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原合戰,德川秀忠為何沒參戰真田昌幸父子真耍了他

2020-12-16 騰訊網

真田氏和德川氏之間曾經爆發過2次上田合戰,這2次合戰都以真田軍的勝利告終,而真田方的指揮者都是真田幸村的父親真田昌幸。第二次上田合戰,真田昌幸面對的對手是德川秀忠。後來關原合戰爆發,德川秀忠因為在上田城下遷延時間,沒能及時趕到關原戰場參戰而受到家康的斥責。有人說,德川秀忠之所以沒能參戰關原是因為被真田父子耍了,事實真是如此嗎?

實際上,在拖延德川秀忠、阻止他參戰關原這件事情上,真田父子的影響力真的不大,甚至可以說是0,導致德川秀忠無法及時趕到關原的是中山道的暴雨,這怎麼說呢?

真田家本來響應德川家共同討伐上杉景勝,不料在關原地方收到石田三成起兵的消息,當時真田家分成了2個陣營,真田昌幸和次子真田幸村追隨石田三成一方,真田昌幸長子真田信幸追隨德川家康一方。

公元1600年8月,德川家康命令兒子德川秀忠搞定真田家,目的在於威懾信濃豪強。德川秀忠只是執行者,9月1日家康從江戶出發,14日抵達赤坂,9月5日德川秀忠和真田家開戰。

早在之前的8月29日,德川家康就已經派出信使,告訴秀忠9月9日要抵達美濃赤坂。不過由於中山道暴雨,信使直到9月8日晚才把信送到德川秀忠那裡,後者看到信件後立即撤軍。

可是由於中山道暴雨,德川秀忠的軍隊只能在泥裡行軍,再怎麼加速度都快不到哪裡去,15日關原之戰爆發,而德川秀忠直到20日才抵達大津求見家康。彼時的家康當然很是生氣,不過秀忠畢竟是他選定的繼承人,況且秀忠的遲到是暴雨給鬧的,責任不在他,所以也就是斥責一頓。

由此可見,德川秀忠之所以沒能參戰關原並非出於人為,而是中山道暴雨的阻擾,是中山道暴雨幫了西軍大忙,然而西軍還是輸了。至於真田父子對於拖延秀忠參戰的影響就是0,即沒有任何影響,更別提耍了他。

關原合戰,德川秀忠為何沒參戰?真田昌幸父子真耍了他?

