巴巴2020年度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文娛總裁樊路遠介紹了近期發展與未來布局,他稱,今年以來,優酷的會員規模、獲客效率雙提升,未來將在發展長視頻的基礎上發力短視頻、直播等新賽道
  • 雲綜藝、帶貨綜藝、主播競技,這波「綜藝+直播熱」能走多遠?
    從已經播出的節目,可以大致將綜藝與直播的結合分為三類。 一類是在年初大量湧現的「雲綜藝」。 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明星不能正常營業,線下錄製受阻,一系列涵蓋運動、美食、音樂、訪談等內容的「雲綜藝」層出不窮,明星、主持人通過直播連線的方式與觀眾分享自己的生活,帶去慰藉。
  • 咪咕攜手中國電影金雞獎,打造交響樂影院直播創新模式
    11月24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正式開幕。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與金雞百花電影節再度合作,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全程戰略合作夥伴、 官方唯一指定5G全場景技術平臺(5G+AR獨家合作夥伴)身份,共同打造首個「雲上金雞節」。
  • 疫情催生雲直播、雲蹦迪,現場音樂發力線上商業布局
    雲上直播音樂直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但在特殊時期,摩登天空把它變得更貼近生活,更有情感、趣味和溫度。「感覺自己很久沒年輕過了。看『宅草莓』,又見到年輕時候喜歡的新褲子樂隊,好像獲得一種力量。等疫情過去,我想帶兒子去一次草莓音樂節現場。」
  • 「未來之路」文娛責任影響力年度盛典開幕 年度榜單重磅出爐
    2020年春天,文娛行業被迫按下暫停鍵。無數影視公司、平臺積極開展自救:洩洪積壓劇、開啟雲上錄製、拓寬業務邊界……突發的疫情,成為未來文娛行業產業升級的轉型點。在此背景下,文娛行業賽道上的各位參賽者又該如何設定發展戰略,脫穎而出?
  • 從試水到火力全開,抖音娛樂直播廠牌DOULive發大招
    讀娛 | yiqiduyu 2020年伊始,聚焦線上體驗的「雲娛樂」突然走紅,各大內容平臺紛紛加速線上內容創新和輸出,雲課堂、雲健身、雲音樂節、雲綜藝、雲發布會等形式迅速湧入人們的居家視線。
  • 「雲錄製」「雲綜藝」 疫情影響下催生多少綜藝新玩法?
    與此同時,各大視頻平臺未錄製完成的綜藝節目面臨庫存告急,而各地出臺的延期復工政策也在無形中為綜藝節目的錄製加大了難度。該如何填補綜藝板塊空缺,成了各衛視和平臺需儘快解決的難題。 儘管播出受到政策限制、錄製也面臨困難,但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依舊探索出了新模式,相繼以「雲錄製」的方式推出「雲綜藝」,從而繼續推進疫情期間的綜藝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