相關焦點

  • 北條本真田四代記:三代真田昌幸(下)
    六月,德川家康決定將女兒督姬嫁給北條家家督北條氏直,兩家正式締結了軍事同盟的關係,趁此機會,北條家再一次向德川家康提出了讓渡沼田城的請求。真田昌幸得知此事後,自知德川、北條家的結盟是以出賣真田家為條件的,便開始積極與上杉家接觸,不過因為真田昌幸多次背叛過上杉家的原因,上杉景勝對他的歸降並不放心,反而還懷疑是不是又是真田昌幸的計策。
  • 真田昌幸和真田幸村支持豐臣政權,真田信幸為何卻站隊德川家康?
    但真田昌幸是名副其實的老滑頭,他一直在幾大勢力之間反反覆覆,儘管本身和德川是死敵,領地又相鄰,但為了家族的存續,他很可能默許兒子真田信幸投靠德川家康。前田利長也是這樣,自己參加東軍,讓弟弟參加西軍,高手都是兩邊下注。所以,真田信之親德川根本就是真田昌幸刻意安排的。
  • 歷史上「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最經典戰役是什麼?大阪之役
    武田家覆亡以後,幸村的父親真田昌幸為了生存,輾轉於上杉家、北條家、德川家之間,時而言和,時而作戰。因此,真田昌幸給世人留下了狡詐多變、多謀好戰的印象。真田幸村的兵法謀略都來自於其父親真田昌幸的真傳。在真田家與多方角逐之中,真田幸村多次被作為人質派往上杉家及豐臣家等處。在此期間,他受到了上杉景勝、豐臣秀吉的喜愛。
  • 北條本真田四代記:四代真田信之(附:信繁)
    真田家投入豐臣家麾下以後,被賜予沼田城兩萬七千石的領地,成為德川家康的與力大名。在這個時代,真田家在上野國的沼田領與信濃國的上田領實際上是由真田昌幸、真田信之父子分治的。按照羽柴秀吉的裁定,真田信之治理的沼田領的三分之二領地被引渡給了北條家,不過因為發生了名胡桃城事件與小田原徵伐,此事最終也不了了之,真田信之重新取回了領地。
  • ...No Yabou:Souzou)》武將列傳 信長贈與表裡比興之名的智將真田...
    真田昌幸(1547年-1611年7月13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及大名,信濃上田城城主,真田幸隆之三男。戰後,真田昌幸歸順織田家,納入關東方面大將瀧川一益的旗下。  1598年8月,豐臣秀吉死亡,派系之間的鬥爭亦逐漸白熱化,當中影響力最大是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1600年7月,家康向全日本大名發出討伐上杉景勝,當時家康對昌幸發出的書狀是可以保證保留小縣郡一帶的領土。20日父子三人在犬伏討論日後去向,最終信幸支持德川軍,而昌幸及信繁則支持石田三成。
  • 真田幸村人生中的軍事巔峰,讓德川家康鎩羽而歸的大阪冬之陣
    1614年秋,豐臣家邀請的真田幸村出山,加入豐臣家一起對抗德川家康。這一邀請點燃了真田幸村內心的火焰,自從1600年的關原合戰兵敗後,真田幸村就和父親真田昌幸就被德川家囚禁在九度山中,如今已經過去了14年。真田昌幸就在這樣的囚禁生涯中死去,而真田幸村卻隱忍了下來,期待一個能夠對德川家復仇,和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 真田昌幸是如何在戰國時代成長為日本的「二五仔」的?
    而從此之後,真田昌幸便走上了一條輾轉投奔各大名的二五仔的生涯。 武田勝賴死後,武田家宣告滅亡,真田昌幸便成為了一個沒有主公的家臣,這時候的他,雖然據守著易守難攻的上田城,但是奈何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軍人數太過於眾大,抵抗是不可能的抵抗的,於是這位巧舌如簧的老將,便親自到織田家,歸順了織田信長的軍隊。
  • 狐狸書屋 安土桃山英雄傳之【真田幸村】
    ▲長澤雅美劇中定妝照這二位主角已經相當夠分量,其他角色也不含糊,連狐狸君最愛的在《深夜食堂》中神還原小壽壽桑的綾田俊樹也有參演,飾演真田昌幸的叔父,勇武的矢澤賴綱,戲路之廣令人佩服。豐臣秀吉逝世後,德川家康成為了當時最具實力的大大名,而備受信繁仰慕的豐臣家臣石田三成與福島正則等人的矛盾日漸激化,導致了豐臣政權解體和德川奪取天下計劃實施的加速。戰國歷史中最大的一場戰役「關原合戰」爆發,真田信繁與父親真田信幸一起加入了石田三成領導的西軍,真田家率一千左右的微弱兵力奇襲並阻擋了德川秀忠率領的三萬八千大軍,然而由於小早川秀秋的倒戈與吉川廣家的觀望不戰,西軍慘敗。
  • 真田氏的極端對衝
    經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次洗禮,終才以幕府統治終結亂世。期間多少大名灰飛煙滅,永遠埋藏於歷史的塵埃之下,無論其之前家族如何繁榮,家臣團如何龐大。而真田氏卻始終屹立不倒,猶如那石縫中的小草,歷經風摧雨淋,卻頑強生存。真田氏之存於亂世,其付出的代價亦遠非常人之所能及。真田之初陣      真田氏起於滋野三家。真田幸綱,尤擅交際,憑藉海野氏的勢力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盤。
  • 漫談日本戰國時代(1)—戰國第一兵:真田幸村
    這可能箇中理由,值得玩味。 我會第一個提他,是因為他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戰國人物之一。 真田幸村,他生來就註定只能當別人的家臣,或是依附在強國下的領主。就連事關生死的上田合戰,德川軍來攻打他們,也只能湊出個千餘人應戰。
  • 真田昌幸是個例子
    真田昌幸是個例子一五八一年,在蘆名盛氏和上野國人眾金山城城主右良國繁的支持之下,沼田景義借得兩千五百兵力,擊敗與真田家素有淵源的海野棟綱族人長門守幸光、能登守輝幸兄弟。面對如此勇猛的對手,真田昌幸打消通過武力解決問題的念頭。不少在昌幸以勝賴城代身份進入沼田城時離去的昔日沼田家臣,聽到舊主沼田景義返回後有部分加入他的麾下。
  • 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真田信繁(別名幸村)是信濃國上田城城主——真田昌幸的次子。天正十三年(公元1585),他被送給越後的上杉景勝(上杉謙信養子)充當人質,直到父親真田昌幸成為豐臣秀吉的家臣之後,才一起進入大阪城仕官。
  • 《戰國無雙:真田丸》白金測評
    因為劇情緣故,本作新增了五名新角色,分別是真田昌幸、佐助、茶茶、武田勝賴、德川秀忠,並且給主角真田幸村設計了新招式。由於武田勝賴和德川秀忠使用的是大眾臉招式,所以新動作實際只有三套半。真田昌幸昌幸老爹是普通攻擊型角色,出招範圍和速度都不錯,作為前期的強制使用角色非常適合新人上手。
  • 【譯稿】戰國、織豐時期的真田氏
    小林氏在著作(42)中指出,永祿十年(1567)十月武田信玄的屬下向下鄉地方的生島足嶼神社奉納的起請文中有「海野幸貞、幸忠父子」的說法,其以此主張海野氏嫡流子息當系幸貞、幸忠父子;又就幸隆的出生問題推測說「海野家的有力分家真田氏迎來了本家·海野宗家的嫁女,她的腹中孕育了幸隆」。
  • 《戰國無雙真田丸》登場武將及劇情一覽
    聲優:草尾毅(幼年期:齊藤佑圭) 昌幸的次子,和兄長信之一起擔負起真田家的未來。耿直誠實且內心溫柔的為人頗受朋友們的敬慕,另一方面,勇武之名也響徹世間,為敵人所畏懼。關原之戰中,和父親共同作為西軍參戰。
  • 德川家康軍陣中折衝左右的真田幸村 在《九州劫》中也能重塑威名
    而在德川家康引領的戰國末期,一樣有一位英雄在這個時代散發出了閃耀的光芒,他就是被譽為"日本第一兵"的真田幸村,今天就讓月半叔帶大家一同看看這位,戰國末期最後的"悲劇英雄"的生平往事吧。真田幸村原名真田信繁,是真田家家主真田昌幸的次子,而真田幸村的傳奇也要從他的父親昌幸講起。
  • 賞析西村雅彥參演的電影真田丸,專治大河劇觀賞困難症
    武田家昔日的風光不再,而今則被織田信長、上杉景勝(遠藤憲一 飾)、北條氏政(高島政伸 飾)、德川家康(內野聖陽 飾)這幾大豪強團團包圍,滅亡在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依附於武田家的真田昌幸(草刈正雄 飾)為了保護真田家,於是運用變化多端的計謀縱橫捭闔,翻雲覆雨,巧妙周旋於各路英雄之間。在此多事之秋,昌幸的兩個兒子源三郎(大泉洋 飾)和源次郎(堺雅人 飾)見證並參與了時局動蕩的各個重要事件。
  • 德川信康之死是誰的本意?(二)
    松平家忠是當時岡崎的家臣,生於1555年,戰死於1600年的關原合戰的前奏——二條城之戰。他寫的可以說是真真切切的當時人的記錄,而且死於德川幕府建立之前,自己寫的日記應該完全沒有傾向和美化任何人的必要。連他這樣的下面人都知道城主信康和織田五德家庭關係不和睦,可知事情是鬧得多麼劇烈